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十年(2013-2022)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专题10 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十年(2013-2022)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专题10 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十年(2013-2022)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专题10 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十年(2013-2022)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专题10 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十年(2013-2022)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专题10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2022年真题】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在上海市虹桥街道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截至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2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到2022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获得建议11360余条,其中23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2020年,在某地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时,一所中学的学生提出,鉴于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建议取消草案中某条款对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的内容,2021年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纳了该校学生的建议,同学们表示:“自己的意见不但能得到学校重视,还能得到国家重视,深感自豪、备受鼓舞。”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的意义。【答案】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有利于实现良法善治,更好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③有利于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维护公民知情权、参与权,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同程度采纳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的建议,体现了充分尊重反映民意,贯彻了民主集中制,体现了协商民主。④有利于形成全民守法风尚,更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公民的意见受到国家重视,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增强对国家法律的理解、支持,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推动法律的实施。⑤有利于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解析】背景素材:基层立法联系点考点考查: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主体是公民。需要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的意义,属于意义、作用类主观题。回答这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具体内容及其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二步:读材料。通过标点符号,特色句式或段落等,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2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可联系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良法善治,更好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信息②:习近平在上海市虹桥街道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联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起到保驾护航作用。有效信息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获得建议11360余条,其中23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可联系有利于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维护公民知情权、参与权,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体现了协商民主。有效信息④:同学们表示:“自己的意见不但能得到学校重视,还能得到国家重视,深感自豪、备受鼓舞。”→可联系有利于形成全民守法风尚,更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有效信息⑤:国家广泛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公民广泛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可联系有利于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良法善治,更好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材料分析。得分点②:有利于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起到保驾护航作用+材料分析。得分点③:有利于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维护公民知情权、参与权,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体现了协商民主+材料分析。得分点④:有助于形成全民守法风尚,更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材料分析。得分点⑤:有利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点睛】意义、作用类主观题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定点:研读设问的具体限制的指向,确定应该研究和利用的材料内容,确定可用的知识范围。透联:分别分层次和从总体上研究所定材料内容,概括、采集材料的有效信息点。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联想、对比等思维方法,逐一找出所采集到的各材料信息点所联系、对应的符合设问限制的有效知识点,实现材料信息与有效知识点之间的正确联结。作答:将透联的过程和结果书面化,形成答案。2.(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强调:“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过去两年,我国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答案】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我国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世界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顺应了时代主题,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③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④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解析】背景材料:对外开放考查知识: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学科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要求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让世界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顺应了时代主题,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效信息②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有效信息③我国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能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世界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得分点②当今时代主题+我国外交的宗旨+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顺应了时代主题,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得分点③国际竞争的实质+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得分点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3.(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世纪疫情背景下,特别是在少数国家以各种理由进行抵制、抹黑的情况下,中国举办冬奥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但同时,它也为我国政府面向外国公众,说明本国国情和政策,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世瞩目。四场开闭幕式精彩纷呈,“雪花”传递着“一起向未来”的“团结”智慧,“致敬人民”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则寓意冬奥会将成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打破隔阂的桥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赛事全程4K制作播出,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举办冬奥会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性。【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通过成功举办冬奥会,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为我国政府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这有助于维护我们国家的国家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冬奥会、冬残奥会四场开闭幕式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冰雪五环”破冰而出寓意冬奥会将成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打破隔阂的桥梁。这些都将有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冬奥会的开展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④北京冬奥会借助“雪花”,传递着中国“一起向未来”的“团结”智慧,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北京冬奥会考点考查:“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可转换为中国为什么要举办冬奥会开展公共外交,设问主体为中国,需要调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从原因或意义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四场开闭幕式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可联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关键词②:四场开闭幕式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冰雪五环”破冰而出寓意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可以打破隔阂→可联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关键词③:在少数国家抵制、抹黑中国的情况下,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它成功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可联系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关键词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可联系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4.(2022·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自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的专栏提出意见建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与人民日报客户端一起,授权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各地网友踊跃参与,栏目上线12小时,就收到有效留言近万件。根据安排,对收集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将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研究,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是中国民主的生动实践。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加以说明。【答案】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一次重大的创新举措,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密切党群关系的道路上又更进一步。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开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③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各种渠道提出意见建议,这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④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将中国民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党的二十大开展网络征求意见。考点考查: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是中国民主的生动实践。回答体现类主观题,一般需要明确材料所给措施,然后对点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自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时俱进。有效信息②: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走好群众路线。有效信息③: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专栏提出意见建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得分点②: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走好群众路线。得分点③:全过程人民民主。得分点④:综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2021·全国高考真题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为反制有关外国实体危害中国国家利益,2020年9月,中国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为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影响,2021年1月,中国商务部公布《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答案】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健全涉外法律制度,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反对以强凌弱,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经贸秩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解析】本题以中国加快涉外领域立法为话题设置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明确设问指向。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其次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知识,逐层展开。从必要性上来说,材料中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可联系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可联系健全涉外法律制度,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企业和公民产生负面影响,可联系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反对以强凌弱,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经贸秩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2.(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改了专利法等法律,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修改计划。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不断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近年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案】①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提供坚强的政治支持。