《NBT 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_第1页
《NBT 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_第2页
《NBT 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_第3页
《NBT 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_第4页
《NBT 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K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3001—XXXX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forelectricvehicleoff-boardconductivecharger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XXXXX—XXXX

I

NB/TXXXXX—XXXX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以下简称充电机)的基本构成、分类、功能要求、

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传导式充电方式的电动汽车用非车载充电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实验J及导则:长霉

GB/T2423.55-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环境测试试验Eh:锤击试验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4797.5-2008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

GB/T4797.6—2013环境条件分类自然环境条件尘、沙、盐雾

GB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8487.1-2015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18487.2-201X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GB/T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29317-2012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T29318-2012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GB/T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3术语和定义

GB/T18487.1-2015、GB/T29317-2012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NB/TXXXXX—XXXX

3.1

传导式充电conductivecharge

充电机采用有线方式给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进行能量补给的方式。

3.2

非车载充电机off-boardcharger

固定连接至交流或直流电源,并将其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采用传导方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充

电的专用装置。

3.3

分体式充电机splittypecharger

充电机的功率变换柜(箱)与充电终端在结构上分开为两个部分,两者间通过电缆连接。

3.4

一体式充电机Integralcharger

充电机的功率变换单元、充电终端等组成单元放置于一个柜(箱)体内,在结构上合成一体。

3.5

一机一充singleinterfacecharger

一台充电机只有一个充电接口,同一时刻只能给一辆电动汽车充电。

3.6

一机多充multipleinterfacecharger

一台充电机具备多个充电接口,可以对多辆电动汽车进行同时或排序充电。

3.7

自动充电方式automaticchargingmode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机依据电动汽车BMS提供的数据动态调整充电参数、执行相应操作,完成充电

过程。

3.8

手动充电方式manualchargingmode

由操作人员设置充电方式、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等参数,充电机根据设定参数执行相应操作,完成

充电过程。

3.9

直流输出接口dcoutputinterface

指充电机对电动汽车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流经回路,由充电机内部的直流输出母线、与此母线连接

的元器件及功能模块,以及充电电缆、车辆插头、车辆插座,以及车辆内部位于车辆插座与直流接触器

之间的部分组成。

3.10

2

NB/TXXXXX—XXXX

预充电precharge

充电机对电动汽车充电启动过程中,在车辆侧直流接触器闭合后、充电机侧直流接触器闭合前,充

电机将输出电压上升到车辆电池端电压减1V~10V的过程。

3.11

休眠待机功耗standbypowerindormantstate

只作为电动汽车充电用途的充电机,当无车辆充电和人员操作时,充电机停止内部不必要的电路工

作,只保留后台通讯、充电唤醒、状态指示灯等功能,此时充电机的交流输入功率,称为休眠待机功耗。

4基本构成

充电机的基本构成包括:功率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电源、动力电源接口、车辆插头,也可包括有

计量计费单元、人机交互界面等,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见图1。

图1充电机构成单元关系图

5充电机分类

5.1按使用环境条件

5.1.1正常使用环境

——室内型充电机;

——室外型充电机。

5.1.2特殊使用环境

可根据GB/T18487.1-2015中14.2节规定的特殊使用条件进行分类。

5.2按使用对象

充电机按照使用对象进行分类:

——公用型充电机:

对普通公众开放,使用运营商的支付方式进行充电;

3

NB/TXXXXX—XXXX

——专用型充电机:

只对特殊车主提供充电服务,不对普通公众开放。

5.3按充电机输入特性

充电机根据与其连接的供电系统进行分类:

——交流电网(电源)供电充电机;

——直流电网(电源)供电充电机。

5.4按安装方式

充电机按照安装方式进行分类:

——落地式充电机,见图2;

——壁挂式充电机,见图3。

图2落地式安装

图3壁挂式安装

5.5按结构形式

充电机按照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分体式充电机,见图4;

——一体式充电机,见图5。

图4分体式充电机

4

NB/TXXXXX—XXXX

注:集中式充电机属于分体式充电机的一种。

图5一体式充电机

5.6按充电接口数量

充电机按照输出充电接口数量进行分类:

——一机一充充电机,见图6;

