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60页)目录第单元 生圈中命的续和展1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第节 植的生殖.1第节 昆的生和发育.5第节 两动物生殖发育.8第节 鸟生殖发育.11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4第节 基控制物的状.14第节 基在亲代间传递.17第节 基的显和隐性.20第节 人性别传.24第节 生的变异.27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30第节 地上生的起源.30第节 生进化历程.33第节 生进化原因.36第单元 健地生活40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40第节 传病及预防.40第节 免与计免疫.43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49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54第节 评自己健康况.54第节 选健康生活式.57PAGEPAGE1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2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因素。4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重点: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2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1无性生殖的应用。2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从个体水平看,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而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是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人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已知晓,那么其他的生物呢?他们又是怎样延续生命的?学生思考、激发学习欲望。引出主题,吸引学生思考。二问题导探新知(一)有性生殖1复习回顾:()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被子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经历了哪两个过程?()种子里的哪个部分会发育成为一株新植物?2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引导、订正。3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图71的填空并巡视指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1.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2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经历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3种子里的胚会发育成为一株新植物。温故而知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自主学习。4问题:形成种子的过程中哪个步骤最重要呢?师生共同总结:在形成种子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最为重要,因为它们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会发育为种子中的胚,最终会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育成为新植株。5什么是有性生殖?6有性生殖有什么特性?师生共同总结: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7问题:植物用种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二)无性生殖1出示图片: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甘薯的块根长出新的植株、草莓的匍匐茎长出新的植株、用富贵竹的茎段繁殖新植株、嫁接蟹爪兰。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什么是无性生殖?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提问:无性生殖的方式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特性。3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讨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什么区别?()植物具有多种生殖方式有什么意义?()还有哪些生物进行无性生殖?归纳出无性生殖的其他方式。4师生共同总结:()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
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5.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是有性生殖。7.在种子形成时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所以用种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1.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讨论交流,明确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别,了解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其更适应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学生列举以前学习过的生物的生殖方式,根据无性生殖的定义归纳出无性生殖的其他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项目主要区别结合教材回答:()扦插和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蟹爪兰是接穗,仙人掌是砧木。()枝接和芽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性生殖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其更适应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细菌的分裂生殖、酵母菌和水螅的出芽生殖、真菌及孢子植物的孢子生殖、植物组织培养等都属于无性生殖。(三)无性生殖的应用1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无性生殖的应用”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哪些?()什么是嫁接?()将仙人掌和蟹爪兰进行嫁接,哪个为砧木?哪个为接穗?()嫁接有哪两种类型?()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2针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交流、探究。3拓展延伸:柿树嫁接在黑枣树上结什么果实?师生总结:柿树嫁接在黑枣树上结柿子即嫁接时表现接穗的优良特性。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什么是扦插?5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7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扦插材料应怎样处理?教师总结:①取一植物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②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的。③上一个节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扦插时需将下面一个节埋入土中)④一般在扦插后4~10天可生出新根,见到有新叶长出即可移栽;2030天可长出7~8个新叶。6教师准备月季等枝条、剪刀、胶带、带土的花盆等,演示或让学生尝试进行扦插。7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植物组织培养部分的内容,思考:()什么是植物的组织培养?
