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16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16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16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16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富平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摸底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和运用(17分)1.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4)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5)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我想那缥缈的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7)《己亥杂诗(其五)》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以落花为喻,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简单数字能在作者的匠心独运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就通过数字突出了美酒佳肴的珍贵。【答案】①.病树前头万木春②.会当凌绝顶③.露从今夜白④.但愿人长久⑤.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⑥.定然有美丽的街市⑦.落红不是无情物⑧.化作春泥更护花⑨.金樽清酒斗十千⑩.玉盘珍羞直万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凌、露、蔚、樽、羞。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江南的秋是娉婷的。千亩梯田层层叠叠,风中,麦浪与稻浪像一条条流动的大河,边流边唱着秋的赞歌。对面的山坡层林尽染,半山腰的农户家里,硕果累累,红火的辣椒、五颜六色的菊花、金黄的玉米南瓜,秋意浓烈,让人心旌摇yè;北方的秋是苍茫悠远的,浮光掠影的秋日草原,枯草绵yán,金黄的胡杨林惊艳了视觉,像打翻的调色板,仰望南飞雁,感受这种苍茫与悠远……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1)江南的秋是娉(ApīngBpìng)婷的。()(2)对面的山坡层林尽染,半山腰的农户家里,硕果累(AléiBlěi)累。()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1)心旌摇yè__________(2)绵yán__________【答案】2.①.A②.A3.①.曳②.延【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娉婷:pīngtíng,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亦借指美人。故选A。硕果累累:shuòguǒléiléi,意思是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心旌摇曳:xīnjīngyáoyè,指心神不安,就像旌旗随风飘荡不定。绵延:miányán,(动)延续不断的样子。4.在阅读《艾青诗选》时,小芒发现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那么你觉得这种忧郁是一种颓废消极的表现吗?请结合下面两首诗加以分析。(一)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二)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北方》节选【答案】不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雪在中国的土地上落着,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北方》集中表达了艾青对“土地”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既有面对苦难土地的忧郁,也有对土地上人民顽强抗争的礼赞;两首诗(节选)都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和深沉的忧患意识。【解析】【详解】考查对名著作者情感的理解。“忧郁”既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的关键词。诗人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哀伤、忧郁的情调。这种“土地的忧郁”是爱国与忧患意识的反映,并非颓废消极的表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者为为贫困的土地而忧郁。“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诗人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入诗人的脑海。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北方》这首诗用一个个有内在联系北方图景构成意象,而沙漠风、荒漠的原野、孤单行进的行人、重负的驴子、干涸的河道、失群的大雁等等,描画出色彩暗淡的北方画图,那是“北方的悲哀”,它们一幅幅跳动在读者面前,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这些意象实际上是作者对北国悲哀感觉的图象化,它们用色彩、光线、形体的综合效力使我们仿佛触摸到北方的土地,更使读者感受到作者那颗敏感的心。作者以深沉的笔调,苍凉辽阔的场景写北方,所以诗的意象虽然沉郁,但给人的感受是坚强有力的。这种“忧郁”并非一己的悲苦与感伤,对一个忠于现实,对祖国和人民怀着满腔的挚爱的诗人来说,他的“忧郁”乃是民族的哀感,时代的愤懑。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表达了作者面对伤痕累累的祖国时感到的悲哀和痛苦之情。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杭州亚运会不仅有激烈竞争,还有真诚交流——即拼搏和梦想、鼓励和希望、祝福和友谊……②每一位都在倾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亚运故事,这构成了杭州亚运会的动人底色。③亚洲体育健儿同场竞技、相互激励,亚运大家庭的友情、团结和互爱充分彰显。④这场亚洲体坛盛会让我们看到良性竞争不仅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更是全亚洲人民友谊的坚固桥梁。(1)第①句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3)按照复句类型划分,第④句属于_______________复句【答案】5.将破折号改为逗号。6.[示例]在“每一位”后面加上“参与者”。7.