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玉林、柳州市2024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元素可以与W元素形成XW2和XW3两种化合物B.Y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O2、N2、CO2反应C.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形成化合物时一般为+4价D.X与Y、Z与W都属于同一周期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A.实验Ⅰ:测定中和热 B.实验Ⅱ: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C.实验Ⅲ:蒸馏石油 D.实验Ⅳ: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3、aXn-和b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 B.a+n=b-m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m D.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4、化学与环境、能源、材料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利用生物方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的非金属性在所有短周期元素中最强,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W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Y)>r(X)B.Y的单质与H2化合时,点燃安静燃烧,光照则会发生爆炸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D.单质Z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6、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棉花、蚕丝、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油脂可看做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D.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7、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A.有漂白性 B.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C.有氧化性 D.有还原性8、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A.V(NH3)=0.02mol/(L·min) B.V(N2)=0.005mol/(L·min)C.V(NH3)=0.17mol/(L·min) D.V(H2)=0.03mol/(L·min)9、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C.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片是该装置的正极,该电极反应为Zn+2e—==Zn2+10、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a>b>c>dB.a>c>d>bC.c>a>b>dD.b>d>c>a11、欲制取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可采取的方法是()A.乙烯与HCl加成B.乙烯与Cl2加成C.乙烷与Cl2按1:2的体积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D.乙烯先与HCl加成,再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在光照下反应1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c(SO42-)向锌电极移动,甲池的c(SO42-)增大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电流的方向:由铜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锌电极1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蒸馏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实验台上的钠着火了,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D.乙酸与乙醇的密度不同,所以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1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下列原子结构模型中最切近实际的是A.汤姆生 B.波尔 C.卢瑟福 D.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CO2的比例模型C.NH4Cl的电子式:D.H2F+的电子式:16、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17、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2V(O2)=V(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③NO2、NO、O2的浓度之比为2∶2∶1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②④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全部18、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A.NaOHB.NaClC.NH4ClD.H2O19、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20、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特性C.《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D.《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B.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22、实验室用海带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所选仪器错误的是选项操作所选仪器A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烧杯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与水的混合液漏斗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①从石油中获得是目前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①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25、(12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一小块钠和镁片分别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钠剧烈反应产生气体;镁片无明显现象,加热后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实验2)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盐酸中。镁粉很快消失并产生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铝片反应比镁粉慢、放热不如镁粉明显。(1)实验1中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根据实验1可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2得出结论:金属性Mg>Al。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26、(10分)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Ⅰ.某实验小组以H2O2的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设计实验。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温度①10mL2%H2O2溶液无20℃②10mL5%H2O2溶液无20℃③10mL5%H2O2溶液1-2滴1mol/LFeCl3溶液20℃④10mL5%H2O2溶液无20℃⑤10mL5%H2O2溶液⑥无20℃(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实验③和④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⑤和⑥是研究温度相差10℃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在上面表格空白处补齐对应的内容_________。Ⅱ.某温度时,在2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4)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5)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在第2min时改变下列条件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是:①向其中充入1molX气体,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下同);②向其中充入1molN2(g)(N2不参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③同时加入0.9molX、0.7molY和0.2molZ,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27、(12分)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充满HCl的烧瓶(标况下)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的稀盐酸,以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满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三种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下列第__________种。①5.00mol·L-1
②0.500mol·L-1
③0.0500mol·L-1(4)若采用上述最合适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满定,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实验次数编号待测盐酸体积(mL)滴入NaOH溶液体积(mL)110.008.48210.008.52310.008.00求这种待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___________。(5)在滴定操作过程中,以下各项操作使测定值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__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②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③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④看到颜色变化后立即读数⑤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做蒸馏水进行洗涤28、(14分)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周期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试回答:(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_,W__________(2)X的单质和Z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按X、Y、Z、W的顺序)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含有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乙烯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3)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4)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A.X为氧,W为硫,可以形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两种化合物,故A正确;B.Y为镁,其单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O2、N2、CO2反应,故B正确;C.Z为硅,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形成化合物时一般为+4价,故C正确;D.X为氧,在第2周期;Y为镁,Z为硅,W为硫,在第3周期,故D错误,故选D。2、B【解析】试题分析:A.测定中和热缺少环形玻璃棒,错误;B.没有明显错误,正确;C.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错误;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考点:考查环形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目的的关系的知识。3、C【解析】
