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2篇汇编_第1页
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2篇汇编_第2页
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2篇汇编_第3页
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2篇汇编_第4页
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2篇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高(正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2024年度)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2024年**月**日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额骨内板增生症(HFI)的影像学表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头晕、头痛2年,加重1d,急诊来我院就诊。患者体温37℃,脉搏98次/min,呼吸24次/min,身体肥胖,毛发分布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血糖高,尿糖(+),其余未见异常。X线表现:额骨内板增生、肥厚,边界较清晰,增生的额骨内板呈梭形或波浪状,颅骨骨质未见确切破坏征象,头颅大小、形态正常。CT表现:双侧额骨内板弥漫性骨质增生、肥厚,呈梭形改变,中线处骨缝未见受累,邻近额叶脑实质受压内移,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及部分脑沟变窄。其余颅骨骨质及脑内未见确切异常。诊断:额骨内板增生症。2讨论额骨内板增生症又称Morgagni或Stewart-Morcl综合征,其显著特点为额骨内板增生,另外患者还可出现肥胖和多毛等,更年期妇女多见此病,在男性中极为少见。本病征最先由意大利病理学家GiovanniBatisttaMorgagni于200多年前报道,并发现其与肥胖症及男性化有关联,Stewart和Morel后来提出HFI可能与某些神经精神症状有关联,其病因目前尚有争论,可能与遗传或内分泌及骨质代谢异常有关心,国内有一些学者也认为此病为老年女性内分泌障碍及骨代谢异常引起。此病在欧美老年女性中多见,亚洲则很少见,国内亦很少报道过。HFI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表现多样,如头痛、头晕、肥胖、多毛、抑郁、癔症等,也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肢端肥大等,所以又称肥胖多毛额骨增厚综合征,但也有些患者也可以没有任何明显临床表现,而只是偶然发现,所以国外也有些学者认为此病无临床意义或属正常变异。额骨内板增生症在影像学上有典型的表现,X线平片上可以看到局限性增厚的额骨内板呈现波浪状,CT片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额骨内板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常为5~10mm的增厚,最厚可达20mm,形成呈波浪状、结节状或梭形,但不累计中线及骨缝,偶可见累计顶骨前份,同时有邻近额叶受压,蛛网膜下腔变窄表现。国内有学者根据额骨内板增厚在CT上的形态及范围,将额骨内板增生症分为对称增厚、不对称增厚、弥漫增厚三种类型。本文所附病例均具有以上所述的各种典型影像学特征,所以结合其在影像学及临床上表现可以做出诊断。查阅资料发现额骨内板增生症的报道相对比较少见,但因其影像学上的表现较典型,只要能了解熟悉本病,仔细观察骨窗,那么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就不易吴诊、漏诊。额骨内板增生症主要与以下几种颅骨病变相鉴别:①额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主要累及外板,病变区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呈磨玻璃样改变为其特征,可以同时累及多个骨,并见囊性破坏区。②额骨骨瘤,额骨骨瘤常呈现为一致的密度增高的骨突起,内缘与骨板相连,外缘光滑,骨瘤一般单个发病,很少双侧对称性发病。③paget病,是一种慢性变形性骨营养不良症,与慢性病毒感染有关,可造成骨膨胀、增厚、变脆、变形,头颅进行性增大,板障可明显增厚,其内可见絮状硬化斑。④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钙化(骨化),硬膜外血肿钙化较硬膜下血肿钙化多见,都有外伤史,表现为梭形或新月形的高密度块影,可以是完全钙化影或边缘钙化。医学影像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肠气囊肿症影像表现病例分析1.病例简介患者1,男,66岁,主诉:腹痛、腹胀4d余,加重1d。体格检查:患者腹部稍膨隆,下腹可见肠形及蠕动波,腹硬,下腹部压痛,腹部叩鼓音,肠鸣音8次/分,脐周可闻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4g/L,钾3.38mmol/L,CA125

65.65IU/ml,血沉31mm/h。影像学检查:X线(图1A)提示肠梗阻并肠气囊肿;CT(图1B~E)提示肠梗阻、肠气囊肿症并局限性腹膜炎,部分肠坏死待鉴别。