递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句中的破折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即”字后面列举的内容并不是对前面“真诚交流”的详细解释或补充说明,而是列举的并列内容。所以,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应该是逗号,用于分隔列举的不同方面。修改后的句子为:杭州亚运会不仅有激烈竞争,还有真诚交流,即拼搏和梦想、鼓励和希望、祝福和友谊……【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第②句存在语病,主要在于“每一位”这个词后面缺少主语,使得句子不完整。修改意见是在“每一位”后面加上一个合适的名词或代词,例如“运动员”或“参赛者”,以明确句子的主语。【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复句类型。按照复句类型划分,第④句属于递进复句。这是因为该句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良性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指出良性竞争更是全亚洲人民友谊的坚固桥梁,后半部分的意思比前半部分更进一步,具有递进关系。二、综合性学习(7分)6.请你参加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活动一:铭记自强箴言】请将下面的自强箴言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宝剑锋从磨砺出(2)【活动二:探索自强内涵】品读下面的材料,探究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钱三强)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3)【活动三:参与自强演讲】学校开展“做自强不息的人”演讲比赛,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演讲顺序演讲题目演讲者1《志当存高远》901班小淮2《勇做弄潮儿》902班小安(4)【活动四:仿写自强小诗】小文想向校广播站“励志自强音”频道投稿诗作,老师建议他可以从仿写入手,请你帮助小文根据上下文语境,仿照画线诗句仿写,完成这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山高路远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___________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答案】(1)宝剑锋从磨砺出(2)[示例]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3)[示例]同学们,901班小淮同学的演讲让我们热血沸腾,是啊,志存高远才能步步向前,志存高远才会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下面,请大家欣赏902班小安同学的演讲《勇做弄潮儿》。(4)[示例]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注意辨析字形,认清字的结构,使用正楷规范书写,不写连笔字,不要漏写、多写、错写。“砺”注意笔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和精神内涵的概括。材料一,强调的是人要自信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相信自己,克服依赖性,独立思考,提高自立能力;材料二,启示我们,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勤思苦学的过程,需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材料三,启示我们,面对困难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据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串场词的拟写。串场词是连接不同节目的纽带,良好的串场词可以承上启下,引领观众进入不同的情景和氛围,拟写时要突出主题,承上启下,调动情绪,简洁明了等。示例:感谢901班小淮的精彩演讲。正如他所说,我们要有高远的志向,才能不断激励自己向前迈进。接下来,让我们有请902班的小安,他将为我们带来题为《勇做弄潮儿》的演讲。让我们一起听听他对于勇敢面对挑战、追求卓越的见解吧。【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根据画线诗句“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可知,诗句表达了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将困难转化为美好的主题。从该主题出发,仿写要符合“主语+谓句(均为两字),四字状语+主谓宾结构(均为两字)”的形式。示例:汗水湿透索性就任微风吹干疲惫三、阅读(4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历来把“美”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从古至今,美育不仅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历史积淀中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文化思维特征,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行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美育是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既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在今天看来,我们提倡美育,实际就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功能,使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例如,以高校博物馆为载体的美育实践,既可以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感受中华民族艺术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帮助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提升整体素养,进而使其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5日)【材料二】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他这段话,乍看起来,似乎有点绕口,不明所以,实际上说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观。柏拉图所谓的美,是指一切美的具体事物共同具有的规定、性能和组成部分,是指接触美的具体事物的人产生美感的原因,是指美的具体事物所包含的不可被人感知但可被人知道的抽象事物。