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据统计,中国大陆目前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城址共有150余处,分为八大区域,其中黄河中

游17处,黄河下游24处,内蒙古中南部14处,内蒙古东南部至辽宁西部78处,青海高原4处,长江上游

7处,长江中游9处,长江下游2处。这反映出()

A.早期各文化之间交流频繁B.辽河流域文明程度高于中原

C.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D.当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秦统一后把全国人口编入国家户籍,户民迁居都应向官府报告,重新登记户口;设内史总管全国佃租收

入,设少府主管口赋和盐铁之利、山泽之税。这些举措能够在全国范围实施,主要得益于()

A.郡县制全面推行B.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C.三公九卿的设立D.货币与度量衡实现统一

3.汉代宫廷秘府书目列出的著作有677种,流传下来的只有153种。西晋官府藏书达20935卷,至东晋元帝

时,官府藏书仅3014卷。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文化传承手段多元B.私家藏书不断得到发展

C.政府思想控制式微D.官方藏书易受政局影响

4.表中史料可用于说明,宋代()

史料出处

(安徽当涂、芜湖等地)“坪田十居八九,皆是就近湖浮低浅去处,筑围成展”《宋会要辑稿》

(淮南)“海濒沮珈泻卤之地,化为良田”《宋史》

(浙江瑞安)“围塘外涂地为田,而穴塘引河以溉”(南宋)袁燮《粼斋集》

A.江南地区得到深入开发B.农业耕作方式取得进步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加剧

5.中国自古以来,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降及明代,别号遂多。明代的“大雅之土”中,只有字而没有号

的,并不多见。即使是市井屠沽,也有庵、斋、轩、亭之别号。这反映出,当时()

A.追求个性自由成为潮流B.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C.等级观念受到一定冲击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6.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母墓的衣物

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溃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7.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

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8.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

公。”据此推断,“公”应指()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

9.1832年,英国船只“阿美士德”号由澳门北上侦查中国沿海。他们在停留上海的7天中发现,有400艘

从100吨到400吨不等的船只,装载大豆、面粉,从天津、奉天开来;从福建、台湾、广东,以及越南、

暹罗等地开来的船每天有三四十艘之多。据此推断,当时()

A.传统朝贡贸易体系解体B.上海成为外贸中心

C.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D.英国觊觎中国市场

10.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

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o这反映了我

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1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

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

民一起()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2.如表为1942-1943年重庆与全国出版刊物等情况比较表。由表可知,当时()

出版期刊(种)印刷厂(家)书店(家)出版图书(种)

年份

重庆全国重庆全国重庆全国重庆全国

19422207761311311145128612923879

194325078622570914962916424408

A.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遭到抵制B.政治中心迁移影响文化发展格局

C.文化宣传成为抗战的主要手段D.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呼声日益高涨

13.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地质工作人员不满200人。1955年,根据国家地质、重工业、石油工业、

煤炭工业四个部门的统计,仅工程师就已经增加到497人,高等学校毕业的技术员已有3440人。这一变化

的背景是()

A.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西方对华经济封锁被打破

14.1978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2826.5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9.2%,其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3%;

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10624.6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25%,其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这说

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A.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B.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扩增了农业劳动力数量D.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15.两河流域距今约4300年的铭文写道:”恩利尔(苏美尔主神)不许有人与天下四方之王萨尔贡作对,

他把上海(指地中海)……和下海(指波斯湾)交给了萨尔贡,马里的乌加和依兰都侍立在天下四方之王

萨尔贡之前。”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A.出现神权与王权结合的帝国B.是欧亚文化交流的中心

C.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涌现出一系列城市国家

16.臼8世纪起,威尼斯船只将其东面和西面临近地区的产品运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包括意大利的小

麦和酒、达尔马提亚的木材、环礁湖的盐、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奴隶,并且从君士坦丁堡带回珍贵织品、香

料等。这反映出当时()

