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考试重点_第1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考试重点_第2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考试重点_第3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考试重点_第4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考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1、血浆:于血液中加入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经离心后分离出的上层液体即为血浆。

血清:是血液离体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离体血液凝固后的血清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失去活性。

2、常用添加剂的主要用途与特点

添加剂作用主要用途注意事项

与血液中Ca2+结抗凝剂用量与血液的

乙二胺四全血细胞计数、离

合成螯合物,阻止比例要准确,采血后立

乙酸盐心法HCT测定

血液凝固即混匀

抗凝能力相对较弱,抗

与血液中Ca2+结血沉、凝血试凝剂浓度、体积和血液

枸椽酸盐

合,阻止血液凝固验、血液保养液的比例非常重

加强抗凝血酶灭快速生化检验、血电极法测血钾与血清

肝素活丝氨酸蛋白酶,气分析、红细胞渗结果有差异;不适合血

阻止凝血酶形成透脆性试验常规检查

与血液中Ca2+形草酸钾干粉常用于容易造成钾离子污染;

草酸盐

成草酸钙沉淀血浆标本抗凝现已少用

缩短血清分离时常用促凝剂有凝血酶、

激活凝血过程,加

促凝剂间,特别适用于急蛇毒、硅石粉、硅碳素

速血液凝固

诊生化检验等

高黏度凝胶在血

快速分离出血清标

清和血块间形成一‘工,丁一」“分离胶的质量影响分

分离胶本;有利于标本冷

隔层,达到分离血离效果和检验质量

,一-藏保存

细胞和血清目的

3、良好血涂片的“标准”

①血膜至少长25mm,至玻片两侧边缘的距离约为5mm。

②血膜边缘要比玻片边缘窄,且边缘光滑,适用于油镜检查。

③血细胞从厚区到薄区逐步均匀分布,末端呈方形或羽毛状。

④血膜末端无粒状、划线或裂隙。

⑤在镜检区域内,白细胞形态应无人为异常改变。

⑥无人为污染。

4、瑞氏染色法细胞受色原理:1物理吸附与化学亲和作用2PH的影响3甲醇的作用4

甘油的作用

5,技术误差:由于操作不规范或使用器材不准确造成的误差称为技术误差。这类误差通过

主观努力可以避免或显著减小,属系统误差。

固有误差(inherenterror):包括计数域误差、计数室误差和吸管误差。

红细胞数/L=2Vx—x!0x201xl06«T^xlO10=-i^-xlO12

6、5100

7、生理性变化红细胞数量受到许多生理因素影响,但与相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参考区间

相比,一般在±20%以内。

红细胞生理性变化与临床意义

变化临床意义

增多①缺氧,如新生儿(增高35%)、高山居民(增高14%)、登山运动员、剧烈运动和

体力劳动等

②雄激素增高,如成年男性高于女性

③胃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如情绪波动(感情冲动、兴奋、恐惧等)

④长期重度吸烟

⑤静脉压迫时间>2min(增10%)

⑥毛细血管血比静脉血测定结果增高(增高10%〜15%)

⑦日内差异,如同一天内上午7时的红细胞数量最高

⑧药物影响,如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药物等

减低主要见于生理性贫血

①生长发育过快,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如6个月〜2岁婴幼儿

②造血功能减退,如老年人

③血容量增加,如妊娠中晚期血浆量明显增多,红细胞被稀释而减低(减低达16%)

④长期饮酒(减低约5%)

8、病理性变化:病理性减少:按病因不同可将贫血分为3大类。此外,药物也可引起贫血。

1)红细胞生成减少:①骨髓功能衰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②造血

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如肾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缺乏)、铁粒幼细胞贫血(铁利用障

碍)、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性DNA合成障碍)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红细胞丢失(失血):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

类型临床意义

相对性增多血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如呕吐、高

热、腹泻、多尿、多汗、大面积烧伤等

绝对性增多包括继发性和原发性增多

继发性增多①主要见于组织缺氧、EPO代偿性增高,如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发绡型先天性心脏病、

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②EPO非代偿性增高,也可引起继发性红细

胞增多,如肾癌、肝癌、子宫肌瘤、卵巢癌、

原发性增多肾胚胎瘤、肾积水、多囊肾和肾移植术后等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9、原理HiCN法检测原理: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除外)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

