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生辍学现象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多种类型及其背后的原因,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困难型、家庭影响型、社会融入型等多种类型。同时,我们将深入分析每种类型辍学行为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二、文献综述初中生辍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涉及到诸多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近年来,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初中生辍学行为,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例如,根据辍学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初中生辍学行为分为经济型辍学、教育型辍学和社会型辍学。经济型辍学主要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继续教育的费用而导致的教育型辍学则是因为学生对学校教育不满,或者学习成绩不佳,感到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而选择辍学社会型辍学则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过早接触社会不良因素,导致价值观偏离,从而选择辍学。还有学者从辍学后的去向和结果出发,将初中生辍学行为分为长期辍学和短期辍学。长期辍学是指学生辍学后长时间无法再次返回学校,这部分学生往往因为失去了学习机会,导致未来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而短期辍学则是指学生暂时离开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准备后再次返回学校继续学习,这部分学生通常能够在未来较好地融入社会。在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的教育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的支持系统等都会对初中生的辍学行为产生影响。要有效预防和减少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发生,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干预和支持。已有的研究对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目前对于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如分类标准不统研究方法单一等。本研究旨在通过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类型学研究,进一步揭示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预防和减少初中生辍学行为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三、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划分在深入研究初中生辍学行为的过程中,我们识别出了几种主要的辍学行为类型。这些类型不仅反映了学生个人的选择和动机,也揭示了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最常见的类型是“学业挫败型”辍学。这类学生通常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感到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进度或压力。他们可能因为成绩不佳,或者对学习缺乏兴趣而选择离开学校。这种情况往往与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个人需求不匹配有关。“社会吸引型”辍学也不可忽视。这类学生被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和机会所吸引,他们可能觉得学校的教育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或者他们更愿意追求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这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多元化成功路径的认可,也凸显了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第三类是“家庭因素型”辍学。这类学生的辍学行为主要受到家庭状况的影响,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矛盾、父母的教育观念等。这些因素可能使学生觉得在学校中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或者他们需要为了家庭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学业。还有“个人选择型”辍学。这类学生可能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选择离开学校去追寻他们认为更有价值的人生道路。他们可能选择进入职业培训机构,或者直接进入社会工作。这种类型的辍学,虽然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学业中断,但如果学生能在其他领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个人发展策略。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和动机。理解和分析这些类型,对于防止和减少初中生辍学行为,以及改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各类型辍学行为的特点与案例分析学习困难型辍学的学生往往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对学科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在学业上感到挫败和焦虑。这类学生往往在学校中成绩较差,缺乏自信和动力,最终选择辍学。案例分析:小明,初二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学习基础不扎实,进入初中后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学习要求。他感到学习压力大,成绩持续下滑,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最终,在经历了一次考试失败后,他选择了辍学。家庭因素型辍学的学生往往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或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而选择辍学。这类学生在家庭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负担,难以专注于学业。案例分析:小红,初三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她的父母为了供她上学,借债累累。小红深知家庭的困境,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选择了辍学打工,帮助家庭度过难关。社会诱惑型辍学的学生往往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沉迷于虚拟世界。这类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的干扰。案例分析:小亮,初一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荒废。他在游戏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最终,在家长和老师的多次劝导无效后,他选择了辍学。通过对不同类型辍学行为的特点和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初中生辍学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抗挫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五、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特征分析辍学原因的多样性: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内在因素,如学习压力大、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业成绩不理想等,也有外在因素,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对教育的态度消极、社会环境的影响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初中生的辍学行为。辍学时间的差异性:初中生辍学的时间也存在差异性。有的学生可能在初一年级就因为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选择辍学,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在初三年级面临升学压力时选择辍学。这种时间上的差异性反映了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辍学行为的隐蔽性:初中生辍学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复杂,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自尊心强、害怕被同学嘲笑等原因而隐瞒辍学的想法。