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技术规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1/02/wKhkFmYrCMGAZlRRAADP3l43CvI767.jpg)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技术规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1/02/wKhkFmYrCMGAZlRRAADP3l43CvI7672.jpg)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技术规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1/02/wKhkFmYrCMGAZlRRAADP3l43CvI7673.jpg)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技术规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1/02/wKhkFmYrCMGAZlRRAADP3l43CvI7674.jpg)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技术规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21/02/wKhkFmYrCMGAZlRRAADP3l43CvI7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100
F20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X—XXXX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on-linemonitoringdeviceforhydrogendissolvedin
transformeroil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XXXXX—201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设备状态维修与在线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
号,100761)。
II
T/CECXXXXX—201X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的组成部分、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检测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安装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的设计、生产、选型、检验、安装验收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T11287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
振动试验(正弦)
GB/T1453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7623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DL/T860(所有部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Hydrogendissolvedintransformeroil
油浸式设备由于内部电或热故障、材料老化等原因,产生的溶解于变压器油中的氢气。
3.2
1
T/CECXXXXX—201X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on-linemonitoringdeviceofhydrogendissolvedin
transformeroil
安装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或电抗器、套管、互感器等)本体上或附近,可对变压器油中溶
解氢气含量进行连续或周期性自动监测,无需脱气模块且能够对溶解氢气实现快速响应的装置。
一般由氢气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控制、通讯与辅助等部分组成。
3.3
氢气检测响应时间responsetimeofhydrogensensor
在线监测装置从空白油(溶解氢浓度小于5μL/L)切换到含有一定浓度溶解氢气的油样中,其达到
稳定输出值90%变化量所需要的时间。
4装置组成
4.1概述
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主要由油中溶解氢气传感器、控制与数据采集、通讯及辅助模
块、安装接口等部分组成。
图1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组成示意图
4.2油中氢气传感器
无需脱气装置,可直接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并将溶解氢气浓度转换成可测量电信号。
4.3安装接口
实现在线监测装置与充油设备的机械连接,使得氢气传感器浸泡在变压器油中,并且防止变压器
油通过在线监测装置的渗漏。产品设计、安装过程中应避免在线监测装置的氢气传感器探头不得超过
设备内壁。
4.4控制与数据采集
实现对氢气传感器工作的控制,以及油中溶解氢气浓度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4.5通信
2
T/CECXXXXX—201X
完成在线监测装置与其他数据平台之间的通讯。
5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40℃~+45℃;
b)环境相对湿度:5%~95%RH(不凝露、不结冰);
c)大气压力:80kPa~110kPa;
d)最大风速:35m/s(离地面10m高,10min平均风速)(户外);
e)最大日温差:25℃(户外);
f)日照强度:0.1W/cm2;
g)覆冰厚度:10mm(户外);
h)其他特殊工况。
6技术要求
6.1基本功要求
6.1.1监测功能
监测装置的监测功能要求如下:
a)应具备被监测设备状态参量的自动采集、信号处理、模数转换和数据的预处理功能;
b)监测参量应就地数字化和缓存,至少可存储一个月内的在线监测数据;
c)应具备定期发送、响应召唤、主动报送等数据传输方式;
d)宜具备监测数据本地读取功能。
6.1.2数据记录功能
监测装置的数据记录功能要求如下:
a)监测装置运行后应能正确记录动态数据,装置异常等情况下应能够正确建立事件标识。
b)保证记录数据的安全性,不应因电源中断、快速或缓慢波动及跌落丢失已记录的动态数据;不
应因外部访问而删除动态记录数据;不提供人工删除和修改动态记录数据的功能;按任意一个开关或
按键,不应丢失或删除已记录的信息。
6.1.3报警功能
对各种异常状态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功能限值可修改。
6.1.4自检功能
具备自检功能,并能根据要求将自检结果远传。
6.1.5通信功能
在线监测装置的通信功能要求如下:
a)在线监测装置通信接口应满足监测数据交换所需要的、标准的、可靠的现场工业控制总线、以
太网总线或无线网络要求;
b)在线监测装置宜采用符合DL/T860的通信协议;
c)在线监测装置应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特殊情况下采用自由数据格式的,应公开所有数据格式,
并负责解释其含义。
6.2绝缘性能
3
T/CECXXXXX—201X
