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茶文化积淀,无糖化风潮无糖茶蓝海市场_第1页
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茶文化积淀,无糖化风潮无糖茶蓝海市场_第2页
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茶文化积淀,无糖化风潮无糖茶蓝海市场_第3页
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茶文化积淀,无糖化风潮无糖茶蓝海市场_第4页
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茶文化积淀,无糖化风潮无糖茶蓝海市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文化积淀和无糖化风潮来袭,无糖茶蓝海市场大有可为2023-11-15核心要点➢

日本无糖茶市场:1990-2000年增速最快的细分饮料赛道,目前已成为第一大软饮品类,成就伊藤园、三得利本土龙头。日本自1990年后进入无糖茶时代,茶饮料市场规模从1990年的3064亿日元增长至2000年的7965亿日元,CAGR约为10.0%,同期软饮料大盘规模CAGR约2.7%。2020年茶饮料成为日本第一大软饮品类,占软饮料比例从1990年的11.3%提升至2020年的25.6%。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且集中度较高,2013-2022年日本RTD茶饮市场CR3稳定在68%-72%。伊藤园、三得利较早布局占领用户心智。在1990-1995年茶饮料的快速发展期中,伊藤园通过较早布局(1981/1985年分别首创罐装乌龙茶、罐装绿茶,1990年首创PET瓶装绿茶)、技术优势(率先解决杂质、异味、沉淀等问题)成为绿茶品类龙头,同时推动公司股价在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股价涨幅达594%;三得利乌龙茶推出略晚于伊藤园,但通过营销差异化,绑定使用正宗中国茶叶的形象,以及较强的渠道力(日本第二大饮料自动贩卖机运营体量)成为乌龙茶品类龙头。2022年伊藤园、三得利在即饮茶市场市占率位27%、23%,分别位居市场第一二位。➢

中国无糖茶市场:茶文化积淀悠久&无糖化趋势驱动,无糖茶行业进入爆发期,对标日本无糖茶市场或有7倍增长空间。与日本人常年饮用绿茶的文化相似,中国茶文化深远悠久,长久的饮茶习惯以及丰富的茶底种类(传统六大茶类)为无糖茶饮发展打下基础。2017年起随着减糖概念兴起带动无糖茶行业进入爆发期,2022年无糖茶规模达72亿元,2017年-2022年CAGR达33%,同期国内即饮茶大盘CAGR仅为-1.2%。国内无糖茶发展经历3个阶段,1)市场培育期:国内无糖茶饮料始于由1997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市场,早期消费者习惯尚未形成。2)市场探索期:2011-2017年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等国内品牌陆续布局无糖茶赛道。3)市场快速发展期:2018年元气森林加速培育无糖饮料消费者,无糖茶主力消费者主要为85-95后青壮年,其中已婚女性消费者居多,随着健康化无糖化趋势兴起和便利性要求提升推动无糖茶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竞争格局上,东方树叶历经多年对市场培育,2021年成为行业龙头。竞争格局集中,线下渠道CR3稳定在88%-91.5%。4-7元的主流价格带竞争激烈,新锐国产品牌(东鹏、奈雪的茶、元气森林等)持续加入竞争。对标日本,我国2022年即饮茶无糖化率为7.7%,较日本的8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日本人均即饮茶饮用量约为我国的6倍,未来我国即饮茶占比以及无糖化率有望向日本靠拢,中长期无糖茶市场规模或有7倍增长空间。➢

国内主要参与者:龙头农夫潜心培育数十年,品类培育深入人心,三得利入乡随俗并借助便利店渠道发展,新锐品牌加快布局。1)农夫山泉:2011年通过东方树叶较早布局无糖茶赛道,持续对消费者培育,随着18年起“无糖化”潮流崛起,于2021年推出大单品青柑普洱,推动公司茶&食品业务营收从21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2022年茶食品业务营收同比+51%,2023年上半年同比+60%,实现53亿元营收,已成为无糖茶龙头,2022年东方树叶在中国即饮茶市场市占率约1.5%,位居无糖茶品牌第一。2)三得利:日本无糖茶龙头之一,较早进入中国无糖茶市场。产品端,1997年在中国推出三得利乌龙茶产品并持续深耕乌龙茶品类,2016年至今持续升级迭代。渠道端,三得利早期与汇源合资借力其经销商体系(2022年已重新转变为自主经营模式),并且借助日资便利店渠道优势占领高线市场。2023年上半年高速乌龙茶销售同比增长约200%,并制定2030年中国市场完成200亿元的销售目标。3)东鹏饮料:公司制定了以能量饮料为第一发展曲线,以咖啡饮料、电解质饮料为第二发展曲线,以茶饮料、常温油柑汁等产品为战术和孵化产品的发展战略。2023年10月公司首次推出乌龙上茶产品,试销表现较好,并将推出英红上茶、茉莉上茶、普洱上茶等口味,后续无糖茶体量有望向补水啦看齐。目录一、复盘日本茶饮市场:无糖茶高景气成长,成就伊藤园、三得利本土龙头二、中国无糖茶市场:茶文化积淀悠久&无糖化趋势驱动,无糖茶蓝海市场迎来爆发三、竞争格局:龙头农夫深耕数十载,品类培育深入人心,新品牌加速入局1.1日本1990年后步入无糖化时代,本土龙头品牌占比较高➢

日本自1990年后逐渐进入无糖茶时代,茶饮料行业规模增速持续领先大盘。复盘过去40年,日本饮料市场结构从1990年前的碳酸饮料、咖啡时代逐渐进入咖啡、无糖茶饮时代。日本人深厚的饮用茶饮的文化叠加茶饮料的品质提升和便利性提升,持续推动茶饮料市占率持续提高。2000年茶饮料市场规模达7965亿日元,1990-2000年CAGR约为10.0%,同期软饮料大盘规模CAGR约2.7%。茶饮料占软饮料市场比例从1990年的11.3%提升至2000年22.5%,成为第二大品类。2015-2020年间茶饮料规模平稳,从8730亿日元提升至8770亿日元,CAGR约0.1%,同期软饮料大盘规模CAGR约-1.4%,占软饮料市场比例由23.7%提升至25.6%,成为日本第一大软饮品类。➢

