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课件(72张)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课件(72张)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课件(72张)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课件(72张)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课件(72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导学聚焦1.生命观念——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形成稳态与平衡观。2.科学思维——基于批判性思维辩证的看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明确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长远发展,做到环境的合理保护。3.社会责任——认同可持续发展理论,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能在相关实践中探讨分析。知识探究·研教材01达标测评·验成果02梯级训练·提素能03CONTENTS目录01知识探究·研教材⁠知识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1)自然资源与利用资源类型形成方式举例不可枯竭资源由

宇宙因素⁠、星球间的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风能、

潮汐能⁠、太阳能、大气和气候等可枯竭资源在

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自然资源①

可更新自然资⁠土壤、森林、野生动物及人力资源等可枯竭资源在

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自然资源②非更新自然资源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化石燃料等宇宙因素潮汐能地球演化可更新自然资源地球演化(2)可持续发展①定义:指既能满足

当代人⁠的需要,又对

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②内涵当代人后代人a.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主导;b.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c.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目的。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系统性原则。经济生态社会持续性原则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与环保有关的公益活动:百万森林、

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地球一小时。(2)环境保护的措施①减少对

自然资源⁠的消耗;②优先购买

绿色⁠产品,使用绿色能源,绿色出行,少使用一次性用品;③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④不猎杀珍稀动物和受保护动物、爱护古树古木等。世界地球日自然资源绿色环境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都是可更新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3)开发自然资源时,既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4)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

×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人类未来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稻鱼共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鱼双赢。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鱼为水稻除草除虫、耘田松土,水稻为鱼提供保护和食物,同时,由于不施用农药化肥,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稻鱼共生”系统通过以稻养鱼、以鱼促稻,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请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提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2)有同学认为,“稻花为鱼提供食物,水稻的部分能量流入了鱼的体内;鱼产生的排泄物可为水稻提供肥料,因此,能量可以循环利用。”请对此作出评价。提示: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因为稻花是水稻的组成部分,其中的能量属于水稻的同化量,鱼吃稻花,水稻的部分能量流入了鱼体内,而鱼的排泄物需要经过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之后,才可以作为营养物质被水稻吸收,这个过程体现了物质循环,排泄物中有机物的能量不是被植物利用,而是被分解者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2.有些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停产又将影响职工的收入和产品的供应。这样的两难处境,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请你查阅有关资料,找一找摆脱这类困境的办法。提示: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都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以便大力开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近期无望解决环境污染的企业,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法并妥善实施“关”“停”“并”“转”。⁠考向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下列有关“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B.人类在进行海洋生态系统开发时,应遵循“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科学道理C.目前人类已经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D.臭氧层遭到破坏,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但对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影响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学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A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B正确;直到近几十年来,人类才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因为间接使用价值是在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的功能,C正确;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增强,不光人类受到影响,植物也不能幸免,D错误。2.2019年全国多个城市出台了本市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B.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生物堆肥时要充分考虑垃圾性质、引入的微生物种类等因素D.将生活垃圾回收后直接撒到农田中即可作有机肥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该发展理念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A正确;垃圾分类处理后,减轻了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生物堆肥时要充分考虑垃圾性质、引入的微生物种类等因素,C正确;生活垃圾中可能含有废弃塑料等污染土壤的物质,不能回收后直接撒到农田中作有机肥,D错误。02达标测评·验成果⁠1.在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均可称为自然资源。风能和土壤分别属于自然资源中的(

)A.不可枯竭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B.可枯竭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C.不可枯竭资源、非更新自然资源D.可枯竭资源、非更新自然资源2.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影响,我们应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关注B.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城市C.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是无能为力的D.必须采取措施,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过度砍伐森林B.选用大排量汽车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4.下列什么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A.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成农田和牧场B.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以断绝污染的源头C.砍伐沿海的红树林,利用滩涂发展养殖业D.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解析:排掉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成农田和牧场,破坏生物多样性,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A错误;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则违背了整体性原理,应该合理利用汽车,B错误;砍伐沿海的红树林,利用滩涂发展养殖业,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C错误;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D正确。5.人类和自然要和谐共生,我们应该改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开发利用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加大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粮食产量C.提倡低碳生活,节约能源D.分类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解析: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体和土壤等,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B符合题意。6.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科学的态度是(

)A.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C.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D.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7.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B.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性和多样性C.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D.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解析: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需要漫长的时间,再生生长时间长,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8.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总体呈现“四屏三江一区”基本格局。“四屏”指鄂西南武陵山区、鄂西北秦巴山区、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四个生态屏障;“三江”指长江、汉江和清江干流的重要水域及岸线;“一区”指江汉平原为主的重要湖泊湿地。下列有关生态保护红线评价不合理的是(

