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上)联考
生物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近年来杭州湾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该地区的近海与
海岸带湿地及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栖息地,共记录到水鸟16目45科163种。该调查结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中的()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2.生物大分子能够发挥相应的功能与其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变化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B,双链DNA分子需解旋后才能进行转录
C.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后,仍可具有相应的功能
D,糖原和脂肪都能储存能量,因此它们的空间结构一定相同
3.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举行,众多运动健将在比赛中一展风采.
在运动员的科学备赛训练及比赛中,需要监测运动员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的是()
A.尿素B.睾酮C.血红蛋白D.乳酸
4.如图为人体成熟红细胞的部分结构和功能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其中①②处的箭头方向表示相
应气体的总体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肝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h和CO2
B.①②④⑤均为被动转运
C.③过程需要厌氧呼吸来提供能量
D.图示可反映红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6题。
高原反应是高原她区独有的常见病,当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会
出现多种不适症状。某人进入高原地区后,初期出现了呼吸困难,头痛,食欲减退等高原反应症状,后期
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经检查发现,其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血液中的白
细胞数明显增加且超出正常范围。
5.下列关于该高原反应患者症状的分析,错误的是()
A.吸氧可能会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症状
B.后期出现的体温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C.患者可能会因呼吸困难使血浆pH过高而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患者可能会因肺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导致肺部水肿
6.高原反应患者呼吸困难时,部分组织细胞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呼吸。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若患者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则此时未发生厌氧呼吸
B.若组织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则丙酮酸会被乳酸脱氢酶还原为乳酸
C.若组织细胞进行需氧呼吸,则消耗氧气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D.若需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可通过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提供能量
7.苯巴比妥是一种镇静剂及安眠药,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中。研究发现,
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促进细胞增生和抑制细胞凋亡,使病灶中有基因损伤的细胞存活下来,从而促进肿瘤
形成。在正常情况下,抑癌基因可以修复基因损伤的细胞,抑制癌变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抑制某些异常细胞的清除
B.抑癌基因突变也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C.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使细胞周期变长
D.细胞凋亡严格受基因调控,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8.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关于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的担忧。下列
观点中合理的是()
A.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均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后才能进行
B.通过试管婴儿无性生殖技术,可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C.应反对一切形式的针对人类细胞的克隆研究
D,可以通过微生物改造研究生物武器,提高国防实力
9.某研究小组对某种蛋白酶的最适催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PHCa2+温度(℃)降解率(%)
①9+9035
②9+7086
③9-700
④74-7055
⑤5+4032
注:+/一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底物为1型胶原蛋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酶的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9
B,该酶需要在Ca2+的参与下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C.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pH及有无Ca2+
D.该实验不能证明该种蛋白酸的专一性
10.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一般是:一年生杂草一多年生杂草一灌木-森林等阶段,直至到达顶极群落。
“资源比率假说”认为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物种优势主要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
定的。如图为某弃耕农田优势物种由a到e的相对优势变化及可获得营养物质和光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
可
洋
^
^
和
光
时间
A.当c占据显著优势时,该群落中的一年生杂草不复存在
B.演替过程中,草本层对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小
C.随着演替的进行,优势种对光照的需求增大,对土壤营养物质的需求下降
D.只要达到顶极群落阶段,群落类型将永远不发生改变
11.如图表示某患者感染SARS-CoV-2病毒后血清中IgM、IgG两类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14-70714212835
tt发病后天数
感染SARS出现临
-CoV-2床病症
A.与IgM相比,IgG具有产生晚、含量高及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出现临床病症前,机体只发生了非特异性免疫,未发生特异性免疫
D.若某人血清中检测出SARS-CoV-2IgM,则他近期可能受到该病毒感染
12.某地推广了“鱼一桑一鸡(菇)“种养模式,通过塘基栽桑、林下养鸡、林下桑枝栽种黑木耳、桑叶养