本土企业先发优势明显,成就三得利、伊藤园等本土化的软饮龙头。由于日本深厚的饮茶文化,本土企业如伊藤园、三得利是本土最早布局绿茶和乌龙茶的企业之一,早在80年推出便携装的无糖茶开始消费者培育,具有明显先发优势。根据欧睿显示,2022年日本RTD茶饮市场,伊藤园、三得利市占率分列1、2位,分别占27%、23%。市场头部相对集中,CR3稳定在70%左右。图表:日本软饮市场中茶饮料在软饮大盘占比持续提升图表:2022年日本RTD茶饮格局图表:日本软饮料市场结构(单位:亿日元)40,00030,00020,00010,000030%25%20%15%10%1990

1995

2000

2010

2015

2020

2022伊藤园朝日三得利可口可乐

麒麟1990

1995

2000

2010

2015

2020

2022联合利华

达亦多札幌控股茶饮料果汁咖啡碳酸饮料

矿泉水茶饮料咖啡碳酸饮料大冢制药

私人品牌

其他运动饮料

野菜饮料

其他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欧睿,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2行业复盘:经济腾飞期带动健康意识提升➢

1975-1990年日本经济快速腾飞,健康意识逐步觉醒。从消费习惯维度观察,我们认为其受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影响较大。而随着1975-1990年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社会普遍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均发生较大变化,推动日本消费习惯逐步改变。➢

消费力:高城市化率、女性就业占比提升、家庭小型化带来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1)高城市化率:1975年起日本已经进入高城市化率阶段,1975年-1990年城市化率由72%稳步提升至77%,高城市下城市内通勤便利,年轻人工作时间延长,人均国民收入也在快速提升,根据世界银行,日本国民人均净收入由1975年的3867美元提升至1990年2.1万美元,增长了4.3倍,CAGR约12%。2)女性就业提升: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男女劳动力差异有所弱化,女性就业占比在1975年进入上升周期,由1975年的37%提升至1990年的41%,女性群体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升以及育儿成本不断提高。3)家庭小型化:同时日本1980-1990年新建房屋供给持续增长,推动家庭持续小型化,4人以上的家庭占比从1970年的49%减少至1990年的39%,独身以及二人家庭占比快速提升,从1970年的34%提升至1990年的44%。图表:日本70-90年进入高城市化率阶段(单位:%)图表:70-95年日本国民净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图表:75年后日本女性就业占比持续提升(单位:%)9590858075706560555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60%50%40%30%20%10%0%43424140393837363534-10%-20%0日本调整后国民净人均收入(美元)):世界银行,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YOY资料资料:联合国,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日本统计局,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2行业复盘:经济腾飞期带动健康意识逐渐提升➢

消费特征:个人悦己消费盛行,成瘾性咖啡快速发展,健康意识逐步崛起。我们认为家庭收入提升、女性消费力觉醒、家庭小型化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用于个人而非家庭的可支配的收入快速提升,推动个人需求消费的快速提升,日本珠宝首饰市场销售额曾从1980年的106亿日元飙升至1991年的302亿日元,CAGR约10%。另外在悦己消费观下,具有一定成瘾性的咖啡饮料快速发展,1982年日本咖啡馆峰值达16.2万家,同时咖啡饮料也在快速增长,1990年日本咖啡饮料市场规模达6590亿日元,占软饮行业24%,1985-1990年CAGR达14.8%,高于行业大盘的7.5%,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的品类,同时老龄化进程加快,1987年后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逐步高于当年出生率,推动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图表:日本家庭人口数量占比图表:1987年后日本老龄化持续加快(单位:%)图表:日本80年底新建房屋量处于高位100%80%60%40%20%0%2520151051,800,0001,600,0001,400,0001,200,0001,000,000800,000600,000400,000200,000001970>=71990420156532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出生率资料:日本国势调查,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世界银行,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日本统计局,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2行业复盘:经济下行期,消费理性下饮料化需求持续提升➢

90年后经济泡沫破裂,日本消费趋于理性化,但饮料需求持续提升。由于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GDP增速大幅下降,居民消费力有所承压,消费习惯上更加理性化、追求便利但仍保持对健康属性的追求。➢

主力消费群体:90年代市场主力消费群体逐渐过渡为70年度出生的“团块子女一代”,他们完整经历了经济泡沫破裂的过程,90年代基本处于就职冰河期,在压迫感和消费力下行的背景下,去品牌化、去标签化、理性化成为主要消费特征。➢

消费理性化:追求极致性价比,咖啡即饮饮料化趋势明显。受整体消费力下降的影响,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持续减弱,珠宝消费持续下行。但消费者早期养成较强消费欲望,对品质仍保持较高要求,因此消费习惯转型追求极致性价比,推动消费者转向购买更便宜的即饮产品,如在此期间,消费者从更贵的门店现制咖啡转向性价比较高的罐装咖啡饮料。日本本土咖啡店从1982年峰值16.2万家下滑至1999年的9.4万家,但在此期间咖啡饮料市场规模从1990年的6590亿日元增加至2000年的9223亿日元,CAGR约3.4%。同时软折扣品牌唐吉诃德在日本实现快速发展,FY1997-FY1999从159.5亿日元提升至465亿日元,营收同比+40%/60%/82%。图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90年后GDP同比增速持续下滑图表:日本珠宝消费90年持续下行图表:日本唐吉诃德营收在95-00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单位:%)86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5%6005004003002001000100%80%60%40%20%0%0%4-5%-10%-15%20-2-4-6-8珠宝首饰市场规模(亿日元)YOY营收(十亿日元)YOY资料:世界银行,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日本国势调查,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2行业复盘:健康和便利需求推动无糖饮料崛起➢

消费习惯趋于便利化和健康化,无糖饮料需求持续提升。➢

便利需求提升进一步推动茶饮产品即饮饮料化:随着1990年左右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0%,白领与服务行业的蓝领人群扩大,由于这些群体因为工作繁忙,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消费场景碎片化,导致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小批量、高频次购买,因此对于消费品获取的便利性需求有较大提高。因此相比传统绿茶,饮用获取更便利的绿茶饮料快速爆发,绿茶市场(包含传统茶叶、茶粉、即饮绿茶)的饮料化率(RTD茶占比)在1990年后快速提升,从1995年的3.7%提升至2005年的19.5%。➢

