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10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10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10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10月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育心理学年月真题

00407202210

1、【单选题】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将学生的心理看作是由机能上相互联系

的要素构成的整体,以此来探讨心理发展规律。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客观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A:

实践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答D:案:D

解析:系统性原则要求将学生的心理看成是由机能上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整体,应该从

心理系统与环境、心理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来认识各种心理现象的性质

及规律。p34

2、【单选题】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联结-试误说

认知-发现说

A: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B: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

答D:案:D

解析: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学习实验研究,提岀了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34

3、【单选题】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是

联结学习理论

认识学习理论

A: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答D:案:D

解析:我们常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惩一儆百”体现的就是示范对模仿的作用。班

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个人、环境与行为三者的相互作用,其中,他十分重视人在社

会规范学习中的能动作用。p181、P187

4、【单选题】小华原本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

学习结果分类,这类学习是

言语信息

态度

A:

动作技能

B:

智力技能

C:

答D:案:B

解析:态度: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通常,个体做事的态度会影响其做事的质

量。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形成某种态度或者使原有的态度发生改变。p49

5、【单选题】某小学生为了获得暑假旅游的机会而刻苦努力学习。该生的学习动机是

认知的动机

自我提高的动机

A:

内部动机

B:

附属的动机

C:

答D:案:D

解析:附属的动机是指为了赢得他人或某个群体(如教师、父母、同辈等)的赞许或接纳

而努力学习的动机。p66

6、【单选题】课堂上老师表扬了一位认真听讲的学生,其他学生也会受到激励。这种强化方

式是

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A:

自我强化

B:

负强化

C:

答D:案:B

解析:替代强化是通过强化榜样的行为来达到激励自己行为的目的,例如,老师在课堂上

表扬了一位认真听讲的学生,其他学生同样也会受到激励,见贤思齐。p68

7、【单选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小学生想结交朋友、融入班集体。这种需要是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A:

生理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D:

答案:A

解析: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的需要,如结交朋友、融入班集体等。

p73

8、【单选题】小学生通过把握“卵生”、“有羽毛”、“有翅膀”等关键特征,理解“鸟”

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A:

命题学习

B:

并列组合学习

C:

答D:案:B

解析:所谓概念学习,是指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即获得被认知事物的关键属性

的过程。例如,学习“鸟”这一概念,只要把握“卵生”、“有羽毛”、“有翅膀”等关

键特征,就能理解这个概念的意义。p87

9、【单选题】科学课上,教师给学生看中国地图,展示我国领土的全貌。该教师使用的方式

动作直观

实物直观

A:

言语直观

B:

模像直观

C:

答D:案:D

解析: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例如各种图片、图表和模型等均属

于模像。p92

10、【单选题】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多次呈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

随,动物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应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这一现象是

泛化

分化

A:

消退

B:

强化

C:

答D:案:C

解析: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应会变

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这种情形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消退。p53

11、【单选题】某小学生记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时,将其记成“爬爬试吧”。该生

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形象联想

拓展引申

A:

谐音法

B:

类比

C:

答D:案:C

解析:谐音法是利用相似的声音线索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除了发音相似外,还应保证充

分利用形象来表现所要记忆的材料的意义,或人为地赋予其某种意义。p133

12、【单选题】掌握不同活动情境中所蕴含的概括化原理是迁移发生的关键。持此观点的理

论是

形式训练说

共同要素说

A:

经验类化说

B:

关系转换说

C:

答D:案:C

解析:经验类化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一种学习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不同

活动情境中所蕴涵的概括化原理的掌握是迁移得以发生的关键。p152

13、【单选题】由先前活动导致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倾向性是

酝酿效应

功能固着

A:

思维定势

B:

认知策略

C:

答D:案:C

解析: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

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p164

14、【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其

中相对功利取向属于

前习俗水平

中习俗水平

A:

习俗水平

B:

C:

后习俗水平

答D: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p177-178

15、【单选题】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与概括,

使学习材料有序化的策略是

复习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A:

组织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答D:案:C

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

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p135

16、【单选题】主体由于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和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

这一现象是

信奉

服从

A:

认同

B:

从众

C:

答D:案:D

解析:从众现象,指主体由于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玦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

