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为提高福建省绿色建筑建设品质,规范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落
实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目标,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
公室《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5年第三批科学技
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办科〔2015〕6号)的要求,编制组经
广泛调研、多次研讨和反复修改,在总结我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
和运行评价等相关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
准,结合我省气候、经济条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11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
语;3.基本规定;4.总平面分项工程;5.建筑分项工程;6.结
构分项工程;7.给水排水分项工程;8.暖通空调分项工程;9.电
气分项工程;10.现场检验;11.绿色建筑工程验收。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科
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
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
(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科学
研究院(地址: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邮编:350025),以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新晟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5
厦门源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福建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中科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正恒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志昆王云新吴平春吴捷春
皮魁升张富城黄福来梁晓劼
薛经秋林潇弘胡达明蔡森林
程强施锦华卢延东吴志鸿
蓝王诚郑仁春林章凯连小鑫
吴晓星彭健发黄德福王文超
吴杨捷陈定艺陈泽君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6
Contents
9
1总则
1.0.1为落实绿色建筑目标,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规范绿色建
筑工程验收要求,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质量,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本条说明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绿色建筑项目落实绿
色设计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统
一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提高绿色建筑工程效果,为实现以实际应用
效果为导向的绿色建筑管理体系提供专项技术支撑。
1.0.2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新建民用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分部工程
的验收。
【条文说明】
本条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为福建省民用建筑工程中绿色
建筑分部工程的验收。为适应绿色建筑不断发展的需要,绿色建筑
设计和评价的相关标准也不断更新修订。为保证绿色建筑的设计和
验收有机统一,本标准主要针对《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
13-197-2017中的相关设计措施提出相应的验收要求。
1.0.3绿色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
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为从源头控制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质量,必须对工程中采用的
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等进行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规定的
内容。
10
1.0.4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在按本标准要求完成绿色建筑分部工程
验收并确认合格后,或按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准确认符合星级目标
要求后进行。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或评价合格后,不再对原建筑
节能分部工程进行验收。
【条文说明】
阐述本标准与其他相关评价标准规范的关系。绿色建筑工程既
是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又是符合基础的建筑工程标准要求
的,因此绿色建筑工程的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的
要求,还应符合基础建筑工程验收等有关标准要求,以及法律法规
和政府管理政策的要求。
1.0.5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福
建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阐述本标准与其他相关评价标准规范的关系。绿色建筑工程既
是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又是符合基础的建筑工程标准要求
的,因此绿色建筑工程的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的
要求,还应符合基础建筑工程验收等有关标准要求,以及法律法规
和政府管理政策的要求。
11
2术语
2.0.1绿色建筑工程greenbuildingconstruction
为新建、改建或扩建的绿色建筑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
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0.2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评估evaluationofgreenbuilding
construction
在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建设方委托的具
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绿色建筑竣工项目就总平面设计、建筑设
计、结构设计、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等专业按
绿色建筑标准规定要求进行验收评估,以书面形式对达到绿色建筑
要求与否做出确认。
2.0.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
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
水、海水等。
2.0.5再生水renewablewater
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
使用要求,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包括建筑中水及市政
中水。
12
2.0.6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material
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
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7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material
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
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13
