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笔记中国中医药_第1页
药理学笔记中国中医药_第2页
药理学笔记中国中医药_第3页
药理学笔记中国中医药_第4页
药理学笔记中国中医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笔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编:孙建宁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学科任务阐明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改造老药;寻找新药2.药理学发展简史1.古代本草阶段中《神农本草经》(公元前一世纪,载药365种)罗马•盖仑(公元二世纪)2.现代药理学发展化学的发展把药物从粗制剂发展为化学纯品和单体生理、生化的发展推动药理学的进步3.近年来药理分支学科的发展临床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时间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第二章药效学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药物作用的基本概念药物进入人体后与机体细胞上的靶位结合时引起的初始反应称为药物的作用,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2.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功能提高,活动增强。抑制:功能降低,活动减少。3.药物作用方式局部作用:不经血液循环,仅在用药局部发挥作用。吸收作用:药物吸收入血后,经过血液循环达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4.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1)选择性在全身用药情况下,药物对机体器官系统作用的有无或作用强弱的差异。是临床选药的依据;选择性高,药理活性高,疗效好选择性是相对的。剂量增加,选择性降低。(2)两重性①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②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比较概念特征举例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固有,治疗剂量,与治疗目的无关阿托品(平滑肌解痉,抑制腺体分泌)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后遗效应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存的药理效应。停药后,阈浓度以下,残存抗菌药物后效应PAE:停药后药物浓度下降到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发挥后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治疗剂量林可霉素长期使用,正常菌群被抑制,导致伪膜性肠炎,可使用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治疗。特异质反应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其产生的作用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有关,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遗传因素决定。药物依赖性患者连续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产生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分为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连续使用吗啡、哌替啶急性毒性:量过大,用药剂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包括“三致(畸、癌,突变)(3)差异性种属差异:不同种的动物对药物反应不同种族差异:不同人种对药物反应不同个体差异:高敏性和耐受性:(4)量效关系①剂量的概念——每天的用量1.无效量2.最小有效量,或称阈剂量3.最大有效量,又称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剂量。4.治疗量,又称常用量,阈剂量<X<极量,对大多数病人有效而又不出现中毒反应。5.最小中毒量,或称阈中毒量6.致死量②量效曲线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药效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最小有效量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相当于内在活性。效价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用时所需的剂量,一般用ED50代替,相当于亲和力。斜率:越大,药效越剧烈。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横坐标为对数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TI:LD50与ED50的比值,药物的安全指标。越大,药物安全程度越大。药物的安全范围:最大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差距。5.药物作用的机理非特异性:通过自身理化性质起作用。E.g.碱性药物中和胃酸特异性作用第二节药物作用的主要机制第三节药物与受体1.受体的概念: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相应结构配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物放大效应的大分子物质。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即严格的立体专一性高度亲和力可逆性饱和性可调节性受点:指受体分子中与药物结合的某些活性基团。高度敏感性3.药物与受体的作用Drug :DReceptor:REffect :E 药物与受体的作用——占领学说基本观点:R必须与D结合后才被活化,药效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D与R之间具有结合的能力,称:亲和力(相当于效价),用1/KD表示。D与R结合后引起E的能力称为:内在活性(相当于效能)()。根据内在活性将药物分类比较亲和力内在活性效应激动药=1.0+++拮抗药=0+--部分激动药0<<1+±±部分激动药,单独应用可产生效应,但与同一受体的激动药合用时,能拮抗激动药的效应。拮抗药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4.药物的构效关系结构近似的药物具有相似或相反的作用。具有光学活性的药物,一般“左旋体”有效。左旋氯霉素,左旋肾上腺素。光学活性不同,作用完全不同。奎尼丁:抗心律失常;奎宁:抗疟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转运: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转化:代谢。第一节药物的跨膜转运1.被动转运特点:①顺浓度梯度差;②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无竞争性抑制,无饱和现象;③当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分类:①脂溶性扩散,绝大多数药物。影响因素:非解离型、分子量小、极性小、脂溶性高的药物易于通过生物膜。根据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得出: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②水溶性扩散易化扩散:顺差、需载体,耗能、快速2.主动转运特点:①逆差转运,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无关;②有饱和性,在两个由相同载体进行主动转运的药物之间存在着竞争性抑制;③有特异的选择性。特殊转运第二节吸收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向血液循环中转运的过程。多数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转运。静脉注射和静脉点滴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给药途径经肠给药:口服、舌下、直肠非经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吸入、皮肤吸收快慢顺序:吸入给药>舌下给药>直肠>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①口服给药吸收途径:肠道内吸收-通过毛细血管-肝门静脉-体循环。影响因素:药物性质,胃内容物,胃肠蠕动速度,首关效应等。首关效应:又称首过消除,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时,直接吸收入体循环,不经过肝门静脉,因此无首过消除效应。②其他i注射给药:吸收途径:注射局部血管-体循环ii吸入给药:吸收途径:肺泡-肺部毛细血管-体循环iii皮肤给药2.药物性质和机体状态3.生物利用度血管外给药,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和速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吸收药量/给药量)*100%.相对生物利用度=待检样品AUC/标准品AUC第三节分布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进入各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吸收入血后都可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性药物无活性,不能通过细胞膜、不转运、不被代谢;游离型药物有活性,可转运、可被代谢。当一个药物结合达到饱和以后,再继续增加药物剂量,游离型药物可迅速增加,导致药物药理作用增强或不良反应发生。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竞争,使其中某些药物游离型增加,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明显增强。如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血浆结合率为99%)与解热镇痛药保泰松(98%)合用时,前者被后者置换而下降1%时,具有药理活性的游离型双香豆素的浓度在理论上可增加100%,将导致抗凝过度,发生出血倾向。当血液中血浆蛋白过少(慢性肾炎、肝硬化)或变质(尿毒症)时,可与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下降,也容易发生药物药理作用增强和中毒。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体液pH小分子、极性小、非解离型药物分布广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相对碱性环境。如巴比妥(弱酸)中毒,NaHCO3碱化血液、尿液以解毒器官血流量肝、肾、脑、肺等高血流量器官,药物分布快且含量多;皮肤、肌肉等低血流量器官,药物分布慢且含量较少。如药物的二次分布现象,静注硫喷妥钠后,其先在血流量丰富的脑中迅速发挥麻醉效应,然后迅速向体内血流较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使其麻醉作用在数分钟内又迅速消失。