A.拜占庭帝国阻断了传统贸易商路B.威尼斯商人垄断东西方贸易

C.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欧洲商业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17.1789年,法国孔多塞撰文称:“我们把社会艺术看作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像其他科学一样,它是建立在

事实、实验、推理和计算基础上的;与其他科学一样,它也能够无限地进步和发展。”这体现出孔多塞()

A.主张维护君主专制B.积极倡导科学革命C.比较推崇理性精神D.阐释社会发

展规律

18.图1、图2为1890年美国部分外来移民的写照。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社会底层移民生存艰难B.种族歧视制度依然存在

C.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D.城市化进程中问题显现

19.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问他的将军们:这场战争能不能仅限于东欧?回答:可以。英国《金融时报》

指出:“不管我们可能对大不列颠政府有什么想法,我们至少可以相信它会置身于冲突地区之外。”这说

明欧洲一些国家()

A.重视战前的思想动员工作B.认为战争爆发不具有必然性

C.具有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D.对战争规模与进程预估不足

20.1951年5月,美国挟持联合国大会强行非法通过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的美国提案,表决时,除了

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拒绝参加投票外,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弃权。

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加紧争夺中间地带B.新兴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性增强

C.不结盟运动得到了发展D.世界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

21.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

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22.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

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

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23.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

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24.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

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

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25.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

目标是()

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宣言》

《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

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2年,曾国藩首次提出“商战”一词,至清末,先后倡说“商战”思想的至少有25人,包括曾

国藩(总督)、郑观应(商人、知识分子)、鄢廷辉(商人)、盛宣怀(京官)、刘铭传(地方督抚)、

谭嗣同(知识分子、地方官)、严复(知识分子、地方官)、袁世凯(总督)、张骞(知识分子、商人)

等。

——整理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中国今日虽振兴商务,要当取法泰西(西方国家)。盖西人尚富强最重通商,其君相惟恐他人

夺其利益,特设商部大臣以提挈纲领。远方异域,恐耳目之不周,鉴察之不及,则任之以领事,卫之以兵

轮。……虑其不专,则设学堂以启牖之。……立法定制,必详必备,在内无不尽心讲习,在外无不百计维

持。”

一一据郑观应《盛世危言正续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倡说“商战”的群体的身份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的思想状况。

(2)有学者认为“商战”思想其实已超出“商”的范畴,请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00年以前,大多数从事制造业的手工业者是在自己家里、家人之间劳动的。无疑,就劳动者的

地位看来,这是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他在自己家里进行所有的工序,保持着个人的尊严,不和可能危害自

己道德品质的人发生联系。平时挣的工资不但足以使生活过得舒适,还能租几英亩地。

——整理自[英]P.加斯克尔《英国的工业居民,他们在精神、社会和身体方面的状况,以及由于应用蒸汽机

而产生的变化》(1833年)

材料二:1767年,阿克莱特偶遇时钟制造工人凯伊,得到了一个滚轴纺纱机器模型。后来,他得到银行家

们给予的经济援助,条件是分享这一发明所得的利润。1769年,阿克莱特取得一项专利权,并在合股人帮

助下建立了一座工厂,用马力作动力,后来又另建一座规模大得多的工厂,用水轮转动。1775年,他取得

第二项专利权。这些机器纺出的纱质量好,能以前所未有的低价卖出。阿克莱特名声传遍全国。资本家成

群地涌来找他,买他的专利机器,或出钱以获准使用机器。阿克莱特和他的合股人不断扩大经营,到1782

年,他们雇佣的工人已经有5000多名。1785年,阿克莱特的专利权终于被取消了,工业随之惊人地发展起

来。

——整理自[英]爱德华•贝恩斯《英国棉纺织业史》(183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00年前与1800年后英国劳动者的地位进行说明。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厂制度产生的有利条件。

(3)综上,指出加斯克尔与贝恩斯对工业革命观察视角的不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材料“共有150余处,分为八大区域”等可知,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明涉及地