3基本规定
3.0.1绿色建筑工程为单位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其验收的划分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绿色建筑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应符合表3.0.1的规
定;
表3.0.1绿色建筑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
序号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墙体节能工程
幕墙节能工程
门窗节能工程
屋面节能工程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1建筑节能
空调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
太阳能光热系统节能工程
地源热泵换热系统节能工程
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
2总平面总平面分项工程
3建筑建筑分项工程
4结构结构分项工程
5给水排水给水排水分项工程
6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分项工程
7电气电气分项工程
2当绿色建筑分部工程无法按照表3.0.1要求划分分项工程
或检验批时,可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协商后进行划分。但验
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记录均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
3绿色建筑工程应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当绿色建筑分项工
14
程的工程量较大时,可将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条文说明】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建筑工程必须节能,节能达
不到要求的建筑工程不得验收、不得交付使用。为此,建筑工程验
收设置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环节,以保障建筑节能各项技术的落
实。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四节一环保”,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
要内容,绿色建筑是建筑节能的扩展与延伸。通过本标准的制定,
为将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扩大至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为保持
原有施工和验收工作流程、避免重复工作和精简本标准的技术内
容,提出将原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纳入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
中,作为其一个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时,
建筑节能部分仍按现行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程》DBJ/T13-83的要求执行,其他验收内容按本标准要求执行,
两本标准共同指导和规范绿色建筑工程的验收。
除建筑节能子分部工程验收之外,绿色建筑其他技术措施的验
收参考设计主流专业进行分工,包括总平面分项工程、建筑分项工
程、结构分项工程、给水排水分项工程、暖通空调分项工程、电气
分项工程。由于绿色建筑是整体性能工程,因此存在部分技术措施
涉及多个专业交叉,这种情况应由各专业验收各自内容后作出统一
判断。
3.0.2在同一个单位工程中,绿色建筑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内
容与其他分部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内容相同且验收结果为
合格时,可直接采用其结果,不再进行重复验收。
3.0.3建筑节能子分部工程验收按现行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T13-83执行。
15
3.0.4执行现行地方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
且施工图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必须按本标准要求进行绿色建筑分
部工程验收,或按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准确认符合星级目标要求。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报审表中的符合项应全部纳入验收或评价范围。
【条文说明】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
色建筑标准的通知》(闽建科[2017]45号)的要求,各地应严格执
行《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自2018年1月
1日起,凡列入施工图审查范围的新建民用建筑应符合一星级绿色
建筑设计要求,其中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应符
合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鼓励其他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按照二
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为落实绿色建筑目标,把控绿色
建筑实施质量,提出将以上项目全部纳入绿色建筑验收范围。
由于绿色建筑分部工程的验收内容较为复杂,为有效推动该项
工作,提出绿色建筑分部验收有两种执行方式,一是按本标准要求
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完成验收并
合格,二是由建设单位在绿色建筑工程竣工后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
完成竣工评价并满足星级目标要求。由于有受建设主管部门管理的
专业机构的服务介入,后者也可有效把控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质
量。绿色建筑竣工评价的相关标准要求另行制定。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的主要依据是由施工图审查机构确认的绿
色建筑工程设计报审表,在验收或评价时报审表中的所有符合项必
须纳入验收范围。
3.0.5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应在完成现场检验、相关检测和评估
的基础上,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条文说明】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验、送样检测和评估。
根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等,在实际验收操作时可将验收内容划分
16
不同的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但整体验收必须在相应划
分内容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3.0.6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的检测应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
测机构进行;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的评估宜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
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
【条文说明】
为保证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和评估的质量,本条提出其第
三方执行机构的资格要求。绿色建筑某些指标要求是系统性的或者
间接性的,无法通过现场观察、测量或检测直接得出结论,需要基
于观察、测量或检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后得出。这类指标的验收应
提供基于实测数据的评估报告。为有效监管报告质量,提出宜委托
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并作为验收的重要证明资料。
评估应符合以下要求:
1评估所采用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
