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模块——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课标要求:1.认识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等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等文献,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3.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等表现,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4.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典型的文化遗存;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早期国家的特征;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百家争鸣的内容、背景和影响。知识分解(2023福建)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近三年福建高考试题【考查意图】试题围绕必备知识“早期国家的特征”展开,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侧重体现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难度值:0.78。属于容易题。(2022福建)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A.血缘政治的完善B.铸铜技术的进步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中原文化的扩展近三年福建高考试题【考查意图】试题围绕必备知识“早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展开,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立足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难度值:0.28。属于难题。近三年福建高考试题(2021福建)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考查意图】试题围绕必备知识“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展开,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立足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难度值:0.84。属于容易题。高考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1【甲卷】春秋思想家主张【乙卷】社会经济发展福建·史学研究(文献与考古互证)湖北·等级制度
山东·百家争鸣湖南·《诗经》广东·南北文化交流河北·孔子修书海南·孔子2022【甲卷】春秋战国思想家【乙卷】青铜器铸造、商鞅变法福建·中原文化扩展至南方湖北·史学研究(互证)
山东·法家思想湖南·百家思想
广东·考古研究天津·龙山文化江苏·社会经济发展2023【甲卷】周朝等级制度孔子“乐教”【乙卷】社会经济发展【课标卷】百家争鸣、社会文明演进福建·早期国家的特征(商王巡行)湖北·社会经济发展山东·考古研究广东·史学研究湖南·考古研究、官僚政治
河北·史学研究
海南·社会大变革备考复习(1)政治上:社会文明演进;考古/史学研究;早期国家特征;商鞅变法;(2)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南北经济交流;(3)思想文化上:孔子;百家争鸣;南北文化交流。先秦时期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思想“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家国一体(间接控制);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诸侯争霸,分封制趋于瓦解;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仍主要是木石工具;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从集体劳动走向个体农耕;
从青铜时代迈向铁器时代;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
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原始宗教色彩较浓厚;
民本思想占主导地位;西周贵族文化逐渐崩溃瓦解;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第一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史论1】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第一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一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全国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2023高考试题(广东卷)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湖南卷)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2023高考试题(山东卷)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北京卷)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微、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A.重视选贤任能
B.尊重个性自由
C.强调多元互鉴
D.注重仁义道德2023高考试题(辽宁卷)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竹书纪年》和《唐虞之道》有关禅让记述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运用应遵循的原则。(8分)
材料一古本《竹书纪年》于西晋年间盗掘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中发现出土,记录了从夏代至魏襄王二十年的历史。该书记述“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后稷放伴子丹朱”。
——摘编自吴璐瑶《试论<唐虞之道>与古本<竹书纪年>对于古史禅让记述完全相悖的原因》
材料二《唐虞之道》编著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论述禅让制度较为完整的文献,将神让制推崇极至,认为只有禅让制才能化民成俗,禅让的典范就是尧舜之行:“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此后,禅让思想成为了传世千年的主流思想。
——摘编自叶达《<唐虞之道>禅让问题再思考》2023泉州质检五不同:《竹书纪年》认为禅让是血腥暴力的权力争斗;《唐虞之道》认为禅让是权力的和平过渡。(4分)原则:①坚持唯物史观;②科学性(真实性,辨别史料真伪);③发展性(吸收前沿研究成果);④全面性(互补性或多样性,多视角收集史料)。(1点2分,3点4分)情境1根据材料,分析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古代中国文明产生的影响。情境2
材料
中国人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邦国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它的核心是家与国相贯通,强调爱家向爱国的纵向提升,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在传统的家国同构格局下,家庭、家族与邦国的组织结构一致,个人、家庭、家族、邦国、天下形成一个等级序列,每个个体与层级具有固定的角色和功能。君主由治家而及于治国,用治理家族的方式来管理国家,逐渐成为朝廷和国的代表,忠君即爱国就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在构成国的千千万万个民众之家,以父为最高管理者,孝为最核心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在家族管理方式上效法帝王之家,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摘编自张倩《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内涵:①在家与国关系上,国家与家庭的结构相同,由家庭上升至国家;②在家庭内部关系上,父亲按治国思路治家,具有绝对权威。影响:①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②有利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③有利于宗法社会的稳定;
④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⑤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中华文明的传承。第二课时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二课时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战争,迁徙,交流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相继封建化。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华夏认同【史论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管子:顺应民意,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西周:明德、敬德。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西周太史伯:“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和为贵。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第二课时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领域主要内容政治经济社会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县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代表:商鞅变法【史论3】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民族关系(1)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2)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商鞅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辨”观念相对淡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全国乙卷)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2023高考试题(全国甲卷)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2023高考试题(湖北卷)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河北卷)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2023高考试题(海南卷)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2023高考试题(江苏卷)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
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
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
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重庆卷)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保安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海洋工程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语文课件】壮丽的青春课件
- 函数课件教学
- 《FULLCORE电感选用》课件
- 《销售应用培训》课件
- 《会计核算报告上》课件
- 《水准测量基础教程》课件
-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工业机器人新》课件
- ISO9001 2015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如何正确理解五常政大论
- 完整版维修电工高级三级培训计划
- 劳务结算单模板
- 2017医疗器械培训试题
- 第八讲 地形图应用(二)
- 普铁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 工资流水证明2页
- 三年级美术上册《天然的纹理》教案
- 沸腾传热PPT课件
- 急性肾衰竭与crrt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