健康需求提升推动茶饮料和无糖饮料市场扩容:品质化的生活追求推动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健康特征,因此饮料的无糖需求快速崛起,饮料市场的无糖化率从1990年的12%快速提升至2000年的31%。同时茶饮料具有一定成瘾性,但主打天然健康的茶饮料相对咖啡更符合健康需求,因此在经济下行期保持较快增长,1990-2000年茶饮料市场规模CAGR约10%,高于咖啡的3.4%。图表:日本绿茶市场(含茶叶、即饮茶)饮料化率在1995-图表:日本饮料无糖化率在1985-1995年间加速提升图表:1990-2000年茶饮料赛道CAGR增速远超其他子赛道12%2005年间快速提升20%15%10%5%45%40%35%30%25%20%15%10%5%10%8%6%4%2%0%-2%0%0%198019851990199520002010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3日本茶饮复盘:技术革新、消费场景变化,90年后茶饮料时代崛起➢

技术创新为茶饮料化奠定基础,便利店和自动贩卖机渠道发展助力增长。➢

技术革新:伊藤园通过技术研发解决了茶饮再灌装存在的沉淀、杂质等问题,在1981、1985、1990年分别在全行业首创罐装乌龙茶、罐装绿茶、PET瓶装绿茶,为后续茶饮市场饮料化奠定基础,后续伊藤园、三得利等饮料企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包括可加热PET瓶装等多个规格,持续开拓用户需求。➢

消费场景:便利店、自动贩卖机快速增长。日本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独居人群增多,叠加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不景气也使得居民外出就餐频次减少,推动性价比更高、消费更具有便利性自动贩卖机和便利店行业后快速成长。日本自动贩卖机普及数量从1990年44万台提升至2000年60万台。便利店也在泡沫危机后至2000年店面数量快速增长,1983年至2000年便利店数量从5843家提升至35461家,CAGR达11%。图表:伊藤园世界首创罐装绿茶,并在1985-2005年间推出了多个规格的绿茶产品图表:95-00年自动贩卖机销售加速增长7060504030201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自动贩卖机普及台数(万台)销售金额(亿日元,右轴)资料:厚生劳动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3日本茶饮复盘:技术革新、消费场景变化,90年后茶饮料时代崛起➢

技术创新为茶类饮料化奠定基础,便利店和自动贩卖机渠道发展助力增长。➢

90年后茶饮料市场规模崛起:伊藤园在1980年已经开创了世界首款罐装乌龙茶,但发展初期至1985年整体茶饮料市场仅有不足500亿日元的规模,占软饮料市场的比例低于3%,基数相对较低。随着1990年后日本经济下行,便利性和性价比和无糖需求大幅增加带动茶饮料快速发展,1995年茶饮料市场规模达7965亿日元,1990-2000年CAGR约为10.0%,同期软饮料大盘规模CAGR约2.7%。随着茶饮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2005年茶饮市场规模提升至9178亿日元,2000-2005年CAGR为2.9%,高于饮料大盘的复合增速0.4%,随后茶饮市场规模稳定在8500-9000亿日元水平。➢

无糖茶品类格局:乌龙茶、红茶等外来茶种率先发力,日本本土绿茶茶种95年后逐渐成为主流。伊藤园较早在日本代理中国福建乌龙茶茶叶,并于1980年首创乌龙茶,因此早期无糖茶赛道以外来茶种的乌龙茶以及较早进入日本市场的红茶饮料为主。1985年伊藤园推出了罐装绿茶饮料,但是早期日本经济腾飞期,对舶来品的偏好和接受度更高,1990年绿茶饮料仅占茶类饮料的3.3%,红茶和乌龙茶饮料规模为绿茶的10倍以上。随着1990年后消费力下行,本土茶种的绿茶饮料通过相近的口感和更低的价格逐渐显现出性价比的优势,340g的罐装乌龙茶售价约为同等规格绿茶饮料的1.6倍。绿茶饮料行业规模从1990年的102亿日元增长至2000年的2171亿日元,1990-2000年CAGR约36%,在茶饮料市场的占比超越乌龙茶和红茶,排名第一。图表:日本茶饮料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日元)图表:95年后绿茶饮料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亿日元)100008000600040002000016%14%12%10%8%6%4%2%0%-2%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茶饮料5年CAGR(右轴)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4企业复盘:伊藤园、三得利先发优势明显,实现快速增长➢

伊藤园、三得利较早布局占领用户心智,成长为RTD茶饮龙头之一。伊藤园、三得利均为日本较早布局茶饮料的本土企业,其中伊藤园于1981年推出世界上首款罐装乌龙茶、于1989年2月推出首款罐装绿茶,三得利于1981年同样推出罐装乌龙茶。通过持续培育品类,占领用户心智。在经过95-00年的茶饮料快速发展期,2000年绿茶和乌龙茶为日本茶饮料中规模最大的2个品类,市场规模分别为2171亿日元和1904亿日元。其中伊藤园在绿茶饮料市占率达30.5%,三得利在乌龙茶饮料市占率达39.5%,均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在2010年后茶饮市场规模逐渐趋稳,根据欧睿数据2013-2022年日本RTD茶饮市场CR3稳定在68%-72%,其中伊藤园、三得利市占率稳居前三。图表:2000年乌龙茶品牌市占率图表:2000年绿茶品牌市占率图表:13-22年茶饮料CR3稳定在68-72%3025201510580706050403020100伊藤园30%其他37%其他39%三得利40%伊藤园得利

可口可乐麒麟20%可口可乐15%可口可乐13%伊藤园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伊藤园其他麒麟可口可乐其他CR3(右轴)伊藤园三得利可口可乐资料:欧睿,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4伊藤园:强产品力打造日本绿茶饮料龙头,通过全球化打开第二曲线➢

伊藤园:罐装乌龙茶和绿茶开创者,营收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966年,伊藤园的前身フロンティア製茶株式会社成立。1969年伊藤园创始人本庄正则用真空包装技术开创了日本第一个包装茶叶。

