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龙中学2018级八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45分钟总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新疆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2.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面临着行业就业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严峻考验。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A.土地改革能否完成B.帝国主义威胁能否解除C.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建立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3.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发展轻工业4.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B.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影响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5.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封锁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自然灾害的影响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A.从农村转移到城市B.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从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7.1983年煤炭部和省政府批准,徐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允许超产的煤炭实行江苏省内议价自销,后企业效益由亏转盈,这说明()A.—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企业地位C.新时期乡镇企业焕发生机 D.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8.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其形成的步骤是()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D.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9.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D.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0.中共十四大决定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B.毛泽东思想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1.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B.“一国两制”的实践C.土地改革的进行D.对外开放的实行1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它的根本出发点是()A.维护香港的稳定和团结B.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C.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D.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3.《汉和防务评论》曾报道,大连造船厂改建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将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有望实现,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的标志是()A.北海舰队的建立

B.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C.南海舰队的建立

D.东海舰队的建立14.新形式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1955年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A.“求同存异”的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15.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A.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D.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982年9月,中英双方领导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中国提出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英方不愿放弃英国在香港的既得权益,因而以保持香港目前的民主和繁荣为借口,为难中国。于是,中国便提出以“一国两制”方针来解决香港问题,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至少50不变。以下表述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16.“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17.英国不愿放弃香港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香港的民主和繁荣。()18.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意志坚决。()19.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0.“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2分,22题3分,共5分)21.观察下图,将代表下列地区的字母代码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A.1951年5月和平解放的地区

B.1949年9月和平解放的地区22.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A.深圳

B.珠海

C.汕头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3题6分,24题7分,共13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6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农业上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1分)(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影响?(3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7分)材料一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50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据材料三,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随后对农村经济进行了改革,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今天,我市正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你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5题5分,26题7分,共12分)2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分)(2)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分)(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2分)26.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请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年代表,回答问题。【:21教育】\o"中国教育出版网\"(1)“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1953年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2分)(2)写出1955年召开的“团结反帝”的会议名称。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1分)(4)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和2001年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史实各一例。

盘龙中学2018级八上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学科答题卷时间:45分钟总分: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6、17、18、19、20、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2分,22题3分,共5分)21.观察下图,将代表下列地区的字母代码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A.1951年5月和平解放的地区

B.1949年9月和平解放的地区22.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A.深圳

B.珠海

C.汕头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3题6分,24题6分,共12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农业上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1分)(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重要影响?(3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据材料三,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随后对农村经济进行了改革,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今天,我市正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你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5题7分,26题6分,共13分)25.(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