氟化钾氧化为高铁离子(Fe3+),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氟化钾(KC

N)中的鼠离子反应生成HiCN。HiCN最大吸收波峰为540nm,波谷为504nm。在特定条件

下,HiCN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卜cm)。HiCN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根据测得吸光度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10.红细胞平均指数: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浓度。

11.血细胞比容(Het,HCT,PCV)是指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相对比例。

脓含义计算公式单位

红细胞解体中单个红.HCT

MCVMCV=凶伊(fl),|fl=IO',5L

an牌的鞘值RBC(X/l)

MCH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Hb(g/L)

-XIOL皮克(格),lpg=10§

触红量的1的平RBC(X/L)

均值

啊)

MCHC全部红细轴红蛋白MCHC-g'L

UPT

浓度的鞘值

12、网织红细胞(Ret,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

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

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丝球型,网织型,破网型,点粒型)

13.贫血形态学分类及临床意义

形态学分类MCVMCHMCHC临床意义

正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贫血增高增高正常叶酸、维生素B「缺乏或吸收障碍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降低降低正常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降低降低降低铁规乏、维生素Bf跳乏、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慢性失血等

14.红细胞大小异常的临床意义

异第红细胞形态改变可能机制临床意义

小红细胞直径V6|im①中央染色过浅:Hb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②淡染区消失(球形红细胞)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大红细胞直径①早期脱核的年轻RBCRBC释放加速,巨幼细胞性贫血、

中央染色深②叶酸及跳乏溶血性贫血等,肝病、脾切除后

③胞膜胆固醉磷脂酰胆碱比值

增高

巨红细胞直径>15”】同上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病

细胞大小不均RBC之间直径骨髓造血功能紊乱、造血调控功严重增生性贫血(尤其是巨幼细

相差1倍以上能减弱胞性贫血)

15.红细胞形状异常的临床意义

异常红细胞形状改变可能机制临床意义

球形红细胞直径<6ym,厚度常>2.6iinr■RBC膜先天性或后天性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

似小圆球状,无淡染区而部分丢失.表面积体积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保(HbS.

比值减小HbC病)

椭圆形红细胞RBC短径长径<0.78.椭圆与细胞骨架蛋白异常有关遗传怪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025%),

形.杆形各种溶血性贫血

和形红掴胞中央深染.外围苍白,边缘⑴Hb组成和结构变异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尤其珠蛋白生成得

又深染.呈见状或牛眼状②廉质异常碍性贫血胆汁淤积性黄疸、牌切除后

口形红缁胞生理性淡染区呈扁平状,形细胞腺先天性缺的,Na.通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0%).

似张开的嘴巴或鱼口道异常.细胞内辆显著擀高溶血性贫血及肝病

镣形红细胞镣刀状缺阪时,HbS溶解度降低.镣状细胞性贫血

形成长形尖形结晶体.使胞

膜变形

林红细胞细胞我面针状或指状突起.磷脂代谢异常:胞腺胆固薛肝硬化,先天性如脂蛋白跳乏症、乙解

尾端略因.间距,长宽不等磷脂酰胆减比值增高中毒、牌切除后.慢性饥愎等

锯齿状红细胞细胞周边呈钝锯齿形.突起可能为膜脂质异常尿毒症、丙酮酸激的饿乏症、红细胞内

排列均匀、大小一致,外端低钾、胃癌、出血性演痛

较尖

异常红细胞形状改变可能机制临床意义

泪滴形红细胞泪滴样或梨状①RBC含有Heinz小体或包涵体:骨髓纤维化(多见)、其他贫血

②RBC膜某点粘连拉长(少见)、骨髓病性贫血

新月彩红细新月形,直径狗为蒸渊水实验:内渗透压高,某些溶血性贫血,如

2011m.RBCPNH

着色极淡水分吸入使体积做大,推片时

细胞破裂

角形红细胞细胞表面有数个粗大的RBC受到机械损害DIC、血管内纤维沉积症、微血管

角样大突起,形态不一病性溶血性贫血、肾小球肾炎、尿

毒症和移植后

裂片红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RBC通过因阻塞而管腔狭小的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严

微血管所致重烧伤

红细胞形态不整RBC形态发生无规律的原因未明,可能与化学因素或某些感染或严重贫血,最常见于巨

明显改变物理因素有关幼细胞性贫血

16.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异常的临床意义

异富红细胞形态改变可能机制临床意义

低色素性生理性淡染区扩大,Hb含量明显减少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

染色淡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

血、某些血红蛋白病

高色索性生理性淡染区消失,Hb含量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整个RBC着色较深

嗜多色性RBC呈淡灰蓝色或胞质内少量RNA各种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溶血

灰红色.胞体略大.与Hb并存,提示性贫血)

相当于活体染色的骨髓造血功能活跃

Ret

细胞着色不一同一血涂片RBC中,Hb充盈度偏离较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色素不一致

17.红细胞结构异常及其排列异常的临床意义

异常红细胞形态改变可能机制■乐意义

核碎裂或溶解后所剩残余①牌切除、无牌症、膻萎缩、膻功低下.