组织亲和力靶器官——I2→甲状腺毒性器官——四环素→牙齿、骨骼无关器官——硫喷妥钠→脂肪组织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致密,通透性差脂溶性较高的药物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如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时可首选磺胺嘧啶(SD),首先脑膜炎双球菌对其高度敏感,其次SD分子量小,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2.胎盘屏障: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相近第四节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或生物活性的改变,也称药物代谢。1.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在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还原或水解等。药物经过转化后,药理活性可能出现、增加、减弱或被灭活。失活占大部分。因此,药物的生物转化也是药物自机体内消除的方式之一。第二步,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体内的某些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等结合,或发生甲基化或乙酰化。结合以上基团后,药物极性增加,水溶性增加,活性减弱或消失,同时也有利于排出体外。2.催化转化的酶①专一性酶:特点:具有专一性(选择性),如乙酰胆碱酶、单胺氧化酶等;②非专一性酶,即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存在于肝脏的微粒内,参与多种化合物的转化,与药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因此又称为肝药酶。其中主要的酶为P450(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的特点(1)个体差异大:先天,年龄,营养状态,机体功能状态,疾病等均可影响其含量及活性;(2)数量有限,对药物的代谢转化有饱和性。经相同途径代谢的药物相互竞争,相互抑制代谢。(3)可被药物诱导或抑制:肝药酶诱导剂,使药酶的数量增加,或活性提高。如:苯妥英钠,巴比妥类;肝药酶抑制剂,使药酶的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如:氯霉素,异烟肼。第五节药物的排泄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器官:肾(最主要)、肺、胆汁及腺体(乳腺,汗腺,唾液腺)。排泄方式:被动转运,少数为主动转运。1.肾脏排泄及影响因素①药物脂溶性:脂溶性高,极性低,非解离型药物易于被再吸收,自尿中排泄少而慢。②尿液pH与药物解离度: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减少。碱化尿液增加酸性尿液排泄。③竞争分泌通道:如青霉素与丙磺舒——使半衰期延长2.胆汁排泄途径:肝脏-胆汁-小肠-粪便肝-肠循环:肝脏-胆汁-小肠-再吸收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从粪便排出体外,但也有药物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使半衰期延长,如洋地黄毒苷。3.其他排泄途径乳汁排泄乳汁呈弱酸性唾液、泪液、汗液第六节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一、时量曲线1.时量曲线的绘制:健康志愿者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血,测量血药浓度。曲线的绘制: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2.时量曲线的意义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规律:上升相(上升肢):表示以吸收、分布为主的体内过程;下降相(下降肢):表示以代谢、排泄为主的体内过程。反映药物起效快慢,作用的强度(峰浓度高或低),以及维持时间的长短二、药物消除动力学研究药物从血浆中消除的规律,即研究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规律。1.两种消除类型:1.一级消除动力学又称定比消除,恒比消除,线性消除。其特点如下:①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dc/dt=-kc②消除t1/2(即血浆半衰期)=0.693/K,是一个恒定值;③临床上绝大多数药物都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进行消除。2.零级消除动力学又称定量消除,恒速消除。其特点如下:①消除速率是一个恒定值,与血药浓度无关。dc/dt=-k这个恒定的速率就是最大消除速率;②消除t1/2=0.5C0/K,是一个随时在变化的值;③临床上只有少数药物按照零级消除动力学进行消除。3.血浆(消除)半衰期(t1/2)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也称血浆半衰期,用t1/2表示,一般单位是小时。t1/2短的药物消除迅速,如青霉素(t1/2=0.5-1.0h)t1/2长的药物消除缓慢,如地高辛(t1/2=33-36h);洋地黄毒苷,因肠肝循环(27%),t1/2长达5-7天。①单次给药后:经过5个t1/2,药物可消除95%以上。②连续恒速给药:按照t1/2间隔重复给药,经过5个t1/2药物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定,这个相对稳态的水平称为稳态血药浓度CSS,也称坪值。③首剂加倍:如果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首剂加倍的方法可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一、药物方面的因素(一)药物制剂1.剂型与剂量2.给药途径有些药物因给药途径不同而作用表现不同如:硫酸镁口服给药:泻下作用注射给药:抗惊厥(拮抗Ca2+作用)(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表现:协同作用;拮抗作用。1.配伍禁忌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如特异性体质的形成4.病理因素5.心理因素安慰剂疗效30~50%6.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①致敏反应②快速耐受性③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减弱。④依赖性:主观需要连续用药(习惯性 欣快感与成瘾性)⑤耐药性第二篇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第一节概述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1.植物神经——内脏神经①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较短,节后纤维较长②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较长,节后纤维较短2.运动神经二、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分类①胆碱能神经(当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全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运动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大神经。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当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NA)多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合成与代谢一、乙酰胆碱的合成与代谢合成原料:胆碱、乙酰辅酶A代谢的酶:胆碱酯酶(AchE)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代谢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储存:囊泡再摄取代谢的酶:MAO,COMT三、传出神经的受体1.分类(1)胆碱能受体①M-R(毒蕈碱型胆碱受体)存在部位: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②N-R(烟碱型胆碱受体)N1-R:神经节N2-R:运动终板(骨骼肌细胞膜)(2)肾上腺素受体①-R存在部位:皮肤、黏膜、内脏血管1:突触后膜2:突触前膜,与负反馈调节有关②-R1-R:心脏2-R:骨骼肌血管、支气管平滑肌、冠脉第三节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一、胆碱能受体兴奋的效应1.M效应心脏——抑制平滑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胆道与胆囊——收缩;胃肠和膀胱括约肌、血管平滑肌——舒张。腺体——分泌增加眼睛: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 2.N效应N2效应:骨骼肌——收缩N1效应:神经节——兴奋腺体、消化道——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缩;心血管系统——心脏兴奋、血管收缩。二、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的效应1.-R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2.-R1-R:心脏——兴奋;2-R:骨骼肌血管、支气管平滑肌、冠脉——舒张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方式和分类1.作用方式①直接作用于受体②影响递质代谢2.药物分类:拟似药,拮抗药拟似药拮抗药胆碱系统胆碱受体激动剂胆碱受体阻断药抗AchE(胆碱酯酶)药AchE复活药肾上腺系统α受体激动药α受体阻断药β受体激动药β受体阻断药第六章拟胆碱药指一类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的药物分类直接拟胆碱药:作用并兴奋Ach-受体(M受体/N受体)。间接拟胆碱药:抑制Ach-E,使Ach水解受到抑制,增加内源性Ach在突触间隙中的量。第一节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与胆碱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与递质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分类:①完全拟胆碱药,即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②节后拟胆碱药,即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③N胆碱受体激动药(无临床应用价值)乙酰胆碱(acetylenecholine,Ach)【作用】1.M样作用内脏平滑肌——收缩心血管系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腺体——分泌增加眼睛——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2.N样作用胃肠道、等器官的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骨骼肌(肌震颤、麻痹、抽搐)3.