自主学习,回答问题:4.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生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学生按照教材步骤动手操作。7.结合教材回答:(1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2①利于植物的快速繁殖;②培养脱毒植株;③研制转基因植物。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动手参与不但增强直观印象,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上已广泛应用请说出其三个优点。三课堂结盘收获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常见的无性生殖有: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出芽生殖、组织培养等。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谚语说明柳树可以采用什么样的繁殖方式?2杜梨的果实小、味道涩,但根系的抗病能力强;鸭梨的果实大、味道甜,但根系的抗病能力弱。要想获得根系抗病能力强、果实大而甜的植株,采用什么繁殖方法最合理?3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部分的性状接近于哪个品种?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这句谚语说明柳树可采用扦插的繁殖方式。2.可以采用嫁接的繁殖方法。3.果实可食部分的性状接近于甲品种。对本节的内容加以梳理,学以致用,巩固本节的重点。情升华今天我们学习了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生命总是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母亲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为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敬畏生命,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认真聆听。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概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
方式:扦插、组织培养、嫁接等优点: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本节课通过对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并理解有性生殖的特点。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无性生殖的概念,并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分组尝试进行扦插的实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感性认识。两种生殖方式的原理和本质的区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注意要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2举例说出昆虫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有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一条毛毛虫要到河对岸去可是没有桥,没有船怎样过去呢?答案:毛毛虫变成蝴蝶飞过去。毛毛虫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又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生思考问题并期待了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问题导探新知(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播放视频“蚕的生殖和发育”,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家蚕各个时期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同学们将教材第10页“观察与思考”中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图片进行排序。()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还有哪些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与家蚕相似请举例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变其中几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1)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排序:6→2→5→4→→3。(2)家蚕是通过雌雄蚕蛾交配形成受精卵发育来的,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3)与家蚕生殖发育相似的昆虫有蚊、蝇、蝴蝶、蜜蜂等。4)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有性生殖。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被白色鳞毛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生物家蚕蝗虫不同点相同点2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11页蝗虫的发育过程,思考下列问题:()蝗虫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蝗虫的若虫与成虫有何异同?()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蝗虫发育过程中有什么现象?蝗虫的一生中要经历几次蜕皮?2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比较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异同点。4拓展延伸你听说过赤眼蜂吗?赤眼蜂是如何被利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呢?展示相关资料。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赤眼蜂成虫将卵产于害虫卵内,依靠害虫卵内的营养发育、繁殖从而消灭害虫的卵,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2)不一样。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3)蝗虫的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4)蝉、蟋蟀、螳螂等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5)有蜕皮现象,蝗虫的一生中要经历5次蜕皮。3.小组交流讨论,给出答案:家蚕和蝗虫都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家蚕发育过程经历了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列表比较、归纳,提高了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昆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课堂结盘收获昆虫进行有性生殖。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且若虫与成虫区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续表四巩固用拓提升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对本节的内容加1蚕丝可以织出精美的绸缎,美化人们的生活。为了增加蚕茧的产量,应该加强哪个时期的喂养?2蝗虫是常见的农业害虫,蝗虫哪个时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哪个时期灭虫最佳?3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成虫有双翅在树上生活蝉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吗?1蚕在幼虫期吐丝结茧,应加强幼虫期喂养。2蝗虫成虫期危害最大,消灭它们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3.蝉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以梳理,学以致用巩固本节的重点。情升华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昆虫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其实我们仅仅了解了昆虫的冰山一角,有很多昆虫以农业害虫为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爱护动物的习惯。认真聆听。使学生形成爱护动物的情感。1昆虫的生殖:有性生殖2昆虫的发育:变态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蜻蜓、豆娘、椿象、蟋蟀等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蝴蝶、蝇、蚊、金龟子等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获得有关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一点体会:在教学活动中,的确应该注意生物学知识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动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归纳其生殖和发育特点。2描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加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难点: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展示上一节重点知识。播放视频: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问: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怎样的?观看视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问题导探新知(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时期为什么蛙声此起彼伏呢?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15页内容,并结合视频,回答问题:()青蛙都能鸣叫吗其意义是什么?()雌雄蛙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青蛙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何处结合?()总结青蛙的生殖特点?2引导小组讨论思考,交流答案并展示。3引导学生思考:()青蛙的生殖经历了哪些阶段?()青蛙一般一次产出数十枚到数千枚卵,这对它们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梳理青蛙生殖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青蛙的卵在水中受精,卵与精子的结合率低环境的影响和天敌的捕食,都会降低受精卵发育为成蛙的概率。青蛙一次产出数量较多的卵,能确保至少有一定数量的受精卵发育成熟。有利于两栖动物的种群繁衍。阅读教材回答问题:()雄蛙鸣叫,目的吸引雌蛙前来抱对。()能促使雌蛙和雄蛙同时排出生殖细胞,提高受精率。()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结合教材,小组讨论梳理青蛙生殖的过程包括:雄蛙鸣叫、雄雌蛙抱对、水中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包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5页图7,思考下列问题:()你知道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吗?
