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第一次中招模拟试卷历史注意: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一、选择题(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近年来在郑州市新郑每年都会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下列关于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他是传说中的英雄②他是黄河流域原始部落联盟首领③他联合炎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④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黄帝。①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故①项正确;②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是黄河流域原始部落联盟首领,故②项正确;③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故③项正确;④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A①②③④正确,BCD错误。故选A。2.下列三处历史遗址的发掘有利于我们研究()A.文字发展演变 B.商周都城的更替C.早期国家的建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和殷墟遗址属于商代遗址,夏商是我国早期的国家,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字,排除A项;没有周朝的遗址,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从秦朝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列信息,不能从如图中反映出来的是()(幸)幸就是古代的手铐,脚铐(执)把手用“幸”铐起来(劓)用刀把鼻子割掉A.这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B.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C.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D.商朝为巩固统治制定酷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题干图中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许多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题干图中文字只是汉字,不是酷刑,更不是刑法。D符合题意,选择D项;ABC叙述符合史实,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4.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写道:“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针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郡国 B.建立刺史制度 C.实行“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就实现了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思想措施,不是说政治措施,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5.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可以清晰反映历史的发展变化,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反映了从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实现局部统一,再到西晋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由此可见示意图反映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统一趋势不断加强,C项正确;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及魏晋时期政权并立都只是题干示意图中的部分意思,排除ABD项。故选C项。6.这是网络上一则网友的评论:“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却是目前为止相对公平的方式。”我国隋朝时期建立的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指的是()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隋朝时期建立的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指的是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得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察举制汉朝时期选官制度,排除C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7.南宋辛弃疾平生渴望成就英雄伟业:“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年少万兜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中的情感源于()A.宋代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B.大一统的恢宏时代背景C.渴望收复国土的家国情怀 D.成就功名的强烈愿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南宋辛弃疾平生渴望成就英雄伟业:‘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年少万兜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强调英雄的历史使命,是为民族的事业而奋斗终生,辛弃疾的英雄情怀源于南宋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现实,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与题干材料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南宋时期政权并立,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成就功名的强烈愿望与题干材料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8.题10图是收集到的中国古代某部著作中的插图,插图把翻砂铸钱的流程,进行逐一分解,画面直观生动。这幅插图出自()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下列两份报刊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编,以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为宗旨,号召变法图强。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严复。曾发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A.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B.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C.开启了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潮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编,以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为宗旨,号召变法图强。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严复。曾发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可知,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使用各种手段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A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排除B项;晚清林则徐等开启了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潮,排除C项;五四运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10.一名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嘹亮的冲锋号角声中,我们登上总统府的顶楼……我换上了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是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我换上了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可得出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D项正确;A项是1912年,排除A项;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伐战争时期基本被推翻,排除B项;广州国民政府时间是1925-1926年,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图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国内因素是A.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下降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比重上升,再结合所学,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实业发展的热潮,A项正确;官督商办企业发展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排除B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是外部原因,排除C项;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文本框”列举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这些“生活情形”的出现,表明()服饰类型:长袍、马褂、西装等交通工具:马车、电车、汽车等通信方式:电话、电报、邮传等饮食文化:淮阳菜、洋葱、罐头①近代中国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②中西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影响中国④中国日益独立、文明、富强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的“服饰类型:长袍、马褂、西装等交通工具:马车、电车、汽车等”表明近代中国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中西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汽车、电话、电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题干的“生活情形”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影响中国。