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6分)(1),辗转反侧。(《关雎》)(2)蒹葭萋萋,。(《蒹葭》)(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4),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两句,描绘了桃花林芳草萋萋、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致。阅读语段,完成2—3题。(4分)学习了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小华和小宁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重温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期中董卿的演讲,小华边听边感慨: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依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xiāo声匿迹。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到震hàn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使人眼眶湿润,心潮澎湃。今天,我们又一次开启了诗词之旅,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在我们心头萦绕吧!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眼眶()(2)历久弥()新3.请根据上面文段的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2分)(1)xiāo()声匿迹(2)震hàn()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②与此同时,垃圾产生量也在迅速增长。③垃圾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反映越来越强烈,推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④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垃圾乱投、乱放的现象,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再现勃勃生机。(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2)请提取第②句的主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3)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5.请根据你对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材料一:(1)材料一中应填入方框中的字是“”,它的本义是“”。材料二: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2)朱自清认为最初记录歌谣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那么是因为什么呢?请根据你对《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这一篇章的阅读,简要概括。二、综合性学习(7分)6.大地因有光而璀璨多彩,万物沐光而欣欣向荣。每个眼中有光的人,都会温暖身边的人,传递光,让光照亮前行的路。复兴学校八年级(1)班将开展以“致敬好人,吾辈自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活动任务。(7分)【活动一:我书写】请把本次活动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活动二:我劝说】学校为了宣传好人的先进事迹,组织同学们齐聚校操场,集体观看影片《日照好人》,小江同学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不愿意再参加此次集体活动了。你会怎么劝说他?请把你劝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活动三:我推荐】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陕西好人”的事迹在活动课上展示,请你任选其中一位人物,写一段推荐语,给班级同学介绍该人物。(2分)事例一:田野,田小野串串店经理。2004年,一场车祸导致他高位截瘫。他开了田小野串串店,特别推出对残疾人半价优惠的活动。为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他与残疾人朋友共同成立“SCI无翼飞翔”公益中心。他们借助轮椅跑遍西安市的大街小巷,对西安市三环内的道路无障碍环境进行调查,制作了一份西安道路无障碍设施分布电子地图。他们还走进各大康复医院,陪残障患者聊天,组织残障患者外出游玩。事例二:宁仁杰,康宁新型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带领群众兴业致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他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长期关心关爱贫困大学生、留守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受到周围群众的普遍称赞,为新时代青年企业家树立了榜样。