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项目幼体项目幼体(蝌蚪)成蛙外形特征有尾,无四肢无尾有四肢呼吸器官鳃肺、皮肤运动方式游泳游泳、跳跃生活环境水中水中、陆地(2)蝌蚪与成蛙有哪些不同呢?小组讨论填写下表:()教师归纳总结:青蛙的发育特点是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教师展示教材第16页中的“资料分析”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思考:1教材中的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2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从上述事例中你受到哪些启示?4教师总结: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学生回答后由教师填写(见左表)。学生讨论,回答:1.导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殖能力下降。2.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3不捕杀青蛙保护蛙卵保护水体,减少水污染。保护青蛙的生活环境就是保护青蛙。通过畸形动物,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生存环境,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三课堂结盘收获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具体描述、分析了青蛙的鸣叫、雌雄抱对、产卵、体外受精和青蛙的发育过程等现象,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归纳出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受精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青蛙为什么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2蝌蚪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与成体青蛙相比有显著区别,青蛙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且肺不发达,潮湿环境有利于皮肤辅助肺呼吸。2.青蛙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只有昆虫才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对本节的内容加以梳理学以致用巩固本节的重点。PAGEPAGE10情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存环境的变化甚至导致了畸形蛙的出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希望同学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的生殖:雄蛙鸣叫→雄雌蛙抱对→水中受精(体外受精)2青蛙的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认真聆听。
情感价值观教育。大部分学生对青蛙比较熟悉,但是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呢?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1了解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4认同鸟卵具有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点:1探究鸡卵的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实验。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难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展示图片:一个用枯枝搭建、内铺干草的知更鸟鸟巢,两枚鸟卵正待孵化。提出问题:你见过怎样的鸟巢和鸟卵?你能试着说说鸟类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吗?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二问题导探新知(一)鸟卵的结构1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教师介绍实验用具:新鲜鸡卵、放大镜、镊子、剪刀、培养皿。()明确实验目的:观察鸡卵,认识鸡卵的结构特点。()实验要求:参考教材实验步骤,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观察,并对照教材第18页图示,尝试辨认各部分结构。()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①用放大镜观察卵壳表面是否光滑,并思考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证实?②将生鸡蛋直接打破,内容物流入培养皿。对照教材第18页的鸡卵的结构模式图相互说出鸡卵各部分的名称。(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盘状的小白点)③卵黄始终位于卵白的内部,根据系带在卵中的位置推测系带的作用?④生活中鸡蛋被作为人类必需的食品,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你认为卵白、卵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动手实验,结合教材图辨认相关结构。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③系带能固定卵黄。④卵黄和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学生合作探究鸡卵的结构,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种类生殖方式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昆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多为变态发育鸟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成鸟没有变态发育⑤卵黄与卵白界限分明的原因是什么?⑥你认为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⑦推测其他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是什么?2教师巡视,指导不规范的操作。3教师总结:卵壳表面不光滑上面有气孔。方法一:将鸡卵浸没在40~0℃的温水中,看卵壳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方法二:用注射器向鸡卵内注入水红墨水)看卵壳上是否有水(红墨水渗出。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鸟卵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5组织学生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师生共同总结:(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多媒体展示鸟类繁殖的图片资料(教材第20页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展示的是鸟的什么行为?2组织自学和小组讨论:()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所有的鸟都有筑巢、孵卵和育雏行为吗?()复杂的繁殖行为对鸟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不是。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布谷鸟就没有孵卵和育雏行为,把卵产到别的鸟的巢穴内,让别的鸟帮助孵化和育雏。()鸟的繁殖行为能使鸟适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3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想想,鸟类的主要食物是什么?在孵卵和育雏阶段对害虫的消灭量如何?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鸟类主要以害虫为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鸟类。⑤卵黄与卵白间存在透明结构——卵黄膜。⑥胚盘可以发育成雏鸡。⑦卵壳和卵壳膜有保护作用。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空气。小组交流、讨论:4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这都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总结填写(见左表)。学生观察图片资料并回答问题:1与繁殖有关的行为。2(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3学生大声回答:是害虫,孵卵和育雏阶段能消灭大量害虫。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合作学习,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合作学习,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价值观教育。三课堂结盘收获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积极地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鸟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也了解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同时还了解了一些鸟的繁殖行为及其意义,我们不但要掌握这些知识,而且还要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交流、补充。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小红的姥姥在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它们生的蛋能孵出小鸡吗?2一般情况下,卵黄能固定在卵白中央不易晃动是什么结构起的作用?3“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描述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4将一枚鸡卵的表面涂抹胶水,把卵壳上的小孔密封,鸡卵还能孵化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不能。2系带。3育雏行为。4不能,因为卵壳上涂一层胶水,会使卵内缺乏空气。对本节的内容加以梳理,学以致用,巩固本节的重点。情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鸟类从孵卵到育雏,亲鸟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由小长大父母更是倾注了全部的爱。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里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鸟类多以农业害虫为食,育雏期间捕食量大增。鸟类是我们的朋友,爱鸟护鸟人人有责,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
