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前首注释赏析_第1页
课外古诗词前首注释赏析_第2页
课外古诗词前首注释赏析_第3页
课外古诗词前首注释赏析_第4页
课外古诗词前首注释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课外古诗词前首注释赏析关于作者

刘桢(186~217年),字公干,东汉东平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刘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曹丕曾称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第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朗读诗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第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重点注释①从弟:堂弟。

②亭亭: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盛:大,凶猛。

⑥罹:遭受。

⑦凝寒:严寒。第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原文翻译

高高挺立在山顶的青松啊,迎着山谷中瑟瑟的寒风。

风声是何等的强劲,而松枝是何等的坚韧顽强!

严冬中冰霜严酷寒冷,青松却依然整年挺立端正。

它难道不遭遇严寒不怕寒冷?坚韧、正直是松柏的本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第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第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全诗的风格和寓意

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第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想情感

如果说前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那么后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第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第1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中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原有集,已失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第1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第1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第1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què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第1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huàn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第1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第1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qí无为:无须,不要。

歧路:分手的路口。沾巾:沾湿手巾,指哭。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第1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第1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尝试背诵第1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送别诗知多少?第2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第2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①前:向前看。

②怆然:悲伤的样子。

③涕:古时指眼泪。

③②①第2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后人,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翻译第2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本诗的时空背景:幽州台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燕昭王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第2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作品鉴赏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第2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家一起背一背第2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终南别业王维第2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走近作者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第2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第2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注解】①中岁:中年。②道:这里指佛理。③家:安家。④南山:即终南山。⑤陲(chuí):边缘,旁边。【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第3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赏析

首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倦俗世而信奉佛教,晚年隐居在终南山边。指出“晚家南山陲”的原因是“中岁颇好道”,引出下文。赏析:第3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注释】胜事:美好的事。

【译文】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第3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赏析:颔联写了诗人悠然的隐居生活。“兴来”是说随意而行,“每”是说常常这样做,“独”与“自”两字,写出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态,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胜事”强调了这种生活的快乐。在这里,诗人并未荡开笔墨细写所见之美景,所遇之快事,但一个悠然自得的隐士形象已经出现在读者面前了。。第3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译文】

有时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有时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第3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赏析:

颈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悠闲无忧呢?这一联最为人称道的是它表意简洁,诗中有画,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第3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注释】值:遇见。叟(sǒu):老翁。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译文】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我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第3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赏析:尾联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第3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终南别业王维总述: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第3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第3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第4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一个个昨日弃我而去,不可挽留;接踵而来的今日,多少烦恼忧愁涌上心头。评析:直抒郁结心情,生动地显示了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第4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遥望秋空,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南飞,面对这样的美景,激起高楼畅饮的豪情。评析:诗人一扫苦闷抑郁,写景壮阔明朗,展示了豪迈阔大的胸襟。第4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你的文章有建安时代的风骨,我的诗句像谢朓那样清新秀发“蓬莱文章”——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评析: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上句赞李云文章有建安风骨,下句写自己的诗句像小谢那样清俊。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第43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都怀着高雅超越凡俗的兴致,雄心壮志飞动,想上晴天把明月揽在在手中。评析: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要悲怆中颇显高昂乐观。第44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流得更急,举杯销愁,更增添许多无法排遣的愁思。第45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活在尘世间不能称心如意,那我明天就散着头发驾一叶扁舟,归隐江湖。评析:抒写感慨,显示诗人力图摆脱烦忧苦闷,追求自我的强烈愿望。第46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诗人回首“昨日”,痛感人生的“不称意”;放眼“今日”,烦忧不堪,不平满目;于是,他决心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表现了诗人一贯的叛逆与反抗的精神。尽管“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并非赌咒发誓之言。李白晚年流放归来仍壮心不已地欲请缨杀敌,可见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高昂的爱国热情。我们所听到的并非颓唐绝望的哀吟,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灵对黑暗社会所发出的强烈抗议和愤怒控诉。第47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主题:这首诗抒写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第48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这首诗是诗人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有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完美统一。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艺术特色第49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第50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第51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写作背景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云:"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第52页,共5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第53页,共59页,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