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的酸性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浅黄色沉淀可能是SB.溶液X中一定含有Fe3+C.溶液X的溶质可能是FeBr2D.如果浅黄色沉淀是AgI,则溶液X的溶质可能是FeI2或FeI32、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乙烯分子中碳氢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D.碳碳双键是乙烯的官能团3、在光照条件下,纳米TiO2能将甲醛催化氧化成二铖化碳和水。经10小时(h)催化氧化后,某密闭空间内甲醛的浓度从2.0×10-7mol/L降到1.0×10-7mol/L,则甲醛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4.0×10-8mol/(L·h)B.3.0×10-8mol/(L·h)C.2.0×10-8mol/(L·h)D.1.0×10-8mol/(L·h)4、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克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食盐和蔗糖熔化B.氢氧化钠和单质硫熔化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5、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B.“纳米车”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C60与12C是同位素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室制硝基苯 B.检验装置气密性 C.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丙烷 D.石油分馏7、核磁共振氢谱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谱图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A.丙烷 B.正丁烷 C.新戊烷 D.异丁烷8、金属(M)-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M作电池负极B.M2+移向金属(M)电极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D.电池反应为2M+O2+2H2O=2M(OH)29、如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品名苏打饼干配料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苏打保质期12个月生产日期2018年7月1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炼食用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在人体内水解只转化为葡萄糖C.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碘水可出现蓝色D.葡萄糖与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既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也不互为同系物10、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物质是A.乙烷B.乙醇C.苯D.乙酸1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Fe和HCl反应生成FeCl3B.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C.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浓硫酸D.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Fe(OH)3胶体12、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B.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C.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D.图Ⅳ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被还原为Ag13、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A.X(g)+H2O(g)2Y(g)∆H>0B.CO2(g)+H2(g)CO(g)+H2O(g)∆H>0C.CO2(g)+2NH3(g)CO(NH2)2(s)+H2O(g)△H<0D.N2H4(g)+O2(g)N2(g)+2H2O(g)∆H<014、在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2H4 D.C4H1015、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是物理变化过程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煤就是碳,属于单质16、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1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了青蒿素的溶解性C.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D.煤经过于馏等物理变化可以得到苯、甲苯等有价值的化工原料18、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 B.石油的分馏 C.蛋白质的变性 D.石油的裂化19、已知:P4(s)+6Cl2(g)=4PCl3(g)△H=akJ/mol、P4(s)+10Cl2(g)=4PCl5(g)△H=bkJ/mol。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PCl3比PCl5更稳定C.Cl-Cl键的键能b-a+5.6c4D.P-P键的键能为5a-20、H2、N2合成NH3的反应中,当分别用以下各种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N2)=0.6mol/(L·min) B.v(NH3)=0.9mol/(L·min)C.v(H2)=1.2mol/(L·min) D.v(H2)=0.025mol/(L·s)21、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259.7kJ·mol-1 B.+259.7kJ·mol-1 C.+519.4kJ·mol-1 D.-519.4kJ·mol-122、下列过程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晶体硅熔化 B.碘升华 C.熔融Al2O3 D.NaCl溶于水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C和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用电子式表示A和B形成的过程_____,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4)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由A和B形成的一种气体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实验室制取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电子式为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F、G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4)用BA4、D2和EDA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在a极通入BA4气体,b极通入D2气体,则a极是该电池的________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25、(12分)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海水提溴,设计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富集溴:实验步骤:①关闭k1、k3,打开k2,向装置A中通入足量Cl2,充分反应;②停止通Cl2,关闭k2,打开k1、k3和k4,向装置A中通入足量热空气,同时向装置C中通入足量SO2,充分反应;③停止通气体,关闭k1、k4。(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2)步骤①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3)步骤②中通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装置C发生富集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实际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大于理论值,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Ⅱ.制备溴:富集溴的过程结束后,继续向装置C中通入Cl2,充分反应后蒸馏。(4)下列蒸馏装置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5)装置A中加入VmL含Br-的浓度为cmol·L-1的浓缩海水,蒸馏所得溴单质的质量为mg,则该实验中溴单质的产率为__________。26、(10分)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反应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品红溶液B.溶液C.浓硫酸D.酸性溶液(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查阅资料可知: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5)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6)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8、(14分)(1)实验室用酸性高锰酸钾检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如图,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之前为什么要先通入水中:_______;也可以用______代替酸性高锰酸钾,此时________(填“有必要”“没必要”)将气体通入水中。(2)实验室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产生的气体含有H2S等杂质,用硫酸铜溶液除去,写出除H2S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3)写出中子数为2的一种氦的核素_________。(4)对苯二酚与浓溴水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29、(10分)某化学兴趣设计实验制取乙酸乙酯。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在圆底烧瓶内加入碎瓷片,再加入由2ml98%的浓H2SO4和3mL乙醇组成的混合液,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内加入2mL醋酸,烧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877.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有机反应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填写名称),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设18O在CH3CH2OH中),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书中采用的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这位同学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代替了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除了使乙酸乙酯充分冷凝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D中液面________(填“上”或“下”)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若分离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馏,收集产品乙酸乙酯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4)乙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乙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性,写出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的酸性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浅黄色沉淀可能是溴化银,不可能是S,A错误;B.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反应后有铁离子,由于酸性溶液中硝酸根能氧化亚铁离子,因此溶液X中不一定含有Fe3+,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X的溶质可能是FeBr2,C正确;D.铁离子氧化性强于碘离子,不存在FeI3这种物质,D错误,答案选C。2、B【解析】

