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文明+小专题通关训练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古巴比伦文明+小专题通关训练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古巴比伦文明+小专题通关训练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古巴比伦文明+小专题通关训练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古巴比伦文明+小专题通关训练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古巴比伦文明一、单选题1.《汉谟拉比法典》写道:“安努和恩利尔(神)为了人民的利益呼唤我的名字:汉谟拉比,虔诚的、神所敬畏的王子,(任命我)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这反映该法典(

)A.阻碍宗教传播 B.限制商业发展 C.强调君权神授 D.激化社会矛盾2.有史学家指出:“随着农业的产生,人类与地球家园之间长期以来的平衡状态遭到了水久性的破坏。……用不了多久,美索不达米亚先前那些5000到1万人规模的城市就让位给了人口过百万的帝国首都。这种人口爆炸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即人口压力促使农业进步,农业进步反过来又促使人口增长。”据此可知(

)A.人口增长促进农业进步 B.农业发展推动人口增长C.帝国扩张带来人口发展 D.人口与农业的相互影响3.史诗是一种庄严宏大的长篇叙事诗体裁,主要记录重大历史事件、歌颂著名英雄人物,全面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人类的文化发展与精神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

《吉尔伽美什》这部作品(

)A.是两河流域辉煌文明的杰出代表 B.用象形文字写成的浪漫神话C.反映了汉谟拉比统治的社会风貌 D.描绘种姓制度下的印度社会4.在两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中,雨季需要排涝,其他季节需要灌溉,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修筑水利坝渠。在当时,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体协作,也就加强了居民的往来,进而推动了国家的出现。这主要说明(

)A.原始农业需要集体耕作 B.水利建设保障农业发展C.农耕文明源于水域丰富 D.农业生产促进政权形成5.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的《乌尔纳姆法典》规定“倘若一个人起歹意使另一个人的女奴隶失去清白,此人应付5舍客勒(计量单位)的银”;“倘若奴隶或女奴隶逃跑并出了城界,(而别)人把她(或他们)带回,主人应付给带她(或他们)回来的人2舍客勒的银作为酬报”。这表明《乌尔纳姆法典》(

)A.注重对妇女权益保护 B.旨在维护奴隶主特权C.标志民法体系的完备 D.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6.下图是公元前18世纪某法典的原文拓片,其译文如下:(117条)倘负有债务之公民,交出其妻、其子或其女以抵银,或交出以充债务服役,则他们当在债主家服役三年,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118条)倘他交出以充债务服役的是奴隶,则塔木卡(商人,同时也是债主)可以不待期限终止而出卖之,他不得要求收回。据此可知,该法律(

A.兼顾传统习俗和阶级统治 B.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C.废除债务奴隶以保护公民 D.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7.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这些契约(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盛行 B.消除了租赁双方的纠纷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8.那时候已经存在灌溉的河渠,但修筑河渠的人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巴比伦的辉煌已经消失,波斯和马其顿的继承者也被帕提亚取代,但人们的耕作情况与居鲁士刚刚征服此地时很相似。许多城镇都在使用希腊语,塞琉基亚有学识的人可能会批判雅典的哲学或者悲剧,但对于这些事情,几百万的农民都一无所知。材料旨在说明(

)A.古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B.西亚文化在批判继承中发展C.不同文化在碰撞交融中创新 D.两河流域在冲击动荡中衰落9.古代两河流域的新年观念和节庆观念从早期单一的庆祝农业丰产丰收的、贴近自然的、具有实践性的庆祝活动,发展成为后期上层社会和君主主宰的、程序过程十分复杂的复合性节日活动。这反映了(

)A.国王统治的权威性逐渐增强 B.节日活动的政治趋向日趋明显C.除旧布新是活动的核心内容 D.各民族各阶层的交融加强10.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水神伊亚要用洪水灭世的故事,被后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版本的诺亚方舟。大部分观点认为《吉尔伽美什》中洪水章节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民族关于洪水的记载有关,甚至认为《圣经》中关于大洪水的部分是从《吉尔伽美什》史诗的记载演变而来的,就证明了圣经抄袭了早期的说法。持否认态度的学者认为,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许多洪水故事,但事实细节可能会随着时间流传而改变,从而出现不同的解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同文化之间相似的细节,其来源可能并不相互依赖B.历史的真相因时代久远、彼此争论不休无法达成共识C.《圣经》以不同的故事叙述方式保留还原了历史真相D.《吉尔伽美什》中的叙述是关于洪水灭世的最早版本11.为方便记录,古代在两河流域居住的埃兰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都用楔形文字记录他们自己的语言。公元前4世纪后楔形文字逐渐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波斯帝国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B.古巴比伦王国为古亚述帝国所吞并C.罗马帝国征服西亚后推广拉丁字母 D.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后引入字母文字12.如图是苏美尔文明的滚印,这些早期的圆柱形印章成为所有权和身份的标志。它们由石头、玛瑙或贝壳等硬质材料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文字和符号。这些材料(