事例三:郑建明,村党总支委员,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获市“最美志愿者”“爱心人士”“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他热心公益,致富不忘回馈社会。10多年来,他先后资助30余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他出资15万元,为村里修路建桥、修缮困难户住房;每年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出资慰问坚守在一线的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和社区工作者等。推荐语:【活动四:我参与】小组推选小语作为联络员,联系田野商讨采访事宜,请你补全对话。(2分)小语:田野:好的,没问题。我下周六中午两点以后有时间,地点就在我家店里吧。欢迎你们来。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材料一】这个冬天,“尔滨”这个拟人化的称呼频频在网络上出现,带火了哈尔滨这座古老的城市。“南方小土豆”“小砂糖橘”频频在全网刷屏,短短一周时间里,与“哈尔滨”相关的话题百余次冲上热搜榜,网友们调侃“全网一半的流量都给了哈尔滨”。春节临近,数据显示“尔滨”的热度仍在持续。现在,索菲亚教堂门前站满了“北境女皇”“雪国王子”和“俄罗斯公主”,哈药六厂金碧辉煌的版画博物馆内人头攒动,穿着鱼皮衣的赫哲族和戴着皮毛帽子的达斡尔族在中央大街唱歌跳舞,几乎每个网红饭店外都排着长队,搓澡床位紧张异常,云南“小野生菌”、四川“小熊猫”、山东“小葱”们纷至沓来……贴合南方游客饮食习惯将东北冻梨切片摆盘,把交响音乐会搬进商场,在索菲亚教堂前用无人机升起人造月亮……这些“掏家底”似的待客之道,不仅为哈尔滨“圈粉”无数,也拉高了冰雪旅游市场的热度。(节选自“钛媒体”2024年1月20日,有删改)【材料二】独特的冰雪资源、多元的异域建筑风格、丰厚的城市文化底蕴,让哈尔滨在冰雪旅游市场上一直保有一定热度。而今年这波燃爆全网的旅游热潮,发端于相关部门为应对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而采取的处理方式。面对部分游客在旅游体验方面反馈的不满意,当地职能部门快速反应,不仅真心致歉、连夜整改,还为许多已经进园游玩的游客办理全额退票,将口碑危机转化为一场成功的文旅品牌营销。随后,面对接踵而来的大量游客,哈尔滨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上演了许多将心比心的故事,修建“温暖驿站”供游客“缓缓”,中央大街铺设地毯以防游客摔倒……许多第一次来的外地游客在陌生环境里的不适得到缓解,不同的生活习惯被尊重,多元的旅游需求被满足,体验值和满意度可以说被直接拉满。此外,在《致哈尔滨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中,哈尔滨呼吁全市“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并召开宾馆酒店座谈会,维护旅游市场的秩序。在此引导下,各个职能部门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尽全力满足游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诸多细节需求;各旅游市场主体也相继发出不涨价倡议。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向奔赴,造就了“尔滨”热度。(节选自《农民日报》2024年1月9日,有删改)【材料三】如下图。【材料四】被“南方小土豆”包场后,“哈尔滨会成为下一个淄博吗”的话题也引起热议。随着时间的流逝,淄博热度逐渐下降,网上还传出“烧烤店倒闭”“烧烤店转让”等消息。如何从流量到“留量”,成为各地旅游部门面临的难题。据哈尔滨市文旅部门透露,今年看似偶然爆火的流量,背后却有当地一年的准备。入冬前夕,黑龙江就进行了细致、大规模、多次目的地营销,市场启动很早。当地更摸到了社交网络时代文旅宣传乃至城市营销的“脉门”,人们都说,真诚是必杀技,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这句话其实在社交网络时代更加适用。网络话题、视频仪式感可以激发出游客更多的分享欲,但更重要的是景区能够开发出更多适合分享的“花活”项目。(节选自“川观新闻”2024年1月19日,有删改)7.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异常火爆,“南方小土豆”“小砂糖橘”等纷至沓来。B.“掏家底”似的待客之道,不仅为哈尔滨“圈粉”无数,也拉高了冰雪旅游市场的热度。C.哈尔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市里的呼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尽全力满足游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全部细节需求。D.哈尔滨拥有独特的冰雪资源,如雪乡、冰雪大世界和亚布力滑雪场等。8.根据材料二,说说哈尔滨爆火的原因。(4分)9.生活在南方的小渝和小可准备在寒假去哈尔滨旅游,请结合材料三,提醒他们需要注意什么,并说明理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三月三,荠菜胜灵丹舒飞廉①大年初二,我姐姐、我、我妹妹,带着各自家人乘坐火车,由武汉到南宁探视住在我弟弟家的父母。