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36《石钟山记》(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8/08/wKhkGGYheo2AN3e3AAFLqR68kUE491.jpg)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36《石钟山记》(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8/08/wKhkGGYheo2AN3e3AAFLqR68kUE4912.jpg)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36《石钟山记》(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8/08/wKhkGGYheo2AN3e3AAFLqR68kUE4913.jpg)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36《石钟山记》(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8/08/wKhkGGYheo2AN3e3AAFLqR68kUE4914.jpg)
![2023新高考语文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36《石钟山记》(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8/08/wKhkGGYheo2AN3e3AAFLqR68kUE4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
36《石钟山记》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文言基础梳理】
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
2.选出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下顺深潭,微风鼓浪。临:对着。
B.余自齐安舟行泊临汝。适:到……地方去。
C.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尉:做尉官。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臆:缺乏客观证据的主观想法。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里大风浪不能鸣也(虽:虽然)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
C.与何之噌眩者相应(向:刚才的)
D.汝识之乎(识:记得)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婷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B.郦元之所见闻,箱与余同殆:大概
C.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绝:陡峭
D.而陋者乃以斧斤孝击而求之考:考证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基霎
6.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殆与余同,胞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耐不能言
C.加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邮元之简,巾笑李渤之陋也
7.下列关于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书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③徐而察之④汝识之乎⑤周景王之无
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8.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彭蠡石口有石钟山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石,硅硅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学
于是余有叹厚
C.至蓑夜月明
举天下之豪杰,塞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宇君子病无能净,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B.然是说也,余尤疑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来四记之者已少顾言之不详
D.火尚足以明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0.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3分)
A.余固笑而不信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畋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今以钟磬置水中
11.下列句中都有名词作状语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③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大石侧立千尺
⑤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⑥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⑧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⑧D.⑤⑥⑦⑧
12.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古之人不余欺也B.得双石于潭上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不拘于时,学于余
13.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②古之人不余欺也③此世所以不传也④荆州之民附操者⑤夫
晋,何厌之有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①④/②⑤/③⑥B.①⑥/②⑤/③④
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③/②⑤/④⑥
1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
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
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
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
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
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文本综合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
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季渤始访其遗
踪,得双石于潭上,扣②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样⑥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乳石同揉其一三把之硅蹙叁④。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鹊,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目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咙⑤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彰湃而为
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穿,与风水相吞吐,有薪
坎钱辂之声,与向之噌咳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咳者,周景王之无
射也;霰坎钱辂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季渤之陋。
【注】①磬(qi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②扣:通“叩”,敲击,敲打。
③椁(仔):鼓槌。④硅硅(k6ng)焉:桂硅地(发出响声)。⑤噌(ceng)lfe(h6ng):形容声音洪奔。
⑥罅(x闻:裂缝。⑦薪(kuNn)坎(kan)tl(tang)整(匕):薪坎,击物声;悭鞫,钟鼓声。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
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
B.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兮至湖口/因得观所谓
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
C.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
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
D.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
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
17.下列对文中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