6.2.1绝缘电阻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独立电路之间,绝缘
电阻的要求见表1。
表1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工作电压UN绝缘电阻要求
UN≤60V≥100MΩ(用250V绝缘电阻表测量)
250>UN>60V≥100MΩ(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绝缘电阻采用250>UN>60V
6.2.2介质强度
介质强度要求如下:
a)在正常试验条件下,装置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独立电路之间,应能承
受频率为50Hz、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及元件损坏现象;
b)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按表2规定进行选择,也可以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交流试
验电压值的1.4倍。
表2工频耐压试验电压要求
额定工作电压UN交流试验电压有效值
UN≤60V0.5kV
250>UN>60V2.0kV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试验电压采用250>UN>60V
6.2.3冲击电压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独立电路之间,应能
承受1.2/50μs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及元件损坏现象。当额定工作电压大于
60V时,开路试验电压为5kV;当额定工作电压不大于60V时,开路试验电压为1kV。
6.3电磁兼容性能
6.3.1抗扰度要求
监测装置的抗扰度要求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监测装置的抗扰度要求
端口试验项目基础标准试验等级性能判据
静电放电(ESD)GB/T17626.24级B或A
射频电磁场辐射GB/T17626.33级
A
工频磁场GB/T17626:85级A
外壳
脉冲磁场GB/T17626.95级A
阻尼振荡磁场GB/T17626.105级A
电压暂降GB/T17626.113类B或A
脉冲群GB/T17626.44级B或A
交流电源浪涌GB/T17626.54级B或A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GB/T17626.63级A
脉冲群GB/T17626.44级B或A
浪涌GB/T17626.54级B或A
直流电源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GB/T17626.63级A
I/O信号/控制
GB/T17626.4
(包括功能接地脉冲群4级B或A
CB/T17626.6
4
T/CECXXXXX—201X
端口试验项目基础标准试验等级性能判据
端口的连接线)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3级A
6.3.2抗扰度性能判据
抗扰度性能判据如下:
a)试验过程中,在技术要求限值内功能或性能正常,可判定为A级;
b)试验过程中,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可判定为B级;
c)试验过程中,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需要人工干预或系统复位才能恢复,可判定为C
级;
d)试验过程中,出现设备(元件)或软件损坏(存储数据丢失),功能丧失,性能下降,即使人工干
预或系统复位也不能恢复,可判定为D级。
6.4环境适应性能
6.4.1环境适应性能试验环境温度与严酷等级
环境适应性能试验环境温度与严酷等级见表4。
表4环境适应性能试验温度与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
环境温度
低温温度高温温度
-40~+45-40+70
6.4.2低温
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1规定的低温试验,试验温度为表4规定的低温温度,试验时间2h。
6.4.3高温
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2规定的高温试验,试验温度为表4规定的高温温度,试验时间2h。
6.4.4恒定湿热
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3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40±2)℃,相对湿度(93±3)%RH,
试验时间为48h。
6.4.5交变湿热
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4规定的交变湿热试验。高温温度55℃,循环次数2次。
6.5机械性能
6.5.1振动
装置应能承受GB/T1128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耐久试验。
6.5.2冲击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3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冲击耐久试验。
6.5.3碰撞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37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碰撞试验。
6.6外壳防护性能
6.6.1防尘
5
T/CECXXXXX—201X
室内及遮蔽场所使用的装置,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31的要求;户外使用的装置,
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55的要求。
6.6.2防水
室内及遮蔽场所使用的装置,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31的要求;户外使用的装置,
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55的要求。
6.6.3可靠性
监测装置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工作条件,应能在5.1所述工作条件下长期可靠工作,平均无故障工
作时间(MTBF)应大于25000h。
6.7接入安全性要求
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的接入不应使被监测设备或邻近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氢气传感
器及附属部件应能承受油箱的正常压力,对变压器油进行处理时产生的正压与负压不应引起油渗漏;
不应破坏被监测设备的密封性,传感器及其附属部件不应引起外界水分和空气的渗入。
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变压器抗震性能的要求,应不大于5kg。
6.8功能要求
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应满足的功能如下:
a)在线监测装置应具备长期稳定工作能力,不脱气、无耗材、免维护;
b)在线监测装置的最小采样间隔时间不大于6.10.2要求,且检测周期可通过现场及远程方式进行
设定和调整;
c)具有故障报警功能(如数据超标报警、装置功能异常报警等)。