伊藤园是日本罐装乌龙茶和绿茶的开创者,从1979年开始,伊藤园就开始和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合作,开始在日本销售乌龙茶。公司1980年解决多个RTD茶饮行业技术难题(如灌装过程氧化、杂质、异味等问题)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罐装乌龙茶产品,并在1985年首创罐装绿茶,1990年首创PET瓶装绿茶。公司深耕茶饮料市场逐渐成为日本RTD茶饮料行业龙头,其中绿茶饮料市占率稳定30-35%左右,稳居第一。➢

公司从90年代至今经历三段发展,1)1992-2008年的高速发展期;2)2009-2011年的瓶颈期;3)2012年至今的改革期。股价上,1996-2000年绿茶饮料行业快速扩容期间,公司股价快速增长,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股价涨幅达594%;2012年随着公司持续全球化改革,2012年1月至2020年11月公司股价涨幅达522%。图表:伊藤园营收增速经历3个阶段图表:伊藤园股价走势(单位:日元/股)图表:伊藤园-绿茶饮料市占率9000800070006000500045%40%35%30%25%20%15%10%600500400300200100020%15%10%5%12年后:改革期09-11年瓶颈期92-08年高速发展0%

4000-5%

30002000-10%-15%10000收入(十亿日元):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注:财年周期为上一财年年度5月至本财年年度4月整体YOY资料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4伊藤园:强产品力打造日本绿茶饮料龙头,通过全球化打开第二曲线➢

财务情况:快速发展期毛利率呈现持续爬坡,成本控制不佳,2008年后利润率稳定在4-5%。1992年-2008年的高速发展期,公司毛利率逐步提升,从FY1992年的39.7%提升至FY2007年的51.5%。但随着日本本土饮料市场饱和,茶饮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下滑(FY2008-FY2011)以及PET瓶成本上行(FY2009),毛利率从FY2008年的51.1%逐渐下滑FY2012年的47.9%,随后FY2013年-FY2021年毛利率逐渐稳定在47%-48%。公司费用率在FY1992-FY2009年间处于持续提升状态,期间公司经营计划多次提及提升运营效率和控制总成本策略,但效果一般。费用率从FY1992年的34.1%提升至FY2009年的46%,随后费用率维持在42%-45%相对高位。导致营业利润率在FY2009年进入瓶颈期后,维持在3%-5%左右。(FY2022年主要为会计准则变更后,部分销售费用改为从收入扣除,导致毛利率、费用率均有下降,但营业利润率保持稳定。)图表:伊藤园毛利率趋势图表:伊藤园费用率趋势图表:伊藤园营业利润率趋势60%50%40%30%20%10%0%50%45%40%35%30%25%20%15%10%5%9%8%7%6%5%4%3%2%1%0%0%资料: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注:财年周期为上一财年年度5月至本财年年度4月注:财年周期为上一财年年度5月至本财年年度4月注:财年周期为上一财年年度5月至本财年年度4月1.4伊藤园:强产品力打造日本绿茶饮料龙头,通过全球化打开第二曲线➢

高速发展期(1992-2008年):绿茶饮料技术创新者,打造产品品质护城河。公司营收从FY1993年(1992/05-1993/04)的715.9亿日元,增长至FY2008(2007/05-2008/04)年的3280.7亿日元,CAGR约10.68%。公司作为即饮茶技术的先行者,1)规格上,在1981和1985年首创了罐装乌龙茶和罐装绿茶,1990年首次了PET瓶装绿茶;2)在技术上,研发出“T-N酸素去除法”、“Natural

Clear”专利、“保鲜瓶”等多项创新技术解决即饮茶生产端难题;3)在功能性上,2004年推出含更多茶多酚的“浓味绿茶”,2011年推出具有减脂作用的“绿茶保健饮料”,打造出强较强的产品力。伊藤园通过瓶装产品大力拓展使用场景,伊藤园相比饮料市场更深耕PET瓶装产品销售,FY2005年PET规格占比达79.7%,远超市场平均的49%,由于PET瓶装较罐装更方便携带,公司把绿茶饮料拓展至工作、居家、旅游等场景。因此公司日本茶业务FY1992-FY2000年CAGR达21.9%,2000-2008年随着茶饮规模基数提升,公司仍保持11.5%的复合增速,推动公司Oi

Ocha绿茶品牌销量排行从1995年软饮行业第19名,提升至2004年全行业的第3名。图表:伊藤园持续技术创新图表:伊藤园产品规格与市场主流差异化明显100%图表:日本软饮品牌销售排行榜中伊藤园绿茶排名持续提升技术&专利解决产品难题90%80%70%60%50%40%30%20%10%0%199520002004在茶饮料生产的填充和封装环节去除氧气,减少茶汤的氧化,解决灌装茶饮绿茶氧化变色以及灭菌产生异味的问题05T-N酸素去除法38专利”NATURAL

CLEAR

制法“解决瓶装绿茶沉淀物影响101520在制茶的过程中,模仿茶壶的冲泡出来的味道茶汤提取机可加热的高性能

PET瓶用于冬天出售PET热饮绿茶19市场平均(2004年)

伊藤园(FY2005)罐装

PET瓶装其他规格Georgia咖啡AQUARIUS运动饮料三得利乌龙茶可口可乐BOSS咖啡宝矿力伊藤园绿茶爽健美茶其他罐装咖啡防止标签包裹不到的肩部受日光的影响,瓶子肩部设计了70个切口将光散射出去。”保鲜瓶“资料: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4伊藤园:强产品力打造日本绿茶饮料龙头,通过全球化打开第二曲线➢

