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北京大兴初一(上)期中

语文

2023.11

1.本试卷共?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说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明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进入初中,学习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让我们一起结交新朋友,开启新生活吧!

活动筹备

1.小新同学担任了活动的主持人,练习串词时对下面这句话的朗读方式把握不准,请你帮助他选择最

恰当的方式。(2分)

朋友有细雨般的柔情,陪伴我渐渐成长。朋友有铁一般的臂膀,引领我奋勇向前。

A.本句中“朋友”一词作为句子的主语,应用铿锵有力的语调,重读出来。

B.本句中“细雨”一词形容温柔的友情,应用轻柔细腻的声音,轻读出来。

C.本句中“渐渐”一词形容逐步的成长,应用高亢有力的语调,重读出来。

D.本句中“铁”“奋勇向前”两词表达坚毅的力量与勇气,应采用轻读。

寻朋友之义

2.为探寻“朋友”一词的发展,同学们查阅了资料,请结合文段内容及注释补全资料。(2分)

“朋”字最早见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图1),表示货币单位。据考证,商殷

时期,产于南方海洋中的贝壳在中原地区人以为贵。因此,上古人以贝为货

币,在《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有“菁菁©者莪,在彼中陵外既见君

子,锡我百朋”的句子,其中“锡我百朋”中“朋”的意思是一(1)-O(图)

③----------1

“朋”字的甲骨文描绘的就是两串贝相并联的样子,因挂在横木上的两串皆为

贝壳,且外观类似,质地相同,所以该字还引申为同类的意思。

注:①[菁菁]茂盛状②冲陵]丘陵高坡之地③[锡:'锡”同“赐”给予、赏赐

“朋友”这一词语,最初的词义与现在略微有所差别。在《周易•兑》中有:“君子以朋友讲习。”

唐代学者孔颖达就此句注释道:“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是说“朋”指的是同学,“友”指的是

—⑵一

注:④[门]跟师傅有关的⑤[志]志向、志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中出现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说明这“朋”与“友”两个单字

已经成为了一个词组,其意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朋友,已没有多大差别了。

第1页/共9页

论交友之道

3.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人典故等,并就交友之道进行分享。请阅读对话完成

⑴2)小题。供4分)

小新:我分享“管鲍之交”的故事,鲍叔牙很欣赏管仲的才学,也了解管仲的为人。两人一起共事

时,鲍叔牙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直谦让管仲。在管仲落难时,鲍叔牙不惜牺牲自己的前程举荐管

仲为相,甘心做管仲的助手,让我认识到与朋友交往要互相欣赏彼此成就。

小鹏:我阅读了《论语》“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两句话,让我认识到—(1)-o

小友:我想起了陈太丘的朋友,他与陈太丘“期日中",去『曰中不至”的故事,也想起了《论语》

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名言,我认识到了—⑵。

探交友新式

4.互联网改变了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以下是同学们对交友新方式的探

讨,请你阅读文段完成(1)2)小题。(共4分)

小新:我认为网络交友需谨慎。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交友圈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朋友

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圈。[甲】网络的友谊如同“水中花、镜中月”看不见摸不着,不知是真诚

还是虚伪。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如今网络打破了空间限制,让交友变得很

容易,是值得开心的事。尽管如此,互联网交友还是不能和真实的交友混为一谈,我们要学会

辨别那(heai)面容背后的真情假意。

小鹏:网络交友,易遇知音。我热爱动漫,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逛“B站”,在这里我认识了不同地

域,不同年龄的动漫爱好者。我们因爱好而聚,共同分享自己喜爱的动漫人物,体会人物多彩

的人生。【乙】当久违的动漫人物浮现在我眼前时,我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小友:我认为互联网让友谊更纯粹。[丙]互联网是一片净土,疲倦时它悄悄地将你带离聒噪的世

界,难过时它轻轻地抚慰你的心灵,为你送来宁静与美好。每当我心绪不定时,我都会浏览

“青年文摘”公众号。在这里我既能阅读到情感细腻的诗篇,也能感受到粗犷豪放的文风。我

们在这里以文会友,分享阅读感受,探索学习生活的(aomi)o你一言他一句便汇

成了文学的思潮,这里没有纷争,只有纯粹的读者。

(1)下列给加点字注音和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hun和霭奥密kudng

B.hun和蔼奥秘guang

C.hun和蔼奥密kudng

D.hun和蔼奥秘guang

(2)上面对话【甲】【乙】【并】三句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2分)

A.【甲】B.[Z,]'-'C.[丙]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诗歌阅读(共1。分)

5.默写填空。(5分)

第2页/共9页

(1),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黝(1分)

(2)月落乌啼霜满天,o(张继《枫桥夜泊》)(1分)

(3),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1分)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开头“,”两句有哀景,有乐景,在此处的乐景

并非自己的家乡,因此便生发出更重的愁情。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充满了对王昌龄的(1)。前两句用“杨花洛”“子规

啼”写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用“闻道”“过五溪”叙事,以示(2)之荒远,道路之艰

难。后两句抒情,给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

也有对当时现实的(3),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3分)

7.王湾《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的(1)之情。首联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情

怀;颔联写“潮平”“⑵”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情景,对仗隐含哲理;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0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

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____

宣大垩‘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

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4)孰为汝多知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直线的语句。(2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2)孔子不能决也。翻译:

10.请用四条“/”给文中画曲线语句标出停顿(2分)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1.【甲】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分)

答:

12.【乙】文中两小儿在对话中都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并用比较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请

你简要写出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8分)