区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内蒙古等八大区域,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故选C项;

从材料看不出各文化之间交流频繁,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

材料中没有不同区域文明的横向比较,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

材料没有提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2.【答案】A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因此材料中的举措能够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故A项正确;

B.材料未涉及户籍的分类登记制度,故B项错误;

C.材料主要体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三公九卿属于中央官制,故C项错误;

D.即便有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若缺乏对地方的掌控,也难以推行全国性的措施,故D项错误。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郡县制,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郡县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文化传承手段多元与官府藏书变少不构成因果逻辑,排除A项;

材料所述属于官方藏书,排除B项;

政府的思想控制减弱,官府藏书量未必会减少,排除C项:

题干显示,汉代宫廷秘府列出的书目流传下来的较少;与西晋相比,东晋元帝时官府臧书大量减少。结合

所学可知,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军阀混战;三国两晋时期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故材料现象与王朝政

权更迭、战乱等存在一定关联,故选D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代官方藏书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4.【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宋代江南地区,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等,使土地面积有所扩大,同时还使用了一

定的灌溉技术,这可用来说明宋代江南地区的深入开发,故A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耕作方式,排除B;

C项题干未涉及,排除;

土地兼并加剧符合两宋的时代特征,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宋朝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表格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依托宋朝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历史研究方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5.【答案】C

【解析】A.与史实不符,排除;

B.明代时,社会主流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排除;

C.明代的雅士多使用别号,市井屠沽也喜欢使用一些文雅的别号,别号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平等色彩,对等

级观念有一定的冲击,正确;

D.与明代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C«

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影响,解题关键信息是“即使是市井屠沽,也有庵、斋、轩、亭之别

号”。

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可知,中国古代纺织品采用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

纺绩(纺沙、辑绩、缴丝)加工成纱线后经编织(挑织)和机织而成的布帛,通常称纺织品。不同时期的

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材料中宋代墓葬中的纺织品既有丝麻织品,又有棉纺织品,

说明当时人们的衣料材质逐渐丰富多样起来,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排除A项;

材料中宋代纺织品主要出现在南方墓葬中,说明南方纺织品的总体数量多,但不能直接说明纺织业的中心

地区就在南方,排除B项;

材料没有对比南北方的纺织技艺,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需要考生掌握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及人们衣料材质的变化历程。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过程,这反映

了近代先进中国人为了救国道路进行积极探索,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故B项正

确;

A项是表现,D项是结果,故AD两项错误;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故C

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紧扣近代中国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角度分析。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汪精卫、蒋介石等人叛离革命,而提拔他们的孙中山并未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且孙中山为广东人,

故居也又在广东的,C项正确;

林则徐与汪精卫等人并无交集,排除A项;

康有为与汪精卫等人并无交集,排除B项;

蔡元培并未提拔这些人,不存在识人不清,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需要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的特征来理解。

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后,传统朝贡贸易体系逐渐解体,排除A项;

1832年时,上海并非中国的外贸中心,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新的商业经营方式,排除C项;

1832年,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的需求强烈。据此可知,英国对中国沿海的侦

查,尤其是对上海的货物吞吐量的统计,说明英国觊觎中国市场,故选D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962年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职工待遇改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等情

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进行国

民经济调整,因此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重要成果,故B项正确。

材料数据反映的是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A项中的“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20世纪60年代我国依旧是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结合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及其影响

分析。

1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

术合作,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推动中非经济交流的发展,故A项

正确;

材料中的举措是为了促进中非经济交流的发展,不是为了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故B项错误;

材料只是涉及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交流,不能就此得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故C项错误;

材料只是涉及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交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故D项错误。

故选:Ao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合作,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中非经济合作及其目的和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中非经济合作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1942年、1943年正值全民族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至战时陪都重庆,当时大量出版机

构均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这体现了政治中心迁移影响文化发展格局,故选B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遭到抵制,排除A;