aXn和b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那么a+n=b-m,a=b-m-n,原序数X>Y,且X在Y的上一周期。【详解】A.原子半径:X<Y,A正确;B.a+n=b-m,B正确;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2Om,C错误;D.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D正确,答案选C。4、B【解析】A、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故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而不是先污染再治理,错误;C、水中氮元素和磷元素可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可以利用生物方法脱除,正确;D、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原子经济性高,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正确;故选B。5、C【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X为O元素;Y的非金属性在所有短周期元素中最强,Y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Z为Mg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W为Si元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Mg元素;W为Si元素。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X)>r(Y),故A错误;B.氟气与H2混合会发生爆炸,故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非金属性O>Si,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故C正确;D.镁与冷水无明显现象,与热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选C。6、B【解析】试题分析:A、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发生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B、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故说法错误;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发生酯化反应产生,故说法正确;D、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说法正确。考点:考查煤的干馏、石油分馏、淀粉、纤维素、油脂、葡萄糖等知识7、B【解析】
因二氧化硫不能使指示剂褪色,酚酞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着碱性的物质,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已存在没有碱性的物质,是由于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显酸性,可将碱性物质中和。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注意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等,易错点为褪色不一定是因为漂白性所致。8、B【解析】
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1.7g氨气是0.1mol,所以氨气的反应速率是。因为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V(NH3)=0.01mol/(L·min),A项错误;B.V(NH3):V(N2)=2:1,则V(N2)=0.005mol/(L·min),B项正确;C.V(NH3)=0.01mol/(L·min),C项错误;D.V(NH3):V(H2)=2:3,则V(H2)=0.015mol/(L·min),D项错误;本题答案选B。9、C【解析】分析: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以此分析。详解:A、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A错误;B、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所以电子从Zn沿导线流向Cu,B错误;C、该装置属于原电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D、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极反应为Zn-2e-=Zn2+,D错误。答案选C。10、B【解析】
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活泼性强的作原电池的负极,故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②c、d相连,c为负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d;③a、c相连,c为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c;④b、d相连时,b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b;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d>b,故选B。11、B【解析】
烯烃的典型反应是加成反应,与Cl2加成时双键断开,两个Cl原子分别连到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故乙烯与Cl2加成制备1,2-二氯乙烷好;取代反应不能停留在某一反应阶段,副反应太多,故产品的产率低、质量差。本题选B。12、B【解析】在上述原电池中,锌电极为负极,锌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锌离子。电子沿着外接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单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铜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单质。正确;B、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但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SO42-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并且甲池中硫酸根不参加反应,因此甲池的c(SO42-)不变。错误;C、锌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离子在铜电极上沉淀,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每沉淀1mol,即64g铜,就补充过来1mol锌离子,其质量为65g,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正确;D、电子的方向是锌电极由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则电流方向相反,铜电极(正极)经过导线流向锌电极(负极)。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这类题时只要判断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极反应,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13、C【解析】分析:A.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B.钠能与水发生反应;C.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D.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物质。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应向蒸馏水中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A错误;B.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钠也与水反应,泡沫灭火器中喷出泡沫的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用来扑灭钠燃烧的火焰,B错误;C.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正确;D.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应该是蒸馏,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泡沫灭火器中喷出泡沫的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用来扑灭钠燃烧的火焰。14、B【解析】A、20世纪初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枣糕式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却象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不切实际,选项A不选;B、玻尔的量子原子结构理论,解决了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经典原子理论中“原子坍塌”的问题,最切实际,选项B选;C、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缺陷是只能说明了原子中有电子的存在和电子带负电,不能正确表示原子的结构,不切实际,选项C不选;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认为每种单质均由很小的原子组成,不同的单质由不同质量的原子组成,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切实际,选项D不选;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人类对原子的结构的认识,了解化学史及化学的发展历程即可解答,学生应辩证的看待每个理论的局限性和时代性。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枣糕式模型;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15、D【解析】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故A错误;B.CO2的比例模型,故B错误;C.NH4Cl的电子式:,故C错误;D.H2F+的电子式:,故D正确,故选D。16、C【解析】
A、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压强始终不变,则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正确;B、反应达到平衡时,P、Q、R、S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1﹕1﹕1,也可能不是1﹕1﹕1﹕1,这与该反应的初始分子数及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C、当反应到达平衡,P的生成速率和P的消耗速率相等,而P的消耗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所以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故C正确;D、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则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选C。17、A【解析】
①2V(O2)=V(NO2),未指明正逆反应,不能判断为平衡状态,错误;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为平衡状态,正确;③NO2、NO、O2的浓度之比为2∶2∶1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错误;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应为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正确;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应为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错误;⑥该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发生变化,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正确,答案选A。18、D【解析】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详解:A.NaOH中含有离子键,氢氧之间还有共价键,A错误;B.NaCl中只有离子键,B错误;C.NH4Cl中含有离子键,氢氮之间还有共价键,C错误;D.H2O分子中只有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D。19、C【解析】
