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_第1页
诗歌形象-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_第2页
诗歌形象-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_第3页
诗歌形象-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_第4页
诗歌形象-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备考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项提高练习不要质疑你现在做的一道道题,背的一篇篇课文,算的一张张卷子,它终将把你送向更远的远方。

你的使命是去看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无知变得偏颇和狭隘,但是,你始终要记得,修炼自己的过程,就是让你走向更大的世界和更美好的自己的过程!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该考点而言,实际上是“写什么”(形象)“为了什么”(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怎么写”(语言、表达技巧)高考诗词鉴赏考点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回顾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景物形象: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这两种类型有诸多相通之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答案要点有“画面特点”“画面内容(意象)”两部分,对情感分析一般不作要求;后者答案要点除以上两点,还有其所蕴含的感情、所运用的艺术技巧。设问方式①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②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④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景物形象: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体现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体现的情感就低沉伤感。意境的常用术语:

。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景物形象:3、常见的意境特点(1)。如王维《使至塞上》、李白《蜀道难》、王之涣《登鹳雀楼》等。(2)。如杜甫《望月》、柳永《雨霖铃》、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等。(3)。如王维《山居秋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等。(4)。如杜甫《绝句》、柳永《望海潮》等。雄浑壮阔、瑰丽雄壮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静安谧生机勃勃,繁华热闹答题步骤

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找到多个意象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出意境的特色。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诗(词)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词)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词)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是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

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并表现了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考生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对于诗(词)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月露风云等物象,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野菊》(杨万里)一诗中赏析“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菊花高洁、脱俗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

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2.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①关注时令色彩。古代诗歌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词)人不同的诗(词)人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诗(词)人的情感多半是喜悦的;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的;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的。同时,把握诗歌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②关注冷暖色调。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喜悦、欢快的,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忧郁、愁苦的。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3.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野菊》(杨万里)一诗是诗人的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野外之菊的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表达自己超凡脱俗的追求。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4.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事物形象特点。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需从抓动词、副词,抓抒情、议论句,抓注释,关注隐含信息的关键点人手。

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5.联系诗(词)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词)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词)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即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不同诗(词)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但主题大多各异。例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人诬陷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则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又都融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答题步骤①分析诗(词)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③分析诗(词)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诗人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诗人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3、常见的特定意象(1)送别类意象:等。(2)思乡类意象:如、等。(3)愁苦类意象:如、等。(4)托物类意象:如等。(5)军事类意象:如等。(6)归隐类意象:如等。如南浦、杨柳、长亭月、白云、鸿雁、莼羹鲈脍、鲤鱼捣衣、浮萍、孤雁、舟等。梧桐、芳草、芭蕉、水、猿猴杜鹃(子规)、鹧鸪菊花、梅花、松柏、梅兰竹菊、蝉投笔、楼兰、柳营、请缨、羌笛、胡笳东篱、三径、渔樵(1)自我形象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借此来表达自己的爱憎态度和人生追求。(2)他人形象诗人只是旁观者,借助他人形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1、人物形象2、常见的人物形象特征(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2、常见的人物形象特征(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报国无门、慷慨愤世。如陆游和辛弃疾,《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等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人物形象。(6)惜别友人、思念故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惜别友人或思念家乡的人物形象。2、常见的人物形象特征(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表现了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之情。(8)爱恨情长、憔悴神伤。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练一练

两首诗歌都成功塑造了“女子”这一核心形象,请简要概括诗人笔下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寄寓其中的情感。子夜四时歌李白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①莫留连。子夜四时歌李白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春歌》中塑造的女子形象是秦罗敷,从“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蚕饥妾欲去”可知,秦罗敷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蚕儿已饥,就该赶快回去,这些描写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从“红妆白日鲜”可知,在阳光下秦罗敷红妆显得特别鲜艳,突出了秦罗敷的貌美。《冬歌》塑造了一位无名女子形象,她也是千千万万思妇的代表。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两首诗歌都成功塑造了“女子”这一核心形象,请简要概括诗人笔下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寄寓其中的情感。子夜四时歌李白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①莫留连。子夜四时歌李白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春歌》中的秦罗敷是一位貌美、勤劳的人物,诗歌赞扬了罗敷不为富贵动心、坚守自我的高尚品质。(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冬歌》塑造了一位在冬夜时赶制征袍的勤劳、美丽、多情的思妇形象,诗歌抒发了思妇对征人的担忧、牵挂之情。委婉深厚地反映了思妇思念征夫这一唐代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③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相互衬托,自然天成,诗人在经历颠沛流离后获得了一处安居之所,心情是轻松舒展的。B.杜甫诗中善用叠字,如“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本诗颔联中“娟娟”“冉冉”既生动形象,又富有音韵之美。C.颔联用比喻、色彩对比、多感官描写等手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微风轻吹,翠竹轻摇,细雨蒙蒙,荷花妖娆,红翠相映,色彩鲜明。D.颈联中的“厚禄”“恒饥”放在句首,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尾联的“欲填沟壑”的说法不致有失实之感。2.本诗运用哪些手法塑造了“狂夫”这一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①筿(xiǎo):细竹。②裛(yì):同“浥”,沾湿。③故人:严武。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严武接济,分赠禄米。C.“比喻……等手法”说法错误,颔联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颔联句意是: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嫩竹,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浸湿了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③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2.本诗运用哪些手法塑造了“狂夫”这一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①筿(xiǎo):细竹。②裛(yì):同“浥”,沾湿。③故人:严武。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①烘托手法。诗的前两联描写草堂环境。翠竹明净悦目,荷花清香可闻,以优美的自然景象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②反衬手法。颈联写自己的现实生活处境,在全家人快要饿死的情况下,“狂夫”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反衬了“狂夫”的乐观旷达。③直抒胸臆。尾联“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诗人进行自我解嘲,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面对严酷现实愈加顽强的旷达之情。过洞庭青草湖①黄庭坚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②。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忆昔上岳阳,一饭③从人讨。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④。【注】①此诗写于黄庭坚贬官之后。②杲杲[gǎo]:明亮貌。③一饭:一餐饭。唐·杜甫《解闷》:“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也以之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④獦獠[géliáo],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用“乙丑”“丙寅”这二个相邻的日子,突出行程之紧迫快速。B.第二句说一路上白雪漫漫但冬阳和暖,表面上是写神明垂怜,实际上是诗人自怜。C.第三句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十分贫穷,但境况要比杜甫好,因此由衷感到高兴。D.本诗与作者的《登快阁》都运用了典故,体现了作者善用典故的创作风格。15.黄庭坚写诗主张“平淡而山高水深”,这一主张在尾联如何体现?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