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警官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1页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2页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3页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4页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1.生产资料、资本2.实践()、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构成实践的()。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性、绝对性与()性的矛盾。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和()。5.19世纪60年代,当沉寂多年的欧洲工人运动再次兴起的时候,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于()年9月在()成立。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7.客观世界包括()存在和()存在两个部分。8.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基础和()渊源。9.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300多年时间正是欧洲从()向()转变的时期。10.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二、单选题1.“帮蝶破茧、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A.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4.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从可能变为现实的是()。A.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D.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5.“风定花犹洛,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第三产业8.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产品分配关系C.生产工具的水平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10.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生产工具B.物质资料C.社会劳动D.具体劳动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12..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13.欧文在美洲的印第安纳建立了(),实行财产共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A.法郎吉B.乌托邦C.新和谐公社D.人民公社14.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5.“万物皆备于我”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16.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法D.唯物主义17.洛仑兹提出的“蝴蝶效应”理论()。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8.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19.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是指我们今天通常讲的()。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20.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也会有所不同,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应该()A.以苏联模式迈进共产主义B.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逐步向共产主义方向迈进C.以中国模式提供范本D.以马恩原著原文的指示迈进2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治思想B.意识形态C.国家政权D.军队22.某钢厂因煤炭价格上涨而增加资本支出,它影响该厂的()。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23.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24.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社会意识形式B.社会意识C.意识形态D.杰出人物的思想理论2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A.认识B.实践C.本质D.现象27.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必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种必然性根源于()。A.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D.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28.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A.客观实在B.一切自然现象C.客观存在的物体D.一切社会事物29.被恩格斯誉为使得“社会主义者早先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指马克思关于()的建立。A.劳动价值理论B.剩余价值学说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资本运动理论30.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论断的是()。A.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三、多选题1.商品经济包括()。A.商品价值B.商品生产C.商品交换D.货币流通E.商品市场2.共产主义是()。A.一种科学的理论B.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C.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D.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E.空想社会3.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4.“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说明资本主义的工资()。A.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B.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等于工人创造的新价值D.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E.工资是不可以理解的现象5.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是()。A.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C.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只需熟记原理和词句E.无需熟记原理和词句6.下列关于垄断说法正确的是()A.在垄断时期,垄断资本家在经济上主要是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在政治上仰仗政府的力量来战胜竞争对手。B.为了达到垄断目的,垄断资本家有时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C.垄断资本的竞争双方都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这便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竞争造成的破坏也更加严重。D.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E.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7.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8.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有()()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B.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C.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D.人口增加E.民族矛盾加剧9.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E.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0.货币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B.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人们的发明和人们协商的产物E.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11.当今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工人福利水平高,工作时间有所缩短,这表明()。A.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B.发达国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主要剥削形式E.现代社会要求工人有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时间12.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1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有()。A.原因与结果B.现象与本质C.内容与形式D.必然和偶然E.现实与可能14.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是因为()A.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B.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只有采取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出来C.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D.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E.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决定的15.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因素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C.劳动者的学习训练费用D.生产资料使用费用E.劳动力的使用价值16.“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表明科技是(

)。A.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B.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C.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D.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E.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17.实践的基本类型包括()。A.物质生产实践B.工作实践C.社会政治实践D.创作实践E.科学文化实践18.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马克思主义只是经验科学方法B.马克思主义只是政治战略策略原则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观D.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E.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19.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这句话的含义是()A.真理是具体的B.真理是全面的C.真理没有绝对性D.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E.如果跨越了真理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20.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A.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B.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D.消灭阶级差别E.消灭剥削四、判断题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而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2.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解决的根本办法是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所代替。()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差别,有些人的作用大些,有些人的作用小些,有些人不起任何作用。6.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7.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向更高社会形态的转化,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成为历史的必然。()8.判断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就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9.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0.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属于主体客体化的表现。11.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12.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包括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13.在资本主义何时走向灭亡的问题上,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14.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道理。()15.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6.二战后,市场机制依然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18.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不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19.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20.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五、简答题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3.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请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5分)

一、填空题1.2.主体基本结构3.有限相对4.立足点5.18646.实践辩证法7.自然社会8.阶级9.(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0.(客观规律)(科学)二、单选题1.C2.C3.B4.C5.B6.C7.C8.D9.D10.D11.A12.A13.C14.B15.B16.D17.A18.A19.B20.B21.C22.B23.D24.C25.D26.B27.B28.A29.B30.B三、多选题1.BC2.ABCD3.ABC4.ABD5.ABC6.ABCD7.BCD8.ABC9.CDE10.ABCE11.ABCDE12.ABD13.ABCDE14.ABCD15.ABC16.ABD17.ACE18.AB19.AE20.ABC四、判断题1.对2.对3.对4.对5.错6.对7.对8.对9.对10.错11.对12.对13.对14.错15.对16.错17.对18.错19.对20.对五、简答题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