人行动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流”,“无主见”。p179

17、【单选题】下列表现中不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冲撞别人

偷窃

A:

起难听的外号

B:

讽刺

C:

答D:案:B

解析:攻击行为是指导致他人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

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

后说坏话、造谣诬蔑)。p212

18、【单选题】当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推其他同学、故意攻击别人时,教师及时终止这种行

为,并让该学生只能旁观其他同学活动,而不能参与。这种行为矫正法是

暂时隔离法

刺激控制法

A:

消退法

B:

积极练习法

C:

答D:案:A

解析:暂时隔离法:让做出不适宜行为的学生从强化环境中离开。比如活动中,当一个学

生推其他同学、故意攻击别人时,终止这种行为,并让该学生只能旁观其他同学活动,而

不能参与。p214

19、【单选题】以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特征的心理问题是

广泛性发育障碍

多动症

A:

孤独症

B:

对立违抗障碍

C:

答D:案:C

解析: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

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如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这

组障碍中,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最为常见,其特征为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

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p216

20、【单选题】根据福勒的教师职业生涯观,若某教师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

吗?”、“领导和同事们怎样看我?”。则该教师处于

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

A:

关注学生阶段

B:

关注业务阶段

C:

答D:案:B

解析:处在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是新教师,他们刚刚从学生的身份过渡到教师身份,非常

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领导和同事们怎样

看我?”等。由于这种生存焦虑,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跟学生搞好

个人关系上,而不是如何教学生。p233

21、【问答题】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答案: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成功与失败的直接经验;(2)

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4)情绪唤醒。p68

22、【问答题】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的学习观。

答案:(1)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2)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的。(3)

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p57

23、【问答题】简述教师矫正学生考试焦虑的方法。

答案:第一,转变教育理念。第二,淡化考试意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

展,不以成败论英雄。第三,帮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p211

24、【问答题】简述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答案:1.脑力激励法。2.隐喻训练法。3.吉尔福特的多重策略。p170-171

25、【问答题】简述小学生恐惧对象的类型。

答案:按照恐惧的对象可以把小学生的恐惧分为:(1)对某些事物的恐惧;(2)对社

会交往的恐惧;(3)对学校的恐惧。p207

26、【问答题】论述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答案:作为掌握过程的一个阶段,知识的应用主要包含审题、联想、解析与类化四个彼此

相联而又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基本成分。1.审题。审题,顾名思义,即了解题意,搞清问

题中所给予的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审题是知识应用过程的首要环节。只有明确了问题的

条件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该问题的映像后,才能通过联想,回忆起解决当前问题所需

的知识,才能使教材内容具体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常见的例子是数学应用题

的解决,首先是学生要理解题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弄清楚已知条件是否能够达到最

终的问题解决。经验表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错误常常是由于审题的原因造成的。具体

表现为:不重视审题,如没有弄清题目的条件与要求就猜测或盲目解题,或忽视、遗漏某

些细节或数字;不善于审题,如不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已知条件等。鉴于上述情况,在实际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审题,同时要使学生善于审题,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

握审题技巧。2.联想。联想即由一种心理过程引起另一种与此相联的心理过程的现象。知

识掌握过程中的联想就是以所形成的问题表征为提取线索,去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

结构或者图式,它是抽象化或概括化的知识得以具体化的必要环节。例如在解决速度与距

离的应用题时,学生可以根据所形成的问题表征,去回忆和激活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方

法、学过的例题、做过的习题等,考虑目前问题与过去知识经验的联系,找到相应的解题

思路,进而解决问题。有些情况下,学生不能联想,难以激活原有的知识结构或图式;或

者即使有联想,但由于问题的表面因素或旧知识的干扰,导致联想错误。教师应一方面引

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另一方

面则需要通过一些措施培养学生的联想技能。3.解析。解析即分析事物的矛盾,分析已知

和未知双方的内部联系,寻找解决矛盾的条件和方法。知识掌握过程中的解析即统一分析

问题中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分析问题的结构,将问题结构的各部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有关

部分进行匹配。这种匹配是通过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找岀当前问题与过去的

知识经验共同具有的本质特征而实现的。例如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

的变更或转换,或利用适当的辅助,使之更利于利用某种原理或概念来解释、解答。解析

的结果往往表现为提岀解决目前问题的各种设想、制定具体的计划与步骤。由于问题的性

质及其个体已有经验水平的差异,解析的过程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当问题中所给定的

