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8篇)_第1页
《桃花源记》教案(8篇)_第2页
《桃花源记》教案(8篇)_第3页
《桃花源记》教案(8篇)_第4页
《桃花源记》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案(8篇)桃花源记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教学难点: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就出自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桃花源记》,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胸怀大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远离官场的隐居生活。本文写于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的时候,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三、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注释及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力求做到准确地朗读课文。2、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指出须注意的字词读音。便舍(she3)船豁(huo4)然开朗屋舍(she4)俨(yan3)然阡陌(qian1mo4)衣着(zhuo2)黄发(fa4)垂髫(tiao2)怡(yi2)然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咸(xian2)间(jian4)隔魏(wei4)晋郡(jun4)下诣(yi4)刘子骥(ji4)3、学生自由朗读后分男女朗读。4、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准备开展理解活动。四、我译大家评1、一个同学翻译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听后做评论,看翻译得好不好,若发现不足或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2、复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A、通过加字换字的方法。B、结合注释。注释中往往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的。C、结合上下句加以猜测。D、增删调补。3、翻译文言文的要求:A、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B、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而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C、译文要通顺,没有语病,符合表达习惯。――第一段:(补充注释如下)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惊异。穷:走完。――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第二段:(补充注释如下)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第三段:(补充注释如下)乃:于是。所从来:从哪儿来。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村中人)见了渔人,于是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五、小结今节课我们主要的任务是疏通文中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节课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熟悉、理解课文内容为主。二、强化朗读,熟读成诵学生自由朗读10分钟后检查背诵。(不记得处老师提示)三、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看着课文翻译,要求不看翻译工具书,其他同学认真听,不足处请指出。(一人一段)四、小结本文需要注意的字词1、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如此――古义:像这样说如此今义:这样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唾液2.一词多义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志之名词,标记――寻向所志为:作为――捕鱼为业对――不足为外人道也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3、词类活用缘溪行――名词作动词,沿着。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完。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实现。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感到惊奇。五、拓外延伸有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请找出来并理解,完成练习册P63第9题第四小题。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六、小结今节课我们的任务有朗读背诵、归纳字词、理解出自本文的成语。同学们回去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时要提出你质疑之处,下节课我们共同来理解。七、作业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此人—一为具言所闻。6、后遂无问津者。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二、研讨课文内容1、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5、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6、渔人临走时,村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三、学会质疑――创造思维的培养1、全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渔人的行踪;进桃源前――在桃源――离桃源2、当时渔人是顺流划船还是逆流划船?请找出依据?――逆流;依据:林尽水源。3、渔人是第一次来这里吗?请找出依据?――是第一次;依据:忽逢桃花林。4、渔人忘路之远近是因为溪流鱼多,渔人忙于捕鱼,迟迟不肯收手,还是渔人一无所获,因而不甘心,仍一路撒网而去?――5、渔人再探桃花源是否言而无信?为何找不到原先做的标记?――6、桃花源的社会与渔人所生活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村人说来此绝境的原因是“避秦时乱”,说明这里是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地方;村人由于长时间与外界断绝来往,因此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以至连桃源外的朝代的更替也不知道,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村人,村人听了都感叹惋惜,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同时又为自己能置身事外而感到庆幸。四、教师小结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桃花源记》优秀教案篇二一、内容回顾1、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2、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二、想像桃源之“美”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三、感受桃源之“乐”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四、评说桃源之“奇”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讨论,交流。(明确:景奇、人奇、踪奇。)(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五、赏读课文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六、研课文,悟主旨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七、总结全文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八、布置作业1、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习作。桃花源记教案篇三《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整体把握①范读课文②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研读理解①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a大道之行也:施行b选贤与能:通“举”c讲信修睦:培养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f皆有所养:供养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i不必藏于己:私藏j谋闭而不兴:发生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l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②指导学生翻译课文a自主探究理解翻译b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c全班交流③细读课文,探究讨论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b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提示:a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作总结归纳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b“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指导诵读①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②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③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④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教师总结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作业①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②背诵并默写全文上一篇:《桃花源记》教案11下一篇:《醉翁亭记》同步练习《桃花源记》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教学难点: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就出自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桃花源记》,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胸怀大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远离官场的隐居生活。