(摘编自“澎湃政务”2022年10月29日)【材料三】在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上,过去一直由学校扮演主要角色,但审美是具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鼓励引导青少年在饮食起居、服饰妆容、乐舞书画、游学娱乐、礼尚往来、民俗节会等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文化观、道德观甚至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审美的世俗化、物化容易产生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目前学界对青少年审美消费的研究似乎滞后于青少年的审美消费实践,因此我们呼吁学界加强研究,将青少年的审美消费置于中国社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进行考察,尽快明确其运行逻辑,构建起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审美消费体验模型,引导青少年形成新的审美消费潮流。(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6月8日)【材料四】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在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引导年轻人接近、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赓续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摘编自杨帆《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7.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美育,把美育教育视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B.柏拉图所谓的“美”指审美观,即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反应。C.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的产生,与审美的世俗化及物化有着密切关系。D.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中融入了古代先贤们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8.请围绕“美育”,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9.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审美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三点建议。【答案】7.B8.【材料一】首先介绍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美育,将其视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接着阐述了什么是美育,然后说明提倡美育的重要作用。最后举例高校博物馆为载体的美育实践,进一步论述美育的重要性。9.[示例]①提高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加强对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教育,让青少年知道如何欣赏和创造美。②加强对虚假艺术、低俗媚俗等有害审美趣味的警示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到这些东西的危害性,避免被误导、污染思想。③引导青少年关注正能量的艺术作品,如传统文化、经典音乐等,增强审美自信和美感度,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判断。B.有误,结合材料二“实际上说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观”可知,“即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反应”与原文不符。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行文思路的分析。结合第一段中“中华民族历来把‘美’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从古至今,美育不仅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历史积淀中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文化思维特征,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行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可知,首先介绍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美育,将其视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结合第二段中“美育是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既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可知,接着阐述了什么是美育;结合第二段中“在今天看来,我们提倡美育,实际就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功能,使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知,然后说明提倡美育的重要作用;结合第二段中“例如,以高校博物馆为载体的美育实践,既可以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感受中华民族艺术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帮助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提升整体素养,进而使其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可知,最后举例高校博物馆为载体的美育实践,进一步论述美育的重要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归纳总结。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在今天看来,我们提倡美育,实际就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功能,使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提出建议:提高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加强对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教育,让青少年知道如何欣赏和创造美。