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此次考试卷面分为5分 说明:1.书写整齐无大面积涂改且主观题基本完成的得5分
2.书写有涂改或主观题未完成的,根据情况扣(1—5)
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年1月,201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在社科院考古学论坛上揭晓,湖北随州曾国贵族墓地入选。其中,曾公求编钟(M190编钟组合如图)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威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据此可知()A.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 B.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C.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 D.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3.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此举旨在()A.弥补政务多、宰相才干差的缺陷 B.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主集权C.配合科举制度选贤用人的需要 4.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有效的 C.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D.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5.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6.17101714年间,为尽快结束长期战争,英国安妮女王先后罢免内阁中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建立起托利党的一党制内阁。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B.国王掌握着国家大权C.政党受到了国王控制 D.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善7.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下列说法体现这种“妥协”的 A.参、众两院名额的安排 C.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的权力分配 8.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A.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B.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9.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他们占领了生丝的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B.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D.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10.据下图,从1900年新政启动,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先后发生的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据此可以推断()清末十年民变次数统计 A.废科举导致矛盾激化 B.转型时期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 C.反洋教斗争愈演愈烈 D.军阀混战引发大量的社会冲突11.据1948年3月的统计,我南线三路大军共调动和吸引敌90个旅于自己的周围,而大别山地区敌人兵力最多时(1947年12月)为33个旅。这说明()A.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大别山根据地有效地牵制国民党军队C.刘邓大军是参加淮海战役的主力军D.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形势已经成熟12.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规定,中国领土向美国全部开放,美国船舶有驶往中国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等。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旨在()A.实现经济上的互惠互利 C.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 13.德国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1848年出现工会联合组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A.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B.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熟C.代议制民主逐步得以完善D.工人的生活水平维持较好14.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趋于正常化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15.2010年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此后,由于担心朝鲜再度发起挑衅行为,美国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加联合军事演习,此举遭到不少韩国民众的抗议。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这表明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C.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16.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了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D.确立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17.1961年,肯尼迪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 ()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18.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单列出“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情况”条款,并指出“各国人民要有从一切形式的外国统治下解放自己、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推动国际社会详细制定各项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这表明不结盟运动已认识到A.发展中国家联合政治斗争的力量B.民族独立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意义C.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19.“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
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
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C.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20.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泉州成为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城市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繁荣的景象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21.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22.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晶给券”、“彭茶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
A.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23.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同样惊人的增长:1698至1775年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此时两国贸易增长得益于()A.三角贸易的发展 B.商业革命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经济的垄断模式24.1884年12月,《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WOLF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它不但可以让人们免受粉尘的侵害,而且不会给看书、写作或睡眠带来任何不便。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技术革命化解了环境危机
B.环境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C.工业化导致环境问题凸显
D.环境污染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25.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国会又于1833年完全取消了该公司的贸易业务,把它变成了一个“受国王委托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期限为20年。
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二、材料题(26题17分,27题12分,28题16分,卷面分5分,共50分)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进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制度的相同点。(10分)27.(12分)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多次颁布禁海令,严禁濒海军民“交通外番,私易货物”。明成祖即位后,沿袭海禁政策,并奉为祖宗法度。此后,明廷三令五申,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贸易。然而,屡禁不止,民间开海呼声与违禁出海行为从未间断。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之役与二十八年走马溪事件发生后,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楼患。时人认识到,要消除楼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闽、浙、粤三省官员不断上奏,请宽海禁,与主张严禁的官员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开海与禁海之争。隆庆初年,明廷同意福建巡抚涂泽民所奏,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摘编自涂丹《明代禁海与开海之争》材料二: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但几十年间,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乾隆十二年(1717年),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当地官吏认为“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俊夷船回掉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清廷的复示是:“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1757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正式颁布谕旨,明确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摘编自《清实录》完成下列要求:据材料一,指出隆庆初年明廷开海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初年福建地方官员和清廷在对待西班牙商船贸易问题上的分歧。(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后期从“四口通商”转变为“一口通商”的原因。(4分)28.(16分)丘吉尔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分离聚合的复杂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全球通史》材料二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材料三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七律 长征》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What's the matter第4课时说课稿 译林牛津版001
- 18《慈母情深》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01
- 2025门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市场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嫁接种苗技术服务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信息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7 《我在这里长大》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书推广合同范例
- 机器狗:技术成熟性能优越场景刚需放量在即2025
- 2025年村民代表会议讲话稿(3篇)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蒸汽换算计算表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国际金融课件(完整版)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全英文剧本 《剧院魅影》
-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