6.9性能要求
6.9.1检测范围与测量误差
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的检测范围、测量误差应满足表5要求。若产品说明书中标称的
检测范围超出表5的,应按照说明书中的指标检验。
表5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误差要求
检测范围测量误差限值测量误差限值测量误差限值
检测参量
(μL/L)(A级)(B级)(C级)
5~150±5μL/L或±20%a±10μL/L或±25%±15μL/L或±30%
氢气H2
150~5000±20%±25%±30%
a在低浓度范围内,测量误差限值取两者较大者
6.9.2其他指标
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其他技术指标如下:
a)最小采样间隔时间≤3分钟;
b)取油口耐受压力应≤0.6MPa;
c)测量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6次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
d)响应时间(T90)≤30min;
e)油温-40℃~105℃变化对氢气测量误差的影响,在线监测装置的测量误差应满足表5要求;
f)必要时可增加油温120℃时氢气测量误差,在线监测装置的测量误差应满足表5要求;
g)交叉敏感(CO,CO2,C2H2等),在线监测装置的测量误差应满足表5要求
h)重量(装置本身)不应大于5kg。
6
T/CECXXXXX—201X
7试验项目及要求
7.1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要求如下: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5%RH~75%RH;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注:基于某种原因,设备不能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应把实际气候条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7.2仪器设备和材料
7.2.1气相色谱仪、脱气装置及附件
符合GB/T17623中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
7.2.2变压器油
符合GB2536的要求。
7.2.3标定校验用标准混合气体
应由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单位配制生产,具有组分含量、检验合格证及有效使用期限,用于标定
实验室气相色谱仪。
7.2.4配油样用气体
包含氢气(H2)单组份气体和氢气(H2)、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
(C2H2)、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等气体组成的多组分混合气体。应由国家计量部分授
权的单位配制生产,具有合格证书和有效使用期。
7.2.5其他气体(压缩钢瓶或气体发生器)
a)氮气(或氩气):纯度不低于99.99%。
b)氢气:纯度不低于99.99%。
c)空气:无油无杂质。
7.2.6油样制备装置
装置具有控温、搅拌等功能,同时应有气体进样口、油样手动取样口、在线监测装置接口等。
7.2.7气路、油路系统的管材
使用不含催化元素的不锈钢管、紫铜管或壁厚不小于1mm的耐油高分子聚合管作为采样管。
7.2.8温度计
温度计的测量范围-20℃~50℃,测量精度≤0.1℃。
7.2.9气压表
气压表的测量范围80kPa~110kPa,测量精度≤0.2kPa。
7.2.10秒表
分度值≤0.1s。
7
T/CECXXXXX—201X
7.3油样制备
向油样制备装置中注入变压器油,然后通入一定量的配油样用气体并与变压器油充分混合,配制
出一定组分含量的油样。制备的油样中氢气组分含量由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测定。
油样按照所含氢气(H2)含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a)最低检测限值:5μL/L(正偏差≤30%);
b)介于最低检测限制和最高检测限值两者之间的油样,油样中溶解氢浓度分布范围包括
5~150μL/L,150~2000μL/L,2000~5000μL/L。
7.4测量误差试验
7.4.1基本测量误差试验
在同一样本中取两份油样,分别采用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和实验室气相色谱仪进行
检测分析,将两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油样的采集、脱气,油中溶解氢气的分离、检测等步骤,应按
照GB/T7597和GB/T17623的方法执行。
合格判据为:按照公式(1)和公式(2)计算测量误差,所有浓度的测量误差应满足表5的要求。
퐸푎=퐶표−퐶푖
(1)
퐶−퐶
퐸=표푖×100%
푟퐶
푖(2)
式(1)和式(2)中:
Ea——绝对误差;
Co——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检测数据;
Ci——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检测数据;
Er——相对误差。
7.4.2高低温下测量误差试验
配制溶解氢浓度大于50μL/L的油样,然后将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接入装有该浓度油样的
不锈钢容器上,并一同放入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内,测试不同温度下装置的测量误差。
分别将环境试验箱温度设置为-40℃和105℃,连续运行至少6小时以上,读取装置输出Co,分别取
油样进行离线油色谱分析,记录结果为Ci。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表5的要求。
7.5测量重复性试验
装置接入氢气≥50μL/L的油样,待示值稳定后,连续6次间隔10分钟读取氢气稳定示值,重复性
以氢气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按照公式(3)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3%。
−
푛
∑푖=1(퐶푖−퐶)1
푅푆퐷=√×−×100%
푛−1퐶(3)
式中:
RSD——相对标差;
n——测量次数;
Ci——第i次测量结果;
C——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i——测量序号。
8
T/CECXXXXX—201X
7.6最小检测周期试验
按照厂家提供的装置技术说明书所给出的最小检测周期,设定为连续工作方式,参数设置应与
“测量误差试验”和“测量重复性试验”保持一致。启动装置开始工作,待在线监测数据平稳后,记
录仪器从本次采样开始到下次采样开始所需的时间,记录3次试验时间,计算平均值,作为最小采样间
隔时间。装置应能按照所设定的最小检测周期,不超过6.10.2中最小采样间隔时间的规定。
7.7交叉敏感性试验
配制一油样,其中一氧化碳CO含量>500μL/L、二氧化碳CO2含量>10000μL/L,其他烃类含量>
100μL/L,氢气H2含量<50μL/L,在线监测装置进行油中溶解氢气含量分析。氢气H2测量结果应满足表
5要求。
7.8响应时间
装置接入氢气≥150μL/L的油样,待示值稳定后,读取氢气稳定示值。更换装置油路接入空白油
样中,待装置显示氢气数值小于5μL/L后,在当前检测周期结束立即再接入前述油样,同时启动秒表,
待装置显示值到达稳定示值的90%时停止秒表,读取时间作为装置的响应时间。不超过6.10.2中响应时
