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七年级(上)
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2分)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
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2.(2分)时间轴是历史时空观的重要体现。观察如图的时间轴,你认为山顶洞人应该生活
在哪一时期()
ABCD“时间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I__________I»
(距今约170万年)50万年10万年3万年公至2011年
兀年
A.AB.BC.CD.D
3.(2分)在如图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4.(2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
民()
A.会农业种植B.使用磨制石器
C.会制作陶器D.饲养家禽家畜
5.(2分)《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
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A.生产环境恶劣B.开始精耕细作
C.受到气候限制D.生产因地制宜
6.(2分)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是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汇集形成且
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7.(2分)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
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
海”(《吕氏春秋•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禹治
水的精神是()
A.公而忘私B.勇于创新C.严于律己D.宽以待人
8.(2分)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
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
址反映出()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9.(2分)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
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
10.(2分)《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
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青铜胄铜篡铜卤铜刀
(防护器具)(盛放粮食器具)(盛酒器)(切割工具)
A.种类丰富B.功能单一C.工艺简单D.象征皇权
11.(2分)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婕朗§鱼、
及隹
八,、
A.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汉字都来源于象形文字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是我国唯一的文字
12.(2分)管仲担任齐桓公的“相”,规定“慈孝”“聪慧”“拳勇”出众的人,由各级官员
层层推荐,再经过“公所相(国君面试”',就可以担任官职。这一人才选拔举措()
A.体现了儒家影响B,确立了君主集权机制
C.冲击了贵族特权D.团结了主要政治力量
13.(2分)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①商鞅变法
②城濮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楚王问鼎
⑤三家分晋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③⑤
14.(2分)“双减”政策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下列思想主
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A.因材施教B.为政以德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15.(2分)如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量(件)铁农具数量(件)
广西平乐银山岭18191
河南辉县固围村9358
长沙衡阳61座楚墓70余17
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68
山西长治分水岭3621
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16.(2分)如图所示战国铜壶周身布满镶嵌图案,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戈射图,
下层为水陆攻战图。这最可能反映战国时期哪些社会风貌()
①丝织业的发展
②宴乐场面的热闹
③战争形势的多样
④镶嵌工艺的高超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7.(2分)“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
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A.免除徭役B.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C.赏赐金钱D.赐予奴隶
18.(2分)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
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
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19.(2分)老子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孙武认为“乱
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主张()
A.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B.事物有对立面且相互转化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争霸引发动乱应受到谴责
20.(2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
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1.(2分)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
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
当时()
A.地方治理强化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D.中央机构完善
22.(2分)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
发现了一千五百余支竹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书。这些文书大致分为三类:一
为法律条文;二是法律解释;三是有关诉讼制度的各种规则。这些竹简内容折射出秦朝
()
A.经济发达B.统治残暴
C.强化思想控制D.重视法制建设
23.(2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
越甲可吞吴。”这副名联所包含的历史事件是()
A.晋楚争霸、吴越争霸B.楚汉之争、吴越争霸
C.巨鹿之战、吴越争霸D.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24.(12分)秦始皇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
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
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黔首安宁,不用兵革。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
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根部台刻石和本怆像
——[秦]李斯《琅班台刻石》
材料二:“……(统治者)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立
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
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开
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当代历史学家翦伯赞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史料价值来看,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根据所学
知识推测,《琅那台刻石》所用的应该是何种文字?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问题三:材料一与材料二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何不同?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问题四: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秦始皇是否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什么?
