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癌”入侵教师圈_第1页
“语言癌”入侵教师圈_第2页
“语言癌”入侵教师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语言癌”入侵教师圈我们总是谈癌色变,但很容易折服于教师话语圈中的“语言癌”。

“语言癌”的概念最早来自台湾,并迅速成为全国热词,以至于《咬文嚼字》的主编亲自撰文,在2022年第三期以大篇幅,借《也说“语言癌”》的醒目标题提醒读者关注。什么是“语言癌”呢?列举让大家明白:“小鸡”说成“鸡的幼体”,“散步”说成“比爬行快比跑步慢的无目的的行走”,“饿”说成“肚子里有一种想进食的生理反应”……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语言癌”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广告标语中,媒体人的口中,在论文中,在专家的讲述中,在日常对话中。台湾报纸将这种嗦累赘、不合常规的病态表达,称为“语言癌”。《咬文嚼字》刊载的文章中讲述一个更为鲜活,和教师有关的例子:青年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语言学前辈时拿一篇论文来请教。文中出现了“本项”“喻项”“系项”等诸多“新提法”“新概念”,从“客体”说到“主体”,从“实相”说到“心像”,洋洋洒洒数千言,表述艰涩。前辈硬着头皮看完后发现,文中谈的其实就是“比喻”这种修辞格,所谓的“本项”“喻项”“系项”就是人们熟知的“本体”“喻体”“比喻词”。

这个例子是不是让我们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脸红耳热,冷汗直流。“语言癌”已经入侵教师话题圈,大有泛滥之势。如今,在不少教师的话语中,直白的话隐逸地说,简单的道理复杂地讲,熟悉的知识陌生地介绍。层出不穷的概念、定义,劈头盖脸地夹杂着英文,音译词语,把原本三五句话可以说清的变得玄妙高深,晦涩难懂。这些,都是“语言癌”入侵的表现。

“语言癌”就是横在一线教师面前冰冷高深的隔阂,阻断了信息的有效采集、吸收,切断了经验的借鉴、分享,自然也影响了教学变革向前推进。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教师总是参加培训,总是在学习,但总得不到明显提高的原因。更让人担忧的是,教师传染这样的病毒后,极有可能引发日常教学用语的“癌变”,把简单的教复杂,把能说清的说糊涂,把儿童听众当成大人听众来传道。一句话,通过教学癌变的语言,我们正在做的是把语文的美,语言的妙,从儿童心目中彻底毁掉!这不是危言耸听,只要看看好多公开教学中充斥着绝不属于儿童的话语,就知道“语言癌”的侵蚀威力。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语言癌”能够迅速在教师圈中,像传染病毒一样蔓延扩散?也许,说得玄妙,可以证明“我”的与众不同,“陌生化”的表述试图体现的就是“我”和“你”的层次差异。这是典型的“面子”观念在作祟。有的情况下,一些研究者分不清专业话语和日常对话的差别。他们的研究不接地气,一味“掉书袋”式地布道,这么说也许能表现“专业色彩”,但无法取得他人的理解,更谈不上传播经验,分享感受。其三,则属于滥竽充数,故弄玄虚的情况。以他人不能理解的方式展示自我,达到的仅仅是“糊弄人”的目的。一线教师最为熟悉的就是在论文、讲座中生造概念,装腔作势,拿来一知半解或者未经证实的结论,以不容置疑,铿锵有力的生硬话语,劈头盖脸地进行批判。其义正词严之势态足以在短期内唬住听众,让人陷入云山雾罩的困顿之中。但,清醒也在转念之间。所以我们多听到一线教师这样回击:批判者,请来实践,一下就能辨出真伪。

“语言癌”,直接折射出癌症晚期的思想“虚弱”,意志“脆弱”。

奉劝大家要“好好说话”。最美的语言就是音韵和谐,表意清晰、简练、顺畅的“普通”话。那些装腔作势,自以为是的表述,根本上是错误,是病态。如果任“语言癌”肆意蔓延、扩散,美丽的汉语会遭到何种程度的破坏,真是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