2评估的方法科学、合理;
3应明确给出评估结论,并对评估项目实施与设计的符合性作
出判断。
3.0.7当工程设计变更涉及绿色建筑分部工程时,应经原施工图
审查机构审查,在实施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
位的确认。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原设计的绿色建筑星级要求。
【条文说明】
由于材料供应、工艺改变等原因,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需
要作出部分设计改变。为避免设计变更影响绿色建筑性能,提出本
条要求。当设计变更涉及绿色建筑设计内容时,需经原施工图审查
机构重新审查,并根据设计变更提供新的绿色建筑设计报审表。设
计变更同时应获得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确认。绿色建筑工程验收
17
应按设计更新并经施工图审查机构确认后的绿色建筑设计报审表
内容进行验收。
3.0.8绿色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各方对绿色建
筑设计及要求等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施
工组织设计中,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经监理或建设单位审查批准
的施工方案实施。
【条文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是本标准执行的依据,因此提出建设单位应就绿
色建筑设计对参与建设的其他各方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设计方与
实施方就各项技术措施及其要求进行仔细沟通和交流。交底文件主
要包括:设计文件、审查结果文件等。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将绿色
建筑相关要求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明确绿色建筑设
计的目标,指标和相应措施,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实
施。
3.0.9绿色建筑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可
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无相关应用技术标准时,应按有关规定
进行论证。
【条文说明】
绿色建筑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通常
称为“四新技术”。“四新”技术因为“新”,尚没有标准可作为
依据。对于“四新”技术的应用,应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国家
和我省鼓励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四新”技术,但为了防止不
成熟的技术或材料被应用到工程上,国家和我省又规定了对“四新”
技术进行技术评审和论证。
18
4总平面分项工程
4.1主控项目
4.1.1当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超标时,所采取的防氡工程措施应
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查看土壤氡含量检测报告中项目场地内土壤氡含量
是否超标。当土壤氡含量超标时,应查看工程是否按检测报告和设
计文件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1.5条验收。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强
制性条文第4.1.1条规定:“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
应进行建筑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
调查,并提交相应的调查报告。未进行区域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
面氡析出率测定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建
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氡析出率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
告。”依据2006年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土壤氡概况》(第
一版),福建省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最大的土壤氡高背景区——
华南-华东高背景区,在全国所调查的144个城市中,莆田土壤氡
平均浓度为12300Bq/m3,排名第6,福州土壤氡平均浓度约为
10300Bq/m3,排名第13,南平、三明土壤氡平均浓度约为
10100Bq/m3,分别排名第16、17。因此,福建省被认为是全国氡
19
检测与防护工作关注的重点对象。同时在绿色建筑评价时,土壤氡
含量的评价被列为控制项,验收时应予以充分重视。当土壤氡浓度
超标时,需根据相关规范采取如下相应的防氡措施:
1当土壤氡浓度不大于20000Bq/m3时,可不采取防氡措施;
2当土壤氡浓度大于20000Bq/m3,且小于30000Bq/m3时,应
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
3当土壤氡浓度大于30000Bq/m3,且小于50000Bq/m3时,除
应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地
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
处理;
4当土壤氡浓度大于50000Bq/m3,应采取建筑物综合防氡措
施,除应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更换回填土。
验收时应着重核查是否根据土壤氡检测报告中的建议采取相
应的防氡措施。
4.1.2场地内不应有超标排放的污染源,主要核查易产生噪声的运
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的餐饮店、修理铺、垃圾转运站等是否
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验收方法:对照环境影响评估文件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
收文件,核查场地内污染源情况以及是否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措施并
满足排放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1.6条验收。
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
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三类。
验收时,应对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核查建设项目是否
20
采取设计文件中提出相应的隔离方法及防护措施。
4.1.3建筑应满足当地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日照标准,且不得降
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验收方法:对照规划部门批复的设计文件,现场核查项目是否
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1.7条验收。
建筑日照直接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生活质量。《民用
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
设计规范》JGJ3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宿舍建筑
设计规范》JGJ36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及《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
技术规定》等文件对各类建筑的日照时间提出了要求。
依据2017年2月6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的《福建
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闽建规〔2017〕1号)的第三十六条
规定“为保障相关利害人的合法权益,建设、设计单位应提交日照
分析报告,并对提交的日照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
三十七条规定:“住宅建筑、老年人居住建筑、集体宿舍、大学和
中小学学生宿舍、中小学教室楼的普通教室、幼儿园和托儿所的生
活活动用房及室外活动场地、医院病房楼的病房、休(疗)养院寝