中枢作用惊醒反应,使大鼠学习记忆力增强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匹鲁卡品)【作用】:选择性地直接激活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M-R,产生M-样作用。对眼平滑肌和腺体选择性作用较强。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房水产生与流向:睫状肌上皮细胞分泌及虹膜后房面的毛细血管渗出→后房→瞳孔→前房→房面间隙→经滤帘流入巩膜静脉窦→流入眼球壁外静脉。③调节痉挛调节:使晶状体聚焦,以适于视近物的过程。兴奋睫状肌上M-R,使睫状小带放松,晶体因自身具有的弹性而变凸,致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看远物模糊。称为调节痉挛。【临床应用】①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或慢性充血性青光眼)效果好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②虹膜睫状体炎与散瞳药<阿托品>交替使用,以散瞳为主(松弛休息),可使虹膜与晶体的粘连剥离,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注意事项】滴眼后要压迫内眦,防止药物经鼻泪管入鼻腔,产生吸收副作用。勿长期滴眼,以防发生粘连第二节抗胆碱酯酶药——与AchE结合,使之失活分类:①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毒扁豆碱、加兰他敏②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新斯的明(neostigmine,prostigmine)【作用】1.与Ach竞争性地与AchE结合,结合后分解形成二甲氨基甲酰化胆碱酯酶,水解较慢(水解速度为乙酰化Ach酶的百万分之一),Ach酶复活时间延长,Ach的水解因而受阻,作用增强,产生拟Ach作用;2.促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3.直接作用于运动神经N终板膜上的N2-R。【作用表现】1.兴奋骨骼肌;2.兴奋胃肠道、膀胱平滑肌;3.对心血管、支气管平滑肌、眼、腺体作用弱。【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症状:骨骼肌进行性肌无力,眼睑下垂,咀嚼和吞咽困难,肢体无力,严重时呼吸困难。采用皮下或静脉注射neostigmine0.5mg,15min起效,作用维持2~4h;一般采用口服,掌握剂量,以免因过量引起“胆碱能危象”。2.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增加胃肠道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气、排尿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拟胆碱作用使心律减慢4.肌松药过量中毒解救: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过量中毒时,可用本品解救。【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解救。过量时可引起“胆碱能危象”,表现为:恶心、呕吐、出汗、心动过速、肌肉震颤等。【禁忌症】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等。第七章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有机磷酸酯类(organophosphates)低毒:农业杀虫剂(敌百虫、乐果等);强毒:环境杀虫剂(敌敌畏、内吸磷等);剧毒:神经毒气(沙林、塔朋、梭曼)【中毒原理】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从而失去分解乙酸胆碱的功能,使组织中乙酸胆碱过量蓄积,发生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临床表现。【中毒表现】轻度中毒:以M-样作用为主(心律、血压下降);中度中毒:以M+N样作用为主(心律、血压上升,出现肌肉震颤、抽搐);重度中毒:M+N+CNS症状死亡原因:呼吸阻塞(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所致),肺水肿和呼吸肌麻痹等。比较作用中毒表现M样作用兴奋虹膜括约肌、睫状肌眼痛、缩瞳促进腺体分泌流涎、流泪、出汗、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口吐白沫、大汗淋漓)兴奋平滑肌呼吸道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肺水肿胃肠道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失禁膀胱小便失禁心脏抑制、血管扩张心律减慢、血压下降(最终效应看综合)N样作用兴奋N1-R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兴奋N2-R肌肉震颤、抽搐,严重时肌无力及麻痹CNS反应先兴奋,后抑制【中毒解救原则】1.排除毒物:清洗:洗胃、导泻、输液,加速毒物排出。

注意:敌百虫口服中毒,不能用碱性溶液洗胃,因会转变为敌敌畏;对硫磷口服中毒,不能用高锰酸钾洗胃,因会变为对氧磷,毒性加大。2.药物治疗:①阿托品(Atropine):及早、足量、反复使用。②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氯磷定(老化之前才有效,有效基团是肟基)第八章抗胆碱药——能与乙酰胆碱或拟胆碱药竞争胆碱受体,对胆碱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从而阻断拟胆碱药对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分类:①M-受体阻断药(平滑肌解痉药):阿托品类生物碱,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②N1-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③N2-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节后抗胆碱药作用:选择性地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M效应,对抗M效应。常用药物:阿托品类生物碱: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合成扩瞳药:后马托品、托吡卡胺合成解痉药:胃复康、丙胺太林(普鲁本辛)阿托品(atropine)【药理作用】可逆性地、竞争性拮抗Ach或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受体结合位点的结合,从而阻碍乙酰胆碱或胆碱受体激动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对M受体选择性高,对各种M受体亚型选择性较低,即对M1、M2、M3受体均有阻断作用大剂量或中毒剂量时也可阻断神经节N1受体,对N2完全无作用。虽剂量增加可依次出现下列现象;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下降心率加快中毒剂量则出现中枢作用①抑制腺体分泌——一般治疗量下即出现抑制唾液腺--口干;抑制汗腺--皮肤干;抑制泪腺,支气管腺分泌;较大剂量,抑制胃液分泌(但对胃酸浓度影响较小)②对眼的影响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阻断睫状肌上M-受体,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处扁平状态,屈光度下降,调节于远视,视近物模糊不清。称调节麻痹③平滑肌松弛许多内脏平滑肌,尤其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较显著。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强烈痉挛,降低蠕动的幅度和频率,缓解胃肠绞痛。对膀胱逼尿肌也有解痉作用;对胆管、输尿管和支气管的解痉作用较弱。对子宫平滑肌影响较小。④心脏心率:治疗剂量阿托品(0.5mg)在部分病人可使心率轻度和短暂地减慢(一般每分钟减少4~8次),较大剂量(1~2mg)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加速。房室传导:阿托品能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⑤血管与血压治疗量阿托品对血管与血压无显著影响。大剂量阿托品可解除小血管痉挛,尤其以皮肤血管扩张为显著,可出现皮肤潮红温热。扩血管作用与抗M胆碱作用无关,是阿托品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⑥中枢神经系统较大剂量(1~2mg)可兴奋延髓和大脑,2~5mg时出现焦虑不安、多言、谵安;中毒剂量(如10mg以上)常致幻觉、定向障碍、运动失调和惊厥等,也可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及呼吸麻痹。【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适用于各种内脏绞痛。2.制止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给药、用于严重的盗汗和流涎症。3.眼科应用虹膜睫状体炎扩瞳,检查眼底验光配眼镜4.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抗休克用大剂量阿托品舒张外周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不良反应】0.5mg:轻微心率减慢,略有口干及皮肤干燥1mg:口干,心率加速,瞳孔轻度扩大;2mg:心悸,显著口干,瞳孔扩大,有时出现视近物模糊;5mg:上述症状加重,语言不清,烦躁不安,皮肤干燥发热,小便困难,肠蠕动减少;10mg以上:上述症状更重,脉速而弱,中枢兴奋现象 严重,呼吸加快加深,出现谵安、幻觉、惊厥等。严重中毒时,可由中枢兴奋转入抑制,产生昏迷和呼吸麻痹等。【致死量】阿托品的最低致死量在成人约为80~130mg,儿童约为10mg。【禁忌证】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后者因其可能加重排尿困难。老年人慎用。山莨菪碱(anisodamine,654-2)与阿托品相似而稍弱,同时也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很少。解痉作用的选择性相对较高,可用于平滑肌痉挛。还可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解救有机磷中毒、血液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和阿托品相比,其毒性较低,副作用与阿托品相似。适用于感染性休克、内脏平滑肌绞痛。青光眼禁用。东莨菪碱(scopolamine)对中枢抑制作用强。小剂量表现为镇静,大剂量有催眠作用。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还有抗晕动病和抗震颤麻痹作用。替代洋金花用作中药麻醉剂。合成扩瞳药——M受体阻断剂药物扩瞳作用调节麻痹作用硫酸阿托品30-40分钟达高峰,7-10日消退1-3分钟消退,7-12日消退氢溴酸后阿托品40-60分钟达高峰,1-2日消退0.5-1分钟达高峰,1-2日消退托吡卡胺(美多丽)20-40分钟达高峰,1/4日消退0.5分钟达高峰,1/4日消退合成解痉药药物作用用途不良反应胃复康解痉作用明显,并抑制胃液分泌。