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及塘泥肥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林下养鸡可以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黑木耳及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C.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促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D.“桑叶T蚕T蚕沙T鱼”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其中蚕为第二营养级
13.某雌果蝇(2n=8)甲的性染色体由一条等臂染色体(两条X染色体相连形成)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
该果蝇可产生两种可育配子。经诱变处理后的乙果蝇与甲果蝇进行杂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诱变处理
丙随:丁死亡
A.甲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18条
B.若乙果蝇的X染色体上发生显性致死突变,则F2均为雌性
C.丙果蝇的性状与甲果蝇完全相同
D.若丁表现出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
14.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发现,某些患者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
凋亡的现象,将该现象命名为“卵子死亡”。研究明确,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上的PANX1基因突变导致的显
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者的PANX1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B.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但男女患病率不相等
C.通过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突变后的PANX1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未发生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76题。
解偶联蛋白1(UCP1)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具有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减少ATP合成、
增加耗氧量、增加产热的功能。我国科学家通过CRISPR/Cas9技术将小鼠的UCP1基因置换到猪的体内,并
使鼠UCP1在猪的白色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获得了脂肪沉积少的“瘦肉猪”,如图是“瘦肉猪”主要培
育过程。
Cas9-gRNA靶向载体
转化
质粒a
猪胚胎成纤维细胞6
(PETFs)I
b筛选(有限稀释培养法)O
c阳性细胞培养2
d细胞核移植近组细胞
15.下列关于UCP1的相关分析与推测,错误的是()
A.UCP1可能主要影响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TP的生成量
B.寒冷刺激可能会提高恒温动物UCP1的活性或表达量
C.脂肪组织细胞中UCP1表达效率低的猪,瘦肉产率更高
D.甲状腺激素可能具有提高UCP1基因表达的作用
16.下列关于“瘦肉猪”培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CRISPR/Cas9技术育种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
B.b过程中,进行有限稀释培养的目的是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系
C.d过程中,受体细胞选择去核的猪卵母细胞效果最好
D.e过程中,需对代孕猪进行超数排卵及同期发情处理
17.棉酚是棉花植株中一种对动物有危害的毒性物质,研究人员试图从棉花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高效分解
棉酚的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筛选培养基需以棉酚为唯一的营养物质
B.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C.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均可用来分离纯化棉酚分解菌
D.棉酚分解菌可分解棉酚根本原因是含有能分解棉酚相应酶的基因
18.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的P基因存在如图所示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基因的启动子
/----■------\
1111111111
正常肝细胞的P基因
高度甲基化
*启动子沉默
'-----------------------------------V-----------------------------------'
肝癌细胞的P基因
A.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不利于DNA聚合醐的作用,抑制了P基因的表达
B.P基因正常表达可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C.P基因启动子沉默现象与环境无关
D.甲基化未改变基因内部的碱基序列,因此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19.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卵原细胞的DNA被32P完全标记,在31P的
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该卵细胞与DNA被32P完全标记的精子
形成的受精卵在31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
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②染色体上的DNA无32P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图示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套遗传信息
C.图示细胞中含3甲的核DNA为8个,含32P的核DNA为4个
D.若产生精子的精原细胞为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
20.如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3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O正常男女
册0甲病男女
昌乙病男
圈甲、乙两病男
A.甲、乙两种遗传病均为隐性遗传病,且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就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来说,7号和9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C.若9号同一个与12号基因型相同的女性婚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白
1O
D.若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则10号个体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两病都患的后代的概率为上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鳞翅目昆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9年初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广西,
该害虫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高粱及棉花等农作物为食,具有取食量大、繁殖能力强、迁移能力强及
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2019年5月,浙江某地首次发现该害虫,当地农
业农村部门通过多种措施进行了紧急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草地贪夜蛾属于第营养级生物,土著植物的减少会导致当地动物的数量减少,原因是。
(2)草地贪夜蛾的入侵会改变入侵地的物种组成,可能导致群落发生(填“原生”或“次生”)
演替,在演替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的取代现象。