瓶颈期(2008-2011):茶饮市场饱和致业绩增长遭遇瓶颈,公司开启产品多元化。公司营收从FY2008年的3280.7亿日元增长至FY2011年的3516.9亿日元,CAGR约2.34%。由于软饮料市场逐渐饱和,叠加消费者口味多元化逐渐分流茶饮市场份额,公司日本茶板块营收在FY2008-FY2011年基本稳定,CAGR约-0.26%,业绩增长出现瓶颈。在此背景下,公司加大对其他饮料赛道的布局力度,2007-2013年推出的重点新品基本涵盖咖啡/矿泉水/红茶饮料/功能饮料/野菜汁等多个赛道,通过推新品、签约代理权等方式,推动非茶饮板块业务持续提升,FY2008-FY2014年公司野菜汁/咖啡饮料/红茶饮料/矿泉水板块CAGR分别为4.10%/8.79%/10.72%/6.53%。图表:08-11财年公司绿茶业务保持平稳图表:07-13年间公司在多赛道发布新品图表:多元化策略下非茶类产品推动营收增长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100%80%60%40%20%0%年份产品赛道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5%4%3%2%1%0%-1%-2%-3%TULLYʼS

COFFEEBARISTAʼS

SPECIAL20072008咖啡依云矿泉水(日本独家代理)矿泉水20092009TULLYʼSCOFFE(罐装)咖啡TEAS'S

TEAMANHATTAN奶茶红茶饮料-20%-40%2011201120122013奇奇雅斯其他饮料功能饮料野菜汁2种作用儿茶素绿茶每日1杯的青汁FY2008

FY2009

FY2010

FY2011

FY2012

FY2013

FY2014FY2008日本茶资料FY2009FY2010日本茶YOY(右轴):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FY2011野菜咖啡饮料红茶饮料咖啡饮料矿泉水YOY(右轴)野菜汁YOY(右轴)路易斯堡茶红茶饮料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4伊藤园:强产品力打造日本绿茶饮料龙头,通过全球化打开第二曲线➢

改革期(2012年至今):加快海外扩张进程,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营收从FY2012年的3692.8亿日元,增长至FY2019年的5041.5亿日元,CAGR约4.55%,FY2020-FY2023主要系受全球疫情反复影响,营收CAGR约-3.70%。公司在海外布局上,虽然早在1987年公司已在美国设立海外分公司,但公司早期专注于国内业务,海外业务占比相对较低。随着公司逐渐加快海外布局,海外事业部占比从2014年后加速提升,从FY2014的2.9%提升至FY2023的11.9%,逐渐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另外,持续发力本土餐饮门店品牌Tully’s

Coffee,加快在国内大型商超开店,FY2012后餐饮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从FY2012的5.2%提升至FY2023的8.2%。图表:公司海外事业部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图表:餐饮业务占比持续提升14%12%10%8%4035302520151059%8%7%6%5%4%3%2%1%0%6%4%02%0%餐饮业务营收(十亿日元)营收占比(右轴)资料: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5三得利:营销&渠道力优势明显,较早实现全球化布局➢

三得利:多元化布局,茶饮板块通过差异化营销和渠道覆盖推动乌龙茶快速增长。三得利创立于1921年,其前身是鸟井信治郎在1899年创办的鸟井商店,1967年正式更名为三得利,主要业务为威士忌、啤酒等酒精饮料的生产和销售。1980年开始涉足软饮料市场。在茶饮料板块上,三得利乌龙茶于1981年推出,稍晚于竞争对手伊藤园,同时伊藤园早在1979年已在日本销售乌龙茶额,品牌知名度高于刚切入茶饮赛道的三得利。而三得利通过营销差异化以及强渠道力试销乌龙茶品类的弯道超车。➢

1)营销策略:强调正宗中国产地概念,打造品质最优乌龙茶形象。三得利强调产品出身正宗,在茶饮市场发展早期,三得利发现在日本人的认知中,乌龙茶是来自中国的最好。竞争对手伊藤园并没有强调此特色,而三得利直接把产品定位为来自中国的正宗乌龙茶,包括在1984年在中国实地取景拍摄广告、写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语“乌龙茶,皇帝的骄傲茶”,持续在日本消费者心中打造出“三得利乌龙茶”即是最正宗、最优质的中国乌龙茶产品形象。同时三得利乌龙茶通过持续强调中国传统茶文化符号,包括将北京相声、中国舞蹈等中国符号与三得利乌龙茶相融合,强化消费者对三得利乌龙茶的品牌认知图表:三得利乌龙茶的广告推广强调中国元素资料:三得利,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5三得利:营销&渠道力优势明显,较早实现全球化布局➢

三得利:多元化布局,茶饮板块通过差异化营销和渠道覆盖推动乌龙茶快速增长。➢

2)渠道覆盖:紧握自动贩卖机的渠道资源,推动三得利成为乌龙茶品类龙头。在茶饮市场快速发展期,市场主流销售渠道为自动贩卖机,

2000年饮料市场销售渠道中自动贩卖机销售占比为44%,为第一大销售渠道。售货机一般由饮料公司运营,主要贩卖公司自有品牌。相比主流茶饮竞争对手,三得利具有较强的渠道覆盖能力,2015年三得利运营自动贩卖机台数为日本饮料市场第二大体量,达48万台,市占率达18.5%,远超伊藤园的15万台。在渠道和营销差异化共同作用下,三得利乌龙茶在日本乌龙茶市场规模趋稳后市占率保持较高水平,2002年市占率达40.9%,远超市占率第二的可口可乐集团(11.9%)以及主要竞争对手伊藤园的7.9%。图表:饮料市场第一大销售渠道为自动贩卖机图表:2015年日本饮料自动贩卖机市场格局图表:2002年三得利稳居中国茶(乌龙茶为主)饮料市占率第一100%80%60%40%20%0%伊藤园,6%可口可乐,39%其他39%三得利41%三得利,18%伊藤园8%三得利可口可乐12%伊藤园2000CVS2005其他可口可乐麒麟三得利伊藤园DYDO朝日可尔必斯其他可口可乐其他大塚商超自动贩卖机资料:日本行业网,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伊藤园,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1.5三得利:营销&渠道力优势明显,较早实现全球化布局➢