认真聆听。
使学生感受亲鸟哺育的不易,体会生命的珍贵。同时引发保护鸟类的情感。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气室:给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黄膜:控制物质的进出1鸡卵的结构
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胚盘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细胞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系带:固定卵黄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膜:起保护作用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对鸟类也比较熟悉,但对鸟卵是如何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还比较模糊。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来寻找答案。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举例说出什么是遗传和变异。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3通过观察、分析资料,让学生自己归纳什么是性状并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4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重点:1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展示图片:猫的一家、五只克隆牛。思考下列问题:1五只猫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是为什么?2五只克隆牛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从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问题导探新知(一)遗传和变异请同学们认真仔细阅读教材第24页的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什么是遗传?2什么是变异?3教师点拨:遗传强调的是“亲子间”性状的相似性,而变异除了强调“亲子间”性状的差异,还有“子代个体间”性状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实现的。4牛刀小试:下列谚语说明的生物学现象是什么?()“虎父无犬子”;()“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龙生龙,凤生凤”。(二)生物的性状1请同学们认真仔细阅读教材第26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什么是生物的性状?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2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学生回答:(1遗传。(2变异。(3遗传。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1)性状就是形态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以致用。()什么是生物的相对性状? 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说出苹果有哪些性状。3讲解: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苹果的性状不止是这些,如苹果的味道种子的颜色等都属于性状。4请同学们对照教材第2526页图示,小组成员间相互观察对方的下列性状。()耳朵有没有耳垂?()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5请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并说出判断理由。()兔的杂色毛和老鼠的棕色毛。()人的直发和卷发。()狗的卷毛和黄色毛。(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27页资料分析后,讨论完成下列三个问题。()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推论,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师生共同总结:()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生长激素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28页内容回答:()什么是转基因技术?()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3请同学们思考:哈密瓜的甜度是一种性状,受基因控制同一品种的哈密瓜种在新疆,比种在其他地区甜度增加,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这种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苹果是红色的圆形。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观察,总结。学生回答:1)不是,不是同种生物。2)是。3)不是,不是同一性状。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找出答案:2(1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的技术叫转基因技术。2)转基因抗虫棉、“超级菌”等。3)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番茄等。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性状的表现除了受基因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课堂结盘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还知道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且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地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哪种生理现象?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工程菌”的培育运用了什么技术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有什么关系?3.在辨析绵羊毛的白色和山羊毛的黑色是否为相对性状时,小明同学认为绵羊和山羊都是羊比较的都是毛的颜色,所以它们是相对性状;而小刚同学认为它们不是相对性状。你同意谁的观点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描述的是变异现象。2.“工程菌”的培育运用了转基因技术。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3.小刚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绵阳和山羊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故不是相对性状。
对本节的内容加以梳理,学以致用,巩固本节的重点。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3转基因生物
定义对人类的影响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七年级时学的克隆羊多莉,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4通过分析观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5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重点: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难点: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我们知道,基因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而父母的性状能出现在子女的身上,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问题导探新知(一)基因、DNA和染色体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知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那么,染色体和基因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29页第2、3、4自然段思考:()染色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基因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2出示答案,并对学生的交流作出及时评价。3出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图,让学生小组讨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师生共同总结:()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基因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可变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4展示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图片,阅读教材第30~1页相关内容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回答:1)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存在于DNA分子上。学生读图讨论、交流尝试总结。阅读教材小组总结:()人是由受精卵发育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增析:()从有性生殖的角度考虑,为什么它们是成对的?()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量为多少条多少对?DNA分子数量为多少个?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量关系是什么?5教师点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NA分子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一般呈X形。()同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相关内容思考: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从父母双方那里获得的,子代体内的染色体为什么没有加倍呢?2课件展示马蛔虫实验设疑:是不是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有马蛔虫这样的遗传特征呢?