虽然在线上常常碰面,但几天下来,祖孙三代十余口人在弟弟新居的聚会,仍然令我父母又忙碌又兴奋。母亲跳五行健身操给我们看;父亲钻研二胡,已经拉得有模有样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姐姐在表扬了我弟媳妇做的柠檬鸭之后,说要是有一盘麻油炒地菜多好,我妈跟着说:“在南宁过年,也没什么不好,就是吃不到地菜包饺子。”②是啊,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在湖北的故乡过年的。腊月腊,正月正,年味浓。餍饫了大鱼与大肉之后,大家的兴趣转向了田埂上的野菜,地菜当然是首选的。有时候,大年初一的午后,姐姐和妹妹都会不顾初一不能动刀剪、不能干农活的规矩,穿着过年的新衣服,提着提篓,再在提篓里放着小镰刀,去野外挖地菜。还远未到“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地步,田园里,去年的积雪都还未消融,我们在麦苗与油菜的缝隙里找到一棵一棵的地菜,将一点一点的喜悦汇聚起来,达到“乃盈顷筐”的程度,总得花小半天的工夫。往一桌的年菜里加上一盘麻油炒地菜的愿景是如此强烈,能够将穿得花花绿绿的小丫头们由火坛边上引出来,像羊群一般,放到春风多厉的田野上。③我们所说的“地菜”,其实就是荠菜。王磬编写的《野菜谱》中提到荠菜有好几种,他介绍:“春月采之,生熟皆可食。”配上他自作的谣曲:“荠菜儿,年年有,采之一二遗八九。今年才出土眼中,挑菜人来不停手。而今狼藉已不堪,安得花开三月三?”地菜大概就是在腊月的霜雪里“出土眼”的,十来片嫩嫩的叶子披成两三层,在寒风里簇拥在一起,与菠菜和白菜比起来,它小小的,极不显眼,像个灰姑娘。为将这些藏在作物与荒草间的灰姑娘们请出来穿水晶鞋(包成饺子,做成春卷与春盘),大锄、小锄、长镰刀都派不上用场,只能用打猪草的小镰刀,姐姐她们称作“挖”地菜、“撬”地菜、“挑”地菜,而不说“割”与“采”,也是因采集它们很不容易。④立春雨水之后,田野很快就会变得百草丰茂,千花万卉,如此繁多的植物,为什么单单将“地”这样皇天后土般朴实而有力量的名字赋予地菜呢?我猜想,大概是因为它是冬去春回、岁月更新之后,除越冬作物外,田园里出现的第一种菜蔬,所谓一阳来复,这生命的“阳气”就包含在它纤弱的外形与清韧的滋味里。乡下人将之加到饺子、春卷、春盘这些春天的食物里,恐怕也是为此。等到“花开三月三”,寒食节来到,抽出细薹、开出细密白花的老地菜已不堪食用,但还是会被母亲们由田头地脑里扯一把回来,煮毛壳子鸡蛋给孩子们吃。地菜也好,鸡蛋也好,都象征着生命的“阳气”与“热力”。我老家的方言说到地菜,一般还会加一个修饰词,叫“麻地菜”,一方面是因为地菜外围茎叶跟蒲公英一样,有些浅褐色;一方面,由“麻雀”、“麻子”(那些聪明而脸上有麻子的人)、“麻城”(我们将梦乡叫麻城)、麻姑、麻将那里得来的“麻”字,也有一种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乡土的活力。⑤民谚又讲:三月三,荠菜胜灵丹。《本草纲目》中说地菜明目宜胃。问题是,又好吃又有周的地菜,为什么没有登堂入室,与白菜、萝卜、菠菜等一道,列入菜园种植的时序,而一直被列入“野菜谱”呢?我觉得这可能与王磬讲的“荠菜儿,年年有,采之一二遗八九”有关。太多的种籽,聚集在地菜伞状的花序上,被风吹入田畴与陂塘,在年正月生长出密密麻麻的地菜,乡下的丫头们再勤快,也不过是“采之一二遗八九”,有如此强大的存在感的地菜,又何必与白菜萝卜去争粪壤呢?⑥是的,风吹着地菜花的种籽,吹到哪里,地菜就在哪里生长。我猜想,第一粒地菜的种籽,多半是远在四五千年的文明社会之前,被东亚的季风,由中亚的草原上吹来的,陪伴着它的,是形成黄土高原的亘古风尘——随后,繁衍生发得更多的地菜种籽,被季风吹往中国的东南西北,地图上地菜的分布路径,大概就是季风吹拂的路线。⑦季风在南方的山岭前停下了脚步,任由热带的中国发挥出另外一番风土,这也许就是我姐姐在她居住的地方找不到地菜的原因吧。看来风的脚步,还是不如火车,它花了千万年,也还没有将细羽般的地菜的种籽吹入南国,而我们日夜之间,就由北方的冰雪地来到了温暖的南方。我弟弟一家人,他们开枝散叶,马上也会将南宁变成他们的新家乡。晚上酒席间,我对父亲讲,他与母亲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故乡的村庄,我们兄弟姐妹,辗转到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等到他的孙子一辈,恐怕就会在世界的角角落落了。到时候,不知道他们能否遇到拉二胡、跳五行健身操的人,除旧布新的辰光里,他们是否也会想念麻油炒地菜、地菜煮饺子?10.本文标题说“三月三,荠菜胜灵丹”,请你从文本②——⑤段中筛选出作者认为“三月三,荠菜胜灵丹”的依据。(4分)(1)割地菜时汇聚点滴欢乐(2)(3)(4)《本草纲目》说地菜明目宜胃11.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5分)表达方式摘抄语句表达效果(1)_______大年初二,我姐姐、我、我妹妹,带着各自家人乘坐火车,由武汉到南宁探视住在我弟弟家的父母写姊妹三家人去弟弟家,交代写作缘起,引出下文的“荠菜”描写十来片嫩嫩的叶子披成两三层,在寒风里簇拥在一起,与菠菜和白菜比起来,它小小的,极不显眼,像个灰姑娘(2)________________议论有如此强大的存在感的地菜,又何必与白菜萝卜去争粪壤呢?此处运用问句阐发观点,有着更好的表达效果,即(3)________1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雅得诗意”,也有人认为它“土得可爱”。请你以下面的句子为例,任选一种观点进行分析。(3分)等到“花开三月三”,寒食节来到,抽出细薹、开出细密白花的老地菜已不堪食用,但还是会被母亲们由田头地脑里扯一把回来,煮毛壳子鸡蛋给孩子们吃。13.