A.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故A正确;B.烯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C.乙烯为平面结构,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20°,故C正确;D.乙烯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D正确;答案为B。3、D【解析】经10小时(h)催化氧化后,某密闭空间内甲醛的浓度从2.0×10-7mol/L降到1.0×10-7mol/L,甲醛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0×10-8mol/(L·h),故选D。4、C【解析】分析: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相同类型的晶体,克服的相互作用力相同,离子晶体克服的是离子键,分子晶体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原子晶体克服的是共价键,金属晶体克服的是金属键。详解:食盐是离子晶体,蔗糖是分子晶体,熔化克服作用力分别为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氢氧化钠是离子晶体,硫是分子晶体,熔化克服作用力分别为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碘、干冰都是分子晶体,升华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正确;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氧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克服作用力分别为共价键、离子键,D错误;正确选项C。点睛: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个别物质还有氢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5、B【解析】A、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选项A错误;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选项B正确;C、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60是一种单质,选项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C60是单质,不是核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B。6、B【解析】A.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温度不是100度,故错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水,当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圆底烧瓶中的液面时,停止加水,若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故正确;C.丙烷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长进短出,故错误;D.石油分馏实验中冷却水应下进上出,故错误。故选B。7、C【解析】

A.CH3CH2CH3结构对称,只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图中给出两种峰,故A错误;

B.CH3CH2CH2CH3含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图中给出两种峰,故B错误;

C.C(CH3)4有1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一种峰,故C正确;

D.(CH3)2CHCH3中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给出两种峰,故D错误;答案:C8、B【解析】分析:由原电池装置图中离子的移动可知,金属M为负极,负极上M失去电子,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电解质溶液显碱性,以此来解答。详解:A.M失去电子作负极,A正确;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M2+移向正极,金属(M)电极是负极,B错误;C.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则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2H2O=4OH-,C正确;D.M失去电子、氧气得到电子,则电池反应为2M+O2+2H2O=2M(OH)2,D正确;答案选B。详解:本题考查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的移动方向,题目难度不大。9、B【解析】

A.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与溴水发生较差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确;B.白砂糖主要为蔗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与果糖均为单糖,故B错误;C.苏打饼干粉末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故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为双糖,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二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B。10、B【解析】

A、乙烷是烷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错误;B、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正确;C、苯是芳香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错误;D、乙酸含有羧基,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错误。答案选B。11、A【解析】