这使得学校和家庭难以及时发现并干预,增加了预防和解决辍学问题的难度。辍学影响的深远性: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影响深远。辍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可能对其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辍学行为也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降低整体教育水平等。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特征表现为原因的多样性、时间的差异性、行为的隐蔽性以及影响的深远性。为了有效预防和解决初中生辍学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六、初中生辍学行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面对初中生辍学行为的严峻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出发,实施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家庭层面: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教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过分强调分数和升学率。同时,对于存在辍学风险的学生,学校应建立跟踪机制,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社会层面: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要加强对校外环境的整治,打击非法网吧、游戏厅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社会各界也要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鼓励和支持学生完成学业。政策层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初中生辍学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例如,可以制定针对辍学学生的教育援助政策,提供补习、辅导等支持同时,对于强迫学生辍学或歧视辍学学生的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和惩罚。个体层面: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同时,要学会调整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求合适的帮助和支持。预防和干预初中生辍学行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个体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七、结论与展望经过对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是多样的,包括学业困难型、家庭影响型、社会影响型和心理障碍型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辍学行为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影响是深远的。辍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发生。展望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同时,也需要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只有我们才能有效地减少初中生辍学行为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参考资料:辍学字面意思是中途停止上学,指学生没有完成规定学业发生的中途退学行为。邹韬奋《萍踪寄语》四四:“可是因为家境困难,虽免费而仍须自供膳宿,不得不辍学的很多。”沙汀《还乡记》九:“他刚在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叶文玲《心香》:“从亚女出事后,他就辍学回家了。”在中国农村存在相当数量的辍学现象,而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则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学业困难导致的自我效能感的降低,自信心受挫。是由于教师授课方式与学生信息处理方式不能够对接,教育观念滞后导致师生关系隔膜等产生厌学厌师心理。家长教育方式失当导致的厌学心理。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辍学现象也十分严重。如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的,自己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有了认识,认为孩子升学没了希望,不如回家就业因而辍学。从发生辍学的时间阶段来看,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有相当程度的辍学现象发生。辍学现象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严峻挑战,而且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严峻挑战。中小学生辍学是制约“普九”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分析学生辍学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制止辍学,是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休学:主动要求停止上学。一般学生办理休学,是因为不想继续念书,或要出国深造。传统观念认为,学生辍学一般都是因为学习能力不济,无法适应学业的要求。辍学现象,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严峻挑战,而且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严峻挑战。中小学生辍学是制约“普九”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分析学生辍学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制止辍学,是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辍学生大量来源于初中生中的学业成绩不良者,辍学生与“差生”具有同源性质。调查表明教育内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是造成辍学生和差生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已不仅仅是个别学校、个别地区的特殊现象,它已成为中国农村初中教育阶段的一个普遍性的严重问题,其已经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将造成的后果不得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和反思。博士生辍学,美国的教育专家形容,博士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些有头脑的、进行艰深学术研究的人才。而物质生活的诱惑使有志于此的学生越来越少。在大多数学生眼里,独坐书斋乃至成名成家都不是什么值得向往的事,读博士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对于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每年甚至每学期的学费,成为他们通往学校的主要障碍。即使是在广东这样的发达地区也存在这个问题。据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的一场“广东教育收费情况民意调查”表明,教育收费偏高是大多数、特别是年家庭收入低于5万元的低收入家庭受访者的心理。农村教育收费水平发表看法时,广大农民都表示“吃力”或“非常吃力”。从辽宁省黑山县、彰武县、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调查的情况看,三地农民实际家庭年均纯收入大致都在5000元至20000元左右,从全国看应属中等水平。几乎所有儿童都有经济条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完成三年初中教育的学生比率很少,大致不超过30%。调查发现,如此多的孩子放弃接受初等教育,不纯粹由于经济原因,中途退学的孩子都是自愿的。孩子们选择回家的原因有如下种种: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中学布局根据现有生源情况一般为一乡设一所学校,这样一来,多数学生无法像小学时一样在家门口的村小学校上学,很多孩子因交通不便而放弃学业。农村小学教育水平低。学习条件差,小学毕业生大多难以适应中学以后的系统学习,学习失去兴趣,吃苦失去动力。中国仍以应试教育体制为主导。孩子在小学毕业摆脱文盲后,受初中教育的惟一目的是考上高中并最终考上大学?而初高中课程的设置对考不上大学只能务农的孩子几乎没有多少用处,只有参军及少数进城打工的岗位需要初中毕业证书,但这种证书只要花钱就很容易搞到。由于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再加上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对教师实行量化管理,这样一来,老师排斥差的学生,使学习差的学生在班级抬不起头来,不得不离开学校。