本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及拉二胡、跳五行健身操的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4.语文老师将这篇文章作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外阅读推荐篇目,请你根据第一单元的提示语和目录,说说老师这样安排的合理性。(5分)单元提示语本单元目录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社戏2.回延安3.安塞腰鼓4.师笼【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李牧者,赵之良将也。牧自幼熟读兵书,要伴戏,皆以排兵布阵之法,世皆异之。悼襄王二年,赵国疲敝。牧为将,守雁门,以备匈奴。日击数牛飨①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②,有敢捕虏者斩。”如是数岁,亦不出战。然匈奴以李牧为怯,屡扰边境。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悼襄王八年,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牧乃具车千三百乘,选骑万三千匹,简精壮之士五万人,悉习战。及郡下,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骑十万许。(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注释】①飨:用酒食招待。②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垒。保,同“堡”。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要伴戏()(2)世皆异之()(3)简精壮之士五万人()(4)及郡卞()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备匈奴以其境过清B.有敢捕虏者斩其两膝相比者C.乃具车千三百乘乃不知有汉D.张左右翼击之已而之细柳军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18.请结合选文,分析李牧大败匈奴采取了哪些策略?(3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9.“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极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2分)20.同桌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去别的学校,他给你的临别赠言为“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请你从本诗中选择合适的诗句回赠,并说明理由。(2分)四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完成作文。(50分)一次比赛,一场旅行,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成长的回忆,师长友人的陪伴,少年的拼搏进取……人生总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物和时光,让我们从中咀嚼出酸甜苦辣,感受真挚的情谊,发现生活的哲理。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1)悠哉悠哉(2)白露未晞(3)水尤清冽(4)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评分标准:每空1分,如有错字、加字、漏字,该填空不能得分。共6分。2.(1)kuàng(2)mí评分标准:拼音正确,得1分。共2分。3.(1)销(2)撼评分标准:汉字书写正确,得1分。共2分。4.(1)删掉“使”(或“随着”)。(2)垃圾产生量(3)将分号(或“;”)改为逗号(或“,”)。评分标准:(1)修改意见正确,得1分;(2)主语部分提取正确,得1分;(3)修改意见正确,得1分。共3分。5.(1)采用手在树上摘取东西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2)最初记录歌谣的人是一些乐工,他们以奏乐、唱歌为工作,而唱歌需要歌词,乐工们为了获得歌词,就去搜集歌谣并记录下来。评分标准:意思答对,得2分。共2分。二、综合性学习(7分)6.【活动一:我书写】略。评分标准: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得1分。共1分。【活动二:我劝说】示例:小江,这次观影是集体活动,你虽然已经看过了,但也应该参加。再说,好的影片是值得反复观看、欣赏的!你说对吗?评分标准:语言通顺,理由合理即可。共2分。【活动三:我推荐】示例一:同学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陕西好人”的代表人物,他就是田野。田野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但他身残志坚,他不仅对来他的串串店消费的残疾人实行半价优惠,还与残疾人朋友共同成立了公益中心,帮助了众多的残障患者。示例二:同学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陕西好人”的代表人物,他就是宁仁杰。宁仁杰是新型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带领群众兴业致富,并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受到周围群众的普遍称赞,为新时代青年企业家树立了榜样。