兼有安定作用溃疡病,适用于兼有焦虑症的溃疡病口干、头晕丙胺太林(普鲁本辛)解痉作用强,抑制腺体分泌,口服吸收较差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多汗症轻度口干,视力模糊,心悸N1受体阻断剂—神经节阻断药(ganglionblockingdrugs)【药理作用】神经节阻断药对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都有阻断作用。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支配占优势,用神经节阻断药后,则使血管,特别是小动脉扩张,总外周阻力下降,加上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结果常使血压显著下降。胃肠道、眼、膀胱等平滑肌和腺体则以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因此,用药后常出现便秘、扩瞳、口干和尿潴留等。【临床应用】神经节阻断药在过去曾用于治疗高血压,但由于其作用过于广泛,副作用多,且其降压作用过强过快,故现已少用于治疗高血压,主要用于麻醉辅助药以发挥控制性降压作用。曾经应用的神经节阻断药:六甲双铵(hexamethonium,C6)、美加明(mecamylamine)、咪噻吩(trimethaphan)N2受体阻断剂(N2-cholinoceptorblockingdrugs)又称骨骼肌松弛药(skeletalmuscularrelaxants),简称肌松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N2胆碱受体妨碍神经冲动的传递,使骨骼肌松弛。分类①去极化型(非竞争型肌松药):琥珀胆碱②非去极化型(竞争型肌松药):筒箭毒碱去极化型肌松药【作用】与运动终板膜上的N2胆碱受体相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但较持久的除极化作用,使终板不能对乙酰胆碱起反应(处于不应状态),骨骼肌因而松弛。【特点】①常先出现短时的肌束颤动。这是由于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在药物作用下除极化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所致。②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性。③抗胆碱酯酶药不仅不能拮抗这类药的肌松作用,却反能加强之。④在临床用量时,并无神经节阻断作用。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作用】给药后先出现短暂肌束颤动,随后松弛,5分钟内作用消失。肌松程度依次为:颈部、四肢肌肉;面、舌、咽喉肌肉。【应用】气管内插管、气管镜、食道镜等。短时手术操作可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适用于较长时手术。【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①过量致呼吸肌麻痹,用时必须备有人工呼吸机。②肌束颤动:损伤肌梭,肌肉酸痛,形态的改变。一般3~5天自愈。③升高眼内压,青光眼和白内障晶体摘除术患者禁用。④肌肉持久性除极化而释出钾离子,使血钾升高,故在烧伤,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偏瘫和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一般血钾已较高),禁用琥珀胆碱,以免产生高血钾症性心跳骤停。⑤有些氨基苷类抗生素和多肽类抗生素在大剂量时,也有肌肉松弛作用,与琥珀胆碱合用时,易致呼吸麻痹,应注意。⑥严重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者慎用。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又称竞争性肌松药【作用】与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N2胆碱受体结合,能竞争性地阻断ACh的除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特点】①在同类阻断药之间有相加作用。②吸入性全麻药(特别如乙醚等)和氨基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能加强和延长此类药物的肌松作用。③抗胆碱酯酶药可拮抗其作用,故过量时可用适量的新斯的明解毒。筒箭毒碱(d-tubocurarine)【作用】肌松顺序为:头颈部小肌肉;四肢、躯干和颈部的其它肌肉;肋间肌松弛,出现腹式呼吸;进而累及膈肌。病人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过量中毒可用新斯的明解救。禁用于重症肌无力、支气管哮喘和严重休克患者。不宜用于儿童。

第九章拟肾上腺素药——一类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胺类药物,故又称为拟交感胺分类:主要兴奋α-R——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NA、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主要兴奋β-Rβ1心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HR加快,传导加速;并促进脂肪分解)β2冠脉~扩张;骨骼肌血管、肾血管、肠系膜血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激动剂】β1、β2——异丙肾上腺素ISOβ1——多巴酚丁胺β2——沙丁胺醇(哮喘急性发作)主要兴奋α、β-R【激动剂】肾上腺素Adr、多巴胺DA、麻黄碱·DA-R:有DA-R分布的肾血管、肠系膜血管、冠脉、脑血管舒张第一节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体内过程】1.吸收口服不能产生吸收作用。皮下注射时,因致局部血管剧烈收缩,吸收很少,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法给药。2.分布3.摄取(uptake)4.代谢5.排泄【药理作用】激动α受体(α1、α2),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无作用。1.收缩血管:激动血管α1受体,使血管收缩。①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此外脑、肝、肠系膜甚至骨骼肌的血管也都呈收缩反应,故升高外周阻力。②扩张冠状动脉,这主要由于心脏兴奋,心肌的代谢产物(如腺苷)增加,从而舒张血管所致,同时因血压升高,提高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力,故冠脉流量增加。2.兴奋心脏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β1-R,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表现: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和传导加速,心搏出量增加。离体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在体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因升外周阻力,升BP,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所致)。大剂量下,升高自律性,致心律失常。3.升高血压小剂量滴注时由于心脏兴奋,收缩压升高,此时血管收缩作用尚不十分剧烈,故舒张压升高不多而脉压加大。较大剂量时,因血管强烈收缩使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故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升高,脉压变小。【临床应用】1.抗休克使休克病人血管收缩,心脏兴奋,血压升高,脑及冠脉血流量增加,在短时间内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但应用时间不要过长,现也主张去甲肾上腺素与a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合用以拮抗其缩血管作用,保留其β效应。2.上消化道出血取本品1~3mg,适当稀释后口服,在食道或胃内因局部作用收缩粘膜血管,产生止血效果。【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防治:①发现外漏或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更换注射部位,进行热敷,并用0.25%普鲁卡因封闭;②或a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5mg酚妥拉明溶于10-20ml)皮下浸润注射,以扩张血管。2.急性肾功能衰退滴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使肾脏血管剧烈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引起急性肾衰,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故用药期间注意尿量,尿量至少保持在每小时25Ml以上。【注意事项】①静滴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②治疗休克时,如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③在应用氯仿、环丙烷、恩氟烷、异氟烷等药物麻醉时不宜用本品,以免导致心律失常。④突然停药会致血压下降,应逐渐减慢滴注速度再停药。间羟胺(metaraminol)又名阿拉明,为NA的良好替代品直接兴奋α受体,对β1受体作用作用较弱。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新福林,neosynephrine)甲氧明(methoxamine)【作用与应用】主要激动α1受体,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而较弱。①收缩血管作用,升高血压。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地使心率减慢。③去氧肾上腺素可兴奋瞳孔扩大肌,一般不引起眼内压升高,作用弱,时间短(与阿托品相比)。可用于散瞳(1-2.5%滴眼液)。第二节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药理作用】——对β受体有强烈的激动作用,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很低1.兴奋心脏兴奋心脏β1-受体表现: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传导加速。作用较肾上腺素强。因其只兴奋高位起搏点(窦房结、房室结)的兴奋性,不易引起室颤。2.扩张血管、增大脉压差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使血管扩张。包括骨骼肌血管、冠脉、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略下降,脉压差加大。3.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尤其在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显著【机理】(1)激动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比肾上腺素略强);(2)抑制组胺等过敏性物质释放的作用。4.促进代谢组织耗氧量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血糖升高。【临床应用】1.房室传导阻滞2.心脏骤停复苏:常与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合用作心室内注射。