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编制说明_第1页
6.2 《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编制说明_第2页
6.2 《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编制说明_第3页
6.2 《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编制说明_第4页
6.2 《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地方标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编制说明工作概况本标准来源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油气储运重大基础设施灾害防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示范(2019B111102001)”,为上述项目科研成果之一。本标准根据文件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文件《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下达2021年第二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2〕26号),华南理工大学汇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东华南智慧管道研究院、广东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广东省地方标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的制定任务。牵头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工作包括:负责前期资料的整理和现场资料的收集,起草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组织召集专家对该标准进行研讨并修改;参与单位: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负责协调、沟通广东省内相关单位配合标准调研工作,并协助组织召集专家对该标准进行研讨)、广东华南智慧管道研究院(负责协调、沟通广东省内相关单位配合标准调研工作,并协助组织召集专家对该标准进行研讨);广东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立项申请和报批材料的审核校对及组织上报)。标准制定目的及意义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是我国油气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同时也是重大危险源,其安全运行受到油气企业、政府以及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广东省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截止2021年7月,省内大型油气储存基地多达29家,分布于9个地市,拥有庞大的石油化工市场容量、发达完善的储运体系、坚实的产业基础。据2020年《广东统计年鉴》数据,广东年原油加工量近5600万吨,天然气生产量超110亿立方米,依据《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广东还要加快建设惠州、湛江、茂名、揭阳四大炼化一体化基地,进一步提升整体炼油能力。然而,国内外油气储运重大基础设施事故多发,如2022年“8·6”古巴石油储库火灾事故,2021年河北沧州“5·31”油罐着火事故等。202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有力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自然灾害是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事故的重要诱发因素,广东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台风、雷电、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并存在偶发地震的可能性。在自然灾害条件下,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所承受的外界扰动增大,自然灾害与危险源之间的相互耦合并导致事故演化,极易产生各种原生、次生及衍生灾害,对重大危险源的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影响极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全面地对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状态进行评估,辨识设备设施的脆弱环节,需要建立一套基于多灾种耦合的脆弱性评估导则。该导则能够综合考虑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灾种及其之间的耦合关系,对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分级,能够深层次剖析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区域的内在风险与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指导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的区域规划、应急管理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施。三、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1、编制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本着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2、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原则、脆弱性的基本组成要素、脆弱性范畴与等级划分、脆弱性评估基本流程、脆弱性组成要素评估和脆弱性更新。