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语口译水平_第1页
如何提高英语口译水平_第2页
如何提高英语口译水平_第3页
如何提高英语口译水平_第4页
如何提高英语口译水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找出症结所在,提高英语口译水平一、听力水平(信息输入)口译,顾名思义,“口”代表“嘴巴”,但实际上,,若要做好口译工作,首要的恰恰不是嘴巴而是另一个感觉器官,那就是耳朵!口译员在工作中,要先听别人讲述,在听懂、听真切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转述。听不太懂,听错了,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就会出现信息转述的错误。现实口译过程中,我们的口译员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英美人士开口后,口译员不能百分百地听懂对方,或只能听懂一半,或只是三分之一。听力差,就无法准确而有效地转述。听懂听不懂,听懂多少,全听懂之后又能记住多少,这些因素,往往都直接影响到一场口译的效果。现在,我们做个假设,就当作能全部听懂,那么全听懂之后,如何去记住它们?口译实践证明:全听懂并不代表能全记住。通过听力而获得的信息,目前有两种记忆方式:一种是“笔记”,即当场做笔记;另一种是“心记”,即记在心里。由此,先谈谈随听力应运而生的笔记。口译的笔记,若按正规化要求,应该学习速记(shorthand),从而使笔记的各种记号和符号统一规范化。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各高校和社会机构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口译速记培训班。所以,学生的笔记(速记),包括社会上口译员的笔记,形式五花八门,十分杂乱。此外,必须看到:口译笔记在使用场合方面有其较大的局限性。在口译实际操作中,只有当坐在桌旁、处于稳定和安静的环境之时,口译员才可使用一下笔记。当口译员处于动态时,就不便使用。比如,陪着外宾,边走边口译,步履匆匆,这时掏出小本子做笔记方便吗?和外宾坐在汽车里,颠簸不停,这时做笔记方便吗?这是交传口译。在做同传口译时,由于需要同步,边记边译,则会分散时间,分散注意力,使得同传口译无法同步跟上。所以,同传口译不提倡做笔记,而应该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一边心里记,一边同时译出。这里我举个例子:十多年前,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和我一起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一次国际会议做同传,在同传过程中,他不仅不做笔记,而且还自始至终双目紧闭,因为我们都知道,边做笔记边口译,客观上来讲,不仅跟不上,而且会使自己分神,产生干扰。所以,就口译中涉及的听力而言,应该明白:在交传口译中,一个合格的口译员要具备不靠笔记而心里强记三句和五句的能力(因为在交传口译中中外宾客通常说三句或五句左右停一停),即主要依靠心记;在同传口译中,则不提倡做笔记。口译训练中,心记训练,短时记忆训练,要重于笔记训练!同时,还要注意:无论交传口译还是同传口译,其信息的饱和度和准确度都不能和笔译相比。交传口译或同传口译,都会出现漏译和误译。口译中的漏译和误译,是可以体谅的。可以说,口译员,包括我国外交部的口译员和联合国的口译员,都无法逃脱口译中出现漏译和误译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口译员和一个普通的口译员,他们的差别只是:前者的漏译和误译少些后者的漏译和误译多些!所以,口译学习者和入行新人,一定要认清这一难以扭转的无情事实,打消追求完美主义的想法,从而在口译练习和未来口译工作中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压力。结论:口译过程中,通过听力接收汉语和英语信息,心记重于笔记,着重抓住大意。在此基础上,尽量在信息的饱和度和准确度方面不断向前迈步。这,就是口译的固有特色和口译员们的努力方向。些高校和口译培训机构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学口译的学生们,现在的问题绝非会不会做笔记,而是有时根本没听懂或听不懂老外在说什么!所以,一定要抓住信息输入的关键问题,那就是“听力”!听力水平,才是症结所在。对于口译,如果我们只强调口头表达能力,不注意听力训练和听力提高;如果只谈某人的口语如何如何,不考察其听力水平,必然会为口译留下后患。二、笔译功底(信息处理)也许有人会问:练习口译和笔译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让们先来分析一下口译的操作过程。口译,往往是事前没有准备的,是随机的、即兴的。口译中面对瞬息万变的不同信息时,仅仅靠以前英语教材上提供的那些内容、用词和句型,对号入座用口语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念头和不同的事物,那是绝对不够的。所以,现场口译时,必须通过听力,将获取到的种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瞬间编辑和处理,然后脱口表达出来。把大脑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同信息,进行瞬间编辑和处理的过程,就是口译员在自己大脑中紧张的翻译过程,只不过不显山不露水而已。译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口译的操作过程。口译,往往是事前没有准备的,是随机的、即兴的。口译中面对瞬息万变的不同信息时,仅仅靠以前英语教材上提供的那些内容、用词和句型,对号入座用口语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念头和不同的事物,那是绝对不够的。所以,现场口译时,必须通过听力,将获取到的种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瞬间编辑和处理,然后脱口表达出来。把大脑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同信息,进行瞬间编辑和处理的过程,就是口译员在自己大脑中紧张的翻译过程,只不过不显山不露水而已。