图1

男,66岁,肠梗阻并肠气囊肿(II型黏膜下型)。腹部立位平片示小肠肠腔可见大量积气及肠内容物影,并可见多个液气平面,肠壁周围广泛串珠样气体影(箭头),腹部器官轮廓、双侧腹脂线显示不清(A);腹部CT平扫肺窗,小肠扩张积气、积液并多发气液平面,肠壁黏膜下广泛“串珠样”气体影(箭头,B);腹部CT平扫软组织窗横断位示小肠扩张积气积液并多发气液平面,肠壁黏膜下广泛“串珠样”气体影(箭头),肠间隙模糊(C);腹部CT平扫软组织窗冠状位示小肠扩张积气积液并多发气液平面,肠壁黏膜下广泛“串珠样”气体影(箭头),肠间隙模糊(D);腹部CT平扫软组织窗矢状位示小肠扩张积气积液并多发气液平面,肠壁黏膜下广泛“串珠样”气体影(箭头),肠间隙模糊(E)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少量渗液,回盲部及升结肠与腹膜、大网膜广泛粘连成角,小肠系膜多发粟粒样结节,肠壁增厚并结节样凸起。病理结果:活检组织玻璃样变性,纤维组织伴出血、纤维素样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最终诊断:肠梗阻并肠气囊肿(II型黏膜下型);腹膜炎。患者2,男,53岁,主诉:腹痛14h,加重0.5h。患者无明显诱因全腹持续性疼痛,呈绞痛或胀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疼痛无放射,伴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呕吐后腹痛无缓解。体格检查:患者腹部稍膨隆,腹软,下腹部压痛,腹部叩鼓音,肠鸣音5次/分,脐周可闻及气过水声;左侧臀部触诊有捻发感。实验室检查:总蛋白51U/L,白蛋白29g/L。影像学检查(图2):CT示右下腹小肠浆膜下、黏膜下环状、簇状气体影及液气平面,周围肠系膜增厚、水肿并条片状气体影,局限性PCI不能除外;左侧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及左侧大腿根部多发积气。最终诊断:肠气囊肿(III型混合型),腹腔及左侧臀部积气。图2

男,53岁,肠气囊肿III型(III型混合型)。腹部CT平扫肺窗示肠壁黏膜下广泛“线样”“串珠样”积气(箭头,A);腹部CT平扫软组织窗示小肠肠壁黏膜下广泛积气气体影,左侧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多发积气(箭,B);腹部CT平扫软组织窗示小肠肠壁黏膜下广泛积气气体影,肠系膜间积气(箭,C)2.讨论PCI又称为囊性淋巴积气症,是一种少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为肠壁或系膜上多个黏膜下或浆膜下积气囊肿,其中浆膜下积气易突破浆膜造成腹腔内积气。PCI根据积气部位不同可分为3型:I型(浆膜下型)、II型(黏膜下型)及III型(混合型)。PCI常累及的消化道为结肠(47%)、小肠(27%)、小肠及结肠同时受累(7%)、胃(5%)。PCI好发于40~50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3.5倍。约85%的PCI患者伴有胶原性疾病或慢性肺疾病。PCI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包括腹胀、呕吐及腹泻等。本组2例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胀,患者2伴有呕吐。PCI的病因尚存在争议,主要分为机械理论、细菌理论、肺理论和化学理论;目前,多数学者认同机械理论:肠梗阻、严重便秘、肠胃溃疡等造成肠管积气、扩张,肠管内压增高,气体通过受损的黏膜,引起黏膜内积气。患者1由于肠管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造成气体通过坏死黏膜层细胞聚集于肠壁内;患者2由于肠梗阻致肠管内压力增大,可导致气体透过黏膜,聚集于肠壁间,当梗阻加重,肠管内压力不断增大时,气体突破浆膜层积于腹腔内。PCI的影像学特征明显。腹部X线表现为多个平行于肠道壁气体影,肠壁周围广泛“串珠样”或环绕于肠管周围的条样气体影。黏膜下肠气囊肿症的CT表现为肠壁黏膜下广泛“串珠样”“花边样”“泡沫样”气体影,并凸向管腔内;浆膜下肠气囊肿症的CT表现为肠壁浆膜下不规则广泛条样、线样气体影,多伴有腹腔积气,肺窗观察肠气囊肿的积气征象更直观。本文2例患者均存在典型的肠壁黏膜下广泛“串珠样”“花边样”气体影征象。肺窗在腹部PC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当怀疑患者存在PCI时,建议使用肺窗进行观察。PCI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缺血性肠病,在肠管发生急性坏死时,肠壁下可见“串珠状”积气,并常伴有肠壁、门静脉系统积气及栓塞,可与PCI鉴别;②消化道穿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