其主要框架和内容如下:(1)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包括:危险化学品、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应急资源、承灾体、单元、临界量、技术灾害、脆弱性、暴露性、敏感性、抗灾性共11个术语和定义。(2)评估原则明确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应坚持“系统性、专业性、延续性”的原则。(3)脆弱性的基本组成要素分别从灾害演化特性及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致损特征的角度分析脆弱性组成要素,从灾害演化特性的角度分析,脆弱性组成要素包括:1) 受到自然灾害扰动导致的脆弱性;2) 受到技术灾害扰动导致的脆弱性。从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致损特征的角度分析,脆弱性组成要素包括:1) 暴露性,是指承灾体接触或受到扰动影响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或范围;2) 敏感性,是指承灾体在扰动影响下,发生反应的灵敏程度;3) 抗灾性,是指承灾体在发生事故后应对外界扰动的能力,即各类能够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的手段,包括响应与应对能力、适应能力。(4)脆弱性评估基本流程明确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包括五个步骤,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根据危险源的危险要素信息,进行单元划分;自然灾害节点(初始事故节点,a=1)的脆弱性计算;技术灾害节点(a>1)的脆弱性计算;承灾体整体脆弱性程度分析。并列举了相关工作附录,包括规范性附录:《多灾种耦合下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基本要素》、《多灾种耦合下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基本流程》、《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分析清单》、《中心暴露性因子分析清单》、《中心敏感性因子分析清单》。(5)脆弱性组成要素评估明确了自然灾害、技术灾害作用下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灾性评估依据,结合风险控制和应急救援能力强化的情况(具体可依据GB50160、GB50453、GB50650、GB/T50761、GB50984等标准规范展开),可及时更新区域内承灾体基本状况和脆弱性,调整脆弱性等级。根据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业态,辨识并划分新的单元,更新区域内所有的承灾体脆弱性状态。(6)脆弱性分级标准脆弱性级别划分包括五等级:V级(稳定状态,脆弱性状态值为0-0.2),Ⅳ级(较稳定状态,脆弱性状态值为0.2-0.4)、Ⅲ级(较脆弱状态,脆弱性状态值为0.4-0.6)、Ⅱ级(脆弱状态,脆弱性状态值为0.6-0.8)、Ⅰ级(极度脆弱状态,脆弱性状态值为0.8-1)。(7)脆弱性评估的更新根据评估结果,脆弱性级别达到II级和I级的单元应加强风险控制并强化应急救援能力,降低承灾体的暴露性和敏感性,提升承灾体的韧性,及时更新区域内承灾体基本状况,降低脆弱性级别。根据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业态,辨识并划分新的单元,更新区域内所有的承灾体脆弱性状态。3、编制依据本标准参照《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50160—2008(2018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453—2008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650—2011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50984—2014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50341—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737—2011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1156—2015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设计规范》、《GB/T50761—2018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设计标准》、《GB/T20368—2012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SH/T3007—2014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危险化学品单位原有的管理规范。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上位标准关系本文件的宗旨: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编写,不违背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而且具备自身地方特色。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20368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GB/T32572自然灾害承灾体分类与代码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34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453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650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50737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T50761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设计标准GB50984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51156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