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教案5篇_第1页
《长城和运河》教案5篇_第2页
《长城和运河》教案5篇_第3页
《长城和运河》教案5篇_第4页
《长城和运河》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和运河》教案5篇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3.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查阅关于长城、京杭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用简洁的话进行介绍。4.能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写一段话,或仿写一段诗歌。5.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3.理解“人间奇迹”,明白在课文中的所指,明白课文外的一些我国奇迹。教学准备: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课件,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3.精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了解长城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难点:初读课文,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课件显示诗歌:上下五千年,古迹遍神州。兴起乘银河,俯足游长龙。你们明白“银河、长龙”是指我们祖国的哪两处名胜古迹吗2.运用课件,相机出示有关图片,揭题:〈〈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3.说说你所明白的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有关知识。4.下面,我们一齐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长城和运河又是什么样的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这样看(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忙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介音母及多音字“曲”“折”“行”。(3)理解有关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6)交流问题:作者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俯瞰长城和运河。因为只有(,才能(。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学生自学后讨论。(诗歌的每一部分都写了奇迹的名称和特点,然后抒发对奇迹的赞美之情,最后点明奇迹的创造者)四、仿写练习。1.观察书上插图,说说你的感想。2.显示课件,进行仿写练习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按不同的语序写。)3.交流练习。五、布置课堂作业。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能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写一段话,或仿写一段诗歌。3.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查阅关于长城、京杭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用简洁的话进行介绍。4.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2.能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写一段话,或仿写一段诗歌。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回忆课文的主要资料。二、朗读感悟,进入诗境:1.范读,边听边看看诗歌的第1、2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交流,指导朗读好1、2、句。引读:(1)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2)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如何(很奇异)理解“奇异”,这就应怎样读呢(惊喜的语气:个别读、齐读)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板书:长城运河4.长城和运河各有什么特点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自由练习朗读。5.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1)说说长城给你怎样的感觉(2)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板书:雄伟壮丽)大家一齐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在黑板上画图,帮忙学生理解)(3)引读:万里长城东起……西到……(课件显示)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怎样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小组读)你能把写长城特点的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4)配音朗读、背诵。6.万里长城是这样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1)引读:运河像……(板书:动人秀丽)(2)课件显示运河图片: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样样从哪个词语能够看出这一句该怎样读呢(3)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学生再读描述运河的这两句。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4)配音朗读、背诵7.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奇迹)(1)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2)比较句子:A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B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在语感上它们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让学生初步认识设问句)读好书上句子A)(板书:古代劳动人民创造)(3)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三、品味语言,迁移内化。1.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2.此刻,你理解为什么要“驾驶着飞机”观察了吧3.你认为诗里边哪些词语用得个性好,好在何处4.欣赏录象,激发情感,男女生配音朗读课文。5.此刻,你想说些什么6.我们伟大的祖国仅仅这两大人间奇迹吗你还明白哪些也想用诗歌来赞颂它吗7.小组合作,完成诗歌仿写:(课件显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此刻我的眼前:像(,(,(。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祖先)。8.总结:长城和运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两大奇迹,但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这些奇迹的确值得我们赞扬,然而最值得我们颂扬的是奇迹的创造者们,期望我们此刻学好本领,将来也成为创造奇迹的人!四、趣味作业,拓展实践。课件显示:课后选取以下一个或几个作业,相信你会有许多收获:1.爱读书的你,不妨有感情地读读背背《长城和运河》;2.爱写作的你,请仿写一段诗歌,赞美课文以外我国的一些“人间奇迹”;3.爱画画的你,请画一画长城或京杭大运河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4.爱设计的你,请收集歌颂祖国山河壮美、人民智慧的短诗,设计一张《祖国颂》小报;5.爱上网的你,请上网浏览我国人民创造的一些古今人间奇迹。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雄伟壮丽动人秀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奇迹长城和运河课文原文篇二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长城。在这十一黄金周里,我与爸爸来到了北京八达岭长城。十月三日,我和爸爸还有爸爸的朋友以及一个小妹妹,来到了长城。北京的车极其多,在路上堵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八达岭长城。我们吃过午饭后,乘免费公交车来到了长城门口。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经过历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小学生作文《长城》。长城由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城墙平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难。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登上西门城楼,长城向两侧依山而筑,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城墙墙高8。5米,底宽6。5米,顶高5。7米,可容五马并驰,十人并行。至今在长城的关隘上还能见到数千斤重的大炮。万里长城就是壮观,有一些外地游客来北京,就是冲着长城来的。我爱长城!《长城和运河》诗歌课文反思篇三《大自然,你好》是海迪姐姐写给小欧的一封信,信中海迪借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的渴望,令人心灵震撼。用生动的语言告诉我们大自然能给人带来乐趣、力量、希望,使人变得开朗、聪明、心灵美好,等待人类去发现它的秘密,寻找知识,让孩子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强健身体,鼓励小朋友们到大自然中去。这封信是海迪姐姐与小欧之间的一次心灵沟通,涉及到以上几个方面,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有所感受,所以我设定了两个中心话题第一个是“这封信是海迪姐姐与小欧之间的一次心灵沟通。读了这封信,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语言感受到的?读一读,在旁边写出理解。”这样的话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一般从海迪姐姐与自然的关系考虑,得出自然对海迪的帮助。第二个中心话题是:海迪姐姐希望小欧到大自然中去,还有什么原因吗?将学生的思考角度引向泰戈尔与自然,成长与自然的关系。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比喻句。4、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课时布置: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感知主要内容的。(2)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读这些词语。(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2、同学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2、讲读。3、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用5、自身的话说一说。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7、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9、“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11、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3、指名读,生评议。14、齐读。五、安排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曲折蜿蜒伸向天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局部。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二、精读第二局部1、导读。听老师读课文,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下面的三句话的不同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4、这局部结构完全同于第一局部,同学们自身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局部的语气一致?5、同学们无妨自身试着读一读。6、指名说说两大局部读法的区别。7、同座可分两大局部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9、师读两局部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局部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局部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俺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2、教师总结。四、指导背诵五、指导写字驾折蜒谱朽篇创簇绸1、同学自读上面的生字2、指名读生字3、齐读4、指导同学记生字:你能记住哪几个生字?怎么记住的?5、指导同学说6、指导同学写字蜒左右结构与“蜓”的区别创注意“仓”的写法驾下面的“马”不要写成“木”7、同学描红8、同学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形近字组词架()蜒()谱()拆()驾()蜓()普()折()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划出来板书设计:蜒长城和运河(雄伟而壮丽)创驾(惊喜而自豪)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篇五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1、读一读这几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长城?(雄伟)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雄伟的?“像巨龙”――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在你的印象里,“巨龙”是怎样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知道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你能不能说出它的近义词?想不想看看这样的长城?(示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简介山海关、嘉峪关。知道山海关与嘉峪关之间的长城有多长吗?怪不得把它称之为――万里长城了。“不朽”――“不朽”是什么意思?你事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穿插介绍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故事,突出古代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