——一机多充充电机,见图7。

注:上图中以落地、一体式为例。

图6一机一充充电机

注:上图中以落地、一体式、双充电口为例。

图7一机多充充电机

6功能要求

6.1充电方式

充电机应具备自动充电方式,可具备手动充电方式。充电机采用手动充电方式时,应具有明确的操

作指示信息,只能由专业人员进行。

5

NB/TXXXXX—XXXX

6.2通信功能

充电机应具有与电动汽车BMS或车辆控制器通信的功能,判断充电机是否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系统正

确连接;获得电动汽车BMS或车辆控制器充电参数和充电实时数据。充电机与BMS或车辆控制器之间的通

信协议应满足GB/T27930-2015中的要求。

充电机宜具有与上级监控管理系统通信的功能。

6.3绝缘检测功能

充电机应具备对直流输出接口进行绝缘检测的功能,并且充电机的绝缘检测功能应与车辆绝缘监测

功能相配合。充电机的绝缘检测功能应满足GB/T18487.1-2015中附录B.4.1和B.4.2的要求。

6.4充电连接器锁紧功能

充电机连接器车辆插头端锁止装置及其功能,应满足GB/T18487.1-2015中9.6节的要求。

6.5预充电功能

充电机应具备预充电功能。电动汽车向充电机发送当前电池电压值,并且闭合车辆侧直流接触器,

充电机应检测电池电压并判断是否与车辆发送的电池电压一致。充电机检测到电池电压正常后,需进行

预充电,将输出电压预充到当前电池端电压减去1V~10V,再闭合充电机侧的直流接触器。

6.6人机交互功能

6.6.1显示功能

充电机应显示下列信息或状态:

——充电机的运行状态指示:待机、充电、故障等,宜采用不同颜色标示。

——有手动设定方式功能的充电机应显示人工输入信息。

充电机宜显示下列信息:

——电池当前SOC、充电电压、充电电流;

——已充时间、已充电量、已充金额。

6.6.2输入功能

充电机宜具有实现手动输入和控制的功能。

6.7计量功能

公用型充电机应具有对充电电能量进行计量的功能,计量功能应符合GB/T29318-2012的要求。

6.8急停功能

充电机应安装急停装置来切断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联系,以防电击、起火或爆炸。启动急停

装置时应同时切断充电机的动力电源输入和直流输出回路,急停装置应具备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7技术要求

7.1环境条件

7.1.1环境温度:-20℃~+50℃(室外型),-5℃~+50℃(室内型)。

7.1.2相对湿度:5%~95%。

7.1.3海拔高度:≤2000m。

6

NB/TXXXXX—XXXX

7.1.4周围环境:使用地点不得有爆炸危险介质,周围介质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

导电介质。

7.1.5充电机在特殊环境下使用时,用户和厂家应协商一致。

7.2电源要求

7.2.1电源电压和电流

充电机输入电压和电流要求见表1,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15%。

表1交流输入电压/电流要求

电源输入方式输入电流额定值In(A)输入电压额定值(V)

1In≤32单相/三相220/380

2In≥32三相380

注:直流供电充电机输入,正在考虑中。

7.2.2电源频率

充电输入电源频率为50Hz±1Hz。

7.3耐环境要求

7.3.1防护等级

充电机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中IP32(室内型)或IP54(室外型)的规定。

7.3.2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保护

充电机内印刷线路板、接插件等部件应进行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其中防霉变腐蚀试验参

考GB/T2423.16—2008中试验方法1,长霉程度等级不低于标准中要求的2a;防盐雾腐蚀能力应能满足

GB/T4797.6—2013中图7的要求。

7.3.3防锈(防氧化)保护

充电机铁质外壳和暴露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用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

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

7.3.4防风保护

室外型充电机应能承受GB/T4797.5-2008中规定的不同地区最大风速的侵袭。

7.3.5防盗保护

室外型充电机应具有必要的防盗措施。

7.4温升要求

正常实验条件下,交流输入为额定值,充电机在额定输出功率下长期连续运行,内部各发热元器件

及各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表2中的规定。并且发热元件的温度不应影响周围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且无元器

件损坏。

7

NB/TXXXXX—XXXX

表2充电机各部件极限温升

部件或器件极限温升(K)