以人体为例,分析基因传递给子代的过程:3我们从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中选取一对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成对的基因。请完成教材第32页的填图。4拓展延伸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有关吗?师生共同总结:无性生殖过程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个体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特性,故十分相像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来的,而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所以人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是成对的。()人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DNA分子为46个;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DA与染色体的数目相同,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结合教材分析: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阅读马蛔虫实验相关资料。完成教材图713填图:父亲精子中的染色体是,母亲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受精卵是。小组内交流、讨论。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史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强化对知识点的自身理解。通过带有基因的染色体图解分析,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总结出基因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三课堂结盘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道了基因、DN、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地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玉米的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精子、受精卵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精子和受精卵中的染辅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多少? 色体数分别为10条、20条。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在亲子代间进行传递的“桥梁”——精子、卵细胞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理解和运用。3正常人体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减半)人正常体细胞23对�
生殖细胞23条�
受精卵23对2�贯穿本节课的主线是基因传递问题,围绕这一中心,充分利用图片来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因为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没有一定的感性思维,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逐步完成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PAGEPAGE20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举例说出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4通过对“基因传递的遗传图解”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1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难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生物的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假如亲代双方都是双眼皮,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思考交流,分析有可能出现的原因。为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的关系做好铺垫。二问题导探新知(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关于如何遗传,有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但都没有发现其本质所在,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拨开了重重疑惑是哪位伟大的科学家呢?2介绍孟德尔和他取得的成就。3思考:孟德尔为何选定豌豆作为最终的实验材料?4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豌豆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图片展示豌豆七种相对性状。()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豌豆花的结构特点,使得人工方法去雄和进行异花授粉容易操控。5选好了实验材料,孟德尔是怎么进行实验的呢?教师总结: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学生思考、回答:1.孟德尔。2.听取孟德尔的简介及其成就。3.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材料选取的相关事项。学习科学家探索知识、持之以恒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孟德尔的实验过程。教师提问:()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的后代出现了什么性状?矮茎性状去哪儿了,是消失了还是隐而未现?()假设控制高茎性状的基因为,控制矮茎性状的基
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1豌豆杂交实验的子代全部为高茎。矮茎没消失,是隐而未现。
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为d,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所以纯种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纯种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请同学们猜一猜杂交子一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怎么样的?过渡:既然子一代表现为高茎为什么基因组成不能是DD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孟德尔又做了下一个实验,我们接着往下看。7子一代的自交实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相关内容。教师提问:()他将子一代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发现子二代表现出了什么性状?()矮茎性状肯定含有控制矮茎的基因d。那子二代中的d是从哪里遗传而来的?8讲解: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孟德尔对实验做出了解释。()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DD或D)。()基因组成是Dd的个体只表现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控制的性状但d不受D影响,还会继续遗传下去。让学生思考: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哪个是显性性状,哪个是隐性性状?9教师做豌豆遗传图解,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接着提问:我们已经推出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D,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组成又是怎么样的呢?矮茎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呢?教师点拨:成对的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者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学以致用:能卷舌的父亲AA与不能卷舌的母亲aa,所生下孩子的基因组成是怎么样的?能卷舌的概率是多少?(2杂交子一代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1子二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矮茎比高茎少。(2子二代中的d是从子一代遗传而来的。小组交流,回答: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根据对老师遗传图解的理解,小组合作完成子一代高茎豌豆杂交的遗传图解。子二代有D、Dd和dd三种基因组成。思考,做遗传图解。孩子的基因组成为A,能卷舌的概率为100。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遗传图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二)禁止近亲结婚1.多媒体展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36~7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1什么是近亲?(2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3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2.学以致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他们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唏嘘不已。从科学角度来看,宝玉和黛玉结婚合适吗?3.展示两种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的图片和介绍。学生自主学习、回答:1(1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有些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同家族中携带同样隐性基因的概率大,所生后代患病的机会增加所以近亲不能结婚。3)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2它们是近亲不适合结婚。