)A.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C.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解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A正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B正确;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C正确;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D错误。9.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80.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解析: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A正确;栖息地破碎化会造成小种群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减少,使小种群易于灭绝,因此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的开发和利用,C错误;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正确。10.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C.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解析: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B正确;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垃圾分类处理减少了污染,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D正确。03梯级训练·提素能⁠知识点一

可持续发展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我国矿藏资源过于贫乏B.很多地区缺水,限制工农业的发展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严重D.人口基数大,总产值低解析:庞大的人口压力,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过度行为,而产生环境问题,并且我国正面临深刻的环境危机与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所以这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2.下列事实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控制人口增长,同时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解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3.如图为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公平性B.系统性C.持续性D.地域性4.下列有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延长了食物链,降低了能量传递效率B.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就能持续保证粮食稳产C.通过围湖造田和开荒造田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D.“桑基鱼塘”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解析:建立生态农业,延长食物链,提高系统总能量利用率,但没有降低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一定能持续保证粮食稳产,B错误;应该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实现可持续发展,C错误;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5.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休渔”政策,其目的是(

)A.限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B.监测和修理船只和渔具,以利于捕获更多的鱼C.防止“赤潮”产生,避免海水污染恶化D.实行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知识点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6.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态B.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发展C.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可靠个人努力解决D.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解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干扰了生态平衡,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态,A正确;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发展,B正确;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不能靠个人努力解决,C错误;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响应,践行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D正确。7.近几年,我国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且本地物种已经高度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城市绿化时应尽量使用本地树种、草种B.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应是一个绿色城市首选的生产模式C.野生生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生态旅游也叫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这里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主要是指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包括美学价值在内的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解析:在城市绿化时应尽量使用本地树种、草种,A正确;垃圾资源化的生产模式应是一个绿色城市首选的生产模式,这样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C正确;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生态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D错误。8.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D.开荒辟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粮食危机的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解决粮食危机和实现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A正确;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B错误;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C错误;开荒辟地,会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D错误。⁠9.(2023·舟山首考模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依据生态学原理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减少人口数量即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先保证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在今后治理环境,解决更多的环境问题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D.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自然资源、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解析: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但减少人口数量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除了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关之外,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A错误;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先破坏再治理的想法是不可取的,B错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D错误。(2023·温州十校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0~12小题:2022年7月中旬,河南汝州中央公园的湖泊中发现了一条鳄雀鳝。当地耗时一个月抽光湖水后,捕获了该条鳄雀鳝。鳄雀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鱼类,为北美大型凶猛淡水鱼类,在我国鲜有其天敌,几乎可以捕食所有淡水鱼类,且寿命较长,可达26~50年。10.下列关于该鳄雀鳝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湖中的鳄雀鳝不属于一个种群B.若不除去该鳄雀鳝,其增长方式不符合指数增长C.鳄雀鳝的存在会降低原有淡水鱼类的环境容纳量D.入侵该湖泊后,鳄雀鳝占据了该群落最重要的生态位解析:第10题,种群是指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该湖中的鳄雀鳝只有一条,不属于一个种群,A正确;若不除去该鳄雀鳝,只有一条鳄雀鳝,不能繁殖,其增长方式不符合指数增长,B正确;鳄雀鳝几乎可以捕食所有淡水鱼类,会降低原有淡水鱼类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入侵该湖泊后,鳄雀鳝只有一条,对群落的影响有限,没有占据该群落最重要的生态位,D错误。11.为了抓捕该鳄雀鳝,耗时一个月抽光湖水。下列对此评价不合理的是(

)A.抽光湖水会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B.对鳄雀鳝的抓捕有利于实现长远的生态效益C.由于鳄雀鳝具有特殊的基因组成,无需对其进行抓捕D.我国天然大型湖泊中若出现单条鳄雀鳝不建议通过抽光湖水来抓捕解析:抽光湖水使所有水生生物不能生存,会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A不符合题意;鳄雀鳝几乎可以捕食所有淡水鱼类,且寿命较长,可达26~50年,若不抓捕,对本地物种影响较大,对鳄雀鳝的抓捕有利于实现长远的生态效益,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我国天然大型湖泊中若出现单条鳄雀鳝,如通过抽光湖水来抓捕,会使湖泊中所有水生生物死亡,D不符合题意。12.将汝州中央公园的鳄雀鳝抓捕后,需开展湖泊的生态修复工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湖在修复的不同阶段引入不同物种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B.对人工湖进行彻底清淤处理不利于恢复碳、氮循环C.人工湖的修复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加D.人类活动会改变人工湖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群落的时间结构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人工湖在修复的不同阶段引入不同物种不一定是自然的规律性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A错误;人工湖的淤泥中有大量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及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对人工湖进行彻底清淤处理不利于恢复碳、氮循环,B正确;人工湖的修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逐渐增加,食物网逐渐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加,C正确;人类活动会使人工湖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等发生改变,改变人工湖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13.下列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的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解析:森林的利用应是采伐量小于或等于生长量,与可持续发展相符,A错误;人工鱼塘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高密度养鱼时生产者的能量肯定小于消费者的能量,但可以通过人工补充能量(如投饲饵料等)来维持,与可持续发展相符,B错误;在农业生产中,只有补充的氮素多于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在农田中,农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中固氮生物的固氮量,因此必须施用大量的无机氮肥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这与可持续发展是不矛盾的,D错误。14.农业谚语是人民群众用简单通俗、精炼生动的话语总结出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它们反映出深刻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山无衣,地无皮,人要饿肚皮”——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肥料不下,稻子不大”——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肥料C.“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犁地松土有利于根部细胞厌氧呼吸D.“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储藏粮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强度解析:

“山无衣,地无皮,人要饿肚皮”指由于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作物就会生长不好,呼吁人们要进行可持续农业发展,A正确;生产者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肥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B错误;松土有利于氧气进入土壤,有利于根部细胞进行需氧呼吸,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C错误;储藏粮食首先是要晒干水分,其次要放在适宜温度下储藏,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由水含量和温度,氧气浓度也有一定影响,D错误。15.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我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各级政府也在不断践行着这个理念,思考着如何将“绿水青山”更有效地变为“金山银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回答以下问题:(1)可持续发展是指:

⁠。

答案:(1)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2)为了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经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有些地方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立体农业,请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立体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因为它更好地实现了

⁠。

答案:(2)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3)在有些地方甚至提到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口号,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

答案:(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使用价值(4)为保护“绿水青山”,同时又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农业生产中,最佳的防治害虫的技术是

⁠。

答案:(4)生物防治16.“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必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理念。回答下列问题:(1)若干年前,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的破坏后,生物多样性也降低。为了恢复其生物多样性,治理环境工作者应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应首先增加

⁠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增加

⁠的复杂程度,进而使湿地生态系统

⁠增强。

解析:(1)由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应首先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使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增强。答案:(1)生产者营养结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2)为响应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拟通过引进部分生物的办法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和

⁠。

解析:(2)为防止生物入侵以及考虑到引进生物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在引进生物时需要考虑引进生物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引进生物与现存生物的种间关系(或引进生物的数量及繁殖能力)等,从而使引进生物与当地生物构建相对稳定的营养结构。答案:(2)引进生物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引进生物与现存生物的种间关系(或引进生物的数量及繁殖能力等)

(3)虽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有明显向好的趋势,但由于黄河流域的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三方面污染,加之尾矿库污染,使得2018年黄河137个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占比达12.4%。如果你是一位环境工作者,请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黄河水域治理给出一些建议:

⁠(答出2点即可)。

解析:(3)由于黄河流域的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三方面污染,加之尾矿库污染等,使黄河水质中污染物的来源较多,所以在水域治理时,可从减少污染物的流入和增加污染物的分解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治理,如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增强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减少污水排放量,控制污染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具有分解污染物能力的“转基因细菌”等。答案:(3)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增强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减少污水排放量,控制污染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具有分解污染物能力的“转基因细菌”17.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松嫩平原草地出现大面积盐碱化,羊草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科研人员在出现大面积盐碱斑的草地上开展了自然封育、生物、化学、物理和工程等改良治理的研究。通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上述措施中以生物措施治盐碱效果最好。生物途径治盐碱就是在严重盐碱化的草地或盐碱斑上施加枯草或种植耐盐碱的虎尾草(禾本科一年生耐盐碱性强的速生植物,根系发达,地上生物量高,草质柔软,易腐烂),以改善土壤条件,使羊草可以生长发育。(1)松嫩平原是丹顶鹤在我国重要的繁殖栖息地和停歇地。由于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丹顶鹤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在这种情况下,

⁠是保护丹顶鹤的根本措施。

解析:(1)由于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丹顶鹤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自然保护区,给丹顶鹤提供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丹顶鹤的根本措施。答案:(1)建立自然保护区(2)改善盐碱斑草地的土壤条件采用的是振动深松,施生化土壤改良剂和农艺措施的集成技术,其中农艺措施是指向盐碱斑上施加枯草。在盐碱斑施加枯草后,土壤物理性质的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施枯草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施枯草量/(kg·cm-2)比重/(g·cm-3

)孔隙度/%空气含量/%含水率/%0.02.7338.459.9718.61.02.4743.4225.7420.171.52.1654.4736.6724.502.01.9362.3642.5432.40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施加枯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是

⁠。

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方法不易推广,请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原因

⁠。

解析:(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施加枯草后土壤孔隙度、空气含量和含水率这些主要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且效果随着枯草量的增加而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