著。《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
B.中国古代采用干支纪年,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固定的顾序依次相配,周而复始、记录年份。
干支除纪年外还可纪月、纪日、纪时,如文中的“丁丑
C.谥号是指古人死后,由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善恶给予一种称号,以示褒贬,如文中的周
景王、魏庄子。
D.年号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文中的“元丰”,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形成
制度。每当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常更改年号。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作者月夜来到绝壁下,面对恐怖的景象和声音心中无丝毫惧意,
坚持探寻,最终发现了真相。
B.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或声音描绘得
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
C.作者在和儿子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狄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
察结果,点出以钟命名山的缘由。
D.作者并非单纯记游,而是将月夜游鄱阳湖提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悟出人不应该“事不目
见耳闻”却随意“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考点拓展训练】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虫,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虫药,
攻伐其肾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
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与嘤杂然并
进,而漂疽、痈疥、眩督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曰:“是医之罪,药
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今子终日药不离口,臭味乱于外,而百
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矣,则
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从之,期月而病良已。
昔之为国者亦然。吾观夫秦自奉公以来,至于始皇,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可谓极
矣。萧何、曾参亲见其斫丧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
为也,是以一切与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参为齐相,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
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苣孝言,使人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
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而舍盖公,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
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
吾为胶西守,知公为邦人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然怀之。师其言,想见其为人,
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重门洞开,尽城之南北,相望如?攀,名之
日盖公堂0时从宾客僚吏游息其间,而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
(节选自苏轼《盖公堂记》,有删改)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
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
B.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
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
C.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
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
D.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
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喙,此处指中药附子,因为其块茎形似乌鸦的嘴而得名。
B.孝公,指秦孝公,贾谊曾在《过秦论》中称赞他重用商鞅,改革内政。
C.黄老,指中国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的创始人老子。
D.引绳,特指木工拉墨线,和“巧匠引绳如解玉”的“引绳”意思相同。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患风寒咳嗽的乡人为治疗自己的病情找了不同的医生,结果身体时好时坏,最终竟然越来
越严重了。
B.乡里老人认为药的味道让病人的味觉变得不正常,服用药物后,药物毒性又损坏了他的内
脏功能。
C.作者从乡人治病一事中感悟到先贤治国理政的道理,并以曹参治齐和辅佐汉朝受人称赞为
例佐证。
D.作者赞美盖公,平时师法他的言论,想象他的为人,并在黄堂的北面整治新的寝室,起名“盖
公堂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
(2)时从宾客僚吏游息其间,而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
24.乡里老人建议病人怎样治好自己的病?请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20分)
文段一:
苏轼以吟诗有讥讪。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台差官追取,是时李定为中书丞,对人
太息,以为人才难得,求一人可使逮轼者,少有加意。于是太常博士皇甫供被遣以往。便携一
子、二台卒,倍道疾驰。驸马都尉王诜,与子瞻游厚,密遣人报苏辙。辙时为南京幕官,乃亟
走价往湖州报轼。而供行如飞,不可及。至润州,适以子病求医,留半日,故所遣人得先之。
偻至之日,轼在告,祖无颇极州事。傻径入州感,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夹侍,白衣青
巾,顾盼狞恶,人心汹汹不可测。轼恐不敢出,乃谋之无颇。无颇云:”事至于此,无可奈何,
须出见之"轼议所以服,自以为得罪,不可以朝服。无颇云:“未知罪名,当以朝服见也。”
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愦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偻又久之不语人心
益疑惧。轼目:“轼自来学恼朝廷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辞,乞归与家人诀别。”傻始肯
言目:“不至如此”无颇乃前日:“太傅必有被受文字。"供问谁何。无颇口:“无颇是权州。”
傻乃以台牒授之。及开视之,只是寻常追摄行遣耳。催促轼行,二狱卒就直之,即时出城登舟,
郡人送者雨泣。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此事无颇目击也。
(选自《孔氏谈苑》)
文段二: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存学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
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
英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
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能如杨子云处士妻作诗送我乎?”
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同步检测习题带答案
- 五千以内加减混合两步运算质量检测模拟题
- 个体劳务合同范本格式
- 培训期间劳务合同范本
- 公司执行总裁合同范本
- 国外月结客户合同范本
- 修路工程劳务合同范例
- 做主体合同范例
- 使用协议合同范本
- 土地租赁养殖合同范本
- GB/T 45177-2024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光环境技术规范
- 2025年个人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和工作措施例文(6篇)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MES运行管理办法
- 奢侈品管理概论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文艺美学课件
- 中药炮制学教材
- 常见肿瘤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中文版)
- 电气第一种第二种工作票讲解pptx课件
- 工程监理监理工作流程图(附表123)
- 《特种设备目录》(2022年第114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