豪焦小体胞质内1〜211m的暗紫SE

红色圆形小体部分.常与卡波环同时存在②红白血病和某些贫血:巨幼细腌怪贫血

③溶血性贫血

卡波环胞质中紫红色细纹胧1核膜或纺锤体的残余物恶性贫血、溶血性防血、铅中勒.白血病、

状结构,呈环形或“8”②胞质中脂蛋白变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增生性贫血和脾切除后

字形

喑减性点彩红细胞胞展内灰蓝色点状颗。金属横伤RBC股.使嗜铅中毒、珠蛋白生成际的性贫血

粒.形态大小不一.啾性物质赞集、变性.

多少不等②Hb合成时原口卜咻与亚

铁结合受阻

有核红细胞幼稚红细胞代借性移放或8放功能溶血性贫血.白血病、严重缺

紊乱骨髓蕤移性肿18、骨两纤维化

缗钱状彩成RBC重叠.如婚钱状血架纤雉蛋白原和球蛋多发性骨髓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白含量增高,减弱了RBC

间相互排斥力

红细胞自凝RBC出现聚集、凝集冷凝集素或免疫性因素等冷程集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成堆或成团现象

18.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

的速率。

19.临床意义:血沉主要用于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区别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鉴别良性与

恶性肿瘤等。

20.红细胞大小异常的临床意义,红细胞形状异常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结构异常和排列异常的临床意义

21.白细胞数/L=N/4X10X20X106=N/20X109

成人:(3.5~9.5)X109/L儿童(5-12)、6-2岁(11-12)新生儿(15-20)

2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①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最常见。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的烧伤、大手术

后、心肌梗死、急性溶血

③急性大出血:内脏破裂、宫外孕破裂

④急性中毒:化学药物、代谢性中毒

⑤恶性肿瘤

⑥白血病(粒细胞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①某些感染:伤寒、副伤寒、流感

②某些血液病:再障

③慢性理化损伤:X射线、氯霉素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⑤脾功能亢进

⑥药物

23.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区间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40-75%(1.8-6.3)*10A9

嗜酸性粒细胞:0.4-8.0%(0.02-0.52)*10八9

嗜碱性粒细胞:0-1%(0-0.06)*10A9

淋巴细胞:20-50%(1.132)*10八9

单核细胞:3-10%(0.1-0.6)*10八9

24.淋巴细胞增多:婴幼儿期较成人高

①绝对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

某些传染病的恢复期

肾移植排异反应前期

急淋、慢淋

②相对增多:再障、粒缺

淋巴细胞减少:放射线损伤;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缺陷

粒细胞t可导致淋巴细胞I(相对)。

25.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左

移。核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核右移: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常伴有WBC

减少,造血功能衰退表现。主要见于反幼贫、恶性贫血.

26.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形态变化:(1)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2)中毒颗粒(toxicgranulations)

(3)空泡(vacuoles)

(4)杜勒体(D6hlebodies)

(5)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27.棒状小体(Auerbodies):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单核细胞可见,淋巴细胞无)

28.血小板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午后稍高于早晨;春季低于冬季

平原居民低于高原居民

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

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减低

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

静脉血的比毛细血管血高10%

2)病理变化:PLT20-50X109/L轻度出血

PLT<20X109/L较严重出血

PIT<5X109/L严重出血

PLT>400X109/L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病理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血小板原因临床意义

减少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

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搬、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

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

分布异常脾大、血液被稀释等

先天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增多原发性慢粒、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反应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等

其他外科手术后、脾切除等

29.异常的血小板形态:1.大小异常:1)大血小板:直径为4〜7Hm。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瘢、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同

征和脾切除后等。

2)小血小板:直径<1.5um,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

2.形态异常:血小板可以出现杆状、逗点状、蝌蚪状、蛇形和丝状突起

等异常形态,健康人偶见(少于2%),不规则和畸形的血小板比值超过10%时才有临床意

义。

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的外周血涂片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或者成团,聚集与散在