3观察图片,了解图中遗传病的致病原因。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认同优生优育。理论联系实际。三课堂结盘收获本节课认识了遗传学家孟德尔了解了豌豆杂交实验,并且知道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一些基本概念,还学习了近亲结婚的危害,能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地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单眼皮的父母会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2.如果有耳垂性状由显性基因E控制,无耳垂性状由隐性基因e控制,小明是无耳垂的,而他的父母是有耳垂的那么小明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有耳垂吗有耳垂的概率是多少。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不会。2不一定有耳垂,有耳垂的概率是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情升华今天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体会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之所以能成功并能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是与孟德尔的坚持不懈及善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分不开的。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准方向、持之以恒必将到达胜利的彼岸。认真聆听。引导学生用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科学家探索知识的精神。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控制 控制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d)显性性状基因组成
DD性状表现Ddd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2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比较抽象,考虑到课标重难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教学中心环节需要充分利用孟德尔豌豆实验现象,从中挖掘、探究遗传的内在规律,使学生从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较好,但是理解和应用是两个概念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今后要加强实际应用的锻炼。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3通过模拟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4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重点:1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难点: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展示两张宝宝图片(一男一女。提出问题:生男孩、生女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二问题导探新知(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讲解:科学家发现男女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不同,而且与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2出示男、女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0页相关内容,教师提问:()两幅图中,哪幅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哪些是常染色体,哪些是性染色体?()图中哪条是X染色体哪条是Y染色体,二者在形态上有何区别?()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产生的精子和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各有几种类型?()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如何表示?3教师巡视,参与学生交流。4教师总结上述(3)4)答案:()男性有2种精子分别含、Y染色体;女性只有一种卵细胞,含X染色体。()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男性体细胞染色体:22对+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22对+X。精子:22条+X或22条+Y卵细胞:22条+X。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回答:1)1~22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为XY的是男性染色体排序图,性染色体为XX的是女性染色体排序图。(2)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学生聆听。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思维能力。(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1讲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男女比例大致是1∶。2下面我们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来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模拟实验。()方法步骤:①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②学生三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实验过程:①一位同学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出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内随机取出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重复10次。②统计男女比例性别次数12345678910合计(白黑生男(白白生女()教师提问:实验过程中还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呢?()教师巡视实验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讨论:男女比例失调有何危害?()资料共享:卫计委曾经发过紧急通知,严禁对胎儿做性别鉴定,对进行违法性别鉴定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解决以下问题:()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精子有2种,卵细胞有1种,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机会均等,既然如此,那么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带领学生完成教材第42页“练习”中的生男生女图解。()教师提问:由此图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分组进行实验了解男女比例接近1∶1。(4)①取棋子要随机。②记录完要将棋子放回。6)男女比例失调会使男女配偶间年龄差距增大对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会造成冲击如人口拐卖、性行为犯罪、反社会情绪等。(1)机会均等。(2)完成教材中的图解。(3)生男生女是由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决定的。
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实验,使问题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析、归纳等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观念,确立男女平等和正确的生育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图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三课堂结盘收获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人的性别遗传,知道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取决于哪类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地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什么?2面对低生育率,我国已开放“三孩政策”。一对夫妇已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为女孩的概率是多少?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20条+X。2.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50。对本节的内容加以梳理,巩固本节的重点。情升华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知道,自然条件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在人类生育的问题上,必须尊重大自然所创造的平衡规律,破除重男轻女的思想。性别比例的平衡,有助于人类自身和家庭社会的稳定,只有维护人类自身的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国家文明、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认真聆听。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体细胞22对+XY男性精子:22条+X或22条+Y体细胞:22对+XX女性卵细胞:22条+X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生男生女是由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决定的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在讲“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问题时按照本教学设计中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统计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做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重点:1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2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难点: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多媒体出示一些有关生物变异的图片。