三得利:较早实现全球化,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国内市场在2016年进入稳定期,2022年国内营收6532亿日元(IFRS准则),约2016-2022年CAGR约为-0.86%。无糖茶自2016年销售量增速逐步放缓,2016年无糖茶销量约1.05亿箱,2012-2016CAGR约3.1%,2017年调整统计口径后,核心无糖茶品牌伊右卫门/三得利乌龙茶2016-2022销量CAGR约1.8%/-8.8%。海外市场上,公司持续发力带动营收增量,2022年海外营收约7972亿日元(IFRS准则),2012-2016年CAGR约14.5%,2016-2022年CAGR约7.3%,推动海外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规模超越国内,2022年约占营收55%。公司成本和费用控制能力较强,2016年后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40%左右,营业利润率稳定在8%-10%。图表:

11-22年三得利食品饮料业务本土和海外部门营收趋势(上:Japan

GAAP准则;下:IFRS准则(17年后采用))图表:11-22年三得利食品饮料业务毛利率趋势(上:JapanGAAP准则;下:IFRS准则(17年后采用))图表:11-22年三得利食品饮料业务营业利润率趋势(上:JapanGAAP准则;下:IFRS准则(17年后采用))1,5001,000500040%30%20%10%0%70%65%60%55%50%45%40%10%8%6%4%2%0%-10%-20%20122013201420152016日本营收(十亿日元)海外营收(十亿日元)日本YOY(右轴)海外YOY(右轴)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001,5001,00050030%20%10%0%60%50%40%30%20%14%12%10%8%6%4%-10%-2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日本营收(十亿日元)海外营收(十亿日元)日本YOY(右轴)海外YOY(右轴)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资料: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

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

Bloomberg,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目录一、复盘日本茶饮市场:无糖茶高景气成长,成就伊藤园、三得利本土龙头二、中国无糖茶市场:茶文化积淀悠久&无糖化趋势驱动,无糖茶蓝海市场迎来爆发三、竞争格局:龙头农夫深耕数十载,品类培育深入人心,新品牌加速入局2.1中国无糖茶市场:茶饮市场发展平稳,无糖茶细分赛道开始爆发➢

国内无糖茶市场:RTD茶饮整体规模平稳,无糖茶在经历前期培育后逐渐进入爆发期。➢

国内无糖茶发展历程:2017年起无糖饮料消费者培育加速,无糖茶行业规模快速增长。1)市场培育期(1997-2010年):国内无糖茶饮料元年为1997年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市场。在早期培育阶段,软饮料行业龙头(统一、雀巢、可口可乐等)曾陆续布局无糖赛道,但消费者习惯尚未形成。2)市场加速探索期(2011-2017年):2011年农夫山泉推出东方树叶,行业逐步进入加速探索期,康师傅和统一等国内龙头和道地等区域品牌陆续推出无糖茶产品。3)快速发展期(2017年至今):由于2018年元气森林气泡水产品加速了饮料无糖化的消费者培育,无糖茶行业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可口可乐推出淳茶舍再次布局无糖茶赛道;2021年上市10年后,东方树叶首次推出新口味,其中青柑普洱口味发展为新大单品。中国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18.1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73.8亿元,CAGR达33%,而同期国内RTD茶饮市场已进入成熟期,2017年以来行业规模基本稳定在900-1000亿元,2017-2022年CAGR为-1.2%。图表:中国无糖茶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图表:国内RTD茶饮规模增长趋缓图表:中国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亿元)年份行业发展阶段8070605040302010080%70%60%50%40%30%20%10%0%1000800600400200010%5%1997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市场20042010统一茶里王进入中国市场(已退出)可口可乐和雀巢推出“原叶”(已退出)市场培育期0%-5%2011201220132015农夫山泉推出东方树叶康师傅推出本味茶庄(已退出)统一推出茗茗是茶(已退出)道地推出解茶-10%-15%-20%探索期可口可乐推出淳茶舍;维他推出无糖茶2018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快速发展期20212021东方树叶新推出2款口味RTD茶饮市场规模(亿元)YOY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亿元)YOY(右轴)让茶推出纯茶系列资料:FBIF,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欧睿,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魔镜市场情报,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2.2国内消费者复盘:健康意识提高,主力消费群体集中在25-40岁➢

消费者端:健康需求成为选择无糖茶的主因。参考日本的经济、人口和消费特征,我们认为与日本的饮茶文化相似,中国茶文化深远悠久,长久的饮茶习惯以及丰富的茶底种类(传统六大茶类:红、绿、黄、青、黑、白茶)为无糖茶饮发展打下基础。另外,目前国内正处于消费升级后的消费分化阶段,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较过去提升、人口逐渐老龄化,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减糖逐渐成为消费共识。另外,疫情反复也推动国内消费者更注重健康饮食,进一步加速了消费者对无糖茶消费习惯的养成。根据亿欧智库统计,疫情后国内消费者有44%以上选择控糖、多吃蔬果和有机食物等健康生活,而较疫情前没有变化的消费者只有16%。有64%/51%的消费者因为无糖茶具有健康无糖/健康无添加的属性选择购买无糖茶产品。国内品牌陆续布局无糖茶赛道,并且在无糖茶赛道在中更多选择0添加的无糖茶饮品赛道,如2022年10月元气森林对旗下的无糖茶品牌燃茶进行配方调整,剔除其中代糖成分。图表:中国消费特征或向90年后日本靠拢图表:疫情后国内消费者饮食习惯健康化图表:消费者购买无糖茶主要动机为健康特征90年代前后的日本中国70%60%50%40%30%20%10%0%2015-2019年GDP增长率从70%60%50%40%30%20%10%0%1985-1990年GDP的CAGR约

7.04%逐渐下降至5.95%(2020-4.7%;2022年增速受疫情影响波动较经济特征主要城市地价在1985-1990年间翻了数倍大);一线城市房价12年至今普遍翻倍9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

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人口特征消费特征12%12%经济泡沫破裂前:享乐主义、个性化消费,奢侈品市场快

21年以前:消费升级,国际奢速成长。侈品品牌加快国内渠道下沉经济泡沫破裂后:理性消费

21年以后:消费分化,追求高成为主流,追求轻奢和高性

性价比,国货、零食量贩崛起价比产品女性在房和车等大宗消费承担较少,收入多用于自身消费,“她经济”崛起女性社会化后消费能力增强,年轻女性追求更精致化生活消费力特征中国海外资料:亿欧智库,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亿欧智库,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2.2国内消费者复盘:健康意识提高,主力消费群体集中在25-40岁➢