那么,我们在口译过程中进行的汉译英和英译汉,这种翻译功底究竟基于什么?有人说,过去在学校,老师要求学生用英文的思维方式,即用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去讲英语、写英语、做翻译。这种理想化的倡导,实际行不通。因为,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在中国这片国土上生活过十多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文的遣词用字及句子架构,都已经深深扎根于脑海。我们做口译时,必定要经过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文的遣词用字及句子架构,转换成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英文的遣词用字及句子架构的过程,这个转换过程其实就是翻译。而这种翻译,对中国人来说,就是通过笔译训练而具备的功底。笔译在遣词造句上所需的时间,显然要充分得多、从容得多,而口译远没有那么充分、那么从容。不难想象,如果一个人的笔译,在拥有充分时间处理的有利条件之下,质量都不理想,毛病百出,在需要瞬间做出反应的口译中,怎么可能会有好的表现?这里,我想举个例子:2012年,江苏省副省长在省政府接见芬兰诺基亚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先生。这位先生曾担任芬兰总理四年,是很重要的外宾。当时,副省长的口译由江苏省外事办公室的译员担任,而我为芬兰前总理做口译。在口译过程中,副省长频繁提及“通信”(telecommunication),而这位口译员却将其错译成communication(“交流”或“沟通”)。显而易见,这个译员很可能以前在笔译时就错误地认为communication等于telecommunication。在笔译受训阶段,如果认知和判断错了,口译时必然出错。如果只是泛泛地谈练口译,而没看到它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笔译功底,没看到笔译阶段就要获得正确认知的重要性,肯定会在口译时出现后遗症。因此,一定要把口译技能的训练和运用上升到笔译训练和运用的高度来认识。三、口语能力(信息输出)众所周知,宇宙飞船是靠火箭送入太空的,火箭就是宇宙飞船的载体。口译是靠口语来表达的,口语则是口译的载体。所以,口语是口译的重要因素。谈口译,一定要谈口语。有的口译员常常感到纳闷:我的口语很流利,语速很快,可是在为外国人做口译时,有时外国人却听不懂我在讲什么,或只能听懂一部分。倘若听众是中国人,大可怪罪对方听力欠佳;倘若对方是英美人士,也有如此反应,那就得认真反躬自问了。别人能否听懂你的口译,你的口语发音是否正确很关键。举三个实例。第一个例子:在北京由时任国务院总理主持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口译员遇到“中美合作”这四个字,其中涉及“合作”这个词的发音。“合作”应该是cooperation(双元音),“中美合作”应该是Sino-UScooperation。这位口译员却把“合作”cooperation错译成corporation(公司)。总理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多次提到“中美合作”,糟糕的是,这位口译员也就多次错译成“中美公司”(Sino-UScorporation)。第二个例子:在一次国际医学论坛上,口译员把“炎症”(inflammation)错译成了inflation(通货膨胀)。第三个例子:在第四届全国口译大赛华东区决赛上,考试的一段口译里频频出现“时代”(era)这个词,有位参赛选手却频频错译成area。所以,口语发音的准确性,绝不容忽视。四、口译能力的提高之道

译员的口译能力来自哪里?来自以往的笔译学习,来自以往的听力和口语受训经历。全面地说,是来自我们以往的听力水平、笔译功底和口语基本功这三方面。回顾一下,当初我们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条件,又是走过了一种什么样的受训路程。在公办高校和民营培训机构里,听力、笔译、口语这三种基本功的训练,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实施的,互相之间是脱钩的、割开的。比方说,在南京大学(其他大学也是这样),听力课只设在低年级,口语课也只设在低年级,到了大三和大四,整个儿就没有听力课和口语课了。而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的断档和时间的不连续性,使得学生在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两个重要的口译因素上,离口译要求渐行渐远。当走向社会做口译时,才发现听力和口语留下了先天不足的后遗症。于是,在口译过程中,就听力而言,听老外讲话只能听懂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在口语表述中,语调方面或土腔土调,或怪腔怪调,让人听了浑身不舒服;语音方面不准不对,轻则有伤大雅,重则使人完全误解;语流方面磕磕碰碰、结结巴巴。而在口译的“译”的过程中,由于以前笔译功底不扎实,口译中便出现乱用词和乱造句的现象,词法和句法混乱。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听力、口语、笔译和口译这四种基本功不能同期进行训练造成的。所以,任何一所公办高校和民营培训机构,都应把上述四种基本功自成一体地进行同期强化训练,这是有识之士看到的当务之急。鉴此,口译员和口译界面临以下两大问题:(1)在听力水平、笔译功底、口语能力三个方面,公办高校和民营培训机构,均缺少一套综合性同期训练系统,结果导致走向社会的口译从业者在“听懂、译对、口语纯正”方面先天不足,顾此失彼;

(2)由于市场对口译员的大量需求只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所以各高校和民营培训机构里,口译教学老师数量,凤毛麟角,远远少于传统英语课程教学的老师,而具有真才实学及丰富口译经历的老师,更是奇缺。我们应尽早建立一套综合性的同期训练系统,使口译员能在听力水平、笔译功底、口语能力三个方面得到同期全面发展;同时希望多一些在口译方面颇具实力的老师传经送宝,而不是只教翻译理论或做笔译的老师。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市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