室等必须编制《日照影响分析》。其他建设项目可能对上述所列项
目产生日照影响必须编制《日照影响分析》。”
由于项目在设计时日照条件已经过规划部门的认可,因此验收
时只需对照设计图纸核查建筑平面布局、户型和门窗等对日照产生
主要影响的因素。
21
4.2一般项目
4.2.1当项目用地为废弃地再利用场地时,所采取的措施应确保改
造或改良后的场地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验收方法:根据相关的环境评价文件、地质勘察文件、相关检
测报告和全寿命期成本评价文件等资料,现场核查项目是否采用了
相应的措施对废弃地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1条验收,适用于利用废弃地的建筑项目。
废弃地包括不可建设用地(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使用或尚不能使
用的土地,如裸岩、石砾地、陡坡地、塌陷地、盐碱地、沼泽地、
废窑坑等)、仓库与工厂弃置地等。
场地再生是指通过对不满足建设要求的场地进行改造与改良,
达到可再利用的过程,是节地的重要途径。
废弃地再利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对原有的工业用地、垃圾填埋场等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的
场地,应进行土壤化学污染检测与再利用评估;
2利用盐碱地时应进行盐碱度检测与改良评估,地基处理和建
筑设计应有预防盐碱侵蚀破坏的技术措施;
3当利用裸岩、石砾地、陡坡地、塌陷地、沼泽地、废窑坑等
废弃场地时,应对场地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评估和全寿命期成本评价,
选择场地改造或土壤改良的措施;
5改造或改良后的场地应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本条第1款、第3款主体责任应由建设单位或勘察单位承担,
并提供相关资料。
验收时,主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地质勘察文件、相关检
22
测报告、施工资料等,核查再利用措施的施工落实情况。
4.2.2场地的自然条件应安全可靠。当无法避开安全隐患时,所采
取的措施应确保场地对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或次生灾害有充分的
抵御能力。
验收方法:根据地质勘察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查看项
目是否有相关的地质灾害及地质隐患,若存在安全隐患,结合设计
文件及施工记录文件,现场核查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2条验收。
绿色建筑项目选址时应避开可能产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
然灾害的地段;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坍、地陷、地裂、
泥石流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等抗震危险地段;当不能
避开上述安全隐患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场地对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
或次生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
4.2.3住宅建筑的人均居住用地或公共建筑的容积率应符合设计
要求。
验收方法:住宅建筑对照施工图审查时提供的人均居住用地指
标计算书、住区规划图或建筑总平面施工图,现场核查项目住户总
户数并评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公共建筑对照建筑总平面图和规划
验收报告,核查容积率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3条、第4.3.1条、第4.4.1条验收。
23
根据《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人均居
住用地指标是用来控制住宅绿色建筑节约用地的重要指标,涉及住
区总人口数、总建筑面积等,并且根据不同层高类型有不同的控制
指标。为此,提出本条验收由评估完成,并提供相应的评估报告。
评估时,对于不同层数的住宅建筑的用地指标,可以采用以下
的方法进行计算评估,确定人均用地指标:
第一步,依据项目户数、居住人数(按照每户3.2人计)及项
目用地面积计算人均用地指标;
第二步,确定项目的住宅建筑的加权层数N,应按以下公式
计算:
s
(i))
Nni1
S
式中:N——项目的住宅建筑的加权层数;
ni——项目内各住宅建筑的层数;
si——项目内各住宅建筑面积(m2);
S——项目内住宅建筑总面积(m2)。
第三步,依据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计算结果判定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
以下给出某住宅项目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示例:
第一步,统计项目建筑层数与建筑面积,见表4.2.3。
表4.2.3项目建筑层数与建筑面积
22
建筑楼栋号建筑层数ni楼栋建筑面积si(m)住宅建筑总面积S(m)
1#楼35000
2#楼67000
3#楼121200062000
4#楼1823000
5#楼1915000
注:在统计建筑层数时,可扣除底层商业等非居部分的层数。
24
第二步,依据住宅建筑的加权层数N计算公式计算得出项目
加权层数N=14.5(层),属于13层~18层这一档;
第三步,依据计算得出的人均用地指标和住宅建筑的加权层数
N确定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公共建筑因种类繁多,公共建筑容积率指标按照单层或多层、
高层和超高层3类进行了细化,验收时主要核对项目规划总平图或
规划竣工图中的经济技术指标。
对于建筑层数不同的公共建筑群,可以参照上述住宅建筑的做
法,计算公共建筑的加权建筑高度后,进行评估。
4.2.4当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时,地下建筑面积应符合设计要
求。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总平面图、地下各层平面图,评估地下空
间的利用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地下空间面积比计算书
等,评估住宅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或公共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的符合性。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4条、第4.4.3条验收。
地下空间的具体计算方法,以地方规划要求计算方法为准,如
果地方没有明确的地下空间计算方法,可使用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中对地下室的定义进行判断,即:房间
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
由于本条最终考核的指标为住宅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
筑面积之比,或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因此提
出其验收由评估完成,提供相应的评估报告。
25
4.2.5项目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
查以下内容:
1结合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场地建设和建筑布局;
2保留和利用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等自然资
源;
3采取合理措施妥善回收、保存和利用表层土。
验收方法:对照场地原地形图、规划设计图、景观设计总平面
图以及项目生态补偿实施方案,现场核查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情
况、场地内原有自然水域、湿地、植被等原有资源的保护措施,以
及表层土利用、污染水体净化和循环、场地原有动植物生存环境恢
复等生态补偿措施的落实情况,核查表层土收集、堆放、回填过程
的照片或其他影像资料、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记录以及表层土收集
利用记录文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5条验收。需要指出的是,若项目是净地交付,即已完成土
地的一级开发成为熟地,则不作本条的验收要求。
或若项目为非净地交付,则场地设计时应尊重原有的生态环
境,且应符合下列要求中至少2项:
1应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减少土石方
量。对于高差较大的场地,不应进行过度的地形改造;对于较为平
整的场地不应进行过度的堆土设计。