A、Fe和HCl反应生成FeCl2和H2,选项A错误;B、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选项B正确;C、铁在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或浓硫酸,选项C正确;D、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Fe(OH)3胶体,选项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铁单质及其化合物,易错点为选项B,铁与纯氧气反应及铁与水蒸气反应均生成四氧化三铁,选项C注意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均能使铁、铝钝化。12、D【解析】

A.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A错误;B.铅蓄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该反应中浓硫酸参加反应,所以浓度降低,B错误;C.粗铜中不仅含有铜还含有其它金属,电解时,粗铜中有铜和其它金属失电子,纯铜上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所以阴极上析出的铜大于阳极上减少的铜,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降低,C错误;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氧化银得电子生成银,所以氧化剂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选D。13、C【解析】分析:根据水蒸气含量—温度图像,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T2>T1;温度升高,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减小。根据水蒸气含量—压强图像,压强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P1>P2;增大压强,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增大。结合反应的特点和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作答。详解:根据水蒸气含量—温度图像,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T2>T1;温度升高,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减小。根据水蒸气含量—压强图像,压强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P1>P2;增大压强,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增大。A项,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减小,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不变,A项不符合;B项,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增大,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不变,B项不符合;C项,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增大,C项符合;D项,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平衡含量减小,D项不符合;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14、A【解析】

CxHy+(x+)O2xCO2+H2O可知,相同质量烃燃烧耗氧量规律为:氢的质量分数越大,完全燃烧耗氧越多,即越大,耗氧量越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氢的质量分数越大,完全燃烧耗氧越多,即等质量的CxHy中越大,耗氧量越大。A.甲烷CH4,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4∶1;B.乙烷C2H6,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6∶2=3∶1;C.乙烯C2H4,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4∶2=2∶1;D.丁烷C4H10,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为5∶2;所以H原子与C原子个数比关系为:CH4>C2H6>C2H4>C4H10,所以相同质量的各烃中甲烷的燃烧耗氧量最大,故选A。15、C【解析】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故A错误;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天然气燃烧只生成CO2和H2O,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故C正确;D、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故D错误;答案选C。16、B【解析】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B.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均是取代反应,C项正确;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苯含有苯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B。17、D【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的元素性质分析;B.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C.气溶胶为胶体分散系,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详解:A.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的往往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所以常用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了青蒿素的溶解性,故B正确;C.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煤通过干馏获得苯、甲苯等重要化工原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本题选D。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物质成分、物质变化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解题关键在于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18、B【解析】

A.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B.石油的分馏是以不同温度让石油中的不同物质的熔沸点来把物质分离,是物理变化,B项正确;C.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D.石油的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B。19、C【解析】分析:A.键长越短,键能越大;B.键能越大越稳定;C.ΔH=反应物的化学键键能之和-生成物的化学键键能之和;D.ΔH=反应物的化学键键能之和-生成物的化学键键能之和。详解:A.磷原子比氯原子半径大,所以P-P键比P-Cl键的键长长,则P-P键能小,A错误;B.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kJ/mol,这说明五氯化磷中的键能高于三氯化磷中的键能,因此PCl5比PCl3更稳定,B错误;C.①P4(g)+6Cl2(g)=4PCl3(g)ΔH=akJ/mol,②P4(g)+10Cl2(g)=4PCl5(g)ΔH=b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分析,(②-①)/4即可得反应Cl2(g)+PCl3(g)=PCl5(g)的反应热为(b-a)/4kJ/mol,则Cl-Cl键的键能为[(b-a)/4-3×1.2c+5c]kJ/mol=b-a+5.6c4kJ/mol,CD.根据C选项中的Cl-Cl键的键能计算,假设白磷中的磷磷键键能为xkJ/mol,则有6x+6×b-a+5.6c4-4×1.2c×3=a,解x=(5a-3b+12c)/12,D答案选C。20、A【解析】

N2+3H22NH3,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把这些反应速率都换算成H2的反应速率。A、v(N2)=0.6mol/(L·min),所以v(H2)=1.8mol/(L·min);B、v(NH3)=0.9mol/(L·min),所以v(H2)=1.35mol/(L·min);C、v(H2)=1.2mol/(L·min);D、v(H2)=0.025mol/(L•s)=1.5mol/(L·min);故选A。【点睛】解题此类试题的方法有:方法一: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注意单位是否相同;方法二:将该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以对应的化学计量数,数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1、A【解析】