结合材料三第二段“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文化观、道德观甚至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审美的世俗化、物化容易产生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可知,加强对虚假艺术、低俗媚俗等有害审美趣味的警示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到这些东西的危害性,避免被误导、污染思想。结合材料四第二段“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可知,引导青少年关注正能量的艺术作品,如传统文化、经典音乐等,增强审美自信和美感度,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二)(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见阿尔山梁豪①我曾对阿尔山视而不见。②阿尔山是北国不可多得的度假地,多少广告,多少新闻,多少动人的画报大字等着撩拨你,你却一个不领情。③此番去,都见识了。看到了具体的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山水间的人,似也与山水同调。当然,也看见了记忆里那些无视之见,悉数活络过来。④想起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感受到宋人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人在山林中,芥豆之微,不以己小而自卑,又或非要自证什么而自大,于是悠哉自得,个个都是老庄样儿。古人的智慧、心气,或者古人的某种无奈、拮据,不是不可以给今日似乎无所不能的我们一些思考。⑤序幕掀开是在一处花岗岩石林,独异而惹眼。当地人叫它红石砬(lá)子。当初地壳抬升,这些内含红色矿物的花岗岩得以蹿出地表,又经河流下切,劲风削割,修理出几分荒诞色彩,状貌多端。峰不高,登上去,讨一点开阔舒展胸臆。山道旁遇三两株当地人称马尿臊的红果灌木,气味当如马尿般烘臭。据说,马尿臊全身是宝,能治跌打损伤、风湿、骨折和出血,故又称接骨木。取名了当爽快,可见乡民本色。在山尖,看远天雾雨蒙蒙,时值夏末,草木尚且绿得磊落,风也柔和,雨也舒松,恍如身处南国闲远处。⑥小雨乍歇,天空灰云游荡、集结,似乎不愿就此善罢甘休。地面微湿,清风过,倒是清凉安逸,带着柔柔的草香。驱车去到阿尔山—松贝尔口岸,国门当前,车子不能再开,众人下车观望。正前是两车道的水泥桥,是为界桥。桥栏杆刷成深绿,其上站立各具造型的金色骏马,动态十足,将口岸所处地带的特色交代无余。国北边陲,肉眼可见外蒙山川原野,鲁莽而生机。听同行的林人讲,蒙古国地广人稀,为了来年春天草势葱郁,常趁着西北风吹,人为把火一点,任其在原野上自燃自灭。火光滔天,早前试过烧到阿尔山的白狼一带,所以边境防火形势严峻。登高望远,细细搜寻一遍,群山起伏,茫茫无人,却又直觉人无所不在。你因而更能感受到某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互动以至博弈的微妙。⑦界桥下,流水潺潺淙淙,是那哈拉哈河。此前虽未曾打过照面,但在我是颇为熟识的。五期杂志编过李青松老师的散文《哈拉哈河》,好文章能把笔下人事景物盘活,哈拉哈河流在我心。河水过口岸,就此远别故国,继续逶迤复逶迤,像个童心未泯的大男孩,非要折磨自己,也是游戏人间。他日,又归转呼伦湖,方才消歇下来。⑧哈斯凯尔曾告诫,热爱自然便憎恶人类,这是不合逻辑的。在《看不见的森林里》,他认真摸索我们人与自然共处的真正症结在哪里。顺势而为或顺势而有所不为,所谓顺势,就是我们是否有爱,对自己也对外在,以及这种爱是否足够清醒,即令你为或令你不为。我们越是“文明”“富足”,就越是需要好好修这一门自然课。⑨在阿尔山逡(qūn)巡三日,这下大体看真确了,阿尔山是地球把自己的内部翻出,献给当世的表层定居者的一份厚礼。阿尔山全名哈伦阿尔山,蒙语的意思是“热的圣水”,原先就跟山不挨着,是山偏偏贴着伊。而阿尔山的山,也不过是更为矫健、更为孤傲也更为冷酷的地下熔岩。此地确有四十余处温泉,富含矿物质,自是得益于地下的鬼斧造化。说到底,阿尔山其实是给地上的人看地下究竟长什么样的,也是给我们看人远未当家做主的那些光景,地球又有着怎样的气质和脾性。阿尔山能让我们看见不见。⑩我们平日津津乐道的看,通常是被过往看的理念、权力与意志、经验、意识磨蚀出来的看。对于阿尔山,你再怎么先入为主地、臆断武断妄断至极地“看”,它也能旁逸斜出自己的华章来。你捆不住它,它压根不受你的旁注、你的编译、你的观看法则之限制,也不怕你那一点点磨损,它就那么呆呆地懒在那里,自成一格,却是天资过人的眉目情态——自然,它也懒得管你如何去看。看过走过想过,私下佩服得一塌糊涂。阿尔山好样、好境界!⑪良辰美景,终有一别。飞机落降北京,回到家,歇坐下来,顿感气味动荡相撞,才意识到自己也是一身的草梗、羊膻、牛粪和泥腥味,虽自束于市朝高阁中,却俨然自在逍遥的绿林好汉。在城市放眼望去远近雷同的水泥丛林里,这股味道显得如此冒失而率真、土气而可贵。借由它,我分明从那样的自己身上,再见阿尔山,芥子须弥间,恍同海市蜃楼,却真有了些难舍的滋味,实实在在。⑫此刻,哈拉哈河依然在遥远的北方,不舍昼夜地奔流,经峭壁、石滩、草原、林地,终而归于悠悠呼伦湖。皆是屏障,又为依托,都是成全。它默认周遭的一切,不喜亦不惧。(摘选自《散文》2020年12月,有删改)【注】“不喜亦不惧”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意为听从上天的安排,顺其自然。10.梳理文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地点看见的景作者的感受花岗岩石林石林、雾雨蒙蒙、草木①阿尔山—松贝尔口岸②茫茫无人,却又直觉人无所不在③流水潺潺淙淙此前虽未曾打过照面,但在我是颇为熟识的。11.在散文中,审视矛盾可以感悟情思。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部分的含义。此番去,都见识了。看到了具体的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12.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13.闲笔是作者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小语认为第⑧段的闲笔没有什么作用,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14.小艾翻阅作者提到的《哈拉哈河》一文后,发现它与本文的结尾都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请你帮助小艾试从这两方面加以分析。哈拉哈河并置了空间和时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永不停歇。……它的创造力更是无须证明——它涵养着其流域的森林、草原、湿地、滩涂和荒野,它滋润着其流域的时令、生命、情感、灵魂和精神。哈拉哈河,承载着时间和传奇奔流不息。(李青松《哈拉哈河》)【答案】10.①恍如身处南国闲远处;②肉眼可见外蒙山川原野;③哈拉哈河。11.“无情”指阿尔山是“更为孤傲也更为冷酷的地下熔岩”,你再怎么先入为主地、臆断武断妄断至极地“看”,它压根不受你的旁注,它也懒得管你如何去看。“多情”指阿尔山能让我们看见不见,阿尔山的美景使人恍如身处南国闲远处,哈拉哈河远别故国又归转呼伦湖,对故土充满深情厚谊。12.从修辞角度看,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如写哈拉哈河的“童心未泯”,使阿尔山的形象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特色更鲜明。13.第⑧段的闲笔通过哈斯凯尔的话,探讨了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共处,即我们应该顺势而为或顺势而有所不为。