“三联针”NA、ISO、Adr3.支气管哮喘舌下含服或喷雾给药,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抗休克作用适用于高阻低排性休克,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不良反应】常见的是心悸、头晕,皮肤潮红。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选择性激动受体,对受体作用弱。治疗量时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对心率影响不大。主要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第三节α、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药理作用】对α、β1、β2均有较强的兴奋作用(非选择性)1.心脏①兴奋心肌、窦房结和传导系统的β1-R,表现:心肌收缩力增强、兴奋性提高、传导速度加快、自律性加快。心输出量增加。②兴奋β2-R,故能舒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且作用迅速而强烈,是一个强效的心脏兴奋药。2.血管①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激动α受体而收缩血管。主要作用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脑和肺血管收缩作用十分微弱。②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舒张:激动β2受体3.血压激动α-R: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激动β1-R: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激动2-R:冠脉、骨骼肌血管舒张。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R,舒张平滑肌的作用,使气道通畅;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如组胺等;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的α-R,使之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5.提高机体代谢使糖原分解加速,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血糖升高;激活甘油三酯酶加速脂肪分解,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治疗量下,可使组织耗氧量升高20-30%代谢。【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复苏2.抢救过敏性休克用于药物如(青霉素等)和异性蛋白(免疫血清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首选药。3.支气管哮喘4.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1)与局麻药合用,可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减少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同时又可延长局麻药的麻醉时间。(2)鼻粘膜和齿龈出血,可将浸有0.1%盐酸肾上腺素的纱布或棉花球填塞出血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主要不良反应为心悸、烦躁、头痛和血压升高等,血压剧升有发生脑溢血的危险,故老年人慎用。也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故应严格掌握剂量。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巴胺(dopamine)【药理作用】直接激动β-受体、α-受体和DA受体(主要在肾脏和肠系膜血管);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1.心脏收缩性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加快心率机理:主要激动心脏受体;促去甲肾上腺素释放。2.血管和血压作用于血管的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而对β2受体的影响十分微弱3.改善肾功能兴奋DA-R,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率过滤提高,有排钠利尿作用。用大剂量时,也可使肾血管明显收缩【临床应用】1.抗休克:对于伴有心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感染性、出血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较好(因本品不影响肾血流量)。2.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心功能不全:与利尿药合并应用于。【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偶见恶心、呕吐。如剂量过大或滴注太快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和肾血管收缩引致肾功能下降等。麻黄碱(ephedrine)直接作用:激动α、β两种受体,间接作用:同时促进末梢释放NA。特点:性质稳定,可口服;代谢排泄均较慢,作用弱而持久;可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较显著;易产生快速耐受性。【药理作用】1.心血管:①兴奋心脏,作用较弱,为肾上腺素的1/300-1/100。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减慢心率。②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冠脉、骨骼肌血管、脑血管扩张。③升高血压,作用出现缓慢,但维持时间较长。2.支气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下血管。3.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应用】1.防治某些低血压状态如椎管麻醉、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2.鼻粘膜充血引起鼻塞常用0.5%~1%溶液滴鼻可消除粘膜肿胀。3.支气管哮喘用于预防发作和轻症的治疗(晚间用应与小剂量催眠药同用)。4.缓解荨麻疹和血管性神经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不良反应与禁忌证】有时出现中枢兴奋所致的不安,失眠、震颤等,晚间服用宜加镇静催眠药以防止失眠。去甲肾上腺素NA异丙肾上腺素ISO肾上腺素Adr对受体作用激动α受体(α1、α2),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无作用对β受体有强烈的激动作用,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很低对α、β1、β2均有较强的兴奋作用(非选择性)药理作用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兴奋心脏、扩张血管,增大脉压差、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促进代谢激动α-R: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激动-R: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激动-R:冠脉、骨骼肌血管舒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促进代谢临床应用抗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复苏支气管哮喘抗休克作用心脏骤停复苏抢救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与局部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退常见心悸、头晕、皮肤潮红;用药过程中注意控制心率;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亢主要不良反应为心悸、烦躁、头痛和血压升高等,血压剧升有发生脑溢血的危险,故老年人慎用;也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故应严格掌握剂量;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口诀去甲强烈缩血管,升压作用不翻转,

只能静滴要缓慢,引起肾衰很常见,

用药期间看尿量,休克早用间羟胺。异丙扩张支气管,哮喘急发它能缓,

扩张血管抗休克,血容补足效才显。

兴奋心脏复心跳,加速传导律不乱,

哮喘耐受防猝死,甲亢冠心切莫选。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

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

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

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

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

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抗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复苏支气管哮喘局麻延时及局部止血去甲肾上腺素NA使休克病人血管收缩,心脏兴奋,血压升高,脑及冠脉血流量增加,在短时间内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但应用时间不要过长,现也主张去甲肾上腺素与a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合用以拮抗其缩血管作用,保留其β效应。异丙肾上腺素ISO适用于高阻低排性休克,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肾上腺素Adr用于药物如(青霉素等)和异性蛋白(免疫血清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首选药。第十章抗肾上腺素药第一节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对α-R亚型的选择性短效类长效类α1、α2受阻断药酚妥拉明、妥拉唑啉酚卡明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酚妥拉明(phentolamine),立其丁、瑞吉亨【药理作用】选择性阻断α受体,拮抗肾上腺素的α型作用,但作用较弱扩血管、降血压机制主要是: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R,有舒血管作用;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使血管明显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大剂量也出现阻断α-R的作用。