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诊所法律教导的实践论述_第1页
国内诊所法律教导的实践论述_第2页
国内诊所法律教导的实践论述_第3页
国内诊所法律教导的实践论述_第4页
国内诊所法律教导的实践论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国内诊所法律教导的实践论述作者:张道许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一(略)(一)(略)

(二)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展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学教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法条注释,轻法律精神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2]的缺陷。这极大了影响了法学教育的效果。①反思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法律诊所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我国。2000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所高等院校借鉴国外的经验,开设了最初的诊所法律课程,法律诊所首次引入我国。虽然法律诊所引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却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2002年,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CCCLE)设立。这之后,越来越多的法学院、系加入了该委员会。截至2010年6月18日,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已有会员单位134个②,其中82个会员院校开设了诊所教育课程,共计开设不同主体的法律诊所课程达130个,课程内容涉及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公益诉讼、弱势权益保护、农民工法律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妇女权益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区法律宣传、社区矫正等领域。例如,在中国政法大学诊所基地,诊所法律课程是本科三年级以上学生的实践必修课。每年选修的学生总数已达500多人,至今累计参加诊所法律学习的学生超过2000人。学生共接待法律咨询4000多人次,受理案件900多件。

二、问题———诊所法律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作为一个西方舶来品,诊所法律教育进入中国已十年有余,完成了从理念突破到实践操作的破冰之旅。但任何制度移植都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4]诊所法律在我国蓬勃展开的同时,发展受到的局限也日益突出。

(一)辐射范围有限基于诊所教育要求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使得相对于全国的法学教育而言,诊所教育的辐射范围有限。即使依2007年全国的600多个法学专业为基数来看,现有加入的144个会员单位也仅为20%多;而开设课程的82个院校所占比例更是仅有10%多。相对于全国每年数十万的法学毕业生而言,受到诊所教育的学生比例甚少。因而,相对于我国基数庞大的法学教育而言,目前我国的诊所教育仍然辐射范围有限。

(二)运行资金短缺以法律援助案件为依托的诊所教育要有效运行,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让学生从教室走进社会,从图书馆走走向实习场所,都要有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资金支撑。四川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曾做过一次统计,大概估算出,学生在实习中处理一个案件,大约需要花几百元费用。此外,维持一个二三十人左右的法律诊所每人需要几千元的最低运营经费,这样算下来,每年一个法律诊所至少需要几万元经费。[5]如果缺少经费保障,诊所教育就会举步维艰。就美国的诊所教育而言,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的诊所获得了许多私人基金会的资助,如在1968年,福特基金会一次性便资助了1200万美元。充足的经费保障,为美国诊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基础。而在我国,目前开设诊所教育的法学院的法律援助机构仅是依靠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前期资助运行,缺乏本土资金的增援,经费不足是其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师资水平不足JoromeFrank教授曾指出,法律实践与判案不是科学,而是职业艺术,是律师和法官的职业艺术。而一门艺术的最好教育方式通常是在这门艺术实践中有着很高技巧的人的指导下,进行学徒式的训练。[6]可以说,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诊所教育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很高的法学理论水平,还要有极强的法学实践能力。而在中国,法学教师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很多人不能满足法律诊所的教育模式。

(四)管理欠缺规范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诊所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尴尬,也造成了管理上的空缺。如我国的本科教学大纲就是重要的证明。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规定诊所法律教育的地位。这也直接影响了诊所教育学生课程考核的方法和效果、诊所教师工作量的考核以及教师报酬的计算等。

(五)配套制度不齐美国诊所教育的开展与其配套制度的完善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1969年,美国律师协会为了推动诊所教育,制订了一项示范性的学生执业规则推荐给各州政府和法院,并为此进行了大量游说。到1976年,美国已有47个州通过了学生执业规则。至今,所有的州都已制定了学生执业规则,以此明确了学生的出庭资格条件以及限制、学生执业的范围和期限,以及对出庭学生的指导和监督等主要问题。这都为诊所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而在我国,虽然现行的三部诉讼法和律师法都规定了律师享有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但法律诊所的学生只能是以普通公民的身份代理案件,由于没有专门的学生执业规则,学生诉讼代理的权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因此,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完备也是束缚我国诊所法律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举措———诊所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完善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法律诊所教育无疑在锻炼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上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我国以往法学教育中仅理论教育一手抓的背景下,诊所法律教育是我国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大力扩展法律诊所教育如上所述,尽管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我国法学院和法学学生的庞大基数而言,其辐射面仍然十分有限。因此,通过各种措施大力扩展诊所法律教育是其在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就目前其在我国的推广而言,仅是依靠中国法学会下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宣传推动,以及各法学院的自觉加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所法律课程在我国的推广。本文认为,在教育部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作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法律诊所的推广可由教育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规范的法律诊所课程要求,以加快法律诊所在法学专业中的普及。

(二)资金筹集多元化法律诊所教育是资金密集型的教育方式,仅仅依靠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金支持无法为我国的诊所法律教育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本文认为,诊所教育在我国要蓬勃发展必须寻求多元的资金支持。首先,国家应加大对诊所法律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教育部推行法律教育改革为契机,应给予法学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可以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诊所法律教育。其次,学校应加强对诊所法律教育经费支持。法律诊所的建立以高校为平台,其有效运行更离不开高校的大力支持。在经费开支上,应将诊所法律教育纳入学校整个的教学经费计划中,以保障诊所法律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提高教师职业化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可以说,诊所法律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更是对教师司法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因而,在我国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机制下,提高教师职业化水平是诊所法律课程开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应创造机会,加强诊所法律课程教师同司法机关的交流。如可定期委派教师到相关司法机关进行实践锻炼,就典型案件与司法机关举行讨论会等;另一方面,应加强本校法律诊所教师同其他法律诊所的交流学习,法律诊所是法律移植的结果,由于尚无统一的规范,法律诊所在我国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个法律诊所的运作并无统一的模式。因而,观摩其他法律诊所,总结好的经验,也是提高诊所法律教师职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积极引进一些有经验的检察官、法官或者律师担任法律诊所兼职导师,以充实师资力量。

(四)管理机制规范化首先,应制订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诊所法律课程的宗旨、课时安排、课程体系等基本内容,为法律诊所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其次,应明确法律诊所课程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诊所法律课程的教师除课堂讲授外,还必须指导一定学生办理案件。这要求诊所指导教师在每个案件中要先后同学生面谈5次左右,电话联系10次左右,E-mail联系数次,每次均需一定时间投入。除此之外,法律诊所教师还需要经常为学生代理案件协调外部关系,处理突发情况等。因此,法律诊所教师的课外投入时间很多。如果按照传统课时和课酬的计算方法,法律诊所教师的时间投入与工作绩效是不对等的。因而,对于诊所教师的课时、课酬应适当给予照顾,可按2~3倍的普通课时计算,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再次,应改进诊所法律课程学生的考核办法。诊所课程一般包括课堂教学和业务实践。课堂教学以讲授和模拟案例为主,业务实践主要是让学生接待咨询、接受委托、代写法律文书、调查取证、出庭代理等。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而传统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无法全面反映诊所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对诊所学生的评估,应主要看学生司法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不能以学生代理的成败为依据,更不能以单纯卷面考试为标准进行考核。

(五)配套制度完善化法律诊所教育要求学生真实参与法律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