(3)草地贪夜蛾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监测时需对其进行调查。在入侵早期,草地贪夜蛾表
现出疯狂蔓延趋势,其种群数量接近增长曲线。草地贪夜蛾与本地昆虫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
。监测结果表明,在大量使用传统杀虫剂后,该害虫对传统的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这是
(填“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的结果。
(4)该地农业农村部门一方面通过放置黑光灯诱杀草地贪夜蛾,该措施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寄生蜂进行防治,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使用杀虫剂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优点
是o
22.某兴趣小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对密闭透明玻璃容器中的番茄进行了如下实验(除光照条件外,其他参
数一致)。实验前各玻璃容器内CO2的含量均为4.0g,实验4h后测定各容器内CO2的含量,结果如表。
组别①②③④⑤⑥
2000Lux白4000Lux白2000Lux白光+光4000Lux白光+光4000Lux白光
光照条件黑暗
光光680nm补充光450nm补充光+580nm补充光
4h后C02的
5.04.03.63.43.73.2
含量/g
("Lux”表示光照强度,nm表示波长)
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于上,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两种物质为碳反应阶段提供.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前保持各组容器内CO2的含量相同的原因是。实验结果表
明,补充的光具有促进光合作用的效果。
(3)第③组番茄的总光合作用强度为(以单位时间内C02的消耗量表示)。
(4)8h后测得第⑥组玻璃容器内的CO2的含量为2.8g,说明后4h比前4h光合速率,最可能的原因
是o
23.脱水素是青棵植株中的一种抗冻物质,脱水素基因Dhn4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B链为模板链。研究
人员利用图2所示的质粒,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草莓中,成功培育出了抗冻草莓植株。
(XhoI、KpnI、PstI为三种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识别位点;ampr基因为氨羊青霉素抗性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
提取青棵细胞的,经过程获得cDNA。在PCR扩增Dhm4时应选择的物组合是,
为使扩增后的产物按照正确方向与质粒连接,需在引物的(填“5"'或"3"')末端分别添加限制
酶的识别序列。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启动子的作用是;多种因素会影响Dhn4与质粒的连接效率,如温度与pH等操作环境、反应时间、
质粒浓度及(举两例即可)等。
(3)导入、筛选受体细胞
将重组质粒导入用处理过、处于感受态的农杆菌内,然后在含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农杆
菌,再将阳性农杆菌与草莓叶片共培养,完成实验。
(4)转基因植株的培育与检测
转基因草莓叶片经脱分化形成,然后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填植物激素类型)配比,最终
获得幼苗。可通过处理,从个体水平对转基因是否成功进行检测。
24.苦养麦是一种药食两用雌雄同株作物,具有保健、养生与食疗三重功效。为了选育苦养麦优良品种,某
研究小组对苦养麦的果形(尖果、钝果,由A、a控制)及茎色(红茎、绿茎,由B、b控制)两对相对性
状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对性状PFi
F2
①打尖果X0钝果尖果尖果273钝果92
尖果/钝果
②第钝果X0尖果尖果尖果188钝果63
③打红茎xd绿茎红茎158、绿茎163
红茎/绿茎
④盆绿茎xd红茎红茎188、绿茎192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形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根据表中的结果(填“能”或“不能”)判
断茎色的显隐性关系。
(2)从交配类型上来看,①和②组互为,若让F2中表型为尖果的苦养麦自交,F3尖果中纯合子所
占比例、F3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3)研究小组将③组亲本中的红茎与④组亲本中的红茎杂交,发现子代中既有红茎也有绿茎,遗传学上将
该现象称为,红茎与绿茎的表型比为o
(4)研究小组用某株钝果红茎与某株尖果绿茎进行了杂交,子代出现了四种表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
程(要求写出配子)。o
25.1981年,科学家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黎明现象”,即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平稳,但在黎明时
分由于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黎明现象“会加大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
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心健康都造成影响。胰岛细胞参与血糖调节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觉醒状态下,人摄食使血糖升高,葡萄糖经GLUT2进入胰岛B细胞后,通过(生理过程),
使ATP/ADP比例,进而导致通道关闭,细胞内K+浓度增加、膜电位的改变,引起钙通道
打开,促进胰岛素以方式释放。
(2)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葡萄糖及抑制肝糖原及转化成葡萄糖,从而发挥降血糖作
用。(写出两种即可)等激素能升高血糖,与胰岛素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
(3)某II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即能分泌正常剂量甚至更高剂量的胰岛素,但不能达
到相应的效果,原因可能是0
A.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B.胰岛素分泌障碍
C.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D.胰岛素B细胞损伤
(4)我国科学家发现,正常人昼夜节律紊乱也可能会出现“黎明现象",昼夜节律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
REV-ERB基因表达来维持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抑制“黎明现象”。某研究小组以普通小鼠及
敲除REV-ERB基因的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
行分析与讨论。
(说明:普通小鼠在12h光照+12h黑暗的正常昼夜节律条件下血糖指标正常,长时间光照或长时间黑暗均
会导致血糖指标异常升高)
①完善实验思路:
I将普通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敲除REV-ERB基因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丙、丁两组。分别进行如下处
理:
甲组:48h光照
乙组:12h光照+12h黑暗
丙组:______
丁组:12h光照+12h黑暗+注射胰岛素
在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动态测定。
②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甲、乙、丙三组的实验结果(丁组小鼠血糖正常),设计一个表格,将实验处理及预测结果填入该表
中。。
③分析与讨论:
REV-ERB基因具有促进肝糖原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作用,人体经长时间睡眠,觉醒前后该基因表达量
显著增加,推测此现象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共记录到水鸟16目45科163种”,体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该地区的近海