班级组织《朝花夕拾》名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3~14小题。

13.走进作者:鲁迅原名—(1),浙江绍兴人,是著名的文学家、—⑵、革命家。他先后撰

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一⑶一》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版,更名

第3页/共9页

为《朝花夕拾》。(3分)

14.任务学习:《朝花夕拾》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或发现,从下列两个学习任务

中任选其一进行作答。(5分)

任务1:找童年。有人说,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凝视了自己幼时喜爱新奇有趣事物的率真”。请你

结合名著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任务2:寻故人。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有许多“故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人

物中,哪一个最令你印象深刻并给你带来了启发,分享给同学们吧!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老舍《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完成第15~18题。(共10分)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

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

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

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

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

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

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

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

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

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

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

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

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

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

南。

15.阅读全文,文章中这个词语能概括出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1分)

16.请简要分析第①段中作者运用对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第4页/共9页

17.阅读第③~⑥段,填写表格。(4分)

段序段落内容命名所写景物特点

第③段摇篮山⑴

第④段⑵秀气

第⑤段⑶淡牙隹

第⑥段蓝晶水⑷

18.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如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

(-)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这篇文章,完成第19~21题„(10分)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

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

界,那便是济南。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

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

±,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

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

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

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

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

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

见的薄雾在那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

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中还有点

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

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

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

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

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显示自己的美。是的,

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

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

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地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

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

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第5页/共9页

(取材于《老舍散文全集》)

19.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济南秋天的特点。(2分)

答:

20.在朗读第③段中的画线句时,有同学认为四个“忽然”都应该重读,也有同学不这样认为。根据

你的理解,你在朗读时会如何处理,简要说明理由。(5分)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

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答:

21.根据本文第④段及下面材料,在后面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

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

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

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两段文字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第④段写的是(1)的水,材料写的是(2)的

水。两段文字突出水的共同特点是(3)。

五、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记忆是美好的,在我们的记忆中,总有人带你走过山川田野,领略四季的风光;带你冲破困难挫

折,树立坚强的意志;带你走出困惑迷茫,坚定前进的方向;带你体会忧乐成长,感受人情的温暖。请你

以“带我的他/她/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1)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字数500~7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6页/共9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B

(共2分。选错不得分)

2.答案示例:(1)货币(2)志同道合的人志向相同的人

(共2分。每空1分)

3.答案示例:(1)与朋友交往要学习对方的优点(2)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

(共4分。每空2分)

4.(1)B(2)B

(共4分。选错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㈠(共10分)

5.答案:(1)莫愁前路无知己(2)江枫渔火对愁眠

(3)秋风萧瑟(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共5分。每空1分)

6.答案示例:(1)同情⑵迁谪(3)愤慨不平

(共3分。每空1分)

7.(1)答案示例:思乡(2)答案:风正

(共2分。每空1分)

(二)供10分)

8.答案:(1)聚集(2)不久,一会儿(3)离(4)谁

(共2分。每两个词语1分)

9.答案示例:

(1)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2)孔子不能判断。

(共2分。每句1分)

10.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8

(共2分。每两条斜线1分)

11.答案示例:家庭温馨、和乐的气氛“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共2分。每问1分)

12.答案示例: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2分)

三、名著阅读(共8分)

13.答案:(1)周树人(2)思想家(3)旧事重提

(共3分。每空1分)

14.答案示例:

我选择任务一。在百草园中,小鲁迅好奇的聆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充满神

第7页/共9页

秘色彩的传说,甚至可以说是迷信,但小鲁迅却信以为真了,听完故事后他非常紧张,再也不敢去长

草里玩耍,甚至感受到做人之险,这些都凝视了小鲁迅率真的天性,以及对新奇事物的喜好与探索。

我选择任务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长妈妈,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满肚子都

是麻烦的礼节,因此我很排斥她。但是当她用心寻购并赠送给鲁迅渴求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

不禁心生敬意。她在鲁迅家中,她任劳任怨,细心陪伴着鲁迅的成长,真诚而善良。让我认识到与人

相处时不仅要看外表,更要感受内心。

(共5分)

四、现代文阅读

㈠(共10分)

15.答案:温晴(1分)

16.答案示例:这段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既无风声、又无重雾、也无毒日的

“奇迹”和“怪事”,突出强调“温晴”这一特点;进而赞誉了济南是个“宝地”并抒发出了作者对济南

的喜爱之情。

(共2分。“特点*情感各1分)

17.答案示例:(1)可爱(温暖/慈善)(2)薄雪山(3)水墨山(4)空灵

(共4分。每空1分)

18.答案示例:不好。“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在写出作者

对“冬天济南”的总体观感基础上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赞美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

㈡供10分)

19.答案示例: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济南的秋天充满诗意。)(2分)

20.答案示例:我认为前两个“忽然”需要重读,重读可以强调出山色随着阳光在不停变化,这两个

“忽然”领着两个短句,重读可以很有节奏感。第3和第4个“忽然”不需要重读,因为后面的两个句子

比较长,需要读得舒缓一些,体现出山色的优美。

(共5分。‘重读”3分,“不重读2分)

21.答案示例:(1)秋天(2)冬天(3)澄清

(共3分。每空1分)

五、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书写分严格要求)

评分标准:

内容、表达(36分)说明书写(4分)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4分

以33分为基准分

确;想象丰富;条理清楚,结

一类卷上下浮动,然后书写正确、工整,

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

(40~34)加书写项的得标点正确,格式规

下语病。

分。范。

赋分范围:36~3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