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文化宣传不属于抗战的主要手段,排除B;

材料未体现出版内容,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所述国家地质、石油

工业等部门与重工业联系紧密,故C正确;

此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A项;

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排除B项;

D项表述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依据材料“1955年,根据国家地质、重工业、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四个部门的

统计,仅工程师就己经增加到497人,高等学校毕业的技术员已有3440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

析。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14.【答案】B

【解析】A.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

B.由材料可知,与1978年相比,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产值均增加,这说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正确;

C.扩增劳动力的说法错误,排除;

D.“实现”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Bo

本题侧重于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题关键信息是“乡镇企业”。

本题侧重于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5.【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铭文记载显示了苏美尔主神“恩利尔”与统治者“萨尔贡”之间的联系,苏美尔主神“恩

利尔”代表神权,统治者“萨尔贡”代表王权,这反映出当时苏美尔地区出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的帝国,

故选A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未体现欧亚文化交流,排除B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未提及苏美尔地区的官僚体系,排除C项;

由材料“天下四方之王萨尔贡”等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已建立起统一的帝国,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苏美尔文明,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苏美尔文明,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A.材料强调君士坦丁堡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不能看出拜占庭帝国阻断了传统贸易商路,排除;

B.材料不能说明威尼斯商人垄断东西方贸易,排除;

C.根据“威尼斯船只将其东面和西面临近地区的产品运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包括意大利的小麦和酒、

达尔马提亚的木材、环礁湖的盐、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奴隶,并且从君士坦丁堡带回珍贵织品、香料等”分

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正确;

D.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排除。

故选:Co

本题侧重于考查拜占庭帝国,解题关键信息是“威尼斯船只将其东面和西面临近地区的产品运到拜占庭首

都君士坦丁堡,包括意大利的小麦和酒、达尔马提亚的木材、环礁湖的盐、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奴隶,并且

从君士坦丁堡带回珍贵织品、香料等”。

本题侧重于考查拜占庭帝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启蒙运动倡导的理性主义思潮广泛传播,

在这一史实背景下,孔多塞将社会艺术看作一门科学,认为其也以实证为基础,也能够无限地进步和发展,

这体现了孔多塞对理性精神的推崇,故C项正确,排除A项:

B、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8.【答案】A

【解析】A.图片展示的美国部分外来移民孩子,小小年纪就需要推车劳动、睡在街头等,这体现了社会底

层移民生存的艰难,正确;

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亟待完善”说法与1890年的史实不符,排除;

D.表述并非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A«

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迁徙,解题关键在于对图中信息的把握。

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迁徙,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德国、英国认为,战争会爆发,但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结合一战爆发后

的概况可知,这反映了欧洲一些国家对战争的规模与进程预估不足,故D项正确;

材料内容并非是战前的思想动员,故A项错误;

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德国和英国的观点和一战的概况解答。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0.【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埃及是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它

们在美国挟持联合国大会强行非法通过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的美国提案时弃权,表明了其自身的态

度,反映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自主性增强,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故A项错误;

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既不从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也不从属于社会主义阵营,D项与史实不符,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

国家的外交及其影响解答。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1.【答案】D

【解析】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时间不符,A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形成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时间不符,B项错误;划分势力范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间不符,C

项错误;从材料中许多国家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可见这一时期,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D项正确。

2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反思理性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

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主张每个人都有参

与市场的权利,强调市场的作用,这体现了市场自由的思想,即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故B项正确;

材料中只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而非否定,故A项错误;

材料不是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而是强调市场自由,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分工,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启蒙运动中的经济思想分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913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

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列宁对亚洲的觉醒的肯定,结合所学可知,亚

洲的觉醒是指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因此“相

同的理想”是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正确;

A项不是亚洲的觉醒的最终目的,排除;

材料只是涉及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说法具有夸大性,而且其目的是建

立资产阶级专政,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亚洲的觉醒,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