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栖息地体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选:B(.
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
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A、酶具有催化作用,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和底物契合,A
正确;
B、双链DNA分子需解旋后才能进行转录,边解旋边转录,B正确;
C、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后,仍具有相应的功能,如酶和底物结合时,其空间结构会暂时的发生变化,
此时酶仍具有相应的功能,C正确;
D、糖原和脂肪的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D。
1、核酸、蛋白质和多糖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本题考查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难度适中。
3.【答案】C
【解析】A、解:A、尿素属于代谢物质,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睾酮是性激素,是内环境成分,B错误;
C、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
D、乳酸是代谢废物,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故选:Co
1、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
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甘、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2、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
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内的液体都不属于内环境。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解:A、根据题意可知,红细胞能运输02和CO2,肝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02,产生C02,
可以判断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02,A错误;
B、①②属于自由扩散,④⑤属于协助扩散,均为被动转运,B正确;
C、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厌氧呼吸,③过程表示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钾泵进出红细胞,需要厌氧呼吸
来提供能量,C正确;
D、图示表明不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可反映红细胞膜的功能特性,D正确。
故选:Ao
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成熟红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其中①表示气体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②
表示气体B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红细胞,③表示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钾泵进出红细胞,④表示葡萄糖通过
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⑤表示水通过通道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
本题考查红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6.【答案】C、C
【解析】解:A、根据题意,高原反应是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因此吸氧可能会一定
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症状,A正确;
B、身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即为炎症,机体防御过程中,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导致体温升高,B正确;
C、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二氧化碳不能够及时排放出去,进而使体内二氧化碳含量偏高,使血浆pH降低而
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
D、根据题意,患者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
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Co
根据题意可知,高原反应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
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高原反应主要是由于气压低、氧分压低引起的缺氧,以头痛、头晕、心悸、气短、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高原反应患者症状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解:A、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过程可知,人和动物无氧呼吸过程中不消耗氧气,同时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因此若患者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只能说部分明组织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但是高原反
应患者呼吸困难时,部分组织细胞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呼吸,此时患者仍然表现为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
碳的释放量相等,A错误;
B、若组织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则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B错误;
C、若组织细胞进行需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则消耗氧气消耗发生在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C正确;
D、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缺氧和肺组织水肿导致的,因此不能可通过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提供能量来缓解,
D错误。
故选:C»
1、有氧呼吸全过程:
(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
需要氧的参与。
(2)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
(3)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
(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
需要氧的参与。
(2)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7.【答案】C
【解析】解:A、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使病灶中有基因损伤的细胞存活下来,从而促进肿瘤形成,从而抑制
某些异常细胞的清除,A正确;
B、抑癌基因可以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故其突变也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