条件不充分或不明显时,如某些关系或条件隐含在题目所涉及的定义、概念和图形中,解

析的过程就比较难展开,需要更广泛地联系到过去所学的知识,并经过多次尝试性的分析

和匹配,才能获得解题的思路。此外,在解析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舍弃非本质因素,摆

脱无关因素的束缚和干扰,将有关因素组织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和各种关联去进行考察,

抽取问题的本质特征。教师可以通过诸如要求学生写下解题所需要的运算步骤,或列出多

步骤问题中所需解决的子问题等来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4.类化。类化也叫归类,即概括

出眼前的问题与原有知识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并将这一具体的问题归入原有的同类的知识

结构中去,以便理解当前问题的性质。例如,当看到“有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

度从A地开往B地,同时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B地开往A地,AB两地的

距离为100公里,求两车相遇的时间”这一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将该

问题归类于“距离与速度”类的问题中。类化的进程会因问题的难易、同例题的差别程度

以及学生对已有抽象知识的领会水平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学生比较熟悉所学的知识,

且要解决的问题难度较低,同样例的差距较小时,类化的过程几乎是同审题、联想与解析

过程一起实现的;如果是学生初次应用刚刚习得的知识、或眼前的问题同例题差别较大,

一时难以辨认其本质特征时,类化通常是展开的、间接的。教师应该注意避免学生的表面

类化,例如一些学生往往会根据问题中的某些词来进行类化,在应用题中,如果题目中有

“比……多”的字眼,就进行加法运算;如果有“比……少”的,就用第一个数字减去第

二个数字。这种表面的类化将会导致学生错误地运用知识,进而错误地解答题目。此时,

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不宜只关注问题描述中的个别字词,而应以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个

已知条件间的关系,来深层次地表征问题。p96-98

27、【问答题】结合实际分析心智技能形成中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

答案: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

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也就是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性客体及

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

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为了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使活动方式定型化、

简缩化、自动化,教学中必须注意:(1)活动的执行应从外部言语开始,而后逐步转向内

部言语。在釆用外部言语的场合,还应注意从出声的外部言语转向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顺

序不能颠倒。(2)在开始阶段,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

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此时已没有实际操作)。然后,再依据活动的掌握程度逐

渐缩减,其中包括省略一些不必要的动作成分与合并有关的动作。(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

意变换活动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4)在由岀声

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

宜过迟,而应适时。例如,在解析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内化阶段的教学是这样进行的。首

先,让学生丢开“小卡片”,利用大声言语进行活动,即边说边想。教师先用大声言语以

展开的方式做出解析示范,再让学生用大声言语形式做练习。此时言语表述与上一阶段活

动内容相一致,但言语要求规范化、完整化。然后,让学生以不出声的言语进行解析活

动,开始可以小声点,慢慢转入不出声,最后达到解析活动的自动化,即在审题之后,迅

速列出算式。p120-122

28、【问答题】结合实际分析教师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答案:1.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已有知识经验是否丰富、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水平。俗语说,无知者无能。缺乏某一领域的具体知识,通常

也很难有效地解决该领域的相关问题。小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经验方面还是学科知识方

面,都相对缺乏,这就更需要教师釆取多种有效方法,引领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教

师应从多个角度来呈现、解释、剖析某个知识点或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水平。同时,教师还应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2.结合各科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各门学科的教学而进行。若要结合学科教学来

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常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在教学中强调概念或定义的精确性;

重视有关概念之间异同的比较;鼓励用学生自己的语言重新阐述各种观念;引导学生正确

地表征问题;结合学科学习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系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比

如,不少小学生在做-些计算题时,不善于观察题中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征,急于动笔计

算;而对于一些能采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学生又不知怎样简算。此时,教师就可以写

出对比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异同,让学生自己发现简便算法,并要求他们以后按照一

看(看题中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征)、二想(想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三算(动笔计算)、四验

(每算完一步及时检验)的步骤进行运算。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问题解决的前提即发

现问题。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在课堂中,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

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动机。要营造一种自由探究式的课堂氛围,培

养学生质疑的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