从全文看,作者通过看见阿尔山,通过一系列矛盾点,也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讨。第⑧段和全文思路是一致的,且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14.“它涵养着”“它滋润着”“皆是屏障,又为依托,都是成全”等句子表现了自然的伟力与多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恩之情。“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承载着时间和传奇”“不舍昼夜地奔流”“不喜亦不惧”等句子,表现了自然的规律,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空,结合⑤段中“在山尖,看远天雾雨蒙蒙,时值夏末,草木尚且绿得磊落,风也柔和,雨也舒松,恍如身处南国闲远处”可概括为:恍如身处南国闲远处;第二空,结合⑥段中“国北边陲,肉眼可见外蒙山川原野,鲁莽而生机”可概括为:肉眼可见外蒙山川原野;第三空,结合⑫段中“此刻,哈拉哈河依然在遥远的北方,不舍昼夜地奔流,经峭壁、石滩、草原、林地,终而归于悠悠呼伦湖。皆是屏障,又为依托,都是成全。它默认周遭的一切,不喜亦不惧”可概括为:哈拉哈河。【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无情”通常用来形容冷漠或没有感情。在这里,它可能是指阿尔山的山水自然、原始,不因人的情感而改变,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呈现出一种超脱人类情感的客观存在状态。它们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因此显得“无情”。而“多情”则用来形容富有感情或情感丰富。在描述阿尔山的山水时,这个词汇用来表达这些自然景观虽然看似无情,但在人类的眼中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人们可以从山水的形态、声音、色彩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宁静、壮丽、神秘等。这些山水景观引发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人们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显得“多情”。因此,“无情而多情”在这里是对阿尔山山水特点的一种矛盾而又统一的描述,既强调了它们的自然性和客观性,又突出了它们在人类眼中的情感性和主观性。这种描述方式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也展示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特点赏析。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的语言表达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阿尔山的山水、人物以及自然景象呈现得栩栩如生。例如,在描述红石砬子时,作者运用“内含红色矿物的花岗岩得以蹿出地表,又经河流下切,劲风削割,修理出几分荒诞色彩”等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奇特景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也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第二,本文的语言富有哲理性和深度。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观察和思考,提炼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见解。例如,在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作者引用哈斯凯尔的观点,强调人类需要好好修这一门自然课,这种表述既具有启发性,又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第三,本文的语言还充满了诗意和抒情色彩。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富有节奏感的句式,使得文章充满了韵律感和音乐性。例如,在描述哈拉哈河时,作者用“像个童心未泯的大男孩,非要折磨自己,也是游戏人间”等生动的比喻,将河流的形态和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第四,本文的语言还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化和独特性。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自己对阿尔山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了文章之中。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不仅使得文章更具特色,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综上所述,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通过生动的描绘、深刻的哲理、诗意的抒情以及个性化的表达,使得文章充满了艺术性和感染力。【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合⑧段中“哈斯凯尔曾告诫,热爱自然便憎恶人类,这是不合逻辑的。在《看不见的森林里》,他认真摸索我们人与自然共处的真正症结在哪里。顺势而为或顺势而有所不为,所谓顺势,就是我们是否有爱,对自己也对外在,以及这种爱是否足够清醒,即令你为或令你不为。我们越是‘文明’‘富足’,就越是需要好好修这一门自然课”可知,第⑧段通过引用哈斯凯尔的观点,进一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哈斯凯尔告诫我们热爱自然并不等于憎恶人类,这为我们理解阿尔山的自然美与人文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这段闲笔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作者认为,我们越是“文明”“富足”,就越需要好好修这一门自然课,这既是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种深刻的思考为文章增添了哲理性和思想深度。此外,这段闲笔还与前文和后文形成有机联系,使文章更加完整和连贯。它既是对前文描绘阿尔山自然风光的延伸,又为后文作者表达对阿尔山的眷恋之情做了铺垫。因此,第⑧段的闲笔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它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深化主题、展现作者思考的重要作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哈拉哈河》一文与本文的结尾确实都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意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以下是对这两方面的分析:首先,从抒情意味方面来看,《哈拉哈河》一文以及本文的结尾都采用了富有诗意和感情色彩的语言,“它涵养着”“它滋润着”“皆是屏障,又为依托,都是成全”深情地描绘了哈拉哈河的美丽与伟大。