本文写于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的时候,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三、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注释及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力求做到准确地朗读课文。2、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指出须注意的字词读音。便舍(she3)船豁(huo4)然开朗屋舍(she4)俨(yan3)然阡陌(qian1mo4)衣着(zhuo2)黄发(fa4)垂髫(tiao2)怡(yi2)然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咸(xian2)间(jian4)隔魏(wei4)晋郡(jun4)下诣(yi4)刘子骥(ji4)3、学生自由朗读后分男女朗读。4、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准备开展理解活动。四、我译大家评1、一个同学翻译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听后做评论,看翻译得好不好,若发现不足或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2、复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A、通过加字换字的方法。B、结合注释。注释中往往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的。C、结合上下句加以猜测。D、增删调补。3、翻译文言文的要求:A、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B、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而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C、译文要通顺,没有语病,符合表达习惯。――第一段:(补充注释如下)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惊异。穷:走完。――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第二段:(补充注释如下)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第三段:(补充注释如下)乃:于是。所从来:从哪儿来。要通邀,读yao1意为邀请。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村中人)见了渔人,于是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五、小结今节课我们主要的任务是疏通文中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节课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熟悉、理解课文内容为主。二、强化朗读,熟读成诵学生自由朗读10分钟后检查背诵。(不记得处老师提示)三、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看着课文翻译,要求不看翻译工具书,其他同学认真听,不足处请指出。(一人一段)四、小结本文需要注意的字词1、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如此――古义:像这样说如此今义:这样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唾液2、一词多义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志之名词,标记――寻向所志为:作为――捕鱼为业对――不足为外人道也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3、词类活用缘溪行――名词作动词,沿着。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完。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实现。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感到惊奇。五、拓外延伸有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请找出来并理解,完成练习册P63第9题第四小题。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六、小结今节课我们的任务有朗读背诵、归纳字词、理解出自本文的成语。同学们回去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时要提出你质疑之处,下节课我们共同来理解。七、作业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此人—一为具言所闻。6、后遂无问津者。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二、研讨课文内容1、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5、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6、渔人临走时,村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三、学会质疑――创造思维的培养1、全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渔人的行踪;进桃源前――在桃源――离桃源2、当时渔人是顺流划船还是逆流划船?请找出依据?――逆流;依据:林尽水源。3、渔人是第一次来这里吗?请找出依据?――是第一次;依据:忽逢桃花林。4、渔人忘路之远近是因为溪流鱼多,渔人忙于捕鱼,迟迟不肯收手,还是渔人一无所获,因而不甘心,仍一路撒网而去?――5、渔人再探桃花源是否言而无信?为何找不到原先做的标记?――6、桃花源的社会与渔人所生活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村人说来此绝境的原因是“避秦时乱”,说明这里是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地方;村人由于长时间与外界断绝来往,因此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以至连桃源外的朝代的更替也不知道,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村人,村人听了都感叹惋惜,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同时又为自己能置身事外而感到庆幸。四、教师小结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篇五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赏析桃源的美。3.体会作者描写“世外桃源”揭露黑暗社会现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赏析桃源的美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启发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展示一组桃花争艳的图片,桃林美不美?东晋时期有位作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描绘了一方奇妙的乐土,请问这位作家是谁呢?(生答:陶渊明)这节课我们携手再进桃花源,感受桃源之美。二.感知桃源朗读课文,欣赏图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赏析桃源教学形式:我是小记者角色:1名学生——渔人5名学生——桃花源村民3名学生--记者1、采访对象:村民采访问题:能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风土人情吗?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你们这里缴税吗?你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讲诚信吗?你想出去吗?为什么?2、采访对象:渔人采访问题:你觉得这里美吗?美在何处?这里的人和外面的有何不同?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告诉太守?四.赞美桃源请桃花源的“村民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之“美”,抒发心中的感受。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桃花源自然美、人情美的图片,仅供学生参考。学生再读课文,体味桃源之美。五.探索桃源问题:1这个社会在当时存在吗?找出相关依据,说说自己的想法。提示:可参阅“预习提示”;可从课文中找相关依据;也可与背景资料结合起来理解。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一世外乐土?你怎样看待这种思想?提示: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追求幸福、和平,向往美好生活;大胆地向黑暗现实挑战,批判现实;不愿干预,消极避世。3.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说说桃花源的社会状况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提示:国家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一免一补”政策。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还有粮食直补款。新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等。合作医疗六.课外练笔假如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来到外面的世界,面对现在人类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他将会怎样?请发挥想像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桃花源记》教案篇六本次《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我根据单元教学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课堂的细节来突破重点难点。整个课堂有几个值得肯定的地方: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2、我将课堂流程设计为三大板块。辩读文字板块,析读文意板块和品读文情板块。3、在导入环节,我使用成语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在积累成语的同时,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精练、语言容量大的特点。