功率器件外壳(含散热器)70

电阻元件25(距外表30mm处空间)

电流采样分流器55

保险管外壳70

直流接触器外壳与极柱50

整流变压器、电抗器

80

B级绝缘绕组

与半导体器件的连接处55

与半导体器件的连接处的塑料绝缘线25

母线连接处

铜——铜50

铜搪锡——铜搪锡60

铜镀银——铜镀银80

7.5防护要求

7.5.1允许温度

充电机的表面温度应满足GB/T18487.1-2015中11.6.3节要求。

7.5.2电击防护

充电机的电击防护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第7章的要求。

7.5.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充电机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绝缘电压Ui(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

Ui≤603.03.0

60<Ui≤3005.06.0

300<Ui≤7008.010.0

700<Ui≤95014.020

注1:当主电路与控制电路或辅助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不一致时,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分别按其额定值选取。

注2:具有不同额定值主电路或控制电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按最高额定绝缘电压选取。

注3:小母线、汇流排或不同级的裸露的带电导体之间,以及裸露的带电导体与未经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

间隙不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小于20mm。

7.5.4接地要求

充电机的接地要求应能满足以下的规定:

a)充电机金属壳体应设置接地螺栓,其直径不得小于6mm,并应有接地标志;

8

NB/TXXXXX—XXXX

b)所有作为隔离带电导体的金属外壳、隔板,电气元件的金属外壳以及金属手柄等均应有效接地,

连续性电阻不应大于0.1Ω;

c)充电机的门、盖板、覆板和类似部件,应采用保护导体将这些部件和充电机主体框架连接,此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

7.6电气绝缘性能

7.6.1绝缘电阻

用开路电压为表4规定的直流电压等级的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机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

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应大于等于10MΩ。

7.6.2介电强度

充电机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其工作电压应能

承受表4所规定历时1min的工频交流电压(也可采用直流电压,试验电压为交流电压有效值的1.4倍)。

试验过程中,试验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

7.6.3冲击耐压

充电机各带电回路、各带电电路对地(金属外壳)之间,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4所规定标准雷

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试验过程中,试验部位不应出现击穿放电。

表4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

额定绝缘电压Ui绝缘电阻测试仪器的电压等级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冲击耐压试验电压

(V)(V)(kV)(kV)

≤602501.0(1.4)1

60<Ui≤3005002.0(2.8)±2.5

300<Ui≤70010002.4(3.36)±6

2×Ui+1000

700<Ui≤9501000±6

(2.8×Ui+1400)

注1:括号内数据为直流介质强度试验值。

注2:出厂试验时,介电强度试验允许试验电压高于表中规定值的10%,试验时间1s。

7.7安全要求

7.7.1充电机应具备电源输入侧的过压保护、欠压保护。

7.7.2充电机应具备输出过压保护。

7.7.3充电机应具备输出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过载和短路保护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12章

的要求。

7.7.4充电机应具备内部过温保护,当内部温度达到保护值时,采取降功率或停止输出。

7.7.5充电过程中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充电机应能在100ms内断开直流输出接触器,且直流输出电压

应在1s内下降至60V以下。

a)充电机启动急停开关;

b)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间的保护接地线断开;

c)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间的连接检测信号线断开。

7.7.6充电机应具备限制输入冲击电流功能,冲击电流不应超过额定输入电流的110%。

9

NB/TXXXXX—XXXX

7.7.7充电机直流输出接触器接通时发生的车辆到充电设备、或者充电设备到车辆的冲击电流(峰值)

应控制在20A以下。

7.7.8启动充电阶段在车辆侧接触器闭合后,充电机应对车辆电池电压进行检测,当出现下列情况时,

充电机应停止启动过程并发出告警提示。

a)蓄电池反接;

b)检测电压与通信报文电池电压误差范围绝对值>5%通信报文电池电压;

c)检测电压小于充电机最低输出电压或大于充电机最高输出电压。

7.7.9充电机应具备对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二重保护功能,在充电过程中,当蓄电池的SOC、总电