设计规范SH/T300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本文件符合现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五、标准有何先进性或特色性本标准是结合广东省实际编制形成,填补了广东省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地标规范的空白,助力于广东省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以下先进性或特色性:(1)通过计算多灾种耦合场景下不同事件节点的脆弱性,可以辨识关键脆弱性单元,筛选化工系统中放大和缓解灾害后果的关键要素,有助于高效控制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事故风险,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2)针对广东省自然灾害频发的特性,导则推荐的方法考虑了自然灾害引发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事故并与技术灾难耦合的场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3)采用简单的矩阵运算方法统一了技术要求,降低了应用壁垒,且便于编程实现,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六、标准调研、研讨、征求意见情况,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立项前准备。2021年9月,标准编写工作组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深入了解我省油气储运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的工作及全国各地油气储运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管理标准化现状,为项目立项做好技术储备。立项申请。2021年10月,标准编写工作组开展项目立项查新,同时完成了标准草案的编制和标准项目立项准备相关工作,向广东省地方标准归口管理部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递交了标准立项申请材料。2022年1月,标准编写工作组项目正式通过标准立项审定,并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下达标准制订任务。标准起草。2021年10月~2022年5月,在前期立项准备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时间要求,为加快项目进程,标准编写工作组在项目批准立项前启动了标准起草工作。标准编写工作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标准编写工作。线上主要采取建立微信群的形式,针对标准涉及的技术疑难点和关注点展开讨论。线下主要采用集中会议形式。标准调研。2020年12月03日前往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深圳输油管理处南沙站开展现场调研;2021年01月12日前往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黎塘站开展现场调研;2021年6月29日至7月10日,标准编写工作组前往广东省12家大型油气储运重大基础设施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重点听取安全管理工作主管、一线操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2021年08月11日前往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茂名站开展现场调研;2021年11月24日前往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高明站开展现场调研;标准研讨。2022年4月~2022年6月,在标准初稿的基础上,标准编写工作组内部在华南理工大学29号楼213会议室多次召开研讨会议,讨论草稿完善工作。2022年4月14日开展第一次标准内部研讨会,研讨相关术语定义和重要部位设置,明确项目整体工作安排;2022年4月21日开展第二次标准内部研讨会,完成标准初稿,对相关术语定义进行修正,对初稿内容进行调整;2022年5月5日开展第三次标准内部研讨会,对文稿内容和配置标准提出修改建议,明确了相关术语定义。经过三次内部研讨会,主要对标准以下内容开展了论证和修改:(1)对标准框架结构搭建进行讨论,着重探讨标准构架结构与通则的一致性程度,参照国内相关工作经验,结合广东省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基地的特性及其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灾种及其之间的耦合关系,经多次讨论、研究,确立了标准的结构与通则的基本对应性。(2)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深入讨论,最后明确适用范围为:《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适用范围为“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的脆弱性评估工作”。(3)对标准的术语定义进行深入讨论,最后明确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暴露性、敏感性、抗灾性的定义。(4)对标准评估范围及评估要素的确定进行研讨,明确暴露性、敏感性、抗灾性为主要评估要素。(5)讨论脆弱性等级划分的主要内容。(6)对标准评估流程的计算方式进行讨论,明确数据收集、单元划分、自然灾害脆弱性计算等步骤的具体要求。(7)分别对五个附录《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的基本组成要素》、《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基本流程》、《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分析清单》、《承灾体的中心暴露性因子分析清单》、《承灾体的中心敏感性因子分析清单》和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形成征求意见稿。