2保留和利用原有场地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等自然资源,严
禁破坏场地与周边原有水系的关系。
3应调查场地内表层土壤质量,当表层土被开挖或可能遭破坏
时,应采取合理措施妥善回收、保存和利用表层土。
项目验收时,应对照场地原地形图、规划设计图、景观设计总
平面图以及项目生态补偿实施方案,现场观察检查对原有地形地貌
26
的利用情况、场地内原有自然水域、湿地、植被等原有资源的保护
措施,以及表层土利用、污染水体净化和循环、场地原有动植物生
存环境恢复等生态补偿措施的落实情况,核查表层土收集、堆放、
回填过程的照片或其他影像资料、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记录以及表
层土收集利用记录文件。
4.2.6绿化方式、植物配置和绿化用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查以
下内容:
1种植植物乡土植物比例、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
排水设施;
2住宅建筑每100㎡绿地配植乔木数量;
3公共建筑采用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方式的面积;
4下凹式绿地的总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
验收方法:对照景观设计图纸,核查项目的植物品种、绿化形
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福建省乡土植物可参考附录B;核查地下室
顶板绿化设计文件、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记录等文件,确认覆土深
度及渗排设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住宅建筑应对照景观设计图纸和
相关计算书,核查乔木数量;公共建筑应对照屋顶绿化施工图、垂
直绿化施工图和相关的比例计算书,现场核查屋顶绿化、垂直绿化
实施情况和设计一致性,并评估屋顶绿化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评估下凹式绿地的总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指标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6条验收。本条部分要求的验收由评估完成,包括每100㎡
绿地配植乔木数量、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方式的面积比例和下凹式
绿地的总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并提供相应的评估报告。
27
绿色建筑项目应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满足
70%以上种植采用乡土植物,绿化物种应构成乔、灌、草及层间植
物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植物品种可参考本标准附录B。
根据绿色建筑要求,当在地下室顶板上部设计绿化设施时,其
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0m。住宅建筑室外绿地配植乔木不应少于3
株/100m2。下凹式绿地的总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应低于
30%。
4.2.7场地内环境噪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查以下内容:
1隔声屏构筑物的位置、材质和安装高度、宽度等;
2植物隔声屏的位置、密度、宽度、深度及高度等。
验收方法:对照环境影响评估文件、住区环境降噪措施设计文
件等,核查噪声检测报告及应该采取的降低噪声的措施实施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7条验收。应提供室外声环境检测报告。
由于考虑城市的聚集因素,不少住宅开发项目场地处于交通比
较发达的地段,全部要求住宅处于2类的声环境是不现实的,在这
种情况下,应采用上述技术措施,保证居住小区临近交通干线一侧
的第一排建筑符合4a类的声环境要求,其余建筑应符合2类的要
求。交通干线是指铁路(铁路专用线除外)、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地面段)、内河航道等。项目建成后,项目场地的噪声应满
足以下标准:
表4.2.7室外声环境设计要求
环境噪声限值[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夜间
0类≤50≤40
28
1类≤55≤45
2类≤60≤50
3类≤65≤55
4a类≤70≤55
4类
4b类≤70≤60
4.2.8场地内建筑布局和风环境优化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项目总平图、风环境分析报告等,现场核查场
地和建筑的布局、风环境优化措施的实施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8条验收。由于风环境无法现场核查,本条验收由评估完成,
根据实际建筑布局等完成风环境的分析。
绿色建筑室外自然通风的要求包括:
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应小于
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应小于2;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应
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3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冬季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
不应超过5Pa。
4.2.9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的联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查以下
内容:
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或城市公共自行车驻车站点的
步行距离,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
2场地及建筑出入口的设置、场地内人行路线的便捷性;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总平面图、场地周边公共交通分析报告等
29
文件,现场核查项目周边公共交通站点情况及人行通道等落实情况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9条、第4.3.3条验收。
有必要说明的是,本条所提出来的步行距离指的是沿着交通路
线行走的距离,而非直线距离。
如果在项目建设同期过程中,已经处于规划期的交通站点,如
果能够取得相应的规划证明材料,也可视为是符合要求的交通站
点。
本条第2款的要求主要是基于对场地内人员出行便捷性的考
虑。场地和建筑的出入口设置位置应尽量离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最
短,同时人行路线设计时应避免绕行,如:直接通过架设天桥将建
筑与公交站点相通,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将建筑室内空间与轨道交
通站点连通,设计专用的步行通道减少行人绕行、便捷地与城市道
路的步行系统相连等。
4.2.10场地内人行通道的无障碍设施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设计文件,现场核查场地内无障碍设施建设情
况。
检查数量:按无障碍设施的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处。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第
4.2.10条验收。
场地内人行通道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设置无障碍设施,并且与
建筑出入口及场地外人行通道的无障碍系统进行合理衔接。
4.2.11住宅建筑的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0
公共建筑的绿地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公共建筑的绿地向社会公众开
放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住宅建筑项目应对照建筑总平面图中的相关技术指
标、人均公共绿地分析计算报告和相关验收资料,现场核查绿化实
施情况并评估相关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公共建筑项目应对照建
筑总平面图中的绿地率指标、绿地的开放程度和相关绿地的管理规
定等文件资料,核查绿化实施情况及绿地是否向社会公众开放。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11条、第4.3.2条、第4.4.2条验收。由于最终验收涉及“人
均公共绿地”等间接指标,故提出本条验收由评估完成,提供相关
