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纯化综训-茶多酚提取总结报告 -14制药1班_第1页
分离纯化综训-茶多酚提取总结报告 -14制药1班_第2页
分离纯化综训-茶多酚提取总结报告 -14制药1班_第3页
分离纯化综训-茶多酚提取总结报告 -14制药1班_第4页
分离纯化综训-茶多酚提取总结报告 -14制药1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综合实训LOREMIPSUMDLOR林晓晶24、徐巧琼36、杨舒婷38、吴梓婷35绿茶茶多酚的提取LOREMIPSUMDOLOR目录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及设备方案一沉淀法方案二树脂动态吸附法方案三树脂静态吸附法综合实训总结与分析实验原理

茶多酚(Teapolyphones,简称TP)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的多酚类化合物总称。其抗氧化高于一般非酚类或单酚羟基类抗氧化剂。茶多酚由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及它们的没食子酸脂类等组成,在干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0%左右。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血脂血糖、降血压、抗辐射、抗癌防癌等。食品中的很多添加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对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协调效应,因而茶多酚作为食品抗氧化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采取溶剂法、沉淀法、树脂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方法提取绿茶茶多酚。

实验材料及设备设备:离心机、pH试纸、干燥箱、抽滤器、旋转蒸发仪、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烘箱、分液漏斗、移液管、抽滤器、电热鼓风干燥箱材料及试剂:绿茶、65%乙醇、蒸馏水、氯化钠、碳酸氢钠、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维生素C、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

AlCl3·6H2O、ZnSO4·7H2O、AB-8树脂、10%H2SO4溶液、PH=3的5%酒精溶液、70%酒精溶液溶液配制: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0.1g硫酸亚铁(A.R.)和0.5g酒石酸钾钠(A.R.)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1/15M磷酸氢钠:称取2.3377g磷酸氢二钠,加水溶解后定容100mL;1/15M磷酸二氢钾:称取0.9078g磷酸二氢钾,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方案一沉淀法LOREMIPSUMDOLOR沉淀法提取工艺流程图茶叶预处理超声波辅助浸提茶多酚浸取液的测定茶多酚的沉淀沉淀的转溶茶多酚的萃取及干燥茶叶预处理将准备好的茶叶干燥,分拣,去尘,去杂,研碎过60目筛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准确称取2.0006g过60目的茶叶沫于50mL的烧杯中,按料液比1:15加入30mL65%的乙醇溶液,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设定浸提,浸提时间30min,浸提2次;将浸提液过滤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茶多酚提取率的测定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准确量取绿茶提取液0.4mL于25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约4mL,再加入酒石酸亚铁溶液5mL,用配制好的pH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定容,静置10min左右。用1cm比色皿,540nm处测吸光度A,按公式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L1:试液多的总量L2:测定时的用液量M:试样的质量m: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比%A:试样的吸光度

A×1.957×2L1(%)=1000×L2×M×m×100=5.11%次数123平均值OD值0.4250.3760.3900.397茶多酚的沉淀取0.3g沉淀剂AlCl3·6H2O和ZnSO4·7H2O按1:2混合,用1mol/L的NaHCO3调节pH6.0值,在50℃条件下进行沉淀,沉淀后迅速离心分离,避免茶多酚的氧化;沉淀的转溶在得到的沉淀物中加入25%的盐酸溶液转溶,适当振摇直至沉淀消失。沉淀转溶时pH值波动大,极易造成茶多酚的氧化破坏,需严格控制,尽量保持酸性条件;茶多酚的萃取及干燥乙酸乙酯溶液以1:1的体积比连续2次萃取上述溶液中的茶多酚,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浓缩乙酸乙酯,浓缩液经过真空冷冻干燥制取茶多酚粗品茶多酚提取率计算212.3991g-212.3037g提取率(%)=

2.0006g

=4.77%茶叶平底烧瓶平底烧瓶+粗品质量(g)2.0006212.3037212.3991方案二树脂动态吸附法LOREMIPSUMDOLOR大孔树脂树脂动态吸附法流程图

茶叶预处理

超声波辅助浸提树脂吸附分离茶多酚分光光度计测OD值实验步骤茶叶预处理、超声波辅助浸提和分光光度计测OD值这三个步骤和沉淀提取法的一样,下面是树脂吸附分离步骤:

1、树脂预处理先用95%的乙醇浸泡24h,再用水洗至树脂无乙醇味,加水浸泡备用2、装柱及加样称量10克处理好的树脂装进色谱柱,先将树脂中的的水放出,至液面与树脂相平时用胶头滴管缓慢加入样液50ml3、洗脱:先用纯化水洗脱只流出的洗脱液无色时用50ml7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4、定容:将收集的乙醇洗脱液定容到50ml。结果与分析茶多酚浸提液OD值记录表:吸附分离后OD值记录表:初提液茶多酚含量的计算(%):

A×1.957×2L1(%)=1000×L2×M×m×100=5.16%解吸液茶多酚含量的计算(%):茶多酚(%)=A*1.957*2

L11001000L2*M*m=4.068%L1:试液多的总量L2:测定时的用液量M:试样的质量m: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比%A:试样的吸光度次数123平均值OD值0.1560.1620.1560.158次数123

平均值OD值0.3980.3970.4090.401LOREMIPSUMDOLOR方案三树脂静态吸附法树脂静态吸附法流程图实验步骤1.茶叶预处理、超声波辅助浸提、茶多酚提取率的测定与方法一一样。2.称取10g树脂,取上述样液50ml用10%H2SO4溶液调PH至1.5,二者混合。人工玻

璃棒以15r/min搅拌40min,抽滤,弃滤液。

3.滤渣用少量PH=3的5%酒精溶液淋洗,然后抽滤,弃滤液,再用30ml70%酒精溶液解吸液人工玻璃棒以15r/min搅拌解吸60min。再抽滤,滤液待用。4.步骤3的滤渣再用70%酒精溶液淋洗2次,每次用10ml。淋洗液和步骤3的滤液合并用70%酒精溶液定容到50ml后取0.4ml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OD值和初提液的OD值比较大小,将剩余的送至减压浓缩罐(旋转蒸发仪),在55℃-65℃

减压回收乙醇。5.待旋转蒸发仪不再滴乙醇后,关闭仪器。取出浓缩瓶放到电热鼓风干燥箱干燥。6.称量。数据记录和计算茶多酚初提液OD值记录表:解吸液OD值记录表:茶多酚提取质量(g):初提液茶多酚含量的计算(%):

A×1.957×2L1(%)=1000×L2×M×m×100=5.16%解吸液茶多酚含量的计算(%):

A×1.957×2L1(%)=1000×L2×M×m×100=2.83%次数123平均值OD值0.3980.3970.4090.401次数123平均值OD值0.1110.1110.1090.110茶多酚提取率计算(%):(41.9g–41.84g)×2/2g×100%=11.0%结论:1.树脂静态吸附法生产茶多酚省去动态法的吸附柱设备较简单,由于该方法只使用酒精作溶剂,生产的茶多酚产品不存在溶剂残留,产品安全更有保证。2.由于树脂吸附量有限,同样规模的生产设备,产能方面树脂静态吸附法要比溶剂萃取法和金属离子沉淀法低许多。3.用工业化生产设备进行试验,物料量大,沉淀去杂质处理时沉淀量多也快速,可以获得澄清的吸附物料。4.本方法中树脂用量大,生产的茶多酚成本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树脂的使用寿命。关于这方面的试验结果,还有待于经过生产过程的多次运行才能得出。三个方案OD值比较:1.沉淀法的OD值记录表:2.树脂吸附法的OD值记录表:茶的浸提液对比3.树脂动态吸附后洗脱液的OD值记录表:4.树脂静态吸附后解吸液的OD值记录表:动静态吸附法对比次数123平均值OD值0.4250.3760.3900.397次数123平均值OD值0.3980.3970.4090.401次数123平均值OD值0.1560.1620.1560.158次数123平均值OD值0.1110.1110.1090.110综合实训结果与分析1.影响绿茶茶多酚提取率的因素有:

沉淀剂的选用、沉淀时的PH值、离心的时间和转速、萃取液的选用、树脂和提取溶剂的选用、沉淀前和吸附前物料的去杂处理、树脂对物料的吸附时间、静态吸附物料液的PH值、洗脱和解吸试验选用的乙醇浓度、吸附和解吸的转速、动态吸附的树脂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