压超出允许值时,充电机应停止充电并发出告警提示。

7.7.10充电机应具备防逆流二极管,防止蓄电池电流倒灌。

7.7.11充电机应具备供电回路接触器粘连监测功能,在充电机上电自检和输出接触器每次断开后进行

触点烧结检测。当检测到接触器触点出现粘连的情况后,充电机应停止充电功能并发出告警提示。

7.7.12充电机在充电过程中,当检测到与电动汽车BMS通信中断时,充电机应停止充电。

7.7.13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机应具有明显的状态指示或文字提示,防止人员误操作。

7.7.14充电机的雷电防护应满足GB/T18487.1-2015中11.7节要求。

7.8充电输出要求

7.8.1输出电压和电流范围

a)输出电压范围。直流输出电压分为三个等级:200V-500V,350V-700V,500V-950V;

b)额定输出电流。充电机在最高输出电压时,额定输出电流优选值:60A,80A,100A,120A,

160A,200A,250A。

7.8.2低压辅助电源

充电机应能为电动汽车提供低压辅助电源,且具备输出过压、过流、短路保护功能。

a)辅助电源电压:12V±5%;

b)辅助电源额定电流:10A;

c)纹波峰值系数:不超过±1%。

7.8.3稳流精度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额定值±15%范围内变化、输出直流电压在本标准7.8.1a)规定的相应调节范

围内变化时,输出直流电流在额定值的20%~100%范围内任一数值上,充电机输出电流稳流精度不应

超过±1%。

7.8.4稳压精度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额定值±15%范围内变化、输出直流电流在额定值的0~100%范围内变化时,输

出直流电压在本标准7.8.1a)规定的相应调节范围内任一数值上,充电机输出电压稳压精度不应超过

±0.5%。

7.8.5电压纹波系数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标称值±15%范围内变化、输出直流电流在额定值的0~100%范围内变化时,输

出直流电压在本标准7.8.1a)规定的相应调节范围内任一数值上,充电机输出电压纹波有效值系数不

应超过0.5%,纹波峰值系数不应超过±1%。

7.8.6电流纹波系数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标称值±15%范围内变化、输出直流电压在本标准7.8.1a)规定的相应调节范

围内变化时,输出直流电流在额定值的20%~100%范围内任一数值上,充电机输出电流纹波有效值系

数不应超过1%,纹波峰值系数不应超过±2%。

7.8.7输出电流误差

10

NB/TXXXXX—XXXX

在恒流状态下,输出直流电流设定在额定值的20%~100%范围内,在设定的输出直流电流大于等

于30A时,输出电流误差不应超过±1%;在设定的输出直流电流小于30A时,输出电流误差不应超过

±0.3A。

7.8.8输出电压误差

在恒压状态下,输出直流电压在本标准7.8.1a)规定的相应调节范围内,充电机输出电压误差不

应超过±0.5%。

7.8.9限压、限流特性

a)充电机在恒流状态下运行时,当输出直流电压超过限压整定值时,应能自动限制其输出电压的

增加,转换为恒压充电运行;

b)充电机在恒压状态下运行时,当输出直流电流超过限流整定值时,应能立即进入限流状态,自

动限制其输出电流的增加。

7.8.10充电机输出响应要求

7.8.10.1输出电流响应时间

在自动充电状态下,充电机应能快速响应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流变化,响应时间不应低于表5的要

求。

表5输出电流控制要求

电流变化值ΔI(A)响应时间

(s)

≤201

>20ΔI/20

7.8.10.2输出电流停止速率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充电机应能快速停止充电,输出电流的停止速率不应小于100A/s。

a)在手动充电状态下,充电机达到操作人员设定的充电结束条件;

b)在自动充电状态下,充电机收到蓄电池管理系统中止充电报文。

7.8.11启动输出过冲要求

充电机应具备软启动功能,开机启动过程中,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过冲不应超过当前整定值的5%。

7.8.12输出正负母线对大地等效电容

充电机所有元器件和模块全部安装后,直流输出正、负母线对大地等效电容大小均不应超过1uF。

7.9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要求

充电机采用GB/T20234.1-2015附录A中规定的充电模式4和连接方式C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连