评估报告。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是住区内构建适应不同居住对象游憩活
动空间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居民日常不同层次的游憩活动需要、
优化住区空间环境、提升环境质量的基本条件。公共绿地应采用集
中与分散、大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以适应不同居住对象的要求。
集中绿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²,
以利于绿地内基本设施的设置和游憩要求。公共绿地应满足日照环
境要求: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以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
4.2.12停车场所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查以下内容:
1非机动车和摩托车停车设施的位置、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
措施;
2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置。
验收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核查非机动车、摩托车停车位置设置
情况,位于室外的是否有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核查机动车停
31
车设施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现场检查地上机动车车位是否挤占行
人活动空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12条验收。
4.2.13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查以下内容:
1住宅建筑:
1)项目出入口到达幼儿园、小学、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
2)场地1000m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数量;
3)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的情况。
2公共建筑:
1)设置的公共建筑种类或兼容的公共服务功能;
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资源使用和共享情况;
3)公共空间开放情况;
4)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免费开放情况。
验收方法:住宅建筑应对照设计文件、公共服务分析报告,核
查主要出入口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情况及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核
查场地内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的情况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公共建筑应对设计文件,核查建筑功能设置情况、配套辅
助设备设置及向社会公众开放等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2.13条、第4.3.4条验收。
住区配套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
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
八类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城市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
32
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设施。
公共建筑集中设置,配套的设施设备可以共享公用,是提高服
务效率、节约资源的有效方法。“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是指主要服务功能在建筑内部混合布局,部分空间共享使用,如建
筑中设有共用的会议设施、展览设施、健身设施、餐饮服务设施以
及交往空间、休息空间等。向社会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和室外场地,
既可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各类设施和场地的使用率,又可陶冶
情操、增进社会交往。鼓励或倡导公共建筑附属的开敞空间,尽可
能向社会公众开放。如学校的运动场地可以定时向周边居民开放,
文化、体育设施的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社会开放,办公建筑前的公
共广场或公共绿地在非工作时间向周边居民开放。
有必要说明的是,本条所提出来的距离指的是沿着交通路线行
走的距离,而非直线距离。
4.2.14户外活动场地的配植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
或所采取的热环境改善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室外景观总平面图、乔木种植平面图、构筑物
设计详图、户外活动场地遮荫面积比例计算书,现场核查乔木数量、
构筑物遮荫等措施的落实情况并评估相关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或对照热岛强度分析报告或热岛强度检测报告,现场核查项目热环
境改善措施的落实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3.5条、第4.4.6条验收。本条验收由评估完成,应提供户外活
动场地遮阴面积比例评估分析报告,或提供热岛强度检测报告。
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遮
阴措施包括绿化遮阴、构筑物遮阴、建筑日照投影遮阴。建筑日照
33
投影遮阴面积按夏至日8:00~16:00内有4h处于建筑阴影区域的户
外活动场地面积计算;乔木遮阴面积按照成年乔木的树冠正投影面
积计算;构筑物遮阴面积按照构筑物正投影面积计算;对于首层架
空构筑物,架空空间如果是活动空间,可计算在内。考虑到建筑设
计时可能不会明确乔木种类及树冠大小等参数,成年乔木的树冠正
投影可按照平面图上所表示的植物冠幅计算或者采用直径为4m的
圆计算乔木正投影面积。
除了本条提出的遮阴措施以外,采用较高太阳辐射反射系数的
设计、采用蓄水蒸发材料、增设喷泉及水池等水景、合理设计喷雾
降温措施均可起到降低热岛效应的效果。若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少
于25%,但综合各种效果,通过室外热岛强度的检测,可以证明室
外平均热岛强度不大于1.5℃,也可认为满足本条设计要求。本条
所指的平均热岛强度是指在夏季典型日气象条件下,从8:00~
18:00的逐时热岛强度的平均值。
4.2.15场地内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应符合设计要
求。透水路面砖、透水混凝土等产品的透水系数、抗压强度指标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水泥
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和现行地方标准《透水砖路面(地
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BJ13-104的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景观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相关验收资料,现场核
查透水铺装的面层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透水铺装的透水基础施工过
程的照片或其他影像资料、施工组织文件和施工记录等文件并评估
透水铺装面积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透水铺装的面层材料,以同一材质、同一块形、同
一颜色、同一强度且以20000㎡为一检验批,不足20000㎡按一批
计,每批抽查不得少于一组。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34
第4.4.4条验收。本条验收由评估完成,应提供透水铺装面积比例
评估文件。
评估时需要对项目范围内的透水铺装面积进行统计,透水铺装
包括:透水路面砖、透水混凝土、采用植草砖的小型车的停车场、
采用鹅卵石、碎石铺地的园林绿地等场所。
4.2.16当住宅建筑采用底层架空时,通风架空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景观施工图设计文件、通风架空率计算文件
等,现场核查住宅楼架空层的面积、功能、设施等是否与设计文件