的血小板之比为20:lo

在某些EDTA抗凝血的血涂片中,可见血小板不聚集而呈散在分布状态或出现诱发的血

小板聚集现象。

(1)血小板卫星现象(plateletsatellitism):血小板黏附、围绕与中性粒细胞周围(或

偶尔黏附于单核细胞)的现象,有时可见血小板吞噬现象(plateletphagocytosis)。此时,

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均正常。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之一(血小板被误计为白细

胞)。

(2)血小板片状聚集: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血小板增多的慢性细胞白血病,血小板

可呈大片聚集。

(3)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因血小板数量少,血小

板聚集成团的情况明显减少。

(4)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时血小板无聚集功能,且散在分布,不出现聚集

成团的现象。

30.电阻抗原理(库尔特原理)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

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

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

并分别进行计数。

31.VCS技术:VCS分别是体积(volume)、传导性(conductivity)和光散射(scatter)

的缩写,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之一,它采用三个独立的能量来源在流动池内

检测白细胞,将这三者结合,可以将白细胞分为五群(三种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

32.直方图: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

散点图:散点图上的每一个点代表被测定的一个细胞或某种颗粒,此点的横坐标和纵

坐标分别代表细胞或某种颗粒的两项特性。

3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有助于贫血分类诊断

和鉴别

表3-21贫血MCV/RDW分类法

MCVRDW分类意义

减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轻型6-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减低增高小细胞不均一性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

贫血、1间1病

正常正常正细胞均一性慢性病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急性失血性贫血

正常增高正细胞不均一性骨髓纤维化、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

血早期

增高正常大细胞均一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增高增高大细胞不均一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34.尿液采集容器要求

指标要求

材料①透明、不渗漏、不与尿液发生反应的惰性环保材料

②儿科病人使用专用的洁净柔软的聚乙烯塑料袋

规格①容积50〜100ml,圆形开口且直径至少4〜5cm

②底座宽而能直立、安全且易于启闭的密闭装置

③采集计时尿时,容器的容积应大于计时期内尿液的总量的体

积,且能避光

清洁度容器洁净、干燥、无污染(菌落计数<10'CFU/L)

标识容器要标有患者姓名、病历号或门诊号、检验联号(条形码)