)A.有利于探索国家的诞生 B.体现了奴隶经济的繁荣C.印证了文明的多元起源 D.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建立13.公元前三千纪,苏美尔人已经会以图形符号的形式,将牧群、所需饲料及种子的数量等内容刻在泥板上并烘干保存。之后,这种图形符号以统一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形成了楔形文字。这说明楔形文字(

)A.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B.借鉴了古埃及文明成果C.成为字母文字的源头 D.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14.20世纪初,法国考古队在伊朗苏萨古城旧址发现一个公元前18世纪的黑色玄武岩石柱,石柱上面刻有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规定的条文。”该“石柱”可用来印证(

)A.古巴比伦出现法治文明 B.东北非已经使用象形文字C.罗马民法追求公平正义 D.亚述帝国颁行了成文法典15.这个文明发祥地被古希腊史书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它与尼罗河流域埃及段一样干旱少雨,但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河流没有周期性泛滥,偶尔一次大泛滥会造成巨大灾难,居民几乎无处可躲。周围众多的游牧民族经常入侵,逐鹿于此。这个古代文明(

)A.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C.最早提出了按位记值的方法 D.诞生了洪水和方舟的传说16.黏土在古代两河流域广泛用于修建城市、制作陶罐,还可用于书写文字。约公元前3100-公元前3000年的一块黏土板(图)上记载了啤酒和政府机构的诞生。这说明(

)A.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特质 B.苏美尔出现众多城市国家C.文字是传承文明的主要形式 D.古代文明发展具有相似性17.苏美尔各城邦的王不少被称“恩”或“恩西”。“恩”和“恩西”都是城市国家主神代理人的称号,其职责是代神理财、管理神庙经济和主持修建公共工程,并拥有军权和司法权。这说明(

)A.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B.神庙经济居于主导地位C.君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 D.社会阶层带有等级色彩18.某地区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下列属于该地区文化成就的是(

)①创造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②创造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③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④创造从1到9的数字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他们主要使用六十进位制,1、60、3600、21600和其倒数1/60、1/3600……成为这种进位制的基本数字。六十进位制的影响深远,今天我们用于计算时间、圆周、弧形和所采用的六十进位制也源于此。古代这一数学成就取得于下图中(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0.汉谟拉比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说:“关于都尔·古尔古里城地区的土地,乌埃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尼。这说明古巴比伦(

)A.重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专制王权影响市场发展C.土地交易渗透契约精神 D.政府重视保护私有财产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前2000多年,苏美尔人就按照一定项序摆放他们的泥板档案。乌尔第三王朝的小泥板说明了当时泥板档案的管理办法。在巴比伦时期,文件已经有了严格的归档制度。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占领玛里后,即对玛里档案馆内的泥板档案逐篮进行了重新分类。乌加里特国王档案馆采用了职能分类法,即为每种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文件设置一个库房。在亚述时期,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拨在首都尼尼微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档案图书馆,不仅收藏国王的档案文件,也大量收集和复制各种历史文献,按主题把泥板划分为7大类:历史泥板和政府泥板、地理泥板、法律泥板、商业泥板、税册和贡品账目泥板、传说和神话泥板、科学泥板。泥板都装在泥罐内,泥罐则成排地摆放在架子上。每个大类的泥板占用一个房间,在每个房间靠近门口的墙壁上,挂有该房间的泥板清单,类似于现代的架藏目录。——摘编自黄坤坊《古代两河流域的档案管理技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档案发展的历程。(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两河流域档案的发展。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律在两河流域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英国学者萨格斯统计,在迄今所发现的楔形文献中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在苏美尔文献中占95%左右。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法典的制定和颁布成为两河流域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乌尔第三王朝国王乌尔纳木颁布的《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摘编自关颖、唐韵娣《欧洲文化源流》材料二:乌尔第三王朝重视农业、兴建水利,不断扩大国王与寺庙的农庄。一个农庄管理者可拥有十五公顷土地。在劳动力方面,十个城内王室与寺庙占有两万一千多名奴隶。国王舒尔吉在位时九次向外远征,久而久之,阿摩利人威胁着乌尔王朝的独立。公元前2007年,控制着海陆交通的要道。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苏姆阿布姆于此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792年,掌握了公社与寺庙的领导权,在军事与政治上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其后,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建立起来。——摘编自阁宗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两河流域重视法律建设的目的。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