①2Zn(s)+O2(g)=2ZnO(s)△H=-701.0kJ•mol-1,②2Hg(l)+O2(g)=2HgO(s)△H=-181.6kJ•mol-1,依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得到:2Zn(s)+2HgO(s)=2ZnO(s)+2Hg(l)△H=-519.4kJ/mol,则反应:Zn(s)+HgO(s)=ZnO(s)+Hg(l)△H=-259.7kJ/mol,故选A。22、A【解析】

A.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故A正确;B.碘是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C.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破坏的是离子键,故C错误;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故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lPH3NH4ClH3PO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l2+H2O═H++Cl-+HClO【解析】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氨气,则A是H元素、B是N元素;A和C同族,且C原子序数大于B,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是Na元素;B和D同族,则D是P元素;C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则E是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是H元素,B是N元素,C是Na元素,D是P元素,E是Cl元素。(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这几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故答案为:Cl;(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N>P,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差的是PH3,故答案为:PH3;(3)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和B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气,用电子式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为,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氢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为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NH4Cl;(4)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化学式为H3PO4,故答案为:H3PO4;(5)A和B形成的气体为氨气,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6)单质E是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次氯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24、第二周期第ⅤA族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Na2O2+2H2O=4NaOH+O2↑S2->Cl->Na+负O2+2H2O+4e-=4OH-【解析】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元素;C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氮元素;E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E为Na;F与G的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推知F为S元素、G为Cl元素,据此解答。【详解】(1)C是氮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A族;G为Cl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为Na2O2,其电子式为,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和共价键),向过氧化钠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4)用CH4、O2和NaOH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在a极通入CH4气体,b极通入O2气体,甲烷发生氧化反应,则a极是该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氧气在正极获得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根离子,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25、三颈烧瓶2Br-+Cl2=Br2+2Cl-将生成的Br2吹入装置C中1:12SO2+O2+2H2O=2H2SO4d【解析】(1)a的名称为三颈烧瓶。(2)步骤①中主要反应是氯气氧化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3)溴易挥发,因此步骤②中通入热空气的作用为将生成的Br2吹入装置C中。装置C发生富集溴的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其中SO2是还原剂,溴是氧化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于SO2在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实际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大于理论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4)蒸馏是温度计水银球放在烧瓶支管出口处,为防止液体残留在冷凝管中,应该用直形冷凝管,答案选d;(5)装置A中加入VmL含Br-的浓度为cmol·L-1的浓缩海水,蒸馏所得溴单质的质量为mg,因此该实验中溴单质的产率为。26、ABAD①中品红溶液褪色除去SO2气体检验SO2气体是否除尽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

实验目的为确认反应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所以要避免相互影响,可先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完全除尽,之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检验乙烯。【详解】(1)装置①中盛有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然后将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②除去二氧化硫,再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③确定二氧化硫是否除干净,最后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④检验乙烯的存在,盛放的药品依次为A、B、A、D;(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①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3)装置②用来除去SO2气体,以免干扰对乙烯的检验;装置③检验SO2是否被除尽;(4)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可以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若装置④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乙烯的存在。【点睛】熟悉二氧化硫、乙烯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气体检验的顺序;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可与碱反应,可使品红褪色,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27、分液漏斗C+4HNO3(浓)CO2↑+4NO2↑+2H2O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有毒气体NO,防止空气污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5NO+3MnO4-+4H+=5NO3-+3Mn2++2H2O【解析】分析: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探究,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发生C+4HNO3(浓)CO2↑+4NO2↑+2H2O,B中吸收挥发的硝酸和生成的二氧化氮,C中固体干燥剂干燥NO,并除去可能混有的酸雾,D中发生2NO+Na2O2=2NaNO2,E中高锰酸钾吸收尾气NO,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中是碳和浓硝酸发生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