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哈拉哈河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奔流,以及它涵养着森林、草原、湿地、滩涂和荒野的壮阔景象。这种抒情化的描写不仅让读者对哈拉哈河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也引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其次,从哲理蕴涵方面来看,这两段文字都通过对哈拉哈河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自然哲理和人生思考。哈拉哈河作为自然界的代表,以其永不停歇的奔流和创造力,展现了自然的伟力和生命的顽强。同时,它也承载着时间和传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兴衰。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①。’且大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选自吴曾《文正公②愿为良医》)【注释】①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语出《老子》。就是说常常善于挽救人,因而才没有无用之人;常常善于物尽其用,因而也才没有无用之物。②文正公:本文特指范仲淹。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是进亦忧,退亦忧()(3)无乃失于卑耶()(4)舍夫良医()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上以疗君亲之疾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以其境过清 D.蒙辞以军中多务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18.有人给予范仲淹“天下贤者”的美誉,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说说范仲淹能否担起此称号。【答案】15.①.曾经。②.这。③.卑微。④.除了。16.C17.(1)在朝廷里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主担忧。(2)一定期望能遇到圣明的君主,得以施行他的大道。18.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中,范仲淹都是以惠及天下百姓为己任,可谓贤者,能担起“天下贤者”的称号。在【甲】文中,范仲淹虽遭贬谪,却托古仁人之口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令人敬佩;在【乙】文中,范仲淹以能利及小大生民为宗旨,提出如果自己无法做宰相辅佐君主、利泽万民,那就做一个良医,在民间依旧能利泽苍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尝,曾经。(2)句意为: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是,这。(3)句意为: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卑,卑微。(4)句意为:除了良医。舍,除了。【1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以”,介词,因为。A.介词,用;B.动词,认为;C.介词,因为;D.介词,用;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对应“居庙堂之高”。进: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对应“处江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退:不在朝廷做官。(2)句重点词语:固,一定。欲:期望。神圣之君:圣明的君主。得行其道:得以施行他的大道。【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阅读感悟。结合《岳阳楼记》的内容可知,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自己虽然身遭贬谪,却“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以天下为己任,不以个人得失为意,心怀天下,心忧天下;结合乙文内容可知,文中范仲淹向友人解释了自己想做良医的原因,结合“果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可知,范仲淹表达了自己如果做不成良相,那么做一个良医也是不错,可以救民苦厄,可以强身健体,这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从以上分析可知,范仲淹不管“穷”也好,“达”也罢,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所以他担得起“贤者”的美誉。【点睛】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中做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唉!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乙后来,有人对范仲淹说:“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范仲淹回答说:“唉,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常善于挽救人,因而才没有无用之人;常常善于物尽其用,因而也才没有无用之物。’况且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得以施行他的大道,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治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民的困苦,还能保护自己的身体益寿延年。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四)(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9.对这首诗中的“黑云”应该如何理解?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0.请从用典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9.[示例]乌云密布,众多敌军进犯攻城,大兵压境,形势紧迫。但守城将士戒备森严,铁甲之光穿透乌云,表现出守城官兵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20.尾联运用“黄金台”“玉龙”的典故,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怀。【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