C、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使细胞癌变,但不影响细胞周期,C错误;
D、细胞凋亡严格受基因调控,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
故选:Co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
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
细胞凋亡完成的。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
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解:A、转基因作为-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由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
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A正确;
B、试管婴儿使通过体外受精的有性生殖技术,B错误:
C、可以进行对人类细胞的研究,以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C错误;
D、生物武器具有致病性强。攻击范围广等特点世界各国都应抵制,D错误。
故选:Ao
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三个方面。伦理问题主要在克隆人的问题上出现
争议,中国政府对待克隆人一再强调“四不原则",即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可生殖性克隆人
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
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
适中。
9.【答案】A
【解析】解:A、在本实验中,70℃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较高,该酶的最适温度可能在70C左右,但要确
定最适温度,还要缩小温度梯度,进一步做实验,A错误;
B、由②③对比可知,没有CaCL就不能降解I型胶原蛋白,故该酶需要在Ca2+的参与下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B正确;
C、分析表格,自变量是pH、温度、有无CaCL,因变量为反应物胶原蛋白的降解率,C正确;
D、如果要确定该酶是否具有专一性,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不同底物,所以还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D正确。
故选:A»
分析表格,自变量是pH、温度、有无CaCh,因变量为反应物胶原蛋白的降解率。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实验,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以及它的特点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A、群落演替本质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当c占据显著优势时,该群落中的一年生杂
草依然存在,A错误;
B、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
影响越来越小,B正确;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对土壤营养物质要求较高,C错误;
D、达到顶极群落阶段后,由于受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群落类型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Bo
1、群落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特点:群落的演替
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演替的本质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2、据图分析,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对光的需求减弱,但可获得的营
养物增加。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1.【答案】C
【解析】解:A、分析题图可知,与IgM相比,IgG晚于IgM出现,IgG具有产生晚、持续时间长、含量高
等特点,A正确;
B、SARS-CoV-2侵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细胞内,机体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协同作用清除
SARS-CoV-2,B正确;
C、出现临床病症前,机体会同时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c错误;
D、由题图可知人体感染SARS-CoV-2并出现症状后血清中能检测到IgM,但在出现症状后约30天时IgM
含量降为0,故若某人血清中检出SARS-CoV-2IgM,则说明该人近期可能受到感染,D正确。
故选:Co
分析题图:人体感染SARS-CoV-2后血清中检测到两类特异性抗体(IgM、IgG),IgM的峰值出现时间早
于IgG,峰值低于IgG。
本题结合人感染SARS-CoV-2和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准确从题干中获取
信息并与结合所学知识相结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林下养鸡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性,A正确;
B、黑木耳及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B正确;
C、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促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C正确;
D、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蚕沙不属于食物链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D。
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根据题意“甲果蝇的性染色体由1条等臂染色体(两条X染色体相连形成)及Y染色体
组成”可知,甲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和正常果蝇(2n=8)的染色体数目应相同,为8条或16条(有丝分裂后
期),A错误;
B、若乙果蝇X染色体上发生显性致死突变,即Fi中含有来自乙的X染色体的个体均死亡,由图示可知,
则B全表现为雌性(丙),B正确;
C、由图可知,甲果蝇为雌果蝇,丙的性染色体组成为1条等臂染色体(两条X染色体相连形成)来自甲,
Y染色体只能来自于乙果蝇,丙果蝇的性另与甲相同,但性状与甲果蝇不一定相同,C错误;
D、由图可知,丁的X染色体来自于乙,Y染色体来自于甲,且仅对乙进行诱变处理,故若丁表现出突变性
状,则该突变基因应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Bo
由图可知,甲为雌果蝇(性染色体由1条等臂染色体及Y染色体组成),乙是经诱变处理的雄果蝇,R中
丙与甲的性染色体组成相同,故丙也为雌果蝇;丁的X染色体来自于乙,Y染色体来自于甲,为雄果蝇。
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
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解:A、已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含致病基因的卵子会退化凋亡,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
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因此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A错误;
B、已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卵子死亡是卵子在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受精后一段时间死亡的,因
而在男性中不会发病,所以男女患病率不相等,B正确;
C、该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产前诊断是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