①②③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国日益独立、文明、富强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④,排除BD项。故选C项。1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的‘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这次“冒险”的益处是()A.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B.加速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C.推动了尼克松访华 D.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描述。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A项正确;国防科技加速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排除B项;基辛格访华推动了尼克松访华,排除C项;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D项。故选A项。14.如图是从1950年起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的票数增长示意图。此变化反映出()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C.苏联在联合国大会中的推动 D.第三世界国家主导联合国大会【答案】B【解析】【详解】从图中支持中国的票数可以看出,票数呈现增长趋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最主要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B项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排除A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主要是取得第三次世界的大力支持,而非苏联,排除C项;当时联合国大会的主导还是几个发达国家,而不是第三世界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15.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是否成年及其住所所在地、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拥有政治权利,而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都没有政治权利,所以,成为古代雅典官员的前提条件的是本邦籍贯、成年男性,D项正确;“军事才能、宗教信仰”“道德品质、演说能力”“丰厚财力、贵族血统”都不是成为古代雅典官员的前提条件,排除ABC项。故选D项。16.“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庄园里通常设有酒房,农民可以去酿酒”,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A.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 B.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多彩C.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佃户受领主剥削和压迫【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庄园里通常设有酒房,农民可以去酿酒”反映了庄园里有制作生活用具的、制衣的工匠、酿酒的酒坊等,基本上能自结自足,解决庄园里的吃、穿、用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是一个独立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的发达,没涉及到农业,A排除;题干中只涉及到从事各行业的工人,而不是反映人民的物质生活的用品丰富,B排除;“佃户受领主剥削和压迫”材料中的文字不能体现,D排除;故选C。17.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从15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其中到达了印度西海岸,寻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线的航海家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项正确;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排除A项;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抵达印度洋,排除B项;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后,回到西班牙,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排除D项。故选C项。18.下面是美国18世纪7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发展示意图,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动力F1是指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B.图中遇到的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C.图中b处的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D.图中c处《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的诞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美国18世纪70年代”及示意图中“1776年7月4日”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示意图反映是1775年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遇到的阻碍因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B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晚于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项;b处是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国诞生,而战争的转折点是c处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9.参加历史社团活动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资料:漫画《铁幕下的窥视》、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照片,请你继续补充材料()A.柏林墙的照片 B.视频《激战中途岛》 C.油画《日本无条件投降》 D.书籍《多极化与全球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漫画《铁幕下的窥视》、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照片”和所学可知,参加历史社团活动的同学准备的是有关美苏冷战内容的资料,柏林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当时最能代表世界政治的一堵墙,同时也是冷战的一个象征,A项正确;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排除B项;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排除C项;冷战的结束终结了存在多年的两极格局,从此世界格局加速走向多极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二者已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20.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D.社会保障制度最终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说法不正确的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毕竟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故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考古学家根据《尚书》等文献的记载,在洛阳平原发掘出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将中华文明史至少向前推进300年。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材料二随着克里特岛宫殿遗址的发掘,证明了《荷马史诗》中克诺索斯是真实存在的,将古希腊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依据发现的刻在墙壁、柱子和印章上象征海上霸权的三叉戟,考古学家断定这是一位建立地中海霸权的君主。此外遗址中陶器上的彩画、雕塑以及宫殿中的壁画,都堪称古代艺术的杰作。(1)据上述材料,概括两大文明遗址发掘的历史价值有哪些相似之处。(2)综合上述研究,请你说出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之间有何关系?并再举出一处河南的都城遗址。【答案】(1)都佐证了相关史料的记载;都将各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都呈现了较为发达的文明成就;都反映了当时各自较为强大的王权。(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线索,而考古发掘又进一步印证了文献记载内容。郑州商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随着克里特岛宫殿遗址的发掘,证明了《荷马史诗》中克诺索斯是真实存在的”可得出都佐证了相关史料的记载;根据材料“将中华文明史至少向前推进300年”与“将古希腊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可得出都将各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根据材料“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与“此外遗址中陶器上的彩画、雕塑以及宫殿中的壁画,都堪称古代艺术的杰作”可得出都呈现了较为发达的文明成就;根据材料“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与“据发现的刻在墙壁、柱子和印章上象征海上霸权的三叉戟,考古学家断定这是一位建立地中海霸权的君主”可得出都反映了当时各自较为强大的王权。【小问2详解】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线索,而考古发掘又进一步印证了文献记载内容。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郑州商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邓小平批准中外汽车企业合资经营,私家车解禁。那时私家车价格低廉,多用来跑运输或当出租车使。