2022年6月,标准编写工作组召开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初稿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油气、化工和标准化领域的三位专家,对标准草案范围、术语和定义、脆弱性的基本组成要素、脆弱性评估流程、附录等内容进行指导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标准编写工作组根据专家和各参与起草单位的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22年11月2日-12月9日,《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征求意见稿)由广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官网公开征求意见,并将《征求意见稿》发送相关单位和专家44份,收到回复的相关单位或专家个人36份,有建议和意见的单位或个人数量共12份,挂网公开征求意见收到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意见数量1份。标准编写工作组根据专家和各参与起草单位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送审稿)和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对标准以下内容开展了修改:(1)对标准的术语定义进行补充完善,新增了“适应能力”的相关定义,重新界定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与重大危险与之间的关系,补充了“技术灾害”定义中的类型。(2)对标准评估流程中的数据信息收集、量化计算等部分进行了细化,补充了脆弱性评估所需要收集的数据信息,优化了量化公式的表达。(3)根据反馈的征求意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全文校对,规范了标准的编排格式。报批稿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6月21日-6月28日,《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报批稿)由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官网公开征求意见,挂网公开征求意见收到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意见数量1份。标准编写工作组根据专家和各参与起草单位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报批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导则》(报批稿)和标准编制说明。七、技术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量化指标的确定依据。本标准从灾害演化特性和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致损特征出发,考虑扰动的不同来源,从脆弱性的组成要素出发,分别构建暴露性、敏感性和抗灾性三个方面的量化函数。在对自然灾害节点脆弱性进行量化过程中,考虑到暴露性、敏感性与脆弱性的正相关性,抗灾性与脆弱性的负相关性,综合构建了暴露性、敏感性和抗灾性量化脆弱性的模型,如标准正文式(1)所示。针对技术灾害节点脆弱性进行量化过程中,节点的脆弱性状态值在上一节点脆弱性状态基础上进一步耦合叠加,如标准正文式(2)所示。针对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暴露性量化过程中,从暴露性的影响因素灾害特性因素、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及承灾体在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出发,考虑到灾害特性因素、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与暴露性的正相关性,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与暴露性的负相关性,综合构建了自然灾害作用下暴露性的量化模型,如标准正文式(4)所示。针对技术灾害作用下的暴露性量化过程中,从暴露性的影响因素承灾体的中心暴露性因素、承灾体的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及承灾体在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出发,考虑到承灾体的中心暴露性因素、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与暴露性的正相关性,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与暴露性的负相关性,综合构建了技术灾害作用下暴露性的量化模型,如标准正文式(7)所示。针对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敏感性量化过程中,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灾害特性因素、自然灾害作用下承灾体的结构强度因素及承灾体在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出发,考虑到灾害特性因素与敏感性的正相关性,自然灾害作用下承灾体的结构强度、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与暴露性的负相关性,综合构建了自然灾害作用下敏感性的量化模型,如标准正文式(8)所示。针对技术灾害作用下的敏感性量化过程中,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分解为承灾体的中心敏感性因素、技术灾害作用下承灾体的结构强度因素及承灾体在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出发,考虑到承灾体的中心敏感性因素与敏感性的正相关性,技术灾害作用下承灾体的结构强度、上一事件节点的脆弱性状态与敏感性的负相关性,综合构建了技术灾害作用下敏感性的量化模型,如标准正文式(9)所示。针对抗灾性量化过程中,将抗灾性的影响因素分解为响应与应对能力、自适应能力。考虑到响应与应对能力、自适应能力与抗灾性的正相关性,综合构建了抗灾性的量化模型,如标准正文式(13)所示。根据上述量化思路,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受自然灾害和技术灾害扰动下,脆弱性值可被量化在0~1的区间内,将该区间等值划分为5个级别进行分级。1、评估流程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包括以下五个步骤,流程图见图1。