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中国现代史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讲中国现代史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讲中国现代史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讲中国现代史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讲中国现代史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49年——现在)考纲要求: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两个时期:1.从20C50到7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探索,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具体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3.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时期的结束。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①原因:a.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b.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c.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②表现:a.交通运输严重堵塞;b.通货膨胀极其严重;c.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2.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③1950年下半年,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3.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国家财政经济也取得了根本好转。4.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土地改革(1950—1952)

,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②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③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新生政权。★特点: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②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实质)。③渐进性和长期性。二.党的路线方针—1953.6,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五”经济建设成就中国试制新型喷气式飞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一五”计划(1953~1957)——发展生产力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②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③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激烈对峙,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2.目的: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3.内容:“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二是进行三大改造,并且注重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4.成就: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①自然条件: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煤、铁资源,铁路交通十分发达

②经济条件: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地区建有一些工矿企业,因而工业基础较好。③外部条件:东北地区临近苏联,易于接受苏联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6.特点:主要在东北地区。★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①发展重工业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②近代未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③我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包围和敌视,为确保国家独立和安全,需要发展重工业以增强国防实力。④借鉴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经验以及苏联援助的影响。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一五”计划的特点: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④渐进性和长期性。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的工业发展有哪些特点。(1)工业结构上: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轻工业的发展。(2)工业布局上:注重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推动经济均衡发展。(3)地区分布上: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注重公路、铁路和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底)——变革生产关系。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1)对农业的改造(农业集体化或合作化运动)①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工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粮食问题特别严重。②途径和方法: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③结果: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走向消亡。(2)对手工业的改造,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通过和平赎买等方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②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⒈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⒉经济管理手段: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①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②1955年,全面实施“统购统销”制度(“票证制度”)。

为保证大规模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国家从1953年起对粮食、油料、棉花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凭票供应的物品扩大到肉、蛋、糖、豆制品和一些日用工业品,人们消费普遍实行配给制度。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1992年4月,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票证时代”结束,中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1.(2019·全国Ⅰ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2.(2019·全国Ⅲ卷·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链接高考DD3.(2018·全国Ⅰ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4.(2018·课标版全国Ⅱ卷·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DB(2017·全国Ⅲ卷·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2016·全国Ⅱ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图5CA(2015·全国Ⅰ卷·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A探索与失误(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一.中共八大的召开——成功探索

1.时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地点:在北京召开3.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剥削阶级基本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改变落后面貌成为主要任务。4.内容:①主要矛盾: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5.评价:①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③但八大确立的方针并未能坚持下来。二.探索中的失误:1958~1960背景:三大改造完成,中央希望巩固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工业化指标,使中央提高了预期;苏联建设成就的刺激。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总路线)——严重失误

①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③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但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急于求成、不顾中国国情的“左”的错误在党内急剧发展起来。由于总路线的指导作用,“左”倾经济思想在经济领域更加膨胀,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大跃进”(1958年)——严重失误

①时间:1958年;②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发展;直接原因: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结果。③内容: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工业上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钢的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1958年底,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经济效益下,1958年农业丰产而没有丰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④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生态遭破坏;急躁冒进,浮夸风盛行。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严重失误

背景:在“大跃进”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时间:1958年

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主观认定一大二公。内容:

①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②大办公共食堂。(A.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B.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片面追求粮食产量,造成浮夸风;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损害了农民的实际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评价: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三.调整---实行“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调整)1.时间:1960年冬天开始2.背景:①面对严重的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3.内容: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调整速度规模;“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4.结果:①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②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基本建成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四.十年经济建设成就(1956—1966)⒈工业:

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建立,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⒉交通:

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⒊能源:1965年石油实现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1960年开建,1962年基本建成)⒋科技:

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⑵1965年研制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国民经济的劫难(十年文革时期)

一.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66—1972)

1.原因:文化大革命这场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二.国民经济出现复苏(1973—1975)

1.原因: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2.结果: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三.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5—1976)

1.背景: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2.原因: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实质:系统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3.结果: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发展,使更多人认识到文革的错误,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并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拉开了序幕。四.国民经济陷入混乱(1976)

1.原因:1976年,毛泽东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邓小平再次被打到。2.结果:1976年,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昆明贵阳株洲南京湘黔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十堰上海北京成都成昆铁路建成胜利油田东营探究:十年文革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哪些成就?取得成绩的原因?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酒泉东方红一号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也经历了曲折,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1.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3.制定方针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夸大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5.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1.(2012·上海高考卷·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D2.(2013·江苏高考·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B3.(2011·海南单科·24)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4.(2014·海南高考·25)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AA1976-1978:徘徊中前进徘徊:

①客观上:“文革”造成的政治、经济、思想、组织混乱局面一时难以解决;②主观上:党的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政治上坚持“两个凡是”,党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两个凡是”:

1.内容:①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②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2.实质:坚持“左”倾错误,反对否定“文革”。3.危害:①完全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维护个人崇拜,并制造新的个人崇拜;②在实践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得不到纠正。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不满。②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时间:1978年12月3.重要决策: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4.意义:①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②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二.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②过程:试行阶段: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阶段: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阶段:对国家基层行政机构进行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B.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D.地方政府开明的政策和党中央的肯定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可能。E.安徽等省农民的首创精神。F.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①原因:(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1.内容:

①在经营方式上:废除高度集中统一的集体生产,实行以家庭为单位(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的统分结合体制;②在分配方式上:取消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③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影响:①农村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②农村改革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现;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的工业化;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易错提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土地流转(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变革原因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采取保护富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年)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一项长期经营制度稳定下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失去活力。开始: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措施:①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③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国有制---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①由群众自发到政府肯定和推广;②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③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背景:(1)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国内:a.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b.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c.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过程:(1)确立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容: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基本确立: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义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5)进一步完善: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化改革)(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①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瞻目。(3)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③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变动苏俄新经济邓小平改革罗斯福新政不同点背景内容特点相同点战时共产主义造成经济、社会危机文革结束,国民经济重创,经济有待恢复经济大危机,胡佛改革失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先农业、后城市,最后经济体制金融、农业、工业、救济、保障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改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干预经济,调整生产关系①都是国内经济困难背景下展开;②都采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③符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规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①“文革”的十年动乱和长期闭关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急需恢复和发展。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对外开放。④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⑤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一.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对外开放: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特殊政策的行政区域。二.经济特区的创办1.过程: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准备在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两地设置。②1980年,国家正式把“出口特区”定名“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都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a.靠近港澳台和国际市场,海陆交通十分便利。b.两省都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众多。c.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有内地这个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依托。d.近代以来较早被迫对外开放,历史上与海外有着密切关系,便于吸收外资。e.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较早,有重要的工业基础。③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

2.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③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④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⑤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作用: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1)政治: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边疆地区的稳定。(2)经济:可以推动西部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贯彻西部大开发的既定方针。2010年党和政府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一)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设立: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设立: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意义:①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②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设立:1988年起,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至2002年共批准了三批,全国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特点:①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②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③经济成分以“三资”企业为主;④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⑤产品以外销为主;⑥经济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作用: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四.浦东的开发与开放设立: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优势: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政府的开发开放政策;③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成就: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浦东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1984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国家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⑤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关系,既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也对发达国家开放,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②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③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其他领域开放。

①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②有利于引进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使中国向开放型经济转变,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③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战略的影响:旧中国的“开放”当今的对外开放背景鸦片战争后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在我国国家主权独立自主、综合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基础国家主权丧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是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目的适应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的需要,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全面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容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使中国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资本输出的场地。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使中国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扩大对外贸易。影响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问题1953~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1978~1991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实践,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虽然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低度城市化现象,但城市化还是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199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949年—现在)一.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的物质生活:

(1)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②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③新中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实行统购统销、稳定物价政策,切实解决人民困难。(2)表现:①衣:衣着朴素;服装颜色以灰蓝色调为主;款式单一。a.20世纪50年代:女孩子喜欢穿“布拉基”。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列宁装流行起来。b.文革时期:从红卫兵小将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蓝、黑、灰、绿色调充斥中国街头,绿军装和干部装(新中山装)盛行。②食:食物比较简单。③住:城市住房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④生活水平:a.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b.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3)特点:受意识形态支配,计划经济色彩浓。a.当时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加上衣料要凭布票购买,人们衣服很少,衣裤多洗得发白,补了又补,成为“时尚”;b.衣服式样和衣着习惯一度成为思想是否进步的一个标准,有的爱美女性就因穿着时新鲜艳,被指为资产阶级情调。由于物质比较匮乏,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推行票证计划供应措施。

2.改革开放后的物质生活:(1)原因:

①党和政府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③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表现:①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走向多样化和时尚化;彰显个性。②食:a.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b.1987年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食物品种日益丰富,人们可以自由挑选商品。c.饮食更加注重膳食结构和营养配置。③住:a.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b.城市高楼鳞次栉比;c.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d.农民纷纷兴建新房;

e.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楼房比比皆是;f.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g.不少人已不仅仅满足于住房的宽敞,更追求家居内部陈设的舒适、外部坏境的优美。(3)特点:与世界接轨,多元化,出现时尚中国。二.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习俗:

a.社会风尚:涤荡封建糟粕;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b.婚姻制度: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权利平等。2.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习俗:

①表现:A.休闲方式: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更多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外出旅游。B.社会风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新风尚在逐步形成。②原因:a.由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b.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c.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解放。从封闭到开放,统一到个性化,逐渐文明化和走向世界。现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趋势:1.(2021全国甲卷,31)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2.(2020全国Ⅰ卷,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BD3.(2020全国Ⅲ卷,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4.(2019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