25.(12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A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
高,新兴B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
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
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
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结合所学,填充材料中A、B的空缺部分。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提高了当时
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问题二:请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题,自拟
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论正确。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七年级(上)
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2分)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
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周口店遗址”结合所学可知,周口店遗址,又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较丰富、材料较齐全的遗址之一。北京人使用打
制石器、木棒;靠采集、狩猎为生;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A项正
确;河姆渡人在浙江余姚,排除B项;半坡人在陕西西安,排除C项;炎帝教民开垦耕
种,属于神话传说,排除D项。
故选:Ao
2.(2分)时间轴是历史时空观的重要体现。观察如图的时间轴,你认为山顶洞人应该生活
在哪一时期()
ABCD“时间隧道”
1।।।II»
(距今约170万年)50万年10万年3万年公乏2011年,
兀年
A.AB.BC.CD.D
【分析】本题考查山顶洞人的生活。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解答】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
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己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故选:D。
3.(2分)在如图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
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解答】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我
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还饲养猪、狗等家畜,种植蔬菜,还从事渔猎,已经会
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会制作彩陶。
故选:Co
4.(2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
民()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
A.会农业种植B.使用磨制石器
C.会制作陶器D.饲养家禽家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需要考生掌握河姆渡遗址及仰韶遗址的文明成
就。
【解答】根据题干中的出土文物可知,这些陶器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都非常精
美,反映了我国原始先民具有较高的陶器制作水平,C项正确;陶器属于手工业制成品,
不能反映农业种植,排除A项;陶器属于手工业制成品,不是磨制石器,排除B项;“舞
蹈纹彩陶盆”不能反映饲养家禽家畜,D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排除D项。
故选:Co
5.(2分)《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
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A.生产环境恶劣B.开始精耕细作
C.受到气候限制D.生产因地制宜
【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淮南子》记载尧治理天下时,劝导水边的百姓打渔,山中的百
姓伐木,谷中的百姓放牧,陆地的百姓从事农业,可见我国原始农业注意根据实际情况
从事生产,D项正确;材料没有生产环境恶劣、气候限制方面的信息,排除AC项;原
始农业耕作比较粗放,春秋战国后农业才开始精耕细作,排除B项。
故选:D。
6.(2分)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是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汇集形成且
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炎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体,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后来又形成中
华民族,故A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也是
发源地,故C不正确。最早的农耕文明在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就出现了,故D不正确。
故选:Ao
7.(2分)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
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
海”(《吕氏春秋•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禹治
水的精神是()
A.公而忘私B.勇于创新C.严于律己D.宽以待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大禹治水。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
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解答】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大禹治水的事迹几千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由此可以看到大禹的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
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
故选:B»
8.(2分)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
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
址反映出()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里头遗址,需要考生掌握二里头文明的特点。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一一二里头
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
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A项正确;二里头遗址是
夏朝都城,与商朝、西周和东周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o
9.(2分)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
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度,注意题干的正确识读。
【解答】根据题干“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
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可知,西周的分封制下,分封诸侯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同时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国家统治,C符
合题意;题干内容与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军队实力无关,排除AB;西周时期,封建专制
还没有确立,秦朝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
故选:Co
10.(2分)《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
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青铜胄铜篡铜卤铜刀
(防护器具)(盛放粮食器具)(盛酒器)(切割工具)
A.种类丰富B.功能单一C.工艺简单D.象征皇权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包括防护器具、盛放粮食器具、盛酒器、切
割工具等,体现了青铜器种类的丰富特征,故A正确。
B.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功能多样的特征,排除B。
C.材料体现不出青铜工艺简单的信息,排除C。
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与皇权统治无关,排除D。
故选:Ao
11.(2分)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嫌会§鱼、
及隹
八,、
A.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汉字都来源于象形文字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是我国唯一的文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观察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汉字“鱼”字从甲骨文先后演变为金文、
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其演变历程由繁到简,体现了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故A
符合题意;汉字有多种造字方法,排除B;汉字的演变是由繁到简,排除C;汉字是我
国唯一文字的说法错误,排除D。
故选:Ao
12.(2分)管仲担任齐桓公的“相”,规定“慈孝”“聪慧”“拳勇”出众的人,由各级官员
层层推荐,再经过“公所相(国君面试)”,就可以担任官职。这一人才选拔举措()
A.体现了儒家影响B.确立了君主集权机制
C.冲击了贵族特权D.团结了主要政治力量
【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由材料“由各级官员层层推荐”“公所相(国君面试)”“就可以担任官职”,可
知管仲革新了人才选拔举措,一定程度打破了贵族世袭官职制度,冲击了贵族特权,C
是正确的选项;齐桓公是春秋初期的霸主,当时儒家思想尚未诞生,排除A;材料描述
的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没有涉及国家政治体制问题,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人才选
拔机制的革新,并未体现人才选拔制度的作用,排除D。
故选:Co
13.(2分)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①商鞅变法
②城濮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楚王问鼎
⑤三家分晋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③⑤
【分析】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需要学生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战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国先后两次实行商鞅变法,①正确;长平之战是公元
前260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③正确;三家分晋是指春
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成为战国时
期的开端,属于战国的历史,⑤正确。①③⑤正确,故D项正确;城濮之战是晋、楚两
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邺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是春秋时期的历
史,②错误;楚王问鼎是指楚庄王蓄意询问王孙满''鼎之大小轻重”,意欲取代周朝的事
件,是春秋时期的历史,④错误。②④错误,故排除ABC项。
故选:D。
14.(2分)“双减”政策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下列思想主
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A.因材施教B.为政以德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孔子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材料、作出选择。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中的“‘双减’政策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
教育家”“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教育家,
主张有教无类,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最能体现教育公平,所以C项正确;A项所述是教
育方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所述是其政治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所
述是其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o
15.(2分)如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量(件)铁农具数量(件)
广西平乐银山岭18191
河南辉县固围村9358
长沙衡阳61座楚墓70余17
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68
山西长治分水岭3621