1986年11月,上海第一辆“Z”字私人自备车牌代码0001号诞生,随后私家车开始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及长春、重庆等城市涌现。1990年,路上的国产车除了“老三样”(捷达、富康、桑塔纳),还有夏利、奥拓。1997年,北京进入私人购车高峰。2000年,北京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41万辆,成为国内首个私人轿车数量超过公用交通设备的城市。2001年,对外贸易壁垒打开,中国汽车消费“井喷”,一股“排浪”从沿海到内地,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向农村波及。——新周刊《生逢大时代》材料二材料三新能源汽车不仅智能而且环保。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25.6%,较2021年提升超12个百分点。乘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85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36%。——202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网》(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私家汽车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出现哪些变化?(3)综上所述,你对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继续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对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你有什么好的想法?【答案】(1)原因: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地域不断纵深发展;中国加入WTO;人们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收入提高购买能力增强)等。(2)变化:汽车高科技智能化;注重环境保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销售速度快等(或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很快)。(3)建议:国家政策稳定扶植、加大科技发展力度、多和世界先进科技交流、加大公路修建力度等(答出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想法:风能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等。(答出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1979年,邓小平批准中外汽车企业合资经营,私家车解禁”“随后私家车开始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及长春、重庆等城市涌现”“2001年,对外贸易壁垒打开,中国汽车消费‘井喷’,一股‘排浪’从沿海到内地,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向农村波及”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随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地域不断纵深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人们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因此私家汽车快速发展。【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及材料三可知,智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出现,说明汽车高科技智能化;也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销售速度快等。【小问3详解】本题是开放题,建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政策稳定扶植、加大科技发展力度、多和世界先进科技交流、加大公路修建力度等。想法言之有理即可,如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等。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中叶,英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岸的法国是老牌的封建主义强国。它们在北美的殖民争夺尤为激烈。法国力图从加拿大由北向南推进,英国也在努力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由东往西推进,两国发生尖锐的矛盾。随后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英国获胜,法国把加拿大、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东岸全部划给英国,几乎丧失了北美所有的殖民地。……进入19世纪90年代后,德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持续增强,成为欧洲一流的经济强国,开始寻找“阳光下的地盘”,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并且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结盟,疯狂扩军备战。为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俄三国组成协约国集团。……——据《大国崛起》等整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世界近现代史》(1)依据材料一、二,请你动手绘制一个表格,对17世纪中叶以来,英,法两国的关系变化进行总结?(表格设计需要写三项:时期、背景、关系)(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二战后英、法两国关系变化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答案】(1)例:时期背景关系17世纪中叶以来殖民争霸对抗19世纪90年代后争夺殖民地联合二战后二战导致欧洲整体衰落联合(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2)影响:成为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中叶,英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岸的法国是老牌的封建主义强国。它们在北美的殖民争夺尤为激烈”可知,17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的关系是彼此为敌的对抗关系;根据材料“进入19世纪90年代后,德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持续增强,成为欧洲一流的经济强国,开始寻找“阳光下的地盘”,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并且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结盟,疯狂扩军备战。为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俄三国组成协约国集团”可知,从19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为了阻止德国抢夺自己的殖民地,英国开始和法国联合,最终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国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材料所述“欧洲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可知,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英国和法国又联合起来了。【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和法国的联合,包括欧洲各国组成的欧洲联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和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箫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材料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把人类社会的联系与交往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又引发了大量全球性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1.0”“开始于1492年”的认识?指出“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推动力上有何不同?概括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问题一例。(3)说一说,当今中国是以怎样的态度应对全球化,并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答出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推动力:3.0阶段的推动力是软件的创新和网络的普及;而前两阶段的推动力是劳动力和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根本原因:生产力大大提高;科技的进步;科技革命。(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举例:金融危机;环境恶化;人口问题;毒品问题;逆全球化问题等。(答出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态度:顺应全球化趋势;广泛参与。(答出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努力:加入世贸组织;承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硅胶片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全包合同范本
- 动漫城装修项目包干价协议
- 2024年安徽六安农商银行社会招聘考试真题
- 2025-2030年中国箱车配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责任协议
- 2025年度智慧社区物业保安劳务管理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个人购房借款合同(含物业管理费及装修贷款)
- 科技人才培育与科研诚信建设的联动机制研究
- 2025年度房屋买卖合同撤销条件下的法律援助与合同解除服务协议
- 高二历史【开学第一课】2022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历史课
- 人间生活(外国部分)
- 2023年TOFD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参考版
- 物业保洁团队建设与管理
- 纸与我们的生活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
- 施工班组考核评分表
- 水泥搅拌桩施工记录表
- 脱碳塔CO2脱气塔设计计算
- 《骆驼祥子》通读指导手册
- 股东会会议系列文件(通知、议程、签到表、表决票、决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