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查街头报告用字不规范的报告调查范文_第1页
关于调查街头报告用字不规范的报告调查范文_第2页
关于调查街头报告用字不规范的报告调查范文_第3页
关于调查街头报告用字不规范的报告调查范文_第4页
关于调查街头报告用字不规范的报告调查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调查街头报告用字不规范的报告调查范文范文1调查时间:2024年3月11日。调查地点:商店、街道。调查对象:商店招牌、街头广告等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调查方法:访问调查、实地调查。调查人数:72人。调查原因: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不过很多人在使用它时,出现了许多错别字。尤其是街头的一些小店,为了追求宣传效果和吸引顾客的眼球,故意使用谐音,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调查内容分析:在超市、街道等地,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使用错别字或谐音字来制作招牌的店家。而像把“公厕”写成“公则”,把“淀粉”写成“锭粉”,把“橡皮”写成“像皮”或“象皮”的,就更是屡见不鲜了。而在手写的告示、纸牌上,错别字就更多了,甚至有的错别字都不是字了。如把“少”的“ノ”写成“ヽ”等。更有甚者,把“草莓”写成了“草毒”,看后也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呀!况且还有的错别字,规模极大,已经有点儿难以辨认了。调查结论:在已调查的100张广告、招牌、告示中,发现了76张使用了错别字、谐音和繁体字,错误出现率约76%。而且一些相关部门也没有作出表率或明确规定,这也让错别字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要知道,中华汉字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可不能让这些错别字给它抹黑!调查后的建议:1.加大规范使用汉字的宣传。2.制定规范使用汉字的法律和法规。3.倡议商家不要刻意使用错别字。范文2一、调查人员二、调查时间2022年4月3日下午3时40分三、调查地点胜利小区、街道等场所四、调查目的对社区汉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纠错,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使用规范字的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活动,把学校这种宣传规范用字的方法推广到全市,引导市民规范使用汉字。五、调查内容对整个小区的店牌、指示牌、广告牌中的汉字使用繁体字,篡改成语,出现错别字、异体字、字形不全等不规范的用字现象进行调查,促使人们规范的使用汉字,净化语言环境。六、调查起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在门牌、路牌、广告牌等地方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为了引导市民规范使用汉字,也为了配合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主题的“全国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我校组织五年级部分学生开展“啄木鸟进社区”活动,在社区、街道等场所进行不规范用字的调查、纠错活动。七、调查过程4月3日下午3时40分,在校长和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五年级的四十多位同学去长虹社区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啄木鸟行动队”。出发前,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分工,八人负责拍照,八人负责交流,其他人负责记录。准备完毕,大家按照各自的分工拿起笔记本、照相机兴致勃勃地出发了。我们在学校边上的汽配城发现了几处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店主把装潢的“潢”字,写成了“璜”。接着,我们在一家理发店门口找到了一个错误成语“一手遮天”被写成了“艺手遮天”;在一家服装店前,“百依百顺”被写成了“百衣百顺”。老师说这是店主故意写错的,这样就能吸引顾客眼球,从而产生广告效应。在一面贴了很多广告的墙上,我们发现有人把“喜”字的“士”字头,写成了“土”字;在一家餐馆门口,我们发现这家店名叫“陽光家园”,这“陽”不正是“阳”的繁体字吗?我们把这些广告牌或横幅标语上的错别字记录下来,及时向店主提出并建议他们改正。活动后,我们还在校园网上浏览了五名同学的作文,发现了14个错别字及用字不规范之处。我们把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准备跟同学们交流,让他们了解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及影响。八、活动结果此次活动,我们的收获可不少,发现不规范用字共12处,其中包括招牌、宣传招贴用字,橱窗、广告面向公众的示意性文字。我们这次的“啄木鸟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电视台为此也作了一次专题报道。我们分析使用不规范字的原因如下:1.篡改成语,形成广告效应:一家理发店把“一手遮天”写成“艺手遮天”,服装店把招牌“百依百顺”改为“百衣百顺”,目的是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以招徕顾客。2.同音字混用。汽车配件店前的“装璜”与“装潢”混用,“家具”的“具”被写成了“俱”,这些都属于同音字混用。由这些使我联想到让同学们头疼的“的”“地”“得”,每次考试大家都是碰运气。后来,老师告诉我们,“的”后面跟的是名词,如五彩的云;“地”后面跟的是动词,如飞快地跑;“得”后面跟的是形容词,如跑得快。我们以后要注意正确区分。3.写字潦草。出现错字,有一部分原因是写字潦草,当然还有的是多一笔少一笔的情况。如在包子店前发现的“咸”字多写了一撇;修鞋的店前“补鞋”的“补”被写成“ネ”字旁;移动公司的广告,“存”字少一竖的;超市橱窗上的“蒙牛”的“蒙”字少一横的。这些都属于此类错误。4.简体字与繁体这字混用。有的店面招牌出现繁体字,也是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如:馆店名“阳光家园”的“阳”就被写成了繁体字“陽”。5.网络语言及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因为同学们对新鲜事物永远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且模仿能力强。所以,网络语言及网络表情符号一出现,就迅速地传播开来成了一些同学的日常用语。网络语言及网络表情符号不仅经常出现在社交平台的聊天中,还出现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如:哼~,就知道笑别人,自己也“吃”到了被雪花冷的滋味了吧(*^^*)嘻嘻······6.日常用语中夹杂英文。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有一定的原因,随着学校对英语重视程度的加强,这些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如:“噢-NO”我今天又没有带钱。完了,我回不了家了。范文3一、问题的提出汉字是中华文明最优秀的遗产之一,是我们应该十分珍惜的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很多城市的街头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却非常普遍,商店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地方都是不规范用字的重灾区。这些街头不规范用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要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查,找出其中的原因。二、研究的方法1.走上街头,寻找街头不规范用字现象,记下或拍摄下来。2.查阅书籍。到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在语言类或文化类书架上查找有关街头不规范用字的书籍,并记录下来。3.网络搜索。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街头不规范用字的图片等资料,并整理汇总。三、资料整理信息来源具体内容实地调查拍照我发现一些商家为了追求与众不同,博人们的眼球,故意篡改招牌中的某个字,如: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修车店把“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理发店把“一手遮天”写成“艺收遮天”等等。查找书籍和网络搜索如“寻人启事”的“事”写成“示”,“停车收费”写成“厅车收费”,“装潢”与“装璜”混用;“家具”的“具”写成“俱”等。四、研究结论1.街头不规范用字出现的原因:(1)同音字产生混淆,如“再”和“在”、“密”和“蜜”、“充”和“冲”、“具和“俱”等。(2)形近字产生混淆,如“喝”和“渴”、“按”和“安”、“挡”和“档”等。(3)写字人文化水平比较低,使用汉字很随意,如“停车”写成了“仃车”。(4)故意写错字,以博人眼球,起到宣传的作用。2.针对上述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