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分析】本题考查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表格看出,广西、河南、湖南、辽宁、山西等多地都出土了很多铁器,这说
明当时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故A符合题意;表格内容说明当时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
泛,不能说明当时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排除BCD«
故选:Ao
16.(2分)如图所示战国铜壶周身布满镶嵌图案,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戈射图,
下层为水陆攻战图。这最可能反映战国时期哪些社会风貌()
①丝织业的发展
②宴乐场面的热闹
③战争形势的多样
④镶嵌工艺的高超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由材料信息”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戈射图,下层为水陆攻战图”可
知,这最可能反映战国时期丝织业的发展,宴乐场面的热闹,战争形势的多样,镶嵌工
艺的高超。
故选:Co
17.(2分)“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
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A.免除徭役B.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C.赏赐金钱D.赐予奴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历史意义
等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
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在军事上
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
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
础。B符合题意。
故选:Bo
18.(2分)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
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
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
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
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可知,这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
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不能说明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为国
家统一创造条件,排除BCD。
故选:Ao
19.(2分)老子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孙武认为“乱
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主张()
A.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B.事物有对立面且相互转化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争霸引发动乱应受到谴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知道老子和孙武都主张事物有对立面且相互转化。
【解答】老子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孙武认为“乱
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主张事物有对立面且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循环往复。
故选:B»
20.(2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
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
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方法。
【解答】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历史观点是观
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ABC是
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选项D不是
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观点。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1.(2分)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
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
当时()
A.地方治理强化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D.中央机构完善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对地方的统治。
【解答】根据材料“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
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可知秦朝对地
方治理的强化,故A正确;
本题涉及的是政治,未涉及到土地开发,排除B;
本题讲述的是对各县长官的管理,并未涉及社会矛盾,排除C;
本题是对地方的治理,并没有涉及中央,排除D;
故选:Ao
22.(2分)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
发现了一千五百余支竹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书。这些文书大致分为三类:一
为法律条文;二是法律解释;三是有关诉讼制度的各种规则。这些竹简内容折射出秦朝
()
A.经济发达B.统治残暴
C.强化思想控制D.重视法制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朝重视法制建设,制定法律加强对人民
的统治。
【解答】据题干比较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制定法律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故竹简内容折射出
秦朝重视法制建设。
故选:D。
23.(2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
越甲可吞吴。”这副名联所包含的历史事件是()
A.晋楚争霸、吴越争霸B.楚汉之争、吴越争霸
C.巨鹿之战、吴越争霸D.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巨鹿之战、吴越争霸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对联中的历史事件。
【解答】由题干名联中“破釜沉舟”“楚”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指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
大败秦军的事件;从“卧薪尝胆”“吴”可知,这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争霸,越王
勾践打败吴国的事件。选项C正确;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选:Co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24.(12分)秦始皇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
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
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黔首安宁,不用兵革。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
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根部台刻石的i本影像
——[秦]李斯《琅哥台刻石》
材料二:“……(统治者)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道,立
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
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开
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当代历史学家翦伯赞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史料价值来看,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根据所学
知识推测,《琅哪台刻石》所用的应该是何种文字?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问题三:材料一与材料二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何不同?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问题四: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秦始皇是否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相关内容,评价秦始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问题一:史料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
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
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李斯《琅研台刻石》属于第一手史
料。根据材料“……(统治者)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废王
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及所学可知,司马
迁的《史记》属于第二手史料。所以,材料一属于第一手史料,材料二属于第二手史料。
文字:根据材料《琅哪台刻石》”“同书文字”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
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所以,
《琅哪台刻石》所用的应该是小篆。
问题二:功绩: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在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析即可。所以,简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为秦的统一,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
国家。为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
度、郡县制等;②经济上,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③文化上,使用小篆作为全国通行文
字;④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南征百越。
问题三:不同:根据材料一“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可得出,材
料一对秦始皇持赞赏态度。材料二“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土民,
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可得出,材料二对秦始皇偏向批
评态度。
原因: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材料一的
作者李斯,材料二的作者司马迁,结合二者的身份、时代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所以,
这种差异的原因为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丞相,而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学家,评价者的时代
和立场不同会影响历史评价。
问题四:评价: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首先
给出观点。然后理由从秦始皇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积极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服装品牌授权经营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版打井工程财务管理与审计合同4篇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合同模板版B版
- 2025年度股权投资退出与股权转让税务筹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联合经营与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基础设施建设合同履约担保协议
- 2025年新型能源设备采购与租赁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园区场地合作开发合同4篇
- 2025年度大型广告牌制作与安装工程合同
- 2025年度车贷保证金合同模板:信用风险管理型4篇
- 小学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带答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大型商场招商招租方案(2篇)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
- 2024年山东泰安市泰山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英语主语从句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会议
- 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DIP)院内培训
- 近五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