其他①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液标本容器采用特制的无菌容器

②对于必须保存2小时以上的尿液标本,建议使用无菌容器

35.随机尿:是指患者无须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但易受饮食、

运动、药物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状况。

计时尿:是指采集规定时段内的尿液标本。准确的计时和规范操作是确保计时尿检验

结果可靠的重要前提。计时尿常用于化学成分的定量测定、内生肌酊清除率试验和细胞学

检查。

36.尿三杯试验:1一次连续排尿,分别采集前、中、末段尿液,分别装于三个尿杯中

2多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定位和尿道炎的诊断

导管尿以无菌术采集2主要适用于尿潴留和排尿困难患者3采集前需征得病人

及家属同意

37.防腐尿液常规筛查尽量不要使用防腐剂。对于计时尿标本和在标本采集后2小时内无

法进行尿液检查,或被检查的成分不稳定时,可加入特定的化学防腐剂,同时,需冷藏保

存。化学防腐剂:甲醛甲苯麝香草酚浓盐酸硼酸碳酸钠

防腐剂作用一

111对尿液中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有固定作用。不适用于尿液中的葡

萄糖检查

甲苯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定性或定量检查

麝香草酚可用于尿液显微镜检查,尤其结核分枝杆菌检查,以及化学成分的

检查的标本保存

浓盐酸常用于定量测定17-轻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儿茶酚胺、草酸

盐、钙、磷等的尿液防腐;不能用于常规筛查

硼酸用于蛋白质、尿酸、5-控片除乙酸、羟腌氨酸、皮质醇、雌激素、

类固醇等检查;不适于pH检查

碳酸钠用于口卜琳、尿胆原检查;不能用于常规筛查

项目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

原因泌尿生殖系统出血血管内溶血肌肉组织损伤

颜色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暗红色、棕红粉红色或暗红色

水样或混有血凝块色、酱油色

显微镜检查大量红细胞无红细胞无红细胞

离心上清清或微红色红色红色

液颜色

隐血试验弱阳性或阴性阳性阳性

尿蛋白弱阳性或阴性阳性阳性

定性试验

Mg白雌结晶螂和M苗

混匀■酮A孙HPF0〜少见—

法/HPF儿PF

0~讣明洋AmHPFo~®si少见少见

法/LPF■II

男男0~1讣/0~1个/"I少见少见蚣见

姗tfbtaIkl,不分性别■

法:fcO〜24个女0~2&N

男0~今但“里0~5个US1个/“I难于蛉呻的

II,不分性别出

雌女0~10f7

IRI

lh尿有班男性〈力5/h男性V万/h<3400个难于检难于检出

分计数(成,妞<4,血V14Zh.不分出

人)万h万航

38.尿量(urinevolume)是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39.多尿(polyuria)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儿童24小时尿量超过3000mL(生

理性多尿:当肾脏功能正常时,由于外源性或生理性因素所致的多尿。-病理性多尿:常

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浓缩功能减退所致。)

少尿(oliguria):尿量少于400ml/24h或每lh少于17ml为少尿。

无尿(anuria):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或尿闭。(生理性少尿多见于出汗过多或缺水。

病理性少尿见于: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40.血尿(hematuria):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

1、肉眼血尿:1L尿液内含有1ml以上血液,且尿液外观呈红色,称为

2、镜下血尿:如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称为

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外伤

等;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友病等;女性亦可因月经血污染,而出

现血尿。

1、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约1.3g/L),

可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形成的暗红、棕红甚至酱油色的尿液,称为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尿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2、肌红蛋白尿:当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时血浆肌红蛋白含量增高,经肾脏排出,产生

的粉红色或暗红色尿液。

41.乳糜尿:①由于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或深部淋巴管阻塞致使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液中,

尿液呈乳白色混浊

②外观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乳状混浊或凝块,有光泽感

③常见于丝虫病,也可见于结核、肿瘤、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变性、胸腹部创伤或某

些原因引起肾周围淋巴循环受阻

42.脓尿:尿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外观可呈不同程度的白色或黄白色浑浊,放置后壳有白

色云雾状沉淀。见于泌尿生殖系化脓性感染及前列腺炎,精囊炎等。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

的脓细胞,蛋白可定性常为阳性。

43.结晶尿:①外观呈黄白色、灰白色或淡粉红色

②由于尿液含有高浓度的盐类结晶所致,由于盐类溶解度降低。以磷酸盐和

碳酸盐最常见

44.尿比重:是指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

45.尿渗量:是指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颗粒大小及所带电荷无

关,反映了溶质和水的相对排出速度,蛋白质和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对其影响较小。

病理性增高:1肾前性蛋白尿:a浆细胞病:如MM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b血

管内溶血病:如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急性肌肉损伤:如心梗、挤压综合征d醐类增高性疾病:如AML-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

血病、胰腺炎等

2肾性蛋白尿:a肾小球性如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慢性、

膜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

b肾小管性如肾小管间质病变、重金属中毒、药物中毒、苯等

有机溶剂中毒、器官移植

3肾后性蛋白尿:a泌尿、生殖系炎症反应b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

c泌尿系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

46.糖尿一一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

1.当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1.6g/L)时: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2.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V2.8mmol/24h),用普通方法检测为阴性;

3.尿糖主要指葡萄糖,也有微量乳糖、半乳糖、果糖、蔗糖等。

47.尿糖临床意义:1尿糖增高:代谢性糖尿:如糖尿病

内分泌性糖尿: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血糖正常性糖尿:家族性糖尿、新生儿糖尿、妊娠或哺乳期

2尿糖暂时增高:摄入性:如进食含糖食品、碳水化合物、饮料或静脉

输注后

应激性:情绪激动、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时

48.酮体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

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

酮血症,酮体血浓度一旦超越肾阈值,就可产生酮尿。

尿酮体是尿中乙酰乙酸、B-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

49.尿本周蛋白:骨髓瘤细胞所合成的异常免疫球

蛋白,其轻链与重链合成不平衡,因轻链产生过多,使游离1g轻链(LC)过剩。LC能自由

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即本周蛋白尿或

轻链尿,此轻链即本周蛋白。

50.均一性红细胞: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平均大小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接近血液中

的红细胞,多来自肾小球以下部位。又称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非均一性红细胞:尿液中红细胞大小不均(体积可相差3〜4倍),呈棘形、皱缩、面包

圈样、芽抱样、哑铃形等多种形态。当尿中畸形红细胞数量>70%、种类在2种以上时,称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51.出血量在lml/L尿液以下时,只能用隐血试验或沉渣镜检发现,称隐血或镜下血尿。