※与肾上腺素合用翻转其升压作用:兴奋心脏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机制: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反射性地兴奋心脏的功能;阻断突触前膜的α2-R其他:拟胆碱作用,使胃肠平滑肌兴奋,增加胃肠蠕动;拟组胺样作用,使胃酸分泌增加,皮肤潮红等。【临床应用】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也用于肾上腺素等拟交感胺过量所致高血压:用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此病骤发高血压危象以及手术前的准备抗休克:用于感染性、出血性、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充血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常见的反应有低血压,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所致的腹痛、腹泻、呕吐和诱发溃疡病(可能与其胆碱受体激动作用有关)。静脉给药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心率加速,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因此须缓慢注射或滴注。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冠心病患者慎用。妥拉唑啉(tolazoline,苄唑啉)【作用特点】α-R阻断作用,与酚妥拉明相似,但较弱组胺样作用和拟胆碱作用较强。【应用】血管痉挛性疾病;局部浸润注射用以处理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时药液外漏。【不良反应】与酚妥拉明相同,但发生率较高。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本苄胺【作用特点】阻断-R,作用与酚妥拉明相似,但更强,更持久;弱的抗组胺、抗5-HT的作用。【作用机理】酚苄明为氯化烷基胺,在体内环化成乙撑亚胺型后才能与-R牢固结合发挥作用,故阻断α-R作用起效慢,但作用强大而持久故起效较慢,静脉注射也要在1小时方显效。一次用药,作用可维持3~4天,排泄缓慢。【临床应用】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也可用于休克和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体位性低血压,心悸和鼻塞;口服可致恶心,呕吐及思睡,疲乏等。静脉注射或用于休克时必须缓慢,充分补液和密切监护。第二节β肾上腺受体受体阻滞药【作用差别】1)对心脏1-R是否有选择性阻断作用;2)对细胞膜是否有膜稳定作用;3)是否有内在拟交感活性(intrinsicsympathomimeticactivity,ISA)。依据对β1-R的选择性及是否兼具ISA将药物分为5类1A类:无内在活性的1、β2-R阻断药,如普萘洛尔。(易引发哮喘)1B类:有内在活性的、阻断药,如吲哚洛尔。2A类:无内在活性的β1-R阻断药,如阿替洛尔。2B类:有内在活性的1-R阻断药,如醋丁洛尔。3类:α、β-R阻断药,如拉贝洛尔。【药理作用】β-R阻断作用心血管系统:减轻或抵消内源性\外源性交感胺兴奋心脏的作用。心脏阻断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血管阻断β2受体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收缩支气管平滑肌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支气管收缩,呼吸道阻力增加抑制代谢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脂肪分解;拮抗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R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尚对β-R具有部分激动作用,也称内在拟交感活性。吲哚洛尔、阿替洛尔具有此作用。膜稳定作用降低细胞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称为膜稳定作用。【临床应用】心律失常过速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高血压:其他: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中毒危象;用于嗜铬细胞瘤和肥厚性心肌病;普萘洛尔并试用于偏头痛、肌震颤、肝硬化的止消化道出血等。噻吗洛尔(噻吗心安)常局部用药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内压。【不良反应】一般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停药后迅速消失。诱发支气管哮喘血管上β-R阻断:-R占优势,出现雷诺氏现象,四肢发冷,脚趾皮肤溃疡坏死;心脏副作用反跳现象:无内在拟交感活性(ISA)的β-R阻断药长期用后突然停药,可使原有病情恶化,出现心绞痛,血压升高,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禁忌症】禁用于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等患者,慎用于心肌梗塞患者。主要由肝脏消除的β受体阻断药,当肝功能不良时应慎用。【常用药物】非选择性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心得安)、噻吗洛尔(噻吗心安)、吲哚洛尔(心得静)选择性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药理作用】较强的β受体阻断作用,对β1和β2受体的选择性很低,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临床应用】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故哮喘病人禁用。抑制心脏,诱发急性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强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第十一章局部麻醉药第三篇中枢神经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理第十二章全身麻醉药第十三章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选择性抑制,能够抗焦虑和起到催眠作用。小剂量加大剂量大剂量安静、思睡;解除焦虑、烦躁诱导入睡,改善睡眠状态产生麻醉镇静药催眠药睡眠与睡眠障碍药物性睡眠:巴比妥类——缩短REMS,长期用药骤停后会引起REMS反跳延长,出现多梦、焦虑不安和失眠等症状。类似生理性睡眠:苯二氮卓类——主要缩短NRESM。唑吡坦——停药无“反跳”睡眠非快动眼睡眠NREMS浅睡期先进入,持续60~90min深睡期——慢波睡眠SWS大脑皮层高度抑制,生长激素分泌达高峰,有利于大脑皮层的休息,生长发育和生命物质的补充快动眼睡眠REMS——快波睡眠FWS多梦、呼吸快、心率快、血压高、骨骼肌极度松弛有利于智力发育、学习记忆和解除机体疲劳后进入,持续约25min成人一夜两个时相交替4~6次第二节苯二氮卓类BZ安定(地西泮;valium,diazepam)【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吸收完全,1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高峰,而肌内注射吸收不规则,血药浓度亦较低。分布:其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很快透过血脑屏障,随后大量分布到脂肪组织,再分布相t1/2约1小时。代谢:在肝药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去甲安定,并进一步转化为去甲羟安定。排泄:原型药物及其代谢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经肾排出。【作用与应用】抗焦虑作用部位:边缘系统,抑制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的电活动用途:焦虑症首选药,麻醉前给药镇静催眠作用: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对REMS影响较小,停药后“反跳”较轻,易停药。作用部位:脑干网状结构。抑制边缘系统对网状结构的激活(实验可见,小鼠药物睡眠,翻正反射消失)用途:各种失眠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拮抗戊四唑和印防己毒素诱发的动物惊厥对于电惊厥和士的宁诱发的惊厥效果差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有显著效果用途: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静脉注射用于癫痫持续状态(首选)中枢性肌松作用作用: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脊髓γ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时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用途:大脑麻痹,脑血管意外或脊髓损伤引起的肌僵直;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等所致的肌肉痉挛【作用机理】对中枢抑制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与GABAA(γ-氨基丁酸受体亚型)受体上α亚单位结合,使氯离子通道开放频率增加。巴比妥类药物与γ亚单位结合使氯离子通道开放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后遗效应,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乏力、头昏、影响技巧性操作和驾驶安全。大剂量时偶有共济失调,语言不清,肌肉无力。静脉注射过快会抑制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老年人和心肺功能减退者慎用。数周或数月用药可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兴奋、焦虑、震颤,甚至惊厥,但其程度比巴比妥类要轻。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等。第三节巴比妥类巴比妥类(barbiturates)分类药物作用和维持时间主要途径长效苯巴比妥6-8小时抗惊厥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3-6小时抗惊厥、镇静催眠短效司可巴比妥2-3小时抗惊厥、镇静催眠超短效硫喷妥0.25小时(二次分布)静脉麻醉(起效快,药效消失快)【体内过程】口服均快速而完全吸收,一般10-60min。静脉注射给药一般是为了控制癫痫持续状态,各种惊厥、诱导麻醉或维持麻醉比较脂溶性消除方式硫喷妥脂很高(二次分布)经肝药酶代谢,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苯巴比妥脂低原形由肾脏排出,排泄慢【药理作用】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随剂量增加可相应引起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剂量过大可麻痹生命中速而致死。催眠剂量能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延长中睡眠时间,但明显缩短REMS苯巴比妥,可明显增强其抗惊厥和抗癫痫效果诱导肝药酶促进部分药物代谢,也可使自身代谢加快而产生耐药性【应用】镇静催眠(现已少用)抗惊厥抗癫痫麻醉和麻醉前给药(硫喷妥静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宿醉现象”——翌日出现头晕、乏力、困倦、恶心等。