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农历二月二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也就是古代的“中和节”,俗称青龙节。
民谚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二月二这天的很多风俗都与龙有关。
然而在古代,这一天还盛行着一些与龙无关的风俗。
这些风俗至今多已不存,但我们从一些古诗中,还可以觅到它们的影子。
春游
二月二在唐代也称“春游节”,此时正值大地生气盎然,百草萌生,是春游出游的绝好季节。
在唐代诗歌中,有两首同题为《二月二日》的传世佳作,一首为大诗人白居易所写:“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一首为晚唐诗人李商隐所写:“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前者抒写春游见闻,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后者托物寄情,以春游时的江边春色,反衬出自己的身世沉沦和凄苦心境。
另外,宋代王庭也是一位热衷于春游的诗人,并写下了: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凹凸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挑菜
二月二在宋代又称“挑菜节”,人们纷纷到郊外挖野菜或采摘时令蔬菜,趁鲜生食或做成可口菜肴。
这种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民间习俗,既可以让人们尝到鲜美的时令菜食,又能讨一个好彩头(“菜”同“财”),甚至还一度传入了宫廷。苏门学士张耒尤为喜爱“挑菜”,以至于在一个大雨瓢泼的二月二,无奈地写道:“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这首诗写的是宋代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诗人说,每年二月二这天,他都要采青菜来烧一锅肉菜汤。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
好坐在家中;回忆家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彿又听到引来春水轱辘的流淌声音。
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春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来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当时还把二月二日这天定为“挑菜节”。
这种风俗,在宋代还由民间传到了宫廷。
吃糕
清人蔡云曰:“二月二日春正晓,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此诗写的是:二月二春意正浓,大家相互劝告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担柴挑米凭的是腰板牢固,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怕终年劳作。至于如何制作,在《吴中竹枝词》中可以一探毕竟:“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原来,就是把过年时余下的年糕切成短条状,入油锅煎成嫩黄色即可,农耕年月的妇女同样是强劳力,也非得腰圆臂粗了才行。
二月二吃“撑腰糕”,这种风俗在江南一带也传之久远。
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犹如人腰状的塌饼。
过去一到二月二这天,江南一带家家都将隔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
不过想减肥细腰的女子,这种糕却不能多吃。
迎富
“迎富日”之说,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据《岁华纪丽》记载:有巢氏时,有人在二月二,收养了一个小孩儿,从今家中大富。以后人们便在这天,到野外采摘蓬叶(蓬为多子植物,古人以“蓬”代“子”),向门前祭之,谓之“迎富”。
经过正月底的晦日送穷,人们对“迎富”的热忱空前高涨,庆祝场面往往特殊隆重。
南宋学者魏了翁,对此俗却颇不以为然,他写道:“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二月二迎富的习俗。诗人说,正月晦日送穷的日子刚刚过去,又到了戴着花迎富的时候。因为“穷神”难以驱除,很多人已对“送穷”没了爱好;可一向渴求富有的人又怎能回避“迎富”的风俗呢?贫困若是简单除去,人人都想除,富贵若可以求得,那我也去求。不过这些都是传之久远的风俗,我只是随大流去看看喧闹罢了。
明人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则说:“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他还解释其起源说:
相传有户人家生了个孩子,送给邻家关心抚养,邻家从今大富。这家人家见此情景,又将孩子从邻家要了回来,要回这天正好是二月二日。
从今以后,人们便将二月二定为“迎富日”。
以上这些节俗,无不打着农耕文化的烙印。
在科学还不发达、生产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常把脱贫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国铁铲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铜精矿进口合同范本
- 汽车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备案
- 2025年旅游客运市场分析现状
- 地块平整地质勘查与环境评估
- 兼职合同范本舞蹈
- 2025年纺织服装面料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及应用
- 2025年中国特色旅游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单张房租合同范本
- cecs31-2017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3﹞192号
- 肾脏病日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 微纳光学结构制造
- 中职语文教学
- 外部干扰排查流程及案例
- 商业银行信贷实务: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贷概述
- 灌注桩钢筋笼自动计算套用表格
- 机械工业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10(专题-几何图形的证明)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 0:写给泛产品经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