接器应满足GB/T20234.1-2015和GB/T20234.3-2015的规定。

7.10控制导引电路要求

充电机的控制导引电路应满足GB/T18487.1-2015中附录B.1和B.2的规定。

7.11充电控制时序与流程要求

充电机与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时序与流程,应满足GB/T18487.1-2015中附录B.3、B.4、B.5、B.6的

规定。

7.12休眠待机功耗

11

NB/TXXXXX—XXXX

在额定输入电压下,充电机的休眠待机功耗不应大于额定输出功率的0.15%。

7.13充电机的效率、输入功率因素、输入总谐波电流

在额定输入电压下,充电机效率、输入功率因数、输入总谐波畸变率应满足表6的要求。

表6效率、功率因素、总谐波电流畸变率

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因素总谐波电流畸变率

20%≤Po≤50%≥88%≥0.95≤10%

50%<Po≤100%≥93%≥0.98≤5%

7.14均流不平衡度

充电机内多台同型号的电源模块并机工作时,各模块应能按比例均分负载,当各模块平均输出电流

为50%~100%的额定电流值时,其均流不平衡度不应超过±5%。

7.15机械强度

按GB/T2423.55-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剧烈冲击能量为20J(5kg,在0.4m)。试验结束后

性能不应降低,充电机的IP防护等级不受影响,门的操作和锁止点不受损坏,不会因变形而使带电部分

和外壳相接触。

7.16机械振动

按GB/T2423.10-2008中实验Fc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束后检查充电机内部元器件无松动脱落现

象;充电机通电,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正常。

7.17噪声

正常实验条件下,交流输入为额定值,充电机在额定输出功率下持续2小时后,在周围环境噪声不

大于40dB的条件下,距离充电机水平位置1m处,测得噪声最大值应满足表7的要求。

表7噪音级别要求

噪音等级噪音最大值(dB)

A级≤65

B级≤80

C级≤100

7.18机械开关设备的特性要求

7.18.1开关和隔离开关

充电机内开关和隔离开关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10.2.1节的要求。

7.18.2接触器

充电机内接触器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10.2.2节的要求。

7.18.3断路器

充电机内断路器应符合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10.2.3节的要求。

12

NB/TXXXXX—XXXX

7.18.4继电器

充电机内继电器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10.2.4节的要求。

7.19充电机电缆管理及贮存要求

充电机电缆管理及贮存方式应满足GB/T18487.1-2015中10.6节要求。

7.20高低温和湿热性能

7.20.1低温性能

按GB/T2423.1-2008中试验Ad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7.1.1规定的下限值,待达到试验

温度2小时后开机,充电机应能正常启动。试验温度持续工作2小时后,测试充电机的稳流精度应符合

7.8.3的规定。试验前、试验期间、试验后,充电机应能正常工作。

注:正常工作是指充电机的充电、通信、显示及各项保护功能都应正常,不允许有功能丧失。

7.20.2高温性能

按GB/T2423.2-2008中试验Bd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7.1.1规定的上限值,待达到试验

温度后启动充电机,充电机应能正常工作。试验温度持续2小时后,测试充电机的稳流精度应符合7.8.3

的规定。试验前、试验期间、试验后,充电机应能正常工作。

注:正常工作是指充电机的充电、通信、显示及各项保护功能都应正常,不允许有功能丧失。

7.20.3湿热性能

按GB/T2423.4-2008中试验D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40±2)℃,循环次数为2次,

在试验结束前2h进行介电强度试验和测试绝缘电阻,其中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介电强度按表4规

定值的75%施加测量电压。试验结束后,恢复至正常大气条件,通电后检查充电机各项功能应正常。

注:正常工作是指充电机的充电、通信、显示及各项保护功能都应正常,不允许有功能丧失。

7.21电磁兼容要求

7.21.1通用试验条件

充电机的电磁兼容试验方法参考GB/T18487.2-201X中4.1节的要求。

7.21.2抗扰度要求

7.21.2.1抗扰度性能判据

充电机抗扰度性能判据,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1节的要求。

7.21.2.2抗扰度试验要求

在不同环境中使用的充电机,其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2节要求。

7.21.2.3静电放电抗扰度

充电机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3.1节的要求。

7.21.2.4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充电机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3.2节的要求。

7.21.2.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充电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3.3节的要求。