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如果一个自由民毁坏了一个贵族的眼睛,他应当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将另一个自由民的奴隶致残,那么,这位自由民要给予另一自由民折价赔偿。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汉谟拉比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的原因有哪些?(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颁布法典的宗旨。(3)从材料二来看,法典的时代特点是什么?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楔形文字】17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在两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发现了许多刻有符号的泥版。有人认为这是虫子爬过的遗迹,有人认为是古人的文字。欧洲学者展开了长期、艰苦的破译工作,考证出它是一种古老文字——楔形文字。(1)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哪一古老居民?为什么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泥土?【文明更迭】正当人们在这片广阔的两河流域上定居、繁衍生息的时候,在这些条件优越的地区以外,土壤不那么丰腴而且更容易受季节改变所影响的地方,正在出现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口虽少却更有活力的民族——原始游牧民族。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H.G.韦尔斯《世界史纲》(2)为什么说“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后,是怎样加强该地区统治的?【依法治国】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二○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汉谟拉比法典》(3)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是怎样的一部法典?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氏族制演变而来的苏美尔城邦,在其形成之初主要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又称“公民大会”)。它们分别是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首领、氏族长老会议和民众会议演变而来的。城邦首领有多种称号;他们是城邦主神的最高祭司,居住在主神神庙内,负责主持城邦的祭祀活动,掌控神庙的经营和修建;他们还主管城邦水利工程的修筑,他们平时参加政权管理,战时统帅军队。据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记载,乌鲁克城邦在面临外敌入侵时,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的抵抗主张虽遭到贵族会议的反对,却在得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后实现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材料二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为了统治疆域广阔的国土,古巴比伦国王宣扬自己是众神之王。国王不仅有权任命和罢免官员,还全权处理国家的一切事务——包括军队的、宗教的、行政的、司法的……他们在都城中心下达指令,由下一级的官员负责传达,政令被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使所有人遵守。汉谟拉比统治时期,一个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及一套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官僚机制逐步成型。——摘编自[英]莱昂纳德·W·金《古代巴比伦:从王权建立到波斯征服》(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美尔城邦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谟拉比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贡献。参考答案:一、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根据材料“安努和恩利尔(神)为了人民的利益呼唤我的名字:汉谟拉比,虔诚的、神所敬畏的王子,(任命我)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将统治者比作神的代表,宣扬君权神授,C项正确;信仰神不一定是宗教,排除A项;材料是政治统治而没有涉及限制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激化社会矛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材料论述了农业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即人口压力促使农业进步,农业进步反过来促进人口增长,两者相互影响,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相互影响,A、B项片面反映材料,排除A、B项;帝国扩张带来人口发展,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C项。故选D项。3.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史诗,是两河流域辉煌文明的杰出代表,A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排除B项;《吉尔伽美什》是苏美尔人的史诗,与汉谟拉比无关,排除C项;《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史诗,与印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据材料“在两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开始修筑水利坝渠。在当时,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体协作,也就加强了居民的往来,进而推动了国家的出现”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发展需要集体协作的浩大工程,推动了国家的出现,所以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促进国家政权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对于浩大工程的需求推动了国家的产生,没有涉及原始农业采取的耕作方式,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国家的出现,而非水利设施推动农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两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情况,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问题,没有涉及农耕文明的起源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材料可知,奴隶是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伤害他人的奴隶应该支付赔偿,将奴隶带回,奴隶主应付给一定钱财,可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项正确;材料中的女奴隶属于私有财产,不属于妇女群体,排除A项;公元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标志民法体系完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的保护,不是规范社会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根据材料“负有债务之公民,交出其妻、其子或其女以抵银,或交出以充债务服役,则他们当在债主家服役三年,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充债务服役的是奴隶,则塔木卡(商人,同时也是债主)可以不待期限终止而出卖之,他不得要求收回”可知,该法典对公民和奴隶的态度是不同的,公民以役抵债后可以获得自由,不能被买卖,而奴隶可以随意买卖,这表明该法典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公民权,保留了保护本国本族人的习惯,同时,区别对待奴隶,以维护奴隶制度,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奴隶社会,不是封建社会,该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交出以充债务服役的是奴隶”表明当时债务奴隶制仍然存在,没有被废除,排除C项;古罗马使用拉丁文,材料中的法典使用楔形文字,所以该法典不是古罗马的法典,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西亚。