巴比妥类诱导肝药酶产生,加速自身代谢,产生耐受性。也加快其他一些药物如皮质激素、苯妥英、香豆素类等的代谢。长期服用巴比妥类易成瘾。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炎、皮疹。【中毒及解救】中毒剂量为催眠剂量的5-10倍。主要表现:深度昏迷,呼吸抑制、反射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甚至休克。解救原则:对因治疗-消化道,高锰酸钾洗胃,硫酸钠导泻血液:透析肾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强迫利尿、饮水、输液、利尿药对症治疗-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人工呼吸、输液、保温、使用升压药第四节其他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甲丙氨酯(安宁,眠尔通)第十四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第一节抗癫痫药癫痫发作类型:大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苯巴比妥癫痫持续状态——安定小发作(失神发作)——乙琥胺肌肉阵挛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大仑丁)【作用与应用】抗癫痫作用:对于大发作以及各种局限性发作效果最好,对于小发作和肌阵挛发作无效。注射给药时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机理:阻止癫痫病灶的放电向周围扩散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的,对于病灶本身的放电并无影响。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细胞膜兴奋性降低。增加脑内GABA含量。治疗外周神经痛有稳定神经元膜的作用抗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局部刺激:(碱性)口服引起恶心、呕吐等牙龈增生口服过量影响小脑和前庭功能:引起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眩晕,复视等血液系统:长期用药导致叶酸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其他反应:妊娠期用偶致畸胎(上颚裂)加速VD的代谢,出现低钙血症,软骨病和佝偻病久用骤停可使癫痫症状加重,甚至诱发癫痫持续状态酰胺咪嗪(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对局限性发作和癫痫大发作也有效。治疗神经痛效果优于苯妥英;还可用于尿崩症。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癫痫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之一。乙琥胺(ethosuximide)为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对混合型发作常合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定为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丙戊酸钠(sodiumvaplroate)对各种类型癫痫均有疗效,对大发作不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但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无效者,仍有效。对小发作优于乙琥胺,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损伤等第二节抗惊厥药硫酸镁(magnesiunsulfate)口服给药:作用:泻下、利胆用途:导泻注射给药:作用:中枢抑制、骨骼肌松弛用途:子痫、破伤风惊厥(设计实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小鼠,口服——腹泻;注射——死亡,小鼠呼吸对骨骼肌依赖)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药精神失常(psychiatricdisorder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是人类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率较高。80年代以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精神病的现患率超过人口的1%,其中以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占首位,患病率为0.59%。·分类1.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占精神病患者的60~70%。知觉、思维、情感、行为障碍2.躁狂抑郁症(manicanddepression)躁狂症;抑郁症3.焦虑症(anxiety)4.其他:更年期忧郁症;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症状性精神病·抗精神病药分类1.抗精神分裂症药:吩噻嗪类 氯丙嗪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硫杂蒽类 泰尔登2.抗躁狂药:碳酸锂3.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密替林;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米安色林;4.抗焦虑药:安定·多巴胺学说与脑内DA神经通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是脑内DA功能增强所致1.黑质-纹状体DA通路:主要作用是调控姿势反射和运动性活动2.中脑皮层、中脑-边缘叶DA通路:前者有认知、意识活动功能,后者是情绪和感情表达的中枢。3.下丘脑垂体DA通路:参与抑制垂体激素的释放,例如催乳剂(prolactin)、黄体激素、促黑激素(MSH)。第一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冬眠灵【作用和作用机理】阻断D2受体、α受体、H1(组胺)受体、5-HT2受体和M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抗精神病作用:①大剂量长期应用②能消除幻觉、妄想、躁狂,减轻思维和情感障碍等阳性症状,③使患者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④与人和谐相处。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有关。安定作用:使实验动物减少自发活动,可诱导入睡但易觉醒,加大用量一般不导致麻醉(对比巴比妥类)。能减少动物的攻击行为,使之驯服。可抑制大、小鼠条件性回避反应而不抑制非条件性逃避反应(筛选抗精神病药的一种方法)。使患者恢复理智,情绪稳定使实验动物,嗜睡易醒作用机制: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外侧部,接受特异性感觉冲动传入的α受体,抑制冲动传入网状结构,使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镇吐作用: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chemoreceptortriggerzone,CTZ),对抗去水吗啡的催吐作用。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一般不能制止前庭刺激所致的呕吐(晕动症)。作用机制:阻断CTZ的D2受体。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特点:(对比阿司匹林)强度:降温作用强,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范围:不仅使发热机体降温,亦能使正常体温下降;与环境相关度: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配合物理降温(冰袋或冰水浴),可使患者体温降至34℃或更低,同时能降低机体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机理: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抑制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阻断α-R,血管扩张,散热增加。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可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和乙醇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不良反应阻断–R:可翻转Adr的升压作用;还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血管平滑肌。结果(阿托品样副作用):BP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HR加快。阻断M-R:作用弱,无临床意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用药后,催乳素分泌↑,促性腺激素、生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途】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阳性症状)呕吐、顽固性呃逆,晕动症除外配合物理降温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杜冷丁)【不良反应】一般反应CNS抑制:困倦、嗜睡、注意不集中。阻断M-R:口干、便秘、HR加快、调节麻痹。局部刺激。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原因:黑质-纹状体通路阻断,DA抑制,Ach亢进表现:巴金森氏综合征:发生率30%。肌肉张力增加,面具脸,动作迟缓,肌肉震颤等。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面、舌、颈部大幅度怪异动作。迟发型运动障碍用药:中枢抗Ach药——安坦,东莨菪碱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第二节抗抑郁药丙米嗪(米帕明,imipramine)【作用】CNS: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振奋精神。机理:抑制突触前膜对NA、5-HT的再摄取,增强突触的传导功能。阻断M-R:抗胆碱作用。心血管系统:BP降低,HR加快,可诱发心律失常【用途】各种抑郁症小儿遗尿症【不良反应】阻断M-R: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过敏反应:偶见。有些可由抑郁状态转为躁狂兴奋状态。第三节抗躁狂药物碳酸锂(lithiumcarbonate)【作用与用途】抑制脑内NA(去甲肾上腺)和DA(多巴胺)释放,促进NA的再摄取,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用于治疗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不良反应】安全范围窄。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意识障碍,语言不清,震颤,惊厥,昏迷等。