4、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文言文的教学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在自主阅读中积累知识,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传达的感情,在读的过程中独断发现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长远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5、在教学《桃花源记》的朗读和翻译时,就特意让那些不爱发言的人,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或者写给大家看,让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作用,体会到自己在组内的存在价值。许多学生从过去不敢读、不敢写,到主动上台,而且表现很不错。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不如人意的地方。1、虽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阅读活动,但因课堂容量大,文言文诵读积累本身比较枯燥,所以学生读书的激情不够,读得比较被动。2、学生对课堂上设计的小组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入,但组织纪律性不够好。多体现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针对上述情况,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多种朗读竞赛,调动大家读书的兴致,让课堂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2、注重教学细节。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表述。3、提高自己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充实活跃的同时井然有序。桃花源记教案篇七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我为你带来《桃花源记》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桃花源记》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2.写作背景。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0xx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2.感知课文(1)文章以为线索,以为顺序,从桃花源,到桃花源,再到桃花源(或桃源——桃源——桃源——桃源——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2.重点掌握:(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新鲜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延古:请今:延长。延伸(3)通假字要:通“邀”,邀请。(4)一词多义舍:舍弃房子乃:于是,就竟然具:都详细地志:作标记所作的标记遂:终于于是,就寻:寻找随即,不久(5)同义词具、悉、咸、皆:都缘、扶:沿着云、道:说乃、遂:于是(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1.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2.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3.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线索:渔人的行踪顺序:时间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2.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二、品读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www.1》程的感受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不足为外人道也”)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2.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2.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环境良好、生活安定)《桃花源记》反思1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还是使用一贯用的方法:多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常听说熟能生巧。文章读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试想,一个同学文章都读的不通顺,想让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于是我抓住早读课时间,让同学充分预习,反复的读,先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找到自己感觉优美的句子,再反复读,能成诵最好。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疏通这篇课文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串讲的方式,因为我发现串讲的效果不大好,班级除了几个好学生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其他的同学坚持不了几分钟,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串讲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讲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节课基本就是填鸭式,效果甚微,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疏通文意。先把这一小节的重点字词划给同学,因为理解文言句意时,关键字词非常重要,关键字词解决了,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然后我再让同学根据注释,同桌或前后桌分组讨论,实在讨论不出来的字词先放那儿,然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加以指导。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对问题,因为好多词意注释上都有,只要他们“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来。即便是如此,我在讲到文句优美的地方,还是放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读,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第二课时,由于时间紧张,很多第一节课该有的环节到这节课上都没有了,学生读的不够充分,自己展开也不多,因为紧张好多原来想好的过程都乱了,加上自己“功力”不够,所以感觉不好。因为很多文言字词,在已学过的多篇文言文中反复出现过,帮助学生找规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但在第二课时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够。好在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分析文章思想时,学生配合的比较好。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这点让我感到比较欣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要锻炼自己的心里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桃花源记》反思2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觉很美,美得摇头晃脑,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教《桃花源记》感到很爽,无论是通篇纵览还是咬文嚼字,无处不感到其美美不胜收。究竟它美在何处呢?我反复品味,归纳出以下几点:一、语言美,如歌1、叙事简约,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余地。例如: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要回答的内容本来应该有很多,可是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三个字“具答之。”作为回答,简约至极。类似的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诣太守,说如此。”2、长短句相间。课文中长句、短句交替出现,错落有致,形成一种节奏美。例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桃花源记》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美。二、景色美,如画在作者笔下,由于诗人的奇特的想象,桃花源的景色美丽如画,试看课文中的两次景物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潺潺的小溪流水,两岸满山遍野的灿烂的桃花又是何等的如画美景。若是一对浪漫的情侣漫步其中将是何等的惬意?再看问、文中的另一幅画面,不,我们不妨把他们看着一副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画面由山水画渐渐变成了风俗画。三、意境美,如诗无论是桃花林景色还是桃花源景色都是风光无限,美丽如画,一派迷人的自然风光。如画的美景更多地是靠读者的想象,读者的艺术再创造。经过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有着诗歌般的意境。更何况文章本身就是《桃花源诗》的序呢?四、人文美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美。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中国的乌托邦。这儿的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对渔人所言世人之不幸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五、结构美1、层层设疑,引人入胜。(详见教参)桃花源如梦似幻,飘渺若无,若幻似真,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2、结构自然,脉络清晰。按照渔人的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重访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除了上述众“美”之外,如果我们用心去仔细分析品味肯定将会有更多的收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桃花源记》完全可以看做一篇唯美主义的力作。《桃花源记》教案设计篇八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2.理解故事的寓意。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音频朗读

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2.识记生字词: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