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任安书司马迁
①报:答,回复;
②“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报任安书》(司马迁)“答……书”《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书”《与朱元思书》(吴均)“上……书”《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寄……书”《寄欧阳舍人书》(曾巩)等等。解题:《报任安书》
此书是《史记》之外,史公遗存下来的唯一完整书信,它和《太史公自序》都是后人研究司马迁人格、思想与感情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任安是司马迁的老朋友,字少卿,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的舅舅)门下。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当时京城守军分南北二部,任安当时是北部守军的统帅。在巫蛊之祸(据报告说,有人诅咒皇上,江充受命在宫中掘地三尺搜寻人偶)中,太子刘据受江充的诬陷,被迫起兵自保。刘据派人向任安求助,任安口头答应,但关键时候却紧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
任安任安
事件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缉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关于任安,汉武帝对他的做法认为还可以,没有责怪他。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武帝对太子的恼恨也慢慢淡化,同时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真是此一时彼一时。重新审视任安时,汉武帝怨恨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骑墙观望,致使太子刘据陷于绝境而自杀,于是就判他腰斩。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胜于死刑。写作背景一写作背景二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nǎng)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太史公:司马迁所任官职。司马迁28岁接任父亲的职位,担任太史令。古代书信常在开头先列具写信人的官职姓名。牛马走:像牛马一样供驱使的人。这里是作者的谦称。再拜:拜两次,表示恭敬。
言:陈述。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
曩:从前。者:表示停顿。
辱:使……受耻辱推:推荐。
进:引荐。
贤、士:有才德的人。务:责任。当时司马迁任中书令(由宦官担任,掌管推选人才和文书等),能较多地接近皇帝,任安希望司马迁利用自己的条件向皇帝举荐人才。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quē)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意气勤勤恳恳:情意诚挚恳切。望:怨望,埋怨。不相师:不效法。相,这里指对对方。固陋:固塞鄙陋(的意见)。阙然久不报:意思是拖了很久没有回信。阙然:(时间)隔了很久。幸:希望。
为过:见责。过,责备。第一部分(1、2),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小结表被动是对取独在表转折,却在道理固定句式,表原因为动用法固定句式,怎么……呢第3段1、哪句话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2.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看法的句子。对“死节”的看法:作者看法:“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第3段:说明自己忍辱不死,是为了使自己的著述能留传后世。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通“磨”尽不同寻常被称道被囚禁推演遭受困厄被放逐创作连,于是编著被囚被贬官顺承古时富贵而名声被埋没的人,不能记载得尽,只有卓越超群不同寻常的人才能被称道;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受困而写成了《春秋》,屈原被放逐,于是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于是写成了《国语》;孙子被砍断双脚,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官到蜀地,世上传出《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写出了《说难》、《孤愤》。第4段《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通抵抒发愤懑被任用使…流传通现,表现,显现《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为抒发愤懑而创作的。这些人都内心抑郁不舒畅,不得实现自己的主张,所以才记述以往的史事,期望将来有了解他的人。就像左丘明失去双目,孙子被砍断双脚,最终不能被任用,退下来著书立说,来舒散自己的愤懑,想使文章著作流传后世来表现自己。被砍断双脚来使…思考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第三段:进一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千古流传的名句本段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非常倜傥之人”受辱后“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目的是把圣贤们作为自己的榜样,继承和发扬古代学者经历磨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相信自己一定能“垂空文以自见”,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无用考证考察规律、规则黄帝此,指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写作研究通晓我私下不谦虚,近年来,自己投身在无用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考察它们成败兴衰的规律。上自黄帝,下到现在。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也想要用这本书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往今来的变化,完成有独特见解的一家的著作。谦虚关系收集私下通“佚”散失的第5段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完成正赶上,恰逢因此怨怒通债被杀草稿没有完成,正赶上遭到这场大祸,我痛惜此书未完,因此受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果真能著成这本书,把它藏进名山,传它给那可传的人,使它在人烟稠密的都市流传。那么我便抵偿以前受辱所欠的债了,即使我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有什么后悔的吗?但是这些话只能对有智慧的人说,难以对世俗之人说啊。表示假设,果真那么智慧的人对,向即使接受,承受通“已”1、本段作者说明忍辱写书的原委是什么?宗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原委:宗旨:草创未就,会遇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自己的一家学说。4、第4、5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
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3、4、5段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①受辱——引决(一般人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第5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素材的运用改:西汉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身体受到摧残,精神受到折磨,曾经痛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忍辱负重,经过前后十六年含辛茹苦,用生命写成巨著《史记》。司马迁无故蒙冤,身受极刑,可谓不顺到了极点,但他靠着坚强的毅力,不懈的精神,撰写巨著,终成一代大家,成为逆境中开出的一朵绚丽的花。论点:逆境出人才材料始终抓住论点“逆境出人才”,叙述司马迁如何身处逆境,如何成才。原: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和思想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改:司马迁立下志向,要继承父业,写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史书。他读《春秋》、《尚书》。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的名人旧址。之后又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资料。受宫刑后,他想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范本无线覆盖
- 俱乐部充值会员合同范本
- 果园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私人间清账合同范本
- 桌椅转让托管合同范本
- 学习雷锋好榜样
- 202520监控系统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解除与诉讼时效
- 2025园林景观建设合同范本
- 毕业答辩新拟态风模板
- 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
- TY/T 1105-2023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技术导则
- 半自动打包机维修手册
- 侵权责任法各章课件
- 注册建造师考前培训项目管理丁士昭
- 职业健康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
- 谈判:如何在博弈中获得更多
-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
- 隧道地表注浆施工技术交底
- GB/T 8905-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 GB/T 39430-2020高可靠性齿轮毛坯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