第十六章抗震颤麻痹药左旋多巴(levodopa)【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抗震颤麻痹:L-dopa→中枢→DA,补充纹状体内DA的不足,对抗Ach受体功能。作用特点:起效慢;对肌肉僵直、运动困难疗效好,对震颤疗效差;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对老年人或重症患者疗效差。治疗肝昏迷: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轻度体位性低血压(中枢作用),心动过速,心律失常(DA激动β受体)。不自主异常运动:口-舌-唇不自主运动,提示L-dopa已达最大剂量或疗程较长;开-关现象精神障碍:激动不安,失眠,焦虑,幻觉,恶梦,躁狂,妄想。卡比多巴(α-甲基多巴肼,carbidopa)信尼麦——卡比多巴:左旋多巴1:10美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1:4苯海索(安坦;benzhexol,artane)【特点】缓解震颤效果好,对改善僵直及运动迟缓疗效较差;与L-dopa合用可增加疗效。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不能耐受L-dopa或L-dopa禁忌症患者,以及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帕金森氏综合征。中枢抗胆碱药,阻断纹状体Ach受体,也阻断DA能神经突触前膜的Ach受体。外周抗胆碱作用(副作用)弱。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共同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解热作用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镇痛作用强度中等对慢性钝痛效果好对锐痛无效抗炎抗风湿作用减轻红、肿、热、痛症状【共同作用基础】——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分类】水杨酸类(三大作用均强):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苯胺类(解热、镇痛作用强):非那西丁,扑热息痛吡唑酮类(抗炎抗风湿作用强):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有机酸类:吲哚美辛,布洛芬阿司匹林【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吸收迅速,0.5~2小时达血药浓度高峰。分布:全身分布,可以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也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排泄:肾脏排泄。改变尿液的PH值,使尿液碱化,可加速排泄。【作用与用途】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无成瘾性,慢性钝痛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肌梗塞和脑血栓【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原理:对胃粘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较大剂量时直接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抑制了PG的合成(PG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凝血障碍以及出血倾向。原理: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剂量对抗维生素K。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阿司匹林哮喘”。水杨酸反应: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听力减退,严重时出现精神症状,昏迷。解救:停药;维持血压和呼吸;静注NaHCO3。瑞氏综合征:对于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青少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有发生瑞氏综合征的危险。表现:发热,严重肝功能不良,颅内压增高,急性脑水肿。对比阿司匹林与吗啡的镇痛作用比较机理特点应用吗啡通过刺激阿片受体,模拟内阿片样肽而起镇痛作用1) 镇痛作用强,范围广,作用持久。对各种疼痛都有效,其中对钝痛强于锐痛。2) 镇痛同时,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区别于麻醉药)。3) 有明显镇静作用,消除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4) 引起欣快感,可消除伴随疼痛而来的情绪反应。5) 成瘾性。其它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1) 强度中等2) 对慢性钝痛效果好3) 对锐痛无效4)无镇静作用,无欣快感5)不成瘾用于感冒头痛、牙痛、神经痛、月经痛等慢性钝痛对比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机理特点应用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抑制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阻断α-R,血管扩张,散热增加。强度:降温作用强,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范围:不仅使发热机体降温,亦能使正常体温下降;与环境相关度: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配合物理降温(冰袋或冰水浴),可使患者体温降至34℃或更低,同时能降低机体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配合物理降温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杜冷丁)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1) 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至正常2) 对正常体温无影响与物理降温法不宜同用,25℃室温即可感冒发热苯胺类:非那西丁(phenacetin)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作用与用途】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抗风湿作用弱。主要用于发热、钝痛,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大剂量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它的毒性小于非那西丁。吡唑酮类【作用与用途】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弱。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胃肠反应:溃疡病人禁用;过敏反应水钠潴留:引起水肿,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禁用。有机酸类:消炎痛(吲哚美辛)【作用与用途】抑制PG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接近阿司匹林;抗炎抗风湿作用比阿司匹林强。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癌性发热。【不良反应】胃肠反应CNS反应:头痛、眩晕、精神异常。造血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过敏反应:可发生“阿司匹林哮喘”。布洛芬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解热镇痛。第十八章镇痛药【概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缓解疼痛。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区别于麻醉药)同时还能够减轻与疼痛相伴随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特点】镇痛作用强,大多数镇痛药物反复应用可成瘾。【疼痛的分类】锐痛(快痛):传导快,定位清楚。钝痛(慢痛):传导慢,弥散,定位不明确。【常用镇痛药】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等。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吗啡(morphine)【药动学】首过效应明显皮下注射30分钟,可吸收60%可通过胎盘屏障,少量经乳汁排泄【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特点:镇痛作用强,范围广,作用持久。对各种疼痛都有效,其中对钝痛强于锐痛(临床主要用于锐痛)。镇痛同时,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区别于麻醉药)。有明显镇静作用,消除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引起欣快感,可消除伴随疼痛而来的情绪反应。成瘾性。镇咳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抑制呼吸疗剂量时即可抑制呼吸。表现: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机理:降低了呼吸中枢对于CO2的反应;抑制呼吸调节中枢。其他中枢作用缩瞳:针样瞳孔;催吐:兴奋CTZ;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扩张外周血管,体位性低血压。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抑制呼吸,CO2潴留)故禁用于颅脑外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止痛。兴奋平滑肌(除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其余内脏平滑肌均收缩)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可止泻或引起便秘。原因:胃肠平滑肌兴奋,张力增加,推进性蠕动减弱;肠,回盲瓣,肛门括约肌张力提高;抑制消化液分泌,食物消化延迟;抑制中枢,便意迟钝。胆道平滑肌收缩,奥狄氏括约肌收缩,胆囊内压力增加,诱发胆绞痛。膀胱括约肌收缩,排尿困难。大剂量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可能诱发哮喘。【机理】脑内存在特异的作用点阿片受体脊髓罗氏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镇痛边缘系统、兰斑——镇静、欣快孤束核——镇咳极后区——恶心、呕吐中脑盖前核——缩瞳【阿片类作用特点】高效性、高选择性;立体特异性;有特异的拮抗剂——纳洛酮【临床应用】镇痛:其它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原则:明确诊断;慢性钝痛不用;内脏平滑肌痉挛疼痛合用阿托品;临产阵痛不用。胆绞痛、肾绞痛(哌替啶+阿托品)心源性哮喘病因:左心衰竭,肺循环瘀血,急性肺水肿(肺换气功能下降,呼吸困难)。措施:吸氧,使用强心药,氨茶碱,同时给予少量吗啡吗啡的作用镇静,消除紧张、不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