一致。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4.5条验收。
4.2.17住宅小区内新建的绿化、水系与周边原有绿化带、水系的
联系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景观施工图设计文件,现场核查住区内绿化、
水系是否与周边绿化带、水系形成绿化系统,体现面积效应、边缘
效应、距离效果和连接效果。项目绿地率应达到40%及以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4.4.7条验收。
可以通过道路、绿地廊道和河流、水景将住区绿地和城市绿地、
郊区自然景观联系起来,以道路和河流作为承载行道树和绿化带的
主要廊道,不仅有利于城市景观中绿地版块均匀分布,同时将住区
景观与城市中的公园、林地、街角绿地、河流等自然或人工绿地单
元相互沟通,间接将住区内的绿地、水系纳入城市景观生态体系。
35
为满足面积效应、边缘效应、距离效果和连接效果,要求建筑项目
实施绿地率达到40%以上,而且绿地能够与周边的绿地或生态系统
进行衔接。
36
5建筑分项工程
5.1主控项目
5.1.1当建筑有纯装饰性的构件时,装饰性构件的造价比例应符合
以下要求:
1住宅建筑纯装饰性构件造价占所在单栋建筑总造价的比例
不高于2%;
2公共建筑纯装饰性构件造价占所在单栋建筑总造价的比例
不高于5‰。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图、建筑工程材料决算清单、装饰性构件
造价比例计算书等文件,评估建筑装饰性构件数量和造价是否满足
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1.3条验收。因构件数量和造价无法直接得出,需经过统计和
计算,因此本条验收由评估完成,提供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评估报
告。
评估时应注意,单栋建筑总造价系指该建筑的土建、安装工程
总造价,不包括征地等其它费用。
纯装饰性构件,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常见情况:1)不具备遮阳、
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飘板、格栅、构架等;2)
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在屋顶等处设立塔、球、曲面等异型构件;
3)女儿墙高度超过3.0m以上的部分。
37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设计时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建筑文化特色
以及当地规划设计要求等情况采用的一些构建,可不认为是纯装饰
性构建,如:建筑采用坡屋顶,历史文化街区及公园等采用仿古建
筑,以及厦门地区常用的嘉庚风格建筑等,均可不计入纯装饰性构
建。此外,建筑立面的各类涂料、面砖外饰面等设计,也可不计入
装饰性构建。
5.1.2建筑节能工程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实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和现行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节能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T13-83的要求进行验收。建筑节能验
收表见附录A;
2建筑围护结构工程竣工后,应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能
效标识技术标准》JGJ/T288对建筑进行能效测评并满足要求。
验收方法:核查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核查建筑节
能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节能设计的要求,并依据能效测评报结果判定
建筑的节能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建筑能效测评应以单栋为对象,公共建筑的能效测
评应全数检查;居住建筑的能效测评应抽取有代表性的单体建筑进
行测评,抽测数量不得少于10%,并不得少于一栋;建筑节能施工
验收资料应全数核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1.4条、第5.1.7条、第5.1.8条和第5.3.3条验收。本条验收前,
应对建筑进行能效测评并提供相应报告。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中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执行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或现行地
方标准《福建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T13-83的
规定,避免重复验收工作带来人力物力的浪费。
38
5.1.3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核查室内噪声级检测报告中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
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室内噪声检测的各类功能的房间均不得少于1间。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1.5条验收。本条验收前,应进行室内噪声级检测。
对于公共建筑如办公建筑中的大空间、开放办公空间等噪声级
没有明确要求,可不做验收要求。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的现场
检测应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建成后进行。
5.1.4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等围护结构的隔声
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核查外墙、隔墙、楼板、门窗的隔声性能检验报告
和楼板撞击声压级检测报告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各种构造类型的外墙、隔墙、楼板、门窗隔声性能
检测数量均不得少于1组。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第
5.1.6条和5.4.8条验收。本条验收前,应进行外墙、隔墙、楼板、
门窗的隔声性能检验和楼板撞击声压级检测,并提供相应检测报
告。
对于公共建筑的某些区域,如办公建筑中的大空间、开放办公
空间等的围护结构隔声性能没有明确要求的空间,可不做验收要
求。由于福建省尚未对住宅一体化装修提出统一的要求,部分住宅
出售时为毛坯房,楼板隔声措施难于落实。此外,对一些以出售、
出租等公共建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本条提出的
楼板隔声性能要求难度较大,所以,对一星级绿色建筑工程,当确
39
有困难时,可允许某些房间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
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
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要求可参考附录D,楼板撞击声隔声要求
可参考附录E。
5.1.6新建住宅、党政机关办公楼、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中
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用玻
璃幕墙。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方案设计文件、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现
场核查建筑玻璃幕墙的使用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1.9条验收。
5.2一般项目
5.2.1设备机房、管道井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便于维修、
改造和更换的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方案设计文件、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现
场核查设备机房、管道井位置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2条验收。
5.2.2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总平面图、建筑等设计文件,评估建筑体形、
朝向、楼距、窗墙比等是否与设计一致。
40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3条、第5.2.11条验收。本条涉及的建筑体形、朝向、楼距、
窗墙比等指标较为复杂,因此提出验收由评估完成,应在现场核查