52..闪光细胞:在低渗尿中,中性粒细胞发生肿胀,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由于光的折射,

出现闪光现象,故称闪光细胞。

53.管型:是尿蛋白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聚形成的圆柱体。形成条件:1.蛋白2肾小管对

尿液的浓缩与酸化功能3.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54.病理性结晶出现于某些病理状况下。如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见于组织大量坏死

性疾病;胱氨酸结晶起因于蛋白质代谢障碍,尿酸结晶见于痛风。大量出现是尿路结石的

征兆。

药物性结晶常见的是磺胺类结晶,易在酸性尿液中析出,形态各异,可用化学方法

证实:①磺胺结晶溶于丙酮;②醛试验:取尿液少许于试管,加入Ehrlich醛试剂数滴,显

黄色则为磺胺结晶。形成结晶,导致少尿、无尿、血尿和肾绞痛。

生理性结晶:生理性结晶多源于食物或盐类代谢的结果,一般无临床意义。如酸性尿

中的尿酸盐结晶,草酸盐结晶等,碱性尿液中的磷酸盐结晶,碳酸盐结晶。大量沉积也会

造成肾损害。

55.干化学尿液分析试带:单项试带

多联试带:含同一试带上多种检测项目的试剂模块,可同时检

测多个项目。

尼龙膜层: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绒制层:包括试剂层和碘酸盐层。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

应,产生颜色变化。碘酸盐层可防止维生素C等物质干扰。

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渗入,并能抑制尿液渗透到相邻反应区

支持层:由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做成,起支持作用

参数英文缩写反应原理参考区间1

PHPH酸碱指示剂法随机尿:pH4.5~8.0

比重SG多笑电解质离子解果法1.015*1.025

蛋白质PRO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阴性

葡萄糠GLU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阴性

胆红素BIL偶氮反应法阴性

尿胆原URO酸反应'重氮反应法阴性或弱阳性

酮体KET亚硝酸基铁氧化钾法阴性

亚硝酸盐NIT亚硝酸盐还原法阴性

隈血或红细胞BLD血红蛋白亚铁血红素类过氧化物酶法阴性

白细胞LEU瓯酶法阴性

维生素CVitC吧口朵酶法阴性9

56.隐血试验:隐血:消化道出血量少于5ml,肉眼及镜检不能发现大便内的血液

隐血试验:上消化道出血量小于5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破坏,

显微镜检查也未见红细胞,而需要通过化学法或免疫法等方法来证实的出血,称为隐血,

检查粪便隐血的实验称为粪便隐血实验。

化学法:血红蛋白含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催化供氢体,将供氢体中的氢转移给

过氧化氢生成水,供痣体脱氧(氧化)后形成发色基团而呈色。呈色的深浅可反映血红蛋

白量(出血量)的多少。

57.粪便性状及其临床意义

粪便性状可能机制常见原因

稀糊状样便肠蠕动亢进或分泌物增各种因素引起的感染

多所致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米泪样便霍乱弧菌外毒素刺激所霍乱、副霍乱患者

致分泌性腹泻

白陶土样便胆道梗阻时,分泌到肠阻塞性黄疸

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

月东状便肠易激综合征腹部绞

痛后排出

乳凝块状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婴儿消化不良和腹泻

条状便直肠狭窄直肠癌

粪便性状可能机制常见原因

球状硬块便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便秘患者、老年人、经产妇排便无

水分吸收过多力者和儿童巨结肠症

粘液便肠道受刺激、炎症或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

过敏反应疾和急性血吸虫病等

鲜血便下消化道出血肛裂'痔疮'直肠息肉、直肠癌及

结肠癌等

脓便及炎症,寄生虫感染,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

脓血便恶性肿瘤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肠结核'结

肠癌或直肠癌和急性血吸虫病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等

58.如何检验粪便隐血

免疫法:疫学法常用的方法有ELISA和胶体金等方法,此类方法所使用的抗体为抗人血红

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一般血红蛋白为0.2mg/L即可获阳

性结果)、特异性强,饮食和药物等均对结果无影响,目前被认为是大肠癌普查最适用试

验。

隐血试验临床意义:1.隐血试验阳性:消化道出血。

2.肿瘤:溃疡出血呈间断性,肿瘤出血持续阳性

3.对消化道肿瘤(胃癌,大肠癌):早期诊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