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生物现象?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从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二问题导探新知(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1结合展示的图片,请同学们分析以下问题:()什么是变异?()变异的特点?教生共同总结:()变异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特点: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2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师介绍可供选择的材料用具两个品种的花生、圆规、刻度尺、坐标纸、笔等。()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方法处理测量所得的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探究结果。()提出问题: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吗?()作出假设:花生果实的个体大小存在变异。()制订计划并实施。()记录:观察图片,小组内交流,尝试回答。学生参与探究,学生完善表格。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探究,使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提高动手、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花生种子小花生随机取30枚大花生随机取30枚长轴长度(m)141415151311191918181821111313151414161517191619151413131514151717181619111412151011212216182017131314131313142016141516()讨论:①在生长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一般大花生的种子种下去就会结出大花生,而小花生的种子种下去就会结出小花生,这说明了不同种类之间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是由什么决定的?②而同一品种的花生由于种植环境的不同,它们结出的果实也可能会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③用某种化学药剂处理花生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为什么?3教师巡视,指导探究不规范的情况。4师生共同总结变异的类型
小组内分析讨论,回答问题:①首先是由它们自身的遗传物质决定的。②说明了环境的影响可能会使同一种类中的不同个体之间产生差异。③能够遗传。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能遗传。
小组合作、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变异原因分类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学生聆听、记忆。5教师补充:根据对生物自身是否有利分类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对重点知识归纳和整理,利于学生理解和识记。(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课件展示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示意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图片,找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2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由于遗传物质不同,不同品种的奶牛或同一品种中不同的奶牛个体控制产奶量的基因就会不同,通过一代一代的人工选择、繁育,从而得到高产的奶牛。其原理为基因重组。3课件展示小麦杂交示意图,组织学生回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讨论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原理。4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杂交小麦的培育原理为基因重组。5课件展示太空椒的培育图,组织学生分析太空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跟前面两个实例的原理一样吗?师生总结: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遨游后基因发生了改变,培育成的太空椒在果型、产量、所含营养方面也发生改变。原理为基因突变。6教师点拨: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与大家交流。
观察图片、回忆、交流讨论得出答案:3.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其培育原理为基因重组。
小组合作、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续表三课堂结盘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探究了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知道了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小这是由于品种的不同(基因有差异)导致的是可遗传的变异;但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还受环境的影响,如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这属于不遗传的变异。还学习了三种育种方法: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地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飞上太空的“王家贡米”,其种子被种植于昭化区的品种选育和应用推广基地。你知道该种子的育种方法吗?2方形西瓜,由于瓜形好易运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相比传统圆形西瓜,方形西瓜是由模具压制而成。种上方形西瓜种子能够长出方形西瓜吗?讨论,交流回答:1诱变育种。2不能长出方形西瓜。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巩固本节重点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情升华今天我们知道了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可以培育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成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为了自己心爱的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学习。认真聆听。让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1变异现象的普遍性2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3遗传变异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高产奶牛:人工选择育种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育种太空椒:诱变育种本节课的内容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比较适合运用探究式教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去动脑筋教师尽量不去直接讲述知识,而是多用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学生讨论理解。这样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课堂效果较好。PAGEPAGE30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3通过对米勒实验以及其他生命起源学说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4通过生命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点:1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2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播放“地球诞生”的视频。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种类繁多的生命是经过长期的演化,逐渐发展而来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大家对生命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生命究竟来自何方?生命的起源在哪里?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观看视频,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进入对新课的学习。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二问题导探新知(一)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及过程1出示46亿年前的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图,请学生结合教材第51页资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何区别?地球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请说明原因。()阅读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初步感知。2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相关资料,教师总结:()观点1神创论这种观点认为,生命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观点2自然发生说这种观点认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的,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观点3宇生说这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例如,19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发现有氨基酸。