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修改了专利法等法律,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修改计划,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建议,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集中民智,提供强大智力支持。③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不断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相关政策落地、落实提供坚实的基础。【解析】本题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为背景话题,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审设问,题目类型措施类,知识限定政治生活,问题指向说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材料中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说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材料中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改了专利法等法律,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修改计划,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材料中强调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不断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说明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3.(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立法为民理念,更加注重立法质量,一大批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利益的法律相继出台。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的制定,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等,坚决维护国家、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民法典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守护人民福祉;高空抛物坠物、冒名顶替上大学等入刑,有力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等,助力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2021年立法项目更多于往年,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正在进行修订,法律援助法、社会救助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也在制定之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永远在路上。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新时代立法是如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答案】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人民大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提高立法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③良法的形成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法律更具针对性。【解析】本题以新时代立法为话题设置问题情境,考查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新时代立法是如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依法治国等知识,属于措施类题型,需要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材料“党和国家坚持立法为民理念,更加注重立法质量”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提高立法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材料中国家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民法典等立法可以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材料“一大批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利益的法律相继出台”说明立法不能离开公民的参与,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法律更具针对性。4.(2021·全国高考真题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就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护、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基础上相继推出上述举措的意义【答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法律保障;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析】本题以脱贫攻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基础上相继推出上述举措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结合试题材料与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材料信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专门法律,提炼答案要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②材料信息: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炼答案要点: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③材料信息:通过法律就城乡融合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提炼答案要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④材料信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就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护、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提炼答案要点: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法律保障;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2021·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经,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的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时间主题对象主要内容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体党员为民务实清廉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1年2月至今主题教育全体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的意义。【答案】①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决定的。②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有利于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利于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巩固党的执政之基。③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始终保持党先进性。④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涵养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而奋斗。⑤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党史观,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解析】本题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的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为话题,考查政党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答题类型属于意义类答题。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政治理论,逐层展开。信息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的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可联系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决定的。信息②:群众路线,务实清廉→可联系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有利于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利于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信息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可联系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始终保持党先进性。信息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可联系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涵养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而奋斗。信息⑤:党史学习教育→可联系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党史观,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1.(2020·新课标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四会管村”模式。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旧村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5个村民小组组长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汇集村民意见建议300多条,初步估算总投资上亿元。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第一套方案经费投入较多,涉及村头大树和祠堂的保留利用;第二套方案现代时尚,且相对省钱。两套方案并报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第一套方案获得通过。在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答案】机制: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党支部领导统筹,村民议事会协商方案,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意义: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有效汇集村民的意见建议,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解析】本题以村民自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某地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的实践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四会管村”实现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及其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工作机制:考生阅读材料,确定“四会”分别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由这四个会在材料中的作为联想相关知识,分析作答:①村党支部委员会角度:材料信息:村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村民自治有关规定,讨论决定旧村改造事项并提出要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党的领导。②村民议事会角度:材料信息:村民议事会经过反复商议,形成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一方面坚持民主管理,同时又依法办事。③村民代表大会角度:材料信息: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两套改造安置方案。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④村民委员会角度:材料信息:村民委员会精心组织实施,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第二步,分析“意义”:考生结合材料分析,从“四会”的作为看,可以从党的领导、民主自治等方面阐释;从“不到两个半月,378户、10万平方米的旧房全部顺利拆迁完毕。”等信息说明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得以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得以提升。2.(2020·新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5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审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备受国内外关注。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小组讨论民法典草案,委员们认为,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贴近百姓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反映新时代需求,是维护公民各项权利的一部百科全书。经过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民法典草案最终修改100余处,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5月28日,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审议通过民法典,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民法典草案讨论中,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反映社情民意,建言资政,彰显协商民主独特优势。【解析】本题依据民法典的通过这一政治生活的大事,考查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体现类的主观题,设问常规,重点考查学生关于两会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首先,要明确两会是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结合两会在民法典通过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全国政协委员认真讨论,这说明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人大代表参与审议和讨论,认真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全国人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行使立法权通过民法典,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彰显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3.(2020·新课标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毫不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并发表《携手抗议共克时艰》讲话,倡议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答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在重大传染性疾病面前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全球疫情防控,事关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才能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解析】本题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抗疫举措、成果及对世界抗疫的贡献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根据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考生可运用时代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时代背景角度:阐述时代背景(本题关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可知:在重大传染性疾病面前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协力抗疫、共克时艰,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②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角度:由材料信息可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全球疫情防控,事关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关人类前途命运。③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角度: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对世界抗疫具有积极