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此致病基因,C正确;
D、基因突变是DNA中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所以突变后的PANX1基因的碱基
数量可能未发生改变(发生碱基对的替换),D正确。
故选:Ao
1、DNA中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若发生
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卵子死亡遗传病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人类遗传病以及基因突变的特征做出
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5~16.【答案】C、D
【解析】解:A、UCP1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具有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减少ATP合成、
增加耗氧量、增加产热的功能,故其主要影响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TP的生成量,A正确;
B、寒冷刺激时动物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自身温度的稳定,其可能通过提高恒温动物UCP1的活性或
表达量来完成,B正确;
C、脂肪组织细胞中UCP1表达效率低的猪,脂肪分解减少,故瘦肉产率更低,C错误;
D、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能具有提高UCP1基因表达的作用,D正确。
故选:Co
分析题意和题图:科学家应用CRISPR/Cas9技术将猪的UCP1基因置换成小鼠的UCP1基因,并使鼠UCP1
基因在猪的白色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猪的体细胞获得了鼠的UCP1基因,且该基因在猪细胞中正常表
达。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
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解:A、应用CRISPR/Cas9技术育种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使得小鼠的UCP1基因在猪的体细胞中正常表
达,A正确;
B、b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稀释达到分离单个细胞进行培养的目的,可以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系,B正确;
C、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最好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因为其体积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内含有促进细
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C正确;
D、e过程中,需对代孕猪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对代孕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意和题图:科学家应用CRISPR/Cas9技术将猪的UCP1基因置换成小鼠的UCP1基因,并使鼠UCP1
基因在猪的白色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猪的体细胞获得了鼠的UCP1基因,且该基因在猪细胞中正常表
达。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基因工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及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核
移植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应用,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答案】A
【解析】解:A、分离过程中所用的以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只有能分解棉酚的微生物能生长,该培养
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除了碳源以外,基本成分还有氮源、水和无机盐,因此不是以棉酬为唯一的
营养物质,A错误;
B、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因此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B正确;
C、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且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以对微生物进行计数,C正
确;
D、棉酚分解菌可分解棉酚的直接原因是具有相应的酶存在,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存在含有能分解棉酚相应酶
的基因,能够指导该酶的合成,D正确。
故选:Ao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
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
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一
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微生物的纯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8.【答案】B
【解析】解:A、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导致RNA聚合酶无法结合,抑制基因表达,A错误;
B、P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细胞发生了癌变,说明P基因的表达能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B正确;
C、P基因启动子沉默现象受环境的影响,C错误:
D、DNA分子的甲基化影响了基因的表达,但基因的碱基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肝癌细胞中P基因启动子
序列发生了甲基化,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能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故选:Bo
DNA分子的甲基化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可能导致基因的沉默,但基因的碱基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
本题主要考查甲基化、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
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9.【答案】C
【解析】解:A、由于受精卵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
B、该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加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即含有4套遗传信息,B正确;
C、受精卵的一条染色体被32P标记,另一条同源染色体的一条脱氧核普酸链被32P标记,另一条脱氧核昔
酸链被31P标记,在31P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由题干信息可知:图中①、②两条染色体仅含3中,图示细
胞中含32P的核DNA为6个,含3甲的核DNA为8个,C错误;
D、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基因型为AaaaBBbb,可推知受精卵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在间期发生
基因突变(A突变成a或a突变为A)。图中①、②两条染色体只含有3甲,而来源精子的染色体被32P全部