A、在离子化合物里,一定存在离子键,可以存在共价键,A错误;B、非极性键不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如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B错误;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C正确;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不一定只存在极性键,如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错误;正确选项C。【点睛】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可能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20、D【解析】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A正确;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即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高,B正确;C.《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即根据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的方法,C正确;D.《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提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正确。本题选D。21、D【解析】
A.原电池中的电极可以由导电的非金属和金属组成,如Zn、石墨和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B.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入的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从而形成内电路,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考查原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准确掌握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22、B【解析】A.粗略称量干海带可用托盘天平,选项A正确;B.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而加热液体可用蒸发皿,选项B错误;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混合液可用漏斗分离,选项C正确;D.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操作方法和使用的仪器,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可用托盘天平粗略称量干海带,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用漏斗过滤浊液,萃取后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以此解答该题。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H2=CH2羟基羧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解析】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即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反应①发生加成反应,B为乙醇,反应②是醇的催化氧化,即C为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成乙酸,据此分析;【详解】(1)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即A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答案是CH2=CH2;(2)反应①发生CH2=CH2+H2OCH3CH2OH,B为乙醇,含有官能团是羟基,反应②为醇的催化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C为乙醛,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即D为乙酸,含有官能团是羧基;答案是羟基、羧基;(3)根据(2)的分析,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氧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4)根据上面的分析,B为乙醇,D为乙酸,反应④为酯化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4、羟基羧基加成反应催化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解析】
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所以A是乙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所以B是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C是乙醛,D是乙酸。【详解】(1)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D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2)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反应类型为催化氧化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即为取代反应。(3)反应①: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④: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25、2Na+2H2O=2NaOH+H2↑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温度不正确实验2中没有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一致,Mg粉反应速率快不能说明金属性Mg>Al【解析】
钠能与冷水反应,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加热后的水反应,说明钠的金属性强于镁;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时,应注意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否则不能说明。【详解】(1)实验1中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根据实验1可知,钠能与冷水反应,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说明金属的活泼性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加热后的水反应,说明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温度;(4)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片的固体表面积不同,镁粉的表面积大于铝片,反应速率快、放出热量多,若要比较金属性Mg>Al,应选用表面积相同的镁和铝,同时要选用浓度完全相同的盐酸,故答案为:不正确;实验2中没有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一致,Mg粉反应速率快不能说明金属性Mg>Al。【点睛】注意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一致是设计实验的关键,也是答题的易错点。26、浓度FeCl3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⑤无10℃或30℃⑥10mL5%H2O2溶液0.05mol/(L·min)加快不变加快【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①和②的浓度不同分析;(2)由图可知,③的反应速率大,④的反应速率最小,以此来解答;(3)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除了温度以外,其它变量均是相同的;(4)根据反应速率是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计算;(5)根据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解答。详解:(1)实验①和②的浓度不同,则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由图可知,③的反应速率大,④的反应速率小,结合实验方案可知,③中加入了氯化铁溶液,说明氯化铁起催化剂的作用,因此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FeCl3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3)由于实验⑤和⑥是研究温度相差10℃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其余变量均是相同的,则对应的内容为⑤无10℃或30℃⑥10mL5%H2O2溶液。(4)反应开始至2min,生成Z是0.2mol,浓度是0.1mol/L,则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2min=0.05mol/(L·min)。(5)①向其中充入1molX气体,X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②向其中充入1molN2(g),由于N2不参加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③同时加入0.9molX、0.7molY和0.2molZ,物质的浓度均增大,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点睛: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探究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由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时注意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27、1/22.4mol/L或0.045mol/L当最后一滴NaOH滴入HCl中时,溶液由橙色变黄色,且30s内不恢复③0.0425mol/L①②【解析】分析:(1)根据c=n/V计算盐酸的浓度;(2)根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分析;(3)为减小误差,应尽量用浓度小的溶液;(4)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计算消耗标准液体积,然后利用中和反应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2025年专项发展规划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游戏动态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挑战与对策
- 专业基础知识(给排水)-202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基础》真题
- 毕业生代表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 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追求卓越》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股份代持保密合作协议3篇
-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期市场营销推广合同
- 辽阳市小升初英语试卷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钢构楼板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11课 嘀嘀嗒嗒的秘密 说课稿
- 2024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电与磁(含解析)
- 物流管理概论 课件全套 王皓 第1-10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 - 物流系统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00题带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 医疗组长竞聘
- 2024年业绩换取股权的协议书模板
- 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外科学课件)
- 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指南
- 2024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英译汉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