7.21.2.6浪涌(冲击)抗扰度

充电机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3.4节的要求。

7.21.2.7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充电机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3.5节的要求。

7.21.2.8工频磁场扰抗扰度

充电机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3.6节的要求。

13

NB/TXXXXX—XXXX

7.21.2.9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

充电机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6.3.7节的要求。

7.21.3骚扰发射要求

7.21.3.1发射试验要求

充电机的设备类别分类参考GB/T18487.2-201X中5.1节规定,不同类别设备发射试验要求参考GB/T

18487.2-201X中5.2节。

7.21.3.2传导骚扰

充电机传导骚扰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5.3.3节的要求。

7.21.3.3辐射骚扰

充电机辐射骚扰试验,应满足GB/T18487.2-201X中5.3.4节的要求。

8检验规则

8.1型式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产品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a)新投产的产品(包括转厂生产的产品),应在生产鉴定前进行型式试验;

b)连续生产的产品,应每年对出厂验收合格的产品进行型式试验;

c)当设计变更,工艺或主要元器件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应在投入生产前进行型式试验;

d)停产两年以上的产品,应在再次投入生产前进行型式试验。

8.2出厂检验

每台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经过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确认后,并具有证明产品合格的证明书方能

出厂。

8.3到货验收

收货单位需要对收到的每台产品(或抽样产品),在使用前进行到货验收,产品验收合格后方能投

入使用。

8.4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见表8

表8试验项目表

序号试验项目对应章节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到货验收

1外观检查-√√√

2标志检查9.1√√√

7.9

3电缆及车辆插头检查7.19√√√

7.3.5

4控制导引电路检查7.10√√△

5机械开关设备检查7.18√√△

6雷电防护检查7.7.14√√△

14

NB/TXXXXX—XXXX

表8(续表1)

功能要求

6

充电方式实验6.1√√√

绝缘检测功能试验6.3√√√

充电连接器锁紧功能试验6.4√√√

预充电功能试验6.5√√-

显示功能试验*6.6.1√√√

输入功能试验*6.6.2√√√

计量功能试验*6.7√√√

急停功能试验6.8√√△

7IP防护等级试验

防止固体异物进入试验7.3.1√--

防止水进入试验7.3.1√--

8三防实验7.3.2√

9温升试验7.4√--

10防护要求

充电机表面允许温度试验7.5.1√--

电击防护试验7.5.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7.5.3√--

接地要求检查7.5.4√√△

11安全要求

输入过、欠压保护试验7.7.1√√△

输出过压保护试验7.7.2√√△

输出过载和短路保护试验7.7.3√△-

过温保护试验7.7.4√--

急停保护响应时间试验√△-

保护接地线断开保护响应时间试验√△-

7.7.5

连接检测信号线断开保护响应时间√△-

试验

输入冲击电流试验7.7.6√√△

输出接触器接通冲击电流试验7.7.7√√△

蓄电池反接保护试验√√-

7.7.8

蓄电池电压检测值异常保护试验√--

充电机二重保护试验7.7.9√--

输出防逆流试验7.7.10√√-

输出接触器粘连保护试验7.7.11√√-

与车辆通信中断保护试验7.7.12√√√

12绝缘性能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7.6.1√√√

介电强度试验7.6.2√√△

15

NB/TXXXXX—XXXX

表8(续表2)

冲击耐压试验7.6.3√--

13充电输出要求

电压误差试验7.8.8√√√

电流误差试验7.8.7√√√

稳压精度试验7.8.4√√√

稳流精度试验7.8.3√√√

电压纹波系数试验7.8.5√√√

电流纹波系数试验7.8.6√√√

限压、限流特性试验7.8.9√√△

输出电流响应时间试验7.8.10.1√△-

输出电流停止速率试验7.8.10.2√△-

输出正负母线对大地等效电容测试7.8.12√△-

低压辅助电源试验7.8.2√√√

14启动输出过冲实验7.8.11√√√

15控制导引试验7.11√--

16协议一致性试验6.2√--

17休眠待机功耗试验7.12√△△

18效率试验√△△

19功率因数试验7.13√△△

20输入总谐波电流试验√△△

21均流不平衡度试验7.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