图1多灾种耦合下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流程图2、数据收集包括但不限于承灾体的基本参数、所需分析的自然灾害危险性程度和各类事故防护措施。表1、表2中提供了脆弱性评估中通常应收集的数据信息。表1XX站场储罐基础数据信息表罐号名称储罐类型罐容(m3)高度(m)×直径(m)壁厚(mm)密度(t/m3)最大总储存(t)临界量(t)#572#汽油内浮顶2000019.5×3780.7513500200#573#汽油内浮顶2000019.5×3780.7513500200#574#汽油内浮顶2000019.5×3780.7513500200#575#柴油内浮顶3000019.5×4680.85229505000#576#柴油内浮顶3000019.5×4680.85229505000#577#柴油内浮顶3000019.5×4680.85229505000#578#柴油内浮顶3000019.7×4690.85229505000#579#柴油内浮顶2000019.5×3780.85153005000#580#汽油内浮顶2000019.5×3780.7513500200#581#汽油内浮顶3000019.7×4690.7520250200#582#汽油内浮顶3000019.7×4690.7520250200#583#柴油内浮顶4000019.6×5290.85306005000#584#柴油内浮顶4000019.6×5290.85306005000#585#汽油内浮顶3000019.7×4690.7520250200表2XX站应急救援及雷电灾害危险性程度信息表应急救援时间8分钟应急救援人数80人应急救援车辆10辆应急池有效容积70000m3检测评估概率1当地年平均雷暴日94.4天3、单元划分对XX站场储罐单元进行划分,以单个储罐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分析,共计14个储罐,各储罐编号及空间布局位置如图2。图2茂名站场储罐编号及空间布局位置图4、自然灾害节点脆弱性计算(1)雷电自然灾害节点暴露性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暴露性可由式(1)-(7)及表3计算(其中n=1,Vi,n-1=0): 表3l3,i计算依据表与承灾体i的相对位置l3,i周围有更高的物体0.25周围有相同高度或更矮的物体0.5孤立储罐:附近无其他物体1小山顶或山丘上孤立的储罐2其中灾害特性因素Li,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DMi,TD为评估区域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TA为强雷区雷暴日数的参考值,取90天,Ri为半径,m;Hi为高度,m,S*表示基准接受面积;表示承灾体i中每种危险物质的质量,C为危险物质类别总数,t;表示相应物质的临界存储量,t;表示对应的校正系数。W*为重大危险源的基准辨识指标。(2)雷电自然灾害节点敏感性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敏感性可由式(8)-(9)计算(其中n=1,Vi,n-1=0): 灾害特性因素Li,1计算过程同上,雷电灾害结构强度因素STi,0,ti表示承灾体i的壁厚,mm;tb表示基准雷击风险的壁厚,mm,取15mm。(3)雷电自然灾害节点抗灾性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抗灾性可由式(10)-(11)计算: DEi表示检测评估概率,取1,EUi,d表示第d个应急队伍的应急启动能力,ETi,d表示与应急响应时间相关的参数,取0.467;EPi,d和ESi,d分别表示与应急人员数量、应急物资数量相关的参数,取0.533和0.667。ELi,l表示与第l个应急池可用性相关的参数,取0.7。(4)自然灾害节点脆弱性评估结果根据(1)-(3)分析,雷电自然灾害节点脆弱性计算结果如表4,根据脆弱性等级划分(见表5)依据可得自然灾害节点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如图3。表4雷电自然灾害节点暴露性、敏感性、抗灾性及脆弱性计算结果罐号Ei,1Si,1RiVi,1#5720.320.5120.1160.1448#5730.320.5120.1160.1448#5740.320.5120.1160.1448#5750.2880.5760.1160.1466#5760.2880.5760.1160.1466#5770.2880.5760.1160.1466#5780.2880.5760.1160.2291#5790.2560.5120.1160.1158#5800.320.5120.1160.1448#5810.4320.5760.1160.3436#5820.4320.5760.1160.3436#5830.320.640.1160.2828#5840.320.640.1160.1810#5850.4320.5760.1160.2199表5脆弱性等级划分表脆弱性状态脆弱性数值范围脆弱性等级颜色稳定状态0-0.2V级绿色较稳定状态0.2-0.4IV级蓝色较脆弱状态0.4-0.6III级黄色脆弱状态0.6-0.8II级橙色极度脆弱状态0.8-1I级红色图3自然灾害节点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5、技术灾害节点脆弱性计算(1)技术灾害节点暴露性技术灾害作用下的暴露性可由式(12)计算: 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DMi计算过程同上,K为事故场景中可能产生的升级向量类别数目;N为承灾体单元的总数;是对来自承灾体j的第k种技术灾害阈值的判断,如果大于对应的阈值就等于1,否则等于0;表示承灾体j发生事故时产生第k种技术灾害升级因子的概率;表示第i个承灾体单元在受到事故单元j的第k种升级因子作用时的影响程度。可以采用事件树的方法分析事故场景计算泄漏后升级向量的概率。对于油气储存重大基础设施区域内最为常见的易挥发性可燃物质,泄漏后的事故场景事件树如图4所示。图4泄漏后事故场景事件树(2)技术灾害节点敏感性技术灾害作用下的敏感性可由式(13)-(15)计算: 式中,ST1,j为抗辐射结构强度因子;Fj为与壁厚、体积有关的参数;F*为参考值。ST2,j为抗超压结构强度因子;Gj表示第j个承灾体的Johnson数;G*为参考值。是对来自承灾体i的第k种技术灾害阈值的判断,如果大于对应的阈值,等于1,否则等于0;表示承灾体i发生事故时产生第k种技术灾害升级因子的概率;表示第j个承灾体单元在受到事故单元i的第k种升级因子作用时的影响程度。(3)技术灾害节点抗灾性技术灾害作用下的抗灾性可由式(16)-(17)计算: DEi表示检测评估概率,EUi,d表示第d个应急队伍的应急启动能力,ETi,d表示与应急响应时间相关的参数;EPi,d和ESi,d分别表示与应急人员数量、应急物资数量相关的参数。ELi,l表示与第l个应急池可用性相关的参数。