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次采液油曲线_第1页
无因次采液油曲线_第2页
无因次采液油曲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因次采液油曲线〔一〕理论分析-应用相渗曲线计算3-6-1无因次采液指数:无因次采油指数:符号说明:Kro—油相相对渗透率,f,Krw—水相相对渗透率,f,μo—地层原油粘度,mPa.s,Qw—累积产水量,104μw—地层水粘度,mPa.s,ρo—原油密度,g/cm3,Bo—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利用油田相对渗透率资料,经过归一化处理,绘制了油藏相对采液指数与含水关系理论曲线〔见图5-1-1〕,可以看出,采液指数在低含水期10%~20%下降较快,含水在20%~80%阶段变化比拟平缓,在高含水阶段〔>80%〕上升较快,但总的上升幅度不是太大。总体上看,采液指数随含水变化呈“U”型,随着含水上升,采液指数是不断上升的,上升幅度大小,与油水粘度比、相渗透率有关。从理论采油指数与含水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采油指数的变化较为简单,随着含水饱和度〔含水率〕增加而下降,所以采油指数呈下降趋势。图3-6-1〔二〕实际计算--应用甲型驱替特征曲线计算相渗及无因次采液油曲线3-6-21、功能:用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代替了文献[1]中的乙型水驱特征曲线,拟合油水两相相渗曲线并计算无因次采液油数据。2、公式:〔一〕、求a、b值:甲型水驱特征曲线:-----------------⑴乙型水驱特征曲线:-------------------⑵据文献[2]:---------------------⑶因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斜率相等,故---------⑷由于对于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组累积油和累积水与之对应,所以对应数个时间段,就有数组和与之对应,将这数组和代入⑴式,应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出a1、b1的值,然后将其值代入⑶、⑷式求出a、b值。〔二〕、求据文献[1],------------------------⑸-------------------------⑹------------------------⑺------------------------⑻--------------------------⑼〔三〕、求α、m、n依-------------------------------⑽求m、n式⑽中:-----------------------------⑾-----------------------⑿--------------------⒀通过二元一次回归可计算α、m、n。〔四〕、计算:------------------------------⒁----------------------⒂----------------------⒃〔五〕无因次采液油指数无因次采液指数:--------------⒄无因次采油指数:-------------------⒅符号说明N—石油地质储量,104t,μo—地层原油粘度,mPa.s,Q0—累积产油量,104t,Qw—累积产水量,104μw—地层水粘度,mPa.s,ρo—原油密度,g/cm3,ρw—水密度,g/cm3,Bo—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Bw—水的体积系数,无因次,Swi—束缚水饱和度,fSor—剩余油饱和度,f,Rwo—水油比,无因次Kro—油相相对渗透率,f,Krw—水相相对渗透率,f,Krw(Sor)—剩余油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