标记,因此①②来自卵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abb),因此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由于细胞复制时发生了
基因突变(A突变成a或a突变为A),可推知精子的基因型为AB或aB。若产生该精细胞的精原细胞是
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D正确。
故选:C»
题图分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
识进行分析应用。
20.【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甲、乙两种遗传病均为隐性遗传病,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A错误;
B、7号个体患乙病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XbY,9号个体患乙病不患甲病,基因型是:AAXbY,|AaXbY,
其为AaXbY的概率是I,B错误;
C、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_XbY,1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_XBX%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
(l-2/3x2/3xl/4)x(l-l/4)=2/3,则患病的概率为1/3,C错误;
D、10号个体的基因型是乐aXBX0%aXBxB,该区域甲病的患病率为1%,a的概率为0.1,A的概率为0.9,
AA的概率为0.81,Aa的概率为0.18,一个正常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为:备,该区域的正常男性於AaXBY,
二者所生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是等x1=W,患乙病的概率是卜梏,则两病皆患的概率为白,D正确。
11ZliZ4oOO
故选:D。
甲病分析,正常的3号和4号生出了患病的10号女儿,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相关字母A/a表
示。乙病分析,正常的3号和4号生出了患乙病的9号,再结合题千中3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由此得出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相关字母B/b表示。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
图及提供信息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1.【答案】二土著植物的减少导致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减少次生优势种种群密度J形竞争、捕食自
然选择信息传递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不用担心抗药性的产生
【解析】解:(1)草地贪夜蛾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高粱及棉花等农作物为食,属于第二营养级生物,
土著植物的减少会导致当地动物的数量减少,原因是土著植物的减少导致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减少。
(2)草地贪夜蛾的入侵会改变入侵地的物种组成,可能导致群落发生次生演替,在演替过程中会发生明显
的优势种的取代现象。
(3)草地贪夜蛾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监测时需对其进行调查。在入侵早期,草地贪夜蛾表
现出疯狂蔓延趋势,其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曲线。草地贪夜蛾与本地昆虫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竞争、捕
食,监测结果表明,在大量使用传统杀虫剂后,该害虫对传统的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这是自然
选择的结果。
(4)放置黑光灯诱杀草地贪夜蛾,这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寄生蜂进行防
治,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使用杀虫剂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不用担心抗
药性的产生。
故答案为:
(1)-土著植物的减少导致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减少
(2)次生优势种
(3)种群密度J形竞争、捕食自然选择
(4)信息传递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不用担心抗药性的产生
1、S形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
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
大后减小。
2、J形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曲线需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
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尸No不表示。
3、群落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特点:群落的演替
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演替的本质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
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2•【答案】类囊体薄膜(基粒)吸收、传递及转化光能ATP和NADPH氢、磷酸基团和能量光照强度
及补充光的种类(波长)控制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450nm或680nm0.35g/h低容器内CCh
的浓度下降,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解析】解:(1)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及转化光能。光反
应阶段产生的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NADPH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
(2)本实验人为改变的为光照条件,根据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及补充光的种类。CO2是光
合作用的原料,对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COz的初始含量属于无关变量,实验前保持各组容器内CO2的含
量相同的原因是控制变量。与4000Lux白光组相比,4000Lux白光+450nm补充光组和4000Lux白光+680nm
补充光组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简易范本
- 服务外包的合同范本
- 私人之间的保密协议
- 破碎机买卖合同3篇
- 个人租汽车给公司租赁合同
- 钢结构工程施工合同
- 河道采砂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及投资意向书2篇
- 2024年度合作协议:甲乙双方关于共同开展项目的具体条款2篇
- 《生物化学方法》课件
- 2024年银行考试-建设银行纪检监察条线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
- 广东开放大学2024年秋《国家安全概论(S)(本专)》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 2024年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守则守规范小学生主题班会课件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
- 药物常识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江西师范大学
- 施工企业总承包合同范本2024年
- 液化气站双重预防体系手册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2024-2030年中国垂直轴风力发电机(VAWT)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