中国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模式是城市教育由国家负担,而农村以县级统筹为主。由于中国大多数县属于“吃饭”财政,能够投向教育的资金十分有限,造成很多农村学校难以为继。首先是校舍不足而且简陋。据统计,20世纪末全国中小学有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集中在中西部农村。虽然危房占全国中小学总校舍的比例不足1%,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这一比例较高。宁夏中学危房面积达32%,小学达6%;新疆中学危房达05%,小学占3%;青海中学占16%,小学占33%。其次是负债严重。2003年度国家审计署审计调查的50个县,2001年底的基础教育负债为84亿元,2002年底上升为31亿元,增长30%;到2003年6月底,仅半年时间又增长了7%,达98亿元。负债总额相当于这些地方一年财政收入的80%。教育负债首先与2000年“普九”验收有关。1986年,《义务教育法》第一次提出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普九”,并要求学校建有相应的图书馆、教学楼和运动场等硬件设施。后来成了很多地方教育部门的硬性任务。各省教育厅与各市(地、州)政府(行署)教委签订了双向目标责任书,各地上下级政府之间、政府与相关部门之间也签订了责任书,把“普九”纳入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普九”得以全面铺开。但为了达到“普九”目标,本已困难的基层政府和教育部门不得不向外贷款或由施工队垫资,背上了巨额债务。据调查,截至2000年“普九”验收前夕,四川全省已完成和正在推行“普九”的县的教育负债总额达39亿元。同时,各地省级以下财政逐渐萎缩,地方财政逐渐难以承担教育投入,更加剧了各地的教育负债。第三是拖欠教师工资。据中国教育工会1999年上半年调查,中国有2/3省、自治区、直辖市拖欠教师工资,累计已拖欠100多亿元。即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从1996年至1999年已拖欠教师工资4亿。据课题组调查的情况看,虽然情况要好一些,大部分县都能保证基本工资的及时发放,但不能足额发放却是普遍现象。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办教师人心思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使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辽宁省黑山县中心村2000级小学毕业生中有14人未读完初中。究其原因,大都认为经济上不划算。在家长看来只有孩子学习好将来能考上大学,找到工作赚到钱,孩子的学费才算花的值,否则不如不念。再加上近年来各地大学学费在不断上涨,这对农民打击很大。农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若要供子女4年大学,至少需负担4-6万元,这已经相当于普通城镇家庭5-10年的全部积蓄了!这个费用,是边远贫困家庭所无法想象的,更何况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统计表明,农村辍学孩子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升学无望。更多的是因为看不到上学能带来什么好处,前景无望才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难以巩固的深层原因。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教育负担不公平。城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承担,而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际上主要还是由农民们自己负担的,在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对急需雪中送炭的农村来讲是多么的不公平。”有鉴于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压缩高等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教育投入逐步向义务教育倾斜。同时,应逐步调整义务教育负担的比例,应由县级统筹为主逐步转向省和中央为主。从课题组调查的情况看,要县级财政扛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担,县级财政恐怕难当重任。县级的“财权”远远小于它的“事权”,国家财政总收入中中央占有了51%,县乡两级只能分享约20%,而1999年全国557万在校初中生中,农村学生占2%,1396万小学生中农村学生占80%。中央的转移支付不足以解决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现实问题,很明显,越是落后的地区教育投入越是不足。虽然,中央自1995年就启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义务教育危房改造工程”,但这两项投入只占全国义务教育总支出的1%。中国义务教育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财政部1999年的调研认为,要全面达到“普九”标准,至少还需要对1053个县投入资金总计约354亿元;截至2000年4月,全国共拖欠教师工资68亿元;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附加费将被取消,课题组估计这个需要填补的资金缺口约有200亿元,三项合计资金缺口达68亿元。这显然是“以县为主”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认为,义务教育经费工资部分应由中央统筹。粗略地估计和测算:农村义务教育支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工资。中国农村小学教师有380万人,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保证其每月500元的收入,需要232亿人民币。全国农村还有中学教师223万人,如果保证其每月800元收入,总费用是214亿人民币。两项加起来是446亿人民币,占2002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的3%。用中央财政来支付义务教育中最大的一笔教师费用,完全可行。中国800万农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将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关注800万农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农村教师中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层层拔高使用的多,教师整体水平难以保证。由于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漠。在教育体制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成体系,实行条条管理,各自强化,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已有的教育设施和相对雄厚的师资力量办职教和成教,而是另起炉灶,占用了有限的农村教育资源,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由于农村职教和成教的设施、经费和人员很难一步到位,造成农村职教、成教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在办学形式上,一是乡、村政府包揽办学,缺乏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阻断了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源头之水;二是走升学教育之路,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模式,专业技术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含量太低,造成一方面大量的无一技之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待业,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的尴尬局面。在教育投入方式上,形式上强调政府投入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而事实是政府投入不到位,镇乡领导直接或间接鼓励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乱收费来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得学校校长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要为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又要随时准备为乱收费承担责任。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生存危机,农林中专更是难以为继,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这些学校并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为此,农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培养适应三农多样化需求的人才上,而不是只有考大学一条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目标、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诸方面彻底改革,尤其要积极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不是要把农民禁锢在农村,一切阶层、城乡之间的流动照常展开,只是要在这个前提下,让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各自寻求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是让农村跟在城市后面,自然而缓慢的“城市化”。