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标定位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的演进,农业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意义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人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动物驯化、土地所有制及土地经营方式3.生产关系的变化:阶级与国家的出现素养阐释1.通过了解不同地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概况,构建时空观念2.通过认识农业出现的意义以及对私有制、阶级、国家等概念的理解,提高历史解释的素养3.通过了解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增强为人类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培养家国情怀的素养自主预习新知导学知识点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远古时期的生产和生活(1)生活来源: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2)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3)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4)女性地位: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2.大约1万年前的生产和生活(1)农业出现的概况(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拓展延伸农业起源与农作物培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点,这奠定了世界各地文明的基础。(2)农业出现的意义①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②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③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拓展延伸人类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科技文化方面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其根源在于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点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自主思考】
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提示:认识: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
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人类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知识点三生产关系的变化1.男女社会地位: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氏族内部分化: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3.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自主思考】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原因:农业产生以后,社会分工逐渐发生变化,氏族公社中男女地位发生转变,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拓展延伸国家产生过程示意图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史料实证]探究点一农业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材料一
材料二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bà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qiāo,同“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刘安《淮南子》互动探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早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提示:变化: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影响:农业生产的出现初步改变了人类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论从史出]一、农业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意义(1)经济方面:初步改变了人类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2)政治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最终产生了阶级以及调节阶级之间利益冲突的强制机关——国家。(3)科学技术方面: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4)文化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剩余产品的增多,为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获得了发展。史家评述赵志军在《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新认识》一文中指出,距今一万年前后是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代先民在通过采集狩猎开拓更多食物来源的同时,开始尝试耕种野生稻。距今5
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良渚文化不仅是稻作农业社会建立的标志,也是中华文明起始的象征。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为古代文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古代文明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典型例题]“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歌谣《弹歌》。断竹,是指砍伐竹子;续竹,是指制造弹弓;飞土,指的是射出弹丸;逐肉,是指射击鸟兽。对此歌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劳动的发展促进了歌谣的产生B.诗歌反映了原始畜牧业的发展C.这一时期人类已开始定居生活D.古代中国人们生活非常幸福题目立意: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通过对古代农业劳动相关史料的解读,考查历史解释的素养。解题指导:本题题干材料来源于古代歌谣“《弹歌》”,设问是“对此歌谣的理解”。首先要读懂歌谣的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次要意识到该歌谣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最后审读备选项并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该歌谣的内容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因此可以得出其产生于劳动生产,故A项正确;歌谣反映的是人们狩猎的场景,不能说明原始畜牧业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该歌谣反映的是人们的狩猎生活,无法得出人类已开始定居生活,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不能得出古代中国人们生活非常幸福的结论,故D项错误。答案:A[史料实证]探究点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材料
中国与西欧以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为背景,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西欧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中国则发展了较为集约化的土地连种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互动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中西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提示:①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中国采取的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西欧采取的是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休耕和收获后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场。②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中国是“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农桑结合是中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西方是“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农牧并重是西方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论从史出]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在古巴比伦王国,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在古埃及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古代中国:最早种植粟和水稻,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得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成为可能。秦以后,统治者往往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家也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与维护。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3)古希腊:主要粮食作物是大麦和小麦。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在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4)古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渐破产。(5)美洲: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村社可以收回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典型例题]为控制尼罗河河水泛滥,古埃及人修堤筑坝、挖沟开渠。他们利用河谷的自然坡度修建一系列渠道,引水灌溉。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B.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C.水利的修建有利于维护王室统治D.古埃及人勤劳勇敢改造自然题目立意: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是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川北医学院《实践白俄罗斯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四川省长宁县培风中学高考预测密卷(1)(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汇文二中高三3月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含解析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事故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湖南工业大学《模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谊2025届下学期初三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汉中市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汽车美容师技术交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旧彩钢瓦施工方案
- 水泥厂电工培训课件
- 电力系统中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全国公安移动警务视频应用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正式-来源广东
- 【生物】人的生殖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化学】常见的盐(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
- 儿童故事绘本愚公移山课件模板
- 《罗秀米粉加工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英语试卷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 充电桩安全巡查记录表
- 《公路工程现浇泡沫聚合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