示例三:同学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陕西好人”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郑建明。郑建明是村党总支委员,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热心公益,致富不忘回馈社会,他资助困难学子圆大学梦,出资为村里修路建桥,还出资慰问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和社区工作者等。评分标准:语言通顺,能概述基本事迹即可。共2分。【活动四:我参与】示例:田经理,您好!我是复兴学校八年级(1)班的小语。我们班的学习小组想采访您,请问您有空吗?如果可以的话,请问到什么地方采访您比较合适呢?评分标准:根据下面的回答组织对话即可。共2分。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一)(9分)7.C(材料二第四段原文为“尽全力满足游客的衣食住行等诸多细节需求”,因此本项中“尽全力满足游客的衣食住行等全部细节需求”表述错误)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8.①独特的冰雪资源、多元的异域建筑风格、丰厚的城市文化底蕴,让哈尔滨在冰雪旅游市场上一直保有一定热度;②当地对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的处理方式迅速、真诚,将口碑危机转化为一场成功的文旅品牌营销;③细致入微的服务,使游客在陌生环境里的不适得到缓解,不同的生活习惯被尊重,多元的旅游需求被满足;④各个职能部门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各旅游市场主体也相继发出不涨价倡议,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向奔赴,造就了“尔滨”热度。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9.示例:需要准备好御寒装备,如防寒羽绒服、加绒保暖衣、保暖裤、帽子、围巾和手套等。理由:哈尔滨气温基本在零下摄氏度,南方人不适应低温,需要防寒防冻。评分标准:根据材料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二)(21分)10.(2)采集不易尤显珍贵(3)象征生命的“阳气”和“热力”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4分。11.(1)记叙(叙述)(2)运用比喻和对比(用“嫩嫩的”“簇拥”等词语),写出荠菜外形的纤弱,表达作者对荠菜的怜爱(3)更加突出表现了荠菜广泛播种自己、生命力顽强、所在地域广阔的特点。评分标准:第一空1分,后面两空各2分。共5分。12.示例一:“不堪食用”等词本来是文言的表达,这些词的使用,能体现文章文白相间的语言风格,从而让文章有“文雅”的特点。示例二:“花开三月三”出自王磬编写的《野菜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引用也能让文章更典雅,从而让文章有“文雅”的特点。示例三:“田头地脑”“毛壳子鸡蛋”等方言俗语的融入,显得生动活泼,让文章读来有“接地气”之感。评分标准:任选一个观点,结合句子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13.内容上,“拉二胡”“跳五行健身操”代表一批老去的人,与“地菜”这一在人们视野中逐渐淡去的事物相映照。在开头结尾反复提及,更加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在这个“除旧布新”的时代美好传统习俗逐渐淡去的担忧与伤感。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严谨。评分标准:内容和结构上各2分,共4分。14.示例:本文以地菜为描写对象,写了老家在正月摘地菜、吃地菜的习俗,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民俗风情画卷”。本单元主题重在展现各地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习俗,阅读《社戏》《灯笼》等文章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及对故乡风土人情、民俗风尚的深情眷恋,和此文一样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评分标准:结合文章内容、单元提示语和课文目录言之成理即可。共5分。(三)(12分)15.(1)同“邀”,邀请(2)对……感到奇怪(3)挑选,选拔(4)到,等到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16.B(A.用来/因为;B……的人;C.于是/竟然,居然;D.代指匈奴军队/到,往)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17.边关将士每天得到赏赐却不被使用,都希望打一仗。评分标准:关键词“皆”“愿”翻译正确,各得1分;大意正确,得1分。共3分。18.①厚待士兵,练兵备战;②只守不战,让匈奴以为自己怯战;③出奇兵,布奇阵。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的优秀将领。李牧自幼熟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