间的规定。
7.9数据传输试验
将在线监测装置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连接,应能够完成数据传输和数据保存并导出。
a)油中溶解氢气在线监测装置应对氢气H2组分含量进行连续在线检测,并具有故障报警功能;
b)合格判据:在线监测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装置应具备以上功能。
7.10绝缘性能试验
7.10.1绝缘电阻试验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按表1要求对各被试回路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测试前应断开被试回路与外
部的电气连接。测试结果应满足表1的要求。
7.10.2介质强度试验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按表2要求对各被试回路进行介质强度试验。试验前,除被试回路外,其
余回路应等电位互联并接地。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装置不应发生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7.10.3冲击电压试验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按6.2.3的要求对各被试回路进行冲击电压试验。试验前,除被试回路外,
其余回路应等电位互联并接地。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装置不应发生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7.11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7.11.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2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4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满
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9
T/CECXXXXX—201X
按照GB/T17626.3-2006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3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
置应满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4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4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满
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4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5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4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满
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6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3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满
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6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8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5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满
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7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9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5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满
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8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10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5级;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应
满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1.9电压暂降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11的规定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第3类;要求在施加干扰的情况下,监测装置
应满足表3中的性能判据要求。
7.12环境适应性能试验
7.12.1低温试验
按GB/T2423.1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应能承受表4中规定的严酷等级对应的低温温
度、持续时间2h的低温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7.12.2高温试验
按GB/T2423.2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应能承受表4中规定的严酷等级对应的高温
温度、持续时间2h的低温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7.12.3恒定湿热试验
按GB/T2423.3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应能承受温度(40±2)℃、相对湿度(93±
3)%RH、持续时间48h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10
T/CECXXXXX—201X
7.12.4交变湿热试验
按GB/T2423.4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应能承受严酷等级为高温55℃、循环次数为2
次的交变湿热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7.13机械性能试验
7.13.1振动试验
按GB/T11287中的规定和方法,对监测装置进行严酷等级I级的振动耐久试验,要求试验后,装置
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
7.13.2冲击试验
按GB/T14537中的规定和方法,对监测装置进行严酷等级I级的冲击耐久试验,要求试验后,装置
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
7.13.3碰撞试验