消费者特征:复购比例较高,主力消费群体集中在黄金工作年龄。茶饮与咖啡产品相似,具有一定成瘾性,因此形成复购后,消费者粘性较高。根据亿欧显示,无糖消费者每周购买无糖茶的占比达76.5%。同时相比于传统泡茶模式更集中在较高年龄层,无糖茶的消费者相对年轻化,消费者集中在18-40岁的黄金工作年龄,18-25岁/25-30岁/31-40岁分别占无糖茶消费群体的28%/43%/24%。从性别和学历等属性看,根据零点有数数据,58%消费者为女性,80%消费者均已婚,主流收入水平在4000元-1.5万元之间,这部分消费者收入层次较高,出于身材管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购买无糖茶。➢

代水需求逐渐兴起:随着一线、新一线城市消费者消费力的提升、工作压力加大,味道寡淡的饮用水逐渐缺乏吸引力,因此代水饮料需求逐渐提升,新一线城市消费者对无糖茶的需求点相比于整体水平会更倾向于代水需求,消费者认为无糖茶相比饮用水具有更丰富滋味,可以让其饮用更多水。➢

功能性需求逐渐增加:无糖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咖啡碱、茶多酚,对于促进脂肪分解和消耗、降低血脂血压、抗氧化防衰老具有一定作用。随着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由2012年约42%提升至2023年约50%,无糖茶消费的减脂需求也在持续提升。另外无糖茶的咖啡碱、茶多酚,对于醒脑提神也有较好作用,57%的消费者会因为提升功效选择购买无糖茶饮。图表:无糖茶消费者复购频次图表:无糖茶消费者集中在25-30岁的黄金工作年龄图表:新一线城市无糖茶的代水需求逐步兴趣新一线城市消费者相比整体人群对无糖茶需排序求的差异Top1比水多一点滋味,可以喝更多水Top2Top3恢复精神每周购买3次以上定期购买资料每周购买1-3次每月购买18-25岁41-50岁25-30岁51-60岁31-40岁可以更方便地喝茶偶尔购买资料:亿欧,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亿欧智库,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亿欧,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2.3国内竞争格局:无糖茶品质提升趋势明显,新锐品牌持续加入➢

无糖茶VS有糖茶:无糖茶茶底品质提升趋势明显。对比主流传统茶饮产品和无糖茶产品,我们发现传统茶饮由于一般采取较差品质的茶底,因此需要添加糖以及其他添加剂平衡风味,而消费者对无糖茶口感一般要求清爽无苦涩为,因此推动无糖茶品牌一般使用较高品质的茶叶萃取。➢

无糖茶品牌格局:传统品牌市场份额稳固,新势力品牌持续加入。目前无糖茶主要分为3大类型,传统品牌、新势力品牌、跨界品牌。1)传统品牌,以康师傅、统一、东方树叶、三得利为主,这些品牌通过扩充子品牌、新增SKU实现产品升级迭代。传统茶饮品的渠道优势仍然较大,因此RTD茶饮市占率上,康师傅、统一市占率仍排名前三,22年市占率分别为33.7%、10.6%。无糖茶细分赛道上,根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9年成为国内无糖茶饮市占率第一后,东方树叶已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较早布局的三得利乌龙茶在即饮茶赛道占比也稳步提升稳居第二。根据马上赢数据显示,2023年4月国内各区域无糖茶(线下)CR3在88%-92%,头部较为集中。2)新锐品牌,由于电商渠道发展,茶饮新势力入局品牌持续增加。如2023年4月,潮汕工夫茶饮料品牌“有丛气”已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青年品质茶饮品牌茶小开暨果汁茶和1分甜的纯茶后,新推出了全新包装的原叶名茶茶本味系列,以碧螺春、大红袍、金骏眉为主;功能饮料龙头东鹏推出“鹏友饮茶”-乌龙上茶等。新势力品牌在营销推广上实现差异化和年轻化,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尝鲜,同时在渠道利润较为丰厚,渠道推力较足,有望获得突破。图表:无糖茶主要参与品牌梳理图表:无糖茶较传统茶饮在品质有较大提升主流品牌三得利农夫山泉产品乌龙茶东方树叶品类上市时间19972011特征传统茶饮无糖茶饮传统品牌康师傅无糖茉莉绿茶2023茶底茶粉勾兑或碎茶叶开发苦涩,不清爽高品质名种茶;茶叶萃取清爽不苦涩统一元气森林让茶有丛气茶小开奈雪的茶伊利茶里王燃茶让茶有丛气茶本味奈雪的茶茶与茶寻鹏友饮茶20042017202020142023202220222023茶味配料新势力品牌添加剂较多健康无添加是否含糖加糖无糖跨界品牌东鹏饮料资料: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2.3国内竞争格局:内部价格带有所分化,主流价格带挖掘更多细分茶种➢

价格带:4-7元逐渐成为主流价格带,但竞争相对激烈。国内无糖茶饮料的主要价格带分为1)4元/瓶以下;2)4-7元/瓶;3)7元以上/瓶。其中1)4元及以下的无糖茶饮产品为大众茶饮产品,消费者多为价格敏感人群,对无糖茶饮产品品质要求不高。根据亿欧显示,消费者接受度为12.2%。其中康师傅布局较早,品牌知名度高、渠道力较强,而且该价格带消费者较少,因此竞争对手较少。

2)4-7元是无糖茶饮产品的主流价格带。4-7元价格带的消费者接受度为77.4%,远超其他价格带。品牌上,除了较早布局的三得利外,主要以东方树叶、燃茶、茶里王等国内品牌为主,新兴无糖茶品牌如东鹏的鹏友饮茶等主要也是布局这个价格带。因此随着入局企业的增加,竞争逐渐激烈。3)7元以上的无糖茶饮产品以麒麟、绫鹰等进口品牌为主。消费者接受度约10.4%。由于产品价格带较高,主要的消费者为无糖茶饮重度消费人群,对品质要求较高。➢