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并提供评估报告。
5.2.3空调室外机位置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现场核查预留的空调室
外机位置、大小是否合理,以及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4条验收。
本条主要针对分体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的位
置。空调设置应通风良好、有利于散热,且不应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应尽量远离厨房排气口附近等空气污浊的区域及远离相邻方的门
窗和花池,并应尽可能靠近室内机位置;应便于施工安装、维护清
洗及检修拆卸等;建筑物内部的过道、楼梯、出口等公用地方不应
安装空调室外机。
5.2.4建筑幕墙及室外照明设施所采取的光污染控制措施应符合
设计要求。建筑幕墙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核查幕墙相关验收资料及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复
检报告,确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复检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室外照
明设施的光污染控制采用现场观察判断。
检查数量: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复检数量应为同一厂家的
同一种产品抽查不得少于1组。
41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5条验收。
本条适用于设有玻璃幕墙的建筑。当建筑采用玻璃幕墙时,应
对幕墙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Low-E玻璃、
普通透明玻璃、着色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较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可见光反射比较高。所以应避免使用阳光控制
镀膜玻璃。
5.2.5外窗、玻璃幕墙可开启部分的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和节能设计文件中的门窗表、幕墙专项设
计图纸及外窗和幕墙可开启面积比计算书等,评估建筑外窗及幕墙
开启方式、形状大小等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检查数量:外窗按总数的5%进行抽查,玻璃幕墙应全数抽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6条、第5.4.2条验收。因外窗、玻璃幕墙可开启部分比例涉
及统计和计算,无法现场得出,故提出本条验收由评估完成,需提
供相关评估报告。
原则上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的最小单元为房间,当房间有
两个以上的外窗时,可由各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之和除以各外窗面积
之和得出该房间的可开启面积。当有严格的室内温湿度要求而不宜
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或房间,以及其他不宜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或
房间(如:商场、博物馆有风速要求的体育馆等),可不考虑其可
开启面积比例,但应进行必要的说明。当建筑层数大于18层时,
18层以上部分可不考虑可开启面积比例。
5.2.6围护结构采用的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
查以下内容:
42
1外墙采用的自保温技术体系;
2屋面和外墙采用的浅色饰面材料或热反射型涂料;
3坡屋顶设置的可通风阁楼层的情况;
4屋面设置的遮阳装置面积占屋面面积的比例。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及节能设计文件、屋顶遮阳面积占屋面面
积比例计算书、节能专项验收资料等,核查外墙自保温墙体、屋面
和外墙外饰面、坡屋顶可通风的阁楼层等措施是否与设计文件一
致。评估屋面遮阳装置、应用面积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外墙自保温墙体、坡屋顶可通风的阁楼层、屋面遮
阳装置应按照楼栋数的5%进行抽查;屋面和外墙外饰面应全数检
查。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8条、第5.3.2条验收。当建筑没有设计坡屋顶时,第3款不
作验收要求。设计文件未采用屋顶遮阳措施的工程,可不进行评估。
5.2.7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实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核查以下内容:
1住宅建筑实现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施工的户数比例;
2公共建筑实现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施工的部位。
验收方法:对照装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场核查建筑土建与装
修一体化设计施工情况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检查数量:住宅建筑按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总户数的
5%抽查,但不得少于5户;公共建筑按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
工总房间数量的5%抽查,且不同的功能区域抽查均不得少于1处。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9条、第5.4.6条验收。
43
5.2.8建筑服务设备等噪声源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设计文件,现场核查锅炉房、水泵房、变
压器房、制冷机房、冷却塔、电梯等建筑服务设备的位置。
检查数量:各类型设备抽查,均不得少于1个。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10条验收。本条涉及暖通、给排水、电气等交叉专业,各专
业分析工程均应验收。
5.2.9建筑应保证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并核查以
下内容:
1居住建筑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不应小于18m;
2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应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
无明显视线干扰。
验收方法:对照建筑设计文件,居住建筑应现场核查间距最小
的两栋楼之间的间距;公共建筑应现场核查最不利房间的视线干扰
情况。
检查数量:居住建筑为建筑间距最小的两栋楼;公共建筑为最
不利主要功能房间。
【条文说明】
本条对应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2017中
第5.2.12条验收。
公共建筑要求在主要功能房间的使用区域内都能看到室外自
然环境,没有构筑物或周边建筑对视野造成完全遮挡。本条提出的
“主要功能房间”是指建筑内人员长期停留的生活、办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饮用水合同协议书3篇
- 常年性劳务代理协议3篇
- 工程培训设计与施工合同3篇
- 教育培训策划导游劳动合同样本3篇
- 电商运营人员聘用合同书
- 演播室隔音墙施工协议
- 装修合同施工范本
- 矿井排水防涝系统拉管施工合同
- 设备购买协议解除协议
- 印刷行业会计招聘协议样本
- 数学文化欣赏
- 脊柱区1教学讲解课件
- KK5-冷切锯操作手册-20151124
-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吴志明第五版)第1-9章
- 《基于杜邦分析法周大福珠宝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6400字)》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全真模拟试题二-2023修改整理
- 02R112 拱顶油罐图集
- GB/T 25344-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 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 GB/T 13793-2016直缝电焊钢管
- 积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v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