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选择题[2023·北京高三一模]下图为学生绘制的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甲为背斜山B.乙断层形成早于褶皱C.丙为火山岛D.丁由板块碰撞形成2.图中①岩石()A.经冷却凝固形成B.为沉积岩C.由变质作用形成D.有气孔[2022·6月浙江卷,11~12]下图为世界局部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海沟的成因是()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4.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浙江高三一模]太平洋板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广泛发育海山链(海底山脉)或孤立海山(即图中洋底火山)。1963年,地质学家约翰·威尔逊为夏威夷—天皇海山链的起源提出假说,认为它们是在太平洋板块漂移时,由一个静止不动的火山活动热点顺次形成的。下图为太平洋夏威夷—皇帝海山链位置及火山年龄分布图(1Ma:1百万年)。据此完成5~6题。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近3000万年,该区域太平洋板块主体的移动方向是()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6.根据该假说,以下推测,最可信的是()A.8000万年前,板块俯冲形成阿留申海沟B.4700万年前,太平洋板块移动方向改变C.夏威夷岛链是太平洋大洋地壳诞生处D.皇帝海山链表层岩石组成多为花岗岩[2023·浙江宁波市高三二模]珠峰大本营是指观看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生活地带。下图是通往珠峰大本营的一段公路,该公路由多段大致平行的弯道连接,形成连续的“之”字形路段,弯道弯曲度较大。据此完成7~8题。7.该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A.降低爬坡难度B.缩短道路长度C.减少工程投资D.避开落石地段8.甲路段,与上行线相比,下行线()A.路面坡度更大B.观光视野更好C.道路维护较易D.阳光照射较弱专练22构造地貌的形成1.D甲处为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A错误;弯曲的岩层发生了断裂错动,说明乙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错误;丙处和陆地连为一体,是大陆岛,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大陆板块被挤压抬升,再加上海峡处断裂下陷,形成岛屿,C错误;丁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沟状地貌,即海沟,D正确。故选D。2.A据图,根据所学知识,①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是液态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由于地下压力巨大,该类岩石致密坚硬,花岗岩是该类岩石典型代表,A正确;该岩石为岩浆岩,B错误;该类岩石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C错误;该类岩石是侵入型岩浆岩,致密坚硬,喷出型岩浆岩有气孔,D错误。故选A。3.D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D正确;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4.C据所学知识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作用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综合起来,A、B、D错误,C正确。故选C。5.B图示区域的太平洋板块内分海山,越向西北,火山形成时代越早,说明早期处在东南部(现在夏威夷岛,即“热点”)的位置。故推断太平洋板块移动的方向是西北方向。故选B。6.B阿留申海沟为大洋板块俯冲形成,8000万年前,底特律海山形成,当时的位置应该处于现在的夏威夷岛的位置。因此该海沟的形成年代根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A错误;4700万年前,大觉寺海山形成,为两个海山链的连接,其南北方向的走向明显不同,说明太平洋板块移动的方向发生变化,B正确;夏威夷岛链是固定“热点”喷发形成,不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C错误;皇帝海山链为火山喷发形成,岩石组成应多为喷出岩(玄武岩),D错误。故选B。7.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示公路位于通往珠峰大本营的山地,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虽增加了线路的长度,但降低了坡度,保证了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性。因此,该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降低路面坡度,A符合题意。“之”字形会导致线路延长,工程量增大,投资增多,所以B、C错误。该公路在陡坡上修建成“之”字形,很难避开山体落石,排除D。故选A。8.B读图可知,图示弯道的上行侧位于弧线内侧,与下行侧相比,上行侧线路相对较短,相对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