根据材料“其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和所学可知,契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契约双方的利益,体现了公平、平等,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D项正确;租佃关系指的是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他们与佃农就形成租佃关系,这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契约无法消除租赁双方产生纠纷,“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8.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亚)。根据材料“修筑河渠的人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巴比伦的辉煌已经消失,波斯和马其顿的继承者也被帕提亚取代,但人们的耕作情况与居鲁士刚刚征服此地时很相似”“几百万的农民都一无所知”可知,两河流域在冲击动荡中逐渐衰落,其辉煌的文明成果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D项正确;古希腊文化的中心东移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西亚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符合史料,但材料没有提供与“发展”相关的信息,排除B项;“不同文化在碰撞交融中创新”的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没有提供与“创新”相关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节庆观念从贴近自然的实践性活动发展为君主主宰的程序复杂的复合节日活动,这说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节日活动的政治趋向日趋明显,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并非国王统治的权威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节庆的除旧布新,排除C项;“各民族各阶层的交融加强”体现为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是材料主要表现“节日活动的政治趋向”,排除D项。故选B项。1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有学者认为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水神伊亚要用洪水灭世的故事,被后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版本的诺亚方舟,但否定者认为,每种文化都有许多洪水的故事,但事实细节可能会随着时间流传而改变,从而出现不同的解释,说明虽然有相似的细节,但来源可能并不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赖的,A项正确;历史的真相因时代久远,但也可以通过历史研究方法得出一定的结论,排除B项;《圣经》是宗教经典,不是历史记叙,不能完全还原历史真相,排除C项;材料强调是不同地区都有洪水的故事记叙,不是《吉尔伽美什》的翻版,排除D项。故选A项。1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后楔形文字逐渐消失了”可知,公元前4世纪西亚地区的重大政治或文化活动影响了楔形文字的存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成功灭亡波斯后,亚历山大在此推广希腊文化,引入字母文字以取代楔形文字,D项正确;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兴起,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排除A项;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8世纪被古亚述帝国吞并,排除B项;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苏美尔文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滚印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体现了阶级的逐渐诞生,反映了这一时期苏美尔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对探索国家产生具有重大作用,A项正确;滚印主要是与国家权力有关,无法体现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苏美尔文明,没有其他文明的情况,无法反映文明的多元化特征,排除C项;滚印是所有权和身份的标志,但不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无法反映君主专制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材料可知,古代苏美尔人以图形符号形式记录农牧业发展状况,这说明楔形文字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古代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排除B项;腓尼基字母是字母文字的源头,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伊朗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在这一区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所以这一石柱可以用来印证古巴比伦出现了法治文明,A项正确;伊朗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与东北非不符,排除B项;罗马位于欧洲,与材料中的空间方位不符,排除C项;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935年到公元前612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材料“美索不达米亚”“这里的河流没有周期性泛滥,偶尔一次大泛滥会造成巨大灾难,居民几乎无处可躲”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描述,结合所学西亚文明特点知识可知,西亚文明诞生了洪水和方舟的传说,D项正确;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的是古埃及,并非古代西亚文明,排除A项;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并非古代西亚文明,排除B项;最早提出了按位记值的方法的是古印度人,并非古代西亚文明,排除C项。故选D项。1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明产生时期(两河流域)。据材料“黏土在古代两河流域广泛用于修建城市、制作陶罐,还可用于书写文字”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存在大量的黏土,而黏土又在两河流域文明中广泛应用到城市修建、日常生活用品制造和书写文字上,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特点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古代两河流域又城市修建和政府机构诞生,但据材料不能得知出现了“众多城市国家”,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黏土用于文字书写,不能得知文字是传承文明中的“主要形式”,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没有涉及其他文明,不能得知古代文明发展的相似性,排除D项。故选A项。