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程标准】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重难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特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意义。【知识梳理】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的传入(1)概况: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道相融合;③隋唐时期,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2)影响: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①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②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③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1)明末,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2)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3)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化圈)(1)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4)社会制度①朝鲜: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②日本:7世纪实行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③越南:教育体制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一样。(5)其他①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②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③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2、对欧洲的影响(1)四大发明①传入欧洲:8—13世纪经中亚、西亚(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②影响: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b、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c、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⑵16—18世纪的中国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达标检测1.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些留学生归国后,要求仿效中国。于是日本政府实行()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建立政教合一2.晚清西学东渐围绕了解世界、求强求富、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等主题展开。下列符合当时“民主革命”主题的报刊是A. B.C. D.3.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4.1920年3月,甘肃籍旅京学生在北京创办《新陇》月刊。《新陇》发刊词对其创刊缘由介绍道:“人则一日千里,我犹故步自封;人则采摘精华,我犹株守旧物。……输入适用之知识于本省,传播本省之状况于外界。”由此可知,《新陇》月刊的创办()A.助推新文化运动兴起 B.动员了学生革命力量C.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 D.推动了社会思想启蒙5.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事件,这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而言,五四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主要是因为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6.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