(4)技术灾害节点脆弱性评估结果根据(1)-(3)节分析,技术灾害节点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灾性脆弱性计算结果如表6-表11,根据脆弱性等级划分依据可得各技术灾害节点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如图5-图9。表6技术灾害节点(n=2)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灾性计算结果罐号Ei,2Si,2Ri,2#5720.21380.3980.099#5730.42760.8550.099#5740.22060.3840.099#5750.13560.2860.099#5760.33510.5980.099#5770.25460.4270.099#5780.13560.14960.099#5790.25360.440.102#5800.29530.530.099#5810.28830.5370.090#5820.15340.2930.090#5830.16210.4770.095#5840.17850.3760.095#5850.22320.6990.090表7技术灾害节点(a=3)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灾性计算结果罐号Ei,3Si,3Ri,3#5720.1940.360.09#5730.2620.530.06#5740.20.350.09#5750.130.270.095#5760.260.470.078#5770.220.370.087#5780.130.140.096#5790.220.390.096#5800.240.440.091#5810.230.440.082#5820.140.270.074#5830.160.430.085#5840.160.340.088#5850.180.570.074表8技术灾害节点(a=4)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灾性计算结果罐号Ei,4Si,4Ri,4#5720.1940.360.09#5730.2620.530.06#5740.20.350.09#5750.130.270.095#5760.260.470.078#5770.220.370.087#5780.130.140.096#5790.220.390.096#5800.240.440.091#5810.230.440.082#5820.140.270.074#5830.160.430.085#5840.160.340.088#5850.180.570.074表9技术灾害节点(a=5)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灾性计算结果罐号Ei,5Si,5Ri,5#5720.160.300.07#5730.160.320.03#5740.170.290.07#5750.120.250.08#5760.120.330.05#5770.180.300.07#5780.120.140.09#5790.180.310.07#5800.180.330.06#5810.170.320.05#5820.130.250.07#5830.120.370.07#5840.140.300.07#5850.130.420.05表10技术灾害节点(a=6)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灾性计算结果罐号Ei,6Si,6Ri,6#5720.160.300.07#5730.160.320.03#5740.170.290.07#5750.120.250.08#5760.120.330.05#5770.180.300.07#5780.120.140.09#5790.180.310.07#5800.180.330.06#5810.170.320.05#5820.130.250.07#5830.120.370.07#5840.140.300.07#5850.130.420.05表11各技术灾害节点脆弱性结果罐号n=2n=3n=4n=5n=6#5720.23400.30860.37000.42140.4650#5730.53960.66000.72660.77000.8009#5740.23370.30830.36960.42090.4645#5750.15540.18960.22130.25070.2780#5760.31040.43080.51410.57550.6227#5770.22240.30440.37040.42560.4716#5780.17690.19390.21030.22610.2413#5790.19910.28220.34970.40550.4525#5800.31250.42470.50440.56410.6106#5810.46340.55500.61870.66590.7023#5820.36030.3977 0.43100.46070.4876#5830.21570.28030.33510.38220.4231#5840.20550.2629 0.31070.35630.3947#5850.46450.55640.62020.66740.7038图5技术灾害节点(a=2)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图6技术灾害节点(a=3)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图7技术灾害节点(a=4)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图8技术灾害节点(a=5)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图9技术灾害节点(a=6)茂名站脆弱性区划图6、承灾体脆弱性程度分析综上,雷电多灾种场景下茂名站储罐承灾体各节点脆弱性结果如图6。图10雷电多灾种场景下茂名站储罐承灾体各节点脆弱性结果(1)结果分析首先在雷电灾害节点(a=1)中,最易受影响的储罐为#581、#582、#585。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1)储罐高度最高,雷击截收面积最大,灾害特性因素值大;2)存储物质的理化特性更危险,从物质理化特性上分析,汽油发生火灾和爆炸的风险要高于柴油,危险物质暴露性因素大;在雷电灾害节点中,靠近大型储罐的小型储罐脆弱性很小,如#577、#579等。这是因为大型储罐可以为周围承灾体提供抗雷击保护。在技术事故节点(a>1),由升级事故引起的脆弱性增量远大于雷电灾害。低阶节点的脆弱性增加值普遍高于高阶节点。由于#573、#581的危险物质存储量较大,且排列密集,一旦有一个承灾体发生事故,很有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导致后果放大,因此其脆弱性随多米诺事故阶级增加最显著,另外,#585中心暴露性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