1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恩’和‘恩西’都是城市国家主神代理人的称号”“代神理财、管理神庙经济”可知,苏美尔城邦的统治者依托神权来提升和维护自身地位,C项正确;材料表明君主负责主持修建公共工程,没有体现出苏美尔城邦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问题,“亟待加强”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A项;材料没有把神庙经济与其他经济类型比较,无法得出“神庙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苏美尔的神权与王权”,而“社会阶层的等级性”相关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8.A【详解】本题为组合类单项选择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可知,这是古代的两河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创造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创造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①②正确,A项正确;古埃及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创造从1到9的数字的是古印度,③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西亚地区。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六十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②是两河流域的古代西亚,B项正确;图中①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排除A项;③是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排除C项;④是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排除D项。故选B项。20.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古巴比伦)。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汉谟拉比认为伊阿·鲁·巴尼的土地所有权是自古就有的,因为在文书上是让渡他的。可见当时的政府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D项正确;乌埃阿·鲁·巴尼并不一定是奴隶主,排除A项;汉谟拉比的诏令是对私有制的维护,并非影响了市场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案例不属于土地交易情形,排除C项。故选D项。二、1.(1)文明诞生之初,苏美尔人将泥板档案按一定项序摆放,并制定了管理办法;巴比伦时期,形成了严格的泥板档案分类归档制度;亚述时期,国王建造大型档案图书馆,按主题划分泥板档案,并挂有泥板清单。(言之成理即可)(2)推动了楔形文字的发展;有助于加强政治统治;促进了文明传承;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材料“乌尔第三王朝的小泥板说明了当时泥板档案的管理办法”可知,文明诞生之初,苏美尔人将泥板档案按一定项序摆放,并制定了管理办法;根据材料“在巴比伦时期,文件已经有了严格的归档制度”可知,巴比伦时期,形成了严格的泥板档案分类归档制度;根据材料“在亚述时期,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拨在首都尼尼微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档案图书馆,不仅收藏国王的档案文件,也大量收集和复制各种历史文献,按主题把泥板划分为7大类”可知,亚述时期,国王建造大型档案图书馆,按主题划分泥板档案,并挂有泥板清单。(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两河流域)。评价:两河流域的档案管理有助于推动了楔形文字的发展;根据材料“不仅收藏国王的档案文件,也大量收集和复制各种历史文献,按主题把泥板划分为7大类:历史泥板和政府泥板、地理泥板、法律泥板、商业泥板、税册和贡品账目泥板、传说和神话泥板、科学泥板”可知,有助于加强政治统治、促进了文明传承;档案管理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2.(1)法律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立法受到高度重视;法律逐渐规范化、成文化;法律较为完整和系统化。(2)规范社会生活、缓和矛盾;组织生产、开展建设;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地位;建立统治秩序、推进武力扩张。【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在迄今所发现的楔形文献中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在苏美尔文献中占95%左右”得出立法受到高度重视;根据材料“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法典的制定和颁布成为两河流域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得出法律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材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得出法律逐渐规范化、成文化;根据材料“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得出法律较为完整和系统化。(2)本题是目的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材料“乌尔第三王朝重视农业、兴建水利”得出规范社会生活、缓和矛盾,组织生产和开展建设;根据材料“不断扩大国王与寺庙的农庄....占有两万一千多名奴隶...九次远征”得出维护奴隶主阶级特权;根据材料“国王舒尔吉在位时九次向外远征”得出建立统治秩序、推进武力扩张。3.(1)原因:社会存在阶级压迫,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国家的诞生;古巴比伦王国强盛;文字(楔形文字)的产生。(2)宗旨:发扬正义、严惩不法之人,反对以强凌弱,维护社会安定。(3)时代特点:法典全面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法典还保留了原始社会时的同态复仇等习惯法。【分析】本题以《汉谟拉比法典》为背景知识,考查学生对古代西亚知识的理解。【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材料一“一个自由民毁坏了一个贵族的眼睛,他应当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将另一个自由民的奴隶致残,那么,这位自由民要给予另一自由民折价赔偿”可得出“社会存在阶级压迫,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此法典是汉谟拉比执政30年后颁布可得出“国家的诞生”;古巴比伦王国强盛,国王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太多,难以应付是颁布法典的重要原因;文字(楔形文字)的产生为法典的颁布提供条件。(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材料一“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可得出“发扬正义、严惩不法之人,反对以强凌弱,维护社会安定”。(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材料二“如果一个自由民毁坏了一个贵族的眼睛,他应当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可得出“法典全面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据材料二“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可得出“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据材料二“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可得出“法典还保留了原始社会时的同态复仇等习惯法”。【点睛】充分理解材料,按要求作答。4.(1)发明者:苏美尔人。原因:楔形文字是用削尖的木棍压在潮湿的泥版上“写”成的,泥版晾干后成为泥版文书,便于保存。(2)原因:适合于定居生活的古代两河流域对于游牧民族有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