学生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答案: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并且原始地球温度高,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2)认真阅读资料②③,结合PPT图片,初步了解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生命不是自然发生的。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观点4海洋化学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生成多种简单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二)探究:米勒的模拟实验1出示米勒模拟实验的装置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资料②,思考并进行小组交流:()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几个部分各模仿了地球的哪些条件?()从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哪个阶段?师生共同总结:()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接触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球形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器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即模拟降雨的过程。()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3页内容结合米勒的模拟实验,思考问题: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哪里呢?教师总结:化学起源说的过程图解3课件展示陨石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小组探究模拟实验思考、交流,并回答:(3)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海洋化学起源说中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的阶段。聆听、记忆。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主要来自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认真聆听,梳理:从简单有机物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原始生命的。学生分析回答: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
通过米勒实验,对生命起源作出推测,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小组合作、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三课堂结盘收获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知道了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和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大家普遍接受的是化学起源说,即最早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经过漫长的时间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逐渐演变而成的。学生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补充。积极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四巩固用拓提升1.1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证明了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2小华认为现在的地球上还有可能形成原始生命,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回答:1.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2.不对。现在的地球不具备原始生命发生的条件。并对本节的内容加以梳理,巩固本节的重点。情升华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成果,走在世界前列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然而,目前由有机大分子物质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证据,这就需要同学们去探索。认真聆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1生命起源假说2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科学推测3米勒实验4生命起源()条件:高温、紫外线、雷电()场所:原始海洋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过程: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 原始生命本节的内容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4形成生物进化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重点: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证据和历程。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境导新课展示各种多姿多彩的生物图片。每一种学说都是以一定证据为前提产生的。原始生命产生后,生物是怎样演变成现在的万物的?生物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年代,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呢?有关生物进化的证据又是什么呢?欣赏图片,认真听教师讲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产生疑惑。温故知新,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二问题导探新知(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资料分析1,根据以下问题对资料进行分析:()什么是化石?()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有什么分布特点?试从地层的顺序变化关系推断生物的进化关系?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758页资料分析,多媒体展示向日葵、黑猩猩、人、果蝇、酵母菌、马的细胞色素c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细胞色素c知道人与黑猩猩的差异小,与酵母菌的差异大。3教师介绍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进行不同类型生物亲缘关系远近的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近?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远?()通过对不同生物所含有的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出示始祖鸟模型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相关内容,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回答:1(1)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小组讨论,回答:1)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近,酵母菌与人的亲缘关系远。()差异小亲缘关系近;差异大,亲缘关系远。4学生观察、分析,回答: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小组合作、讨论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这说明了什么?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研究生物进化还有胚胎学上的证据、解剖学上的证据、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等。()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推断生物的进化关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6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两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是比较法?(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教师多媒体展示植物和动物各类群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与学生共同归纳出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和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植物的进化历程:()动物的进化历程:2教师点拨:()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由藻类进化来的。()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3教师出示教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染色体病检测指南及规范
- 企业年金管理效率提升研究
- 汽车露营地装修施工合同范本格式
- 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案
- 科技清水池防水施工合同
- 电力公司总经理劳动合同范例
-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聘用合同
- 渔业公司电工招聘及维护协议
- 医疗捐赠物品使用准则
- 健康管理中心健身房租赁协议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GB/T 19963.2-2024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2部分:海上风电
- DBT29-305-2024 天津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小型装配式冷库设计(全套图纸)
-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半期考试
- 八六版高中英语课文全集
- 审计工作手册
- 胰腺癌一病一品知识分享
- 【原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期报告
- 公司下属厂部推行5S管理通知
- (最新)13《金税三期工程运维架构设计方案》V1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