据1990年统计,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小学生辍学率为7%、初中生辍学率为3%、高中生辍学率为1%;宁夏回族自治区小学生辍学率为3%、初中生辍学率为4%、高中生辍学为4%。2004年全国统计数字显示,小学生辍学率平均为59%,初中辍学率平均为49%;部分西部贫困地区的小学辍学率可能在2%,甚至还要更高,初中辍学率在7%,甚至还更高。2006年1月2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透露,2004年全国小学生辍学率平均为59%,初中生辍学率平均为49%;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辍学率2%,初中生辍学率7%。据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小学生辍学率平均为59%,初中辍学率平均为49%;部分西部贫困地区的小学辍学率高于2%,初中辍学率高于7%。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盲目“撤点并校”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据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韩清林介绍,近四年来,全国小学辍学率大幅度回升,2008年辍学生3万人,辍学率千分之99。2009年,辍学生6万人,辍学率千分之97。2010年辍学生8万人,辍学率达到千分之22。2011年辍学生3万人。为什么在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韩清林表示,影响最大的是小学和教学点的大幅度撤并。2010年辍学率较高的9个省,其教学点保留率都较低。如吉林省2010年辍学率为千分之26,高于全国平均值。从2000年到2010年,全省小学由9435所减少到5837所,教学点由2035个减少到140个。广西、西藏、甘肃、福建、宁夏、辽宁、内蒙古都存在类似问题。更为严重和危险的是,辍学的主体已经由高年级迁移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2007年-2010年,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辍学生分别为08万人、86万人、28万人、81万人,辍学率分别为千分之16,占年辍学生的60-80%。也就是说近几年来的小学辍学生主要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2018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根据通知,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学校对未报到的学生登记造册并逐一核实原因,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发放相关司法文书,敦促其保证辍学学生尽早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农村地区的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为了深入了解庄河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及原因,本次调查对庄河市周边农村的几所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通过调查发现,庄河农村初中生的辍学率较高。部分学校的学生辍学率达到了20%以上,甚至有些学校达到了3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已经非常严峻。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是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家庭无法承担孩子上学的费用,加上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无法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最终导致他们不得不选择辍学。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初中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信心,逐渐产生辍学念头。这部分学生往往因为学习压力、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原因而选择放弃学业。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最终被迫辍学。这些学生往往因为缺乏自制力和父母的监管而陷入游戏的世界,无法自拔。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例如,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类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初中生使用网络的监管,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可以采取限制上网时间、加强家庭教育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教师素质对于解决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家长也应该主动与学校,孩子的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解决庄河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初中生辍学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本文旨在研究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以期为预防和控制辍学行为提供参考。初中生辍学行为是指初中生由于各种原因中断学业,表现为学生本人主动提出退学申请或被学校劝退。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研究初中生辍学行为的类型学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对初中生辍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初中生辍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实证调查和案例研究等。学习困难型: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学生无法跟上课程进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最终选择辍学。家庭原因型:家庭环境较差、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进而选择辍学。心理问题型:学生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最终选择辍学。校园欺凌型: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无法在学校正常生活和学习,最终选择辍学。网络成瘾型: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短视频等,无法自拔,对学业造成严重影响,最终选择辍学。学习困难型: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和支持,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家庭原因型: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环境不良学生的关爱和支持,提供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帮助,同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前自测题及答案
- 大院房屋租赁协议:2024年全年租赁细则
- 2024年全面资源互惠合作协议
- 2024年国际劳务合作标准协议范例版
- 电动闭门器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头发》
- 杵手工具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2024年个人用车融资借款协议模板
- 清洁去渍制剂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教育行业学生心理健康预案
- 双创双服实施方案
- 2023年环磷酰胺原料药项目需求分析报告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人教课标解析新时代教育理念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四章 4.1 第1课时 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关概念
- 3.2 代数式的值(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的护理查房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新北师大单元分析二上第六单元《测量》单元教材解读
- 2023陕西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