茶种:相比传统的红茶、绿茶大类,主流价格带的无糖茶挖掘更多细分茶种。我国目前低端、高档无糖茶使用的茶底基本是相对流行的红茶、绿茶品类。主流价格无糖茶产品除了保留传统的红茶、绿茶(含茉莉花茶)外,更多开发出青茶(乌龙、单枞)、黑茶(普洱)等细分茶种。图表:国内无糖茶行业不同价格带主流参与品牌图表:消费者对不同价格无糖茶的接受度价格带主流品牌价格(元/500ml)特点康师傅无糖冰红茶康师傅无糖茉莉绿茶东鹏鹏友饮茶乌龙上茶三得利乌龙茶伊藤园乌龙茶茶里王2.42.93.23.53.74面向下沉市场的价格敏感人群,茶底品质较差3元及以下主流价格带,国产品牌众多,消费者对茶底品质有一定要求3-7元淳茶舍燃茶东方树叶让茶44.24.34.65.97.91114CHALI4元及以下4-7元7元以上麒麟进口生茶绫鹰进口玉露绿茶三得利进口浓味绿茶进口产品为主,主要针对品质要求较高的消费者7元以上资料:亿欧,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京东,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2.4中长期展望:对标日本,无糖化替代、近水替代仍有较大空间➢

从增量看:我们认为未来无糖茶主要的增量空间于2大需求,1)无糖化需求;2)饮用水替代需求。➢

1)无糖化:即对有糖茶的存量替代,复盘国内茶饮发展,我们发现11年-17年市场以调味茶、果茶为主力,17年后无糖茶开始崛起。但目前我国茶饮的无糖化率约为7.7%,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还处于较低水平,对标日本85.2%无糖化率,我国仍有较大替代空间。➢

2)近水替代:随着一二线城市消费力提升,无糖茶的用户群体逐渐从过去的控糖、健身人群等高粘性人群,拓展为泛需求人群,对于一二线城市的白领消费者而言,无糖茶获取方便,味道近似于有风味的水,因此从需求上逐步对日常饮用水的替代。日本矿泉水定价较高,因此无糖茶具有一定代水的性价比,而国内无糖茶的价格较饮用水更高。但对比中日无糖茶支出占月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一二线城市的支出占比仍低于日本工薪家庭。另外,参考瑞幸9.9元咖啡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对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低价饮料快消品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因此无糖茶仍有持续替代瓶装水的空间。图表:无糖茶占用可支配收入比例较低,未来有望持续替代瓶装饮用水需求图表:2022年亚洲多国即饮茶饮料无糖化率对比100%90%80%70%60%50%40%30%20%10%0%主流无糖茶价格(元/日元,

占收入比例

(元/日元,

为饮用水价每500ml)饮用水价格

无糖茶价格2022年可支配收入

月均可支(元/日元)配收入500ml)格倍数2.00北京城镇居民上海城镇居民广东省城镇居民全国城镇居民日本工薪家庭84,02384,03456,90549,283435,0017,0027,0034,7424,10736,2500.09%0.09%0.13%0.15%0.21%6376641.19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资料:欧睿,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Wind,亚马逊,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2.4中长期展望:对标日本,中长期国内无糖茶市场或有约7倍增长空间➢

中日差异化:国内格局与日本仍有差异,相比于日本以即饮为主,国内现制茶饮发展较快,在现制茶饮竞争下,即饮无糖茶的增量空间预计有所压缩。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即饮茶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后进入平稳期,2013-2022年即饮茶市场规模CAGR为-1.1%,2022年我国即饮茶市场规模达932亿元。而中式现制茶饮受益于消费力提升保持较快增长,2017-2022年市场规模CAGR为19.7%。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中式新茶饮与无糖茶相似,同样采用相对较好的茶叶为茶底。一二线城市现制茶饮亦有低糖化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对现制茶饮对即饮无糖茶的需求有一定替代作用。➢

中长期无糖茶行业规模展望:1)从人均消耗量看,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人均即饮茶消费量为53升,约为我国人均消费量的6倍(8.8升)。2)从即饮茶占比看,由于新式茶饮的发展,即饮茶占软饮料比重从2017年的23.4%下降至2022年的18%,下滑5.4pct,与日本26%的稳态占比仍有较大差距。另外无糖茶持续获取有糖茶的份额,无糖茶销售额占即饮茶比例由2022年的8%提升至2023年10月的13%。参考欧睿国际,2025年茶饮料无糖化率有望达18%,我们预测中国无糖茶规模有望达165亿元,2022-2025年CAGR为32%。中长期看,由于无糖化率的主要驱动城市化下主力消费者的消费力和健康需求提升,参考中日城市化率差异,我们假设中长期中国茶饮无糖化率有望达60%,即饮无糖茶市场规模有望达582亿元,未来市场规模或有7倍空间。图表:中国新式茶饮行业规模快速提升图表:中国新式茶饮外卖甜度选择图表:无糖茶行业规模测算(2022年主要为疫情因素影响)20222025E2030E12001000800600400200030%25%20%15%10%5%100%80%60%40%20%0%中国软饮料规模(亿元)5,1705,6496,057即饮茶规模即饮茶占比93218%90416%26%18%85%96916%日本即饮茶占比中国无糖化率0%8%60%58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长沙深圳广州上海多糖北京日本无糖化率中国无糖茶规模(亿元)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亿元)YOY(右轴)低糖/0糖72165正常甜度资料: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美团外卖,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资料:欧睿,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测算目录一、复盘日本茶饮市场:无糖茶高景气成长,成就伊藤园、三得利本土龙头二、中国无糖茶市场:茶文化积淀悠久&无糖化趋势驱动,无糖茶蓝海市场迎来爆发三、竞争格局:龙头农夫深耕数十载,品类培育深入人心,新品牌加速入局3.1国内主要参与者:龙头农夫潜心深耕数十年,品类培育深入人心➢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潜心深耕数十年,品类培育深入人心,已成行业第一大单品。农夫山泉在2011年推出了无糖茶饮品牌东方树叶,但早期东方树叶的口味并不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2016年曾被网络投票为最难喝饮料之一。但公司持续对消费者培育,随着2018年起“无糖化”潮流崛起,东方树叶抓住了市场契机,于2021年推出东方树叶的大单品青柑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