按GB/T14537中的规定和方法,对监测装置进行严酷等级I级的碰撞试验,要求试验后,装置不应
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
7.14外壳防护性能
7.14.1防尘
按照GB4208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室内及遮蔽场所使用的装置,应符合外壳防护
等级IP31的要求;户外使用的装置,应符合外壳防护等级IP55的要求。
7.14.2防水
按照GB4208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室内及遮蔽场所使用的装置,应符合外壳防护
等级IP31的要求;户外使用的装置,应符合外壳防护等级IP55的要求。
7.15结构和外观要求
结构和外观要求如下:
a)装置机箱应采取必要的防电磁干扰的措施。机箱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
接地;
b)机箱应满足发热元器件的通风散热要求;
c)机箱模件应插拔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
d)外表涂敷、电镀层应牢固均匀、光洁,不应有脱皮锈蚀等。
8检验规则
8.1检验类别
检验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和定期试验4类。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监测装置检验项目按
照表6中的规定进行。
表6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依据条款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定期试验
1结构和外观检查7.16●●●●
11
T/CECXXXXX—201X
序号检验项目依据条款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定期试验
2基本功能检验6.1●●●●
3绝缘电阻试验7.11.1●●●*
4介质强度试验7.11.2●●**
5冲击电压试验7.11.3●●*○
6电磁兼容性能试验7.12●○*○
7低温试验7.13.1●○*○
8高温试验7.13.2●○*○
9恒定湿热试验7.13.3●○*○
10交变湿热试验7.13.4●○*○
11振动试验7.14.1●○*○
12冲击试验7.14.2●○*○
13碰撞试验7.14.3●○*○
14防尘试验7.15.1●○*○
15防水试验7.15.2●●*○
16测量误差试验7.4●●●●
17测量重复性试验7.5●●●●
18最小检测周期试验7.7●●●○
19交叉敏感性试验7.8●*●○
20响应时间7.9●*●*
21数据传输试验7.10●*●*
注:●表示必须做的项目,*表示可以选做的项目,○表示不需要做的项目。
8.2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是制造厂将装置送交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由检测单位依据试验条目完成试验,试验项
目按表6中逐项进行,并出具型式试验报告。
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定型;
b)连续批量生产的装置每4年一次;
c)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
e)出厂试验结果与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g)合同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时。
12
T/CECXXXXX—201X
8.3出厂试验
每台装置出厂前,应由制造厂的检验部门进行出厂试验,检验项目按照表6中规定的检测项目逐项
进行,全部检验合格后,附有合格证方可允许出厂。
8.4交接试验
按照到货全检的原则对到货安装的装置进行验收试验,检验项目按照表6中的交接试验项目执行。
8.5定期试验
定期试验是现场运行单位或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现场装置性能进行的测试,即现场校验。检验
项目按表6中规定的项目进行。定期试验时,测量误差试验可测取1~3个测试点(低中高浓度),并且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采集被监测设备本体油样进行试验,与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进行
比对;第二,配制一定氢气含量的油样进行试验,与实验室色谱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定期试验的周
期为:
a)定期例行校验,校验周期为3~5年;
b)必要时。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标志
9.1.1每台装置铭牌应包含内容
a)装置型号;
b)产品全称;
c)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d)出厂年月及编号。
9.1.2包装箱上应有标记
a)发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
b)包装箱外形及毛重;
c)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小心轻放”、“不可倒置”等字样;
d)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
9.2包装
9.2.1产品包装前的检查
产品包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a)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出厂检测报告、装箱清单、附件、备品备件齐全;
b)产品外观无损伤;
c)产品表面无灰尘。
9.2.2包装的一般要求
产品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包装应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
9.3运输
产品应适用于陆运、空运、水(海)运,运输装卸应按包装箱上的标准进行操作。
13
T/CECXXXXX—201X
9.4贮存
包装好的装置应存贮在环境温度为-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RH的库房中,室内无酸、
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蚀。
10安装验收
10.1安装
10.1.1安装要求
要求如下:
a)油取样接口的安装位置应设置在循环油回路上,避免装在死油区;监测装置若安装在变压器本
体取油阀处,须通过三通阀过渡;应安装现场校验接口。
b)油中溶解氢气在线监测装置的接入允许带电操作时,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使得变压器本
体中带入气泡。
10.1.2安装后检查
检查内容如下:
a)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合适,不得影响被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b)外观美观、整洁无破损,铭牌、标志规范清晰;
c)监测装置电气回路接线应排列整齐、标志清晰、绝缘良好,连接导线截面符合设计标准;
d)监测装置电气连接绝缘良好、符合动热稳定要求,装置安装接口处无油渗漏、锈蚀,满足密封
要求;
e)电缆(光缆)连接正常,接地引线、屏蔽接地牢固,无松动、虚接现象;电缆(光缆)引线应
排列整齐,屏蔽和接地良好,电缆(光缆)孔应封堵完好;
f)监测装置接地可靠,密封良好,驱潮装置工作正常;
g)监测装置应运行正常,无渗漏油、欠压、漏气等现象,数据上传正确。
10.2验收
10.2.1验收程序
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分为预验收、试运行和最终验收。预验收主要考核装置的外观、监测准确度
和各项控制功能,试运行是在线监测装置通过预验收后应进行不少于半年的挂网运行考核,最终验收
主要考核系统的各项功能及技术要求(如数据通讯功能、报警功能和装置的性能指标等)。
10.2.2验收试验
按照表6交接试验中要求的试验项目进行。
10.2.3交接资料
在线监测装置移交使用后,厂家和施工方应向使用方提供以下资料,所提供的资料应完整,符合
验收规范、技术协议等要求。主要包括:
a)工程概况说明;
b)工程竣工图;
c)产品说明书;
d)维护手册;
e)系统技术方案;
f)系统技术方案变更文件;
14
T/CECXXXXX—201X
g)出厂试验报告;
h)出厂合格证;
i)入网检测报告;
j)安装调试报告;
k)交接试验报告;
l)装置及系统通信相关资料;
m)备品件移交清单;
n)专用工器具移交清单;
o)安装软件备份;
p)试运行报告。
15
T/CECXXXXX—201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技术原理氢气传感器
A.1钯合金薄膜型
钯合金薄膜型氢气传感器利用了金属Pd对H2的专一性催化作用,使得H2分子分解为H原子,
溶解扩散至Pd薄膜晶格中,从而引起Pd金属薄膜电阻率的改变,实现氢气浓度的检测。
A.2电化学型(燃料电池)
电化学型氢气传感器,测试环境中的H2和O2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并释放电荷形成电流,产生的电流大小与H2浓度成正比,通过测试电流大小即可判定氢气浓度的高低。
A.3催化燃烧型
催化燃烧型传感器属于高温气体传感器,是利用催化燃烧产生的热效应原理。它的内部结构是检
测元件和补偿元件配对组成测量电桥,当达到一定温度,可燃气体在检测元件载体表面和催化剂的共
同作用下发生无焰燃烧,载体温度就相应升高,从而通过它内部的铂电阻阻值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平
衡电桥就失去了平衡,输出一个与可燃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实现氢气浓度的检测。
A.4热导型
热导型氢气传感器基于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研发,传感器的热丝具有电阻随温度变化的
特性,当有电流通过热导传感器的热丝时,热丝被加热,由于载气的热传导作用使热丝的一部分热量
被载气带走,热丝的温度下降。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热丝的电阻值和热丝内部的电流发生变化,传
感器便有信号输出,此时输出的电信号与载气的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实现氢气浓度的检测与
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T/CECXXXXX—201X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装置组成...........................................................................2
5环境条件...........................................................................3
6技术要求...........................................................................3
7试验项目及要求.....................................................................7
8检验规则..........................................................................11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3
10安装验收.........................................................................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技术原理氢气传感器.....................................16
I
T/CECXXXXX—201X
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的组成部分、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检测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安装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变压器油中氢气快速监测装置的设计、生产、选型、检验、安装验收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T11287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
振动试验(正弦)
GB/T1453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7623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DL/T860(所有部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氢气Hydrogendissolvedintransformeroil
油浸式设备由于内部电或热故障、材料老化等原因,产生的溶解于变压器油中的氢气。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生儿疾病筛查》课件
- 《竹教育大学》课件
-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件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件
- 成教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提升路径
- 2025年闸机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绿色插画风入职培训主题
- 智慧出行策略推广模板
- 重阳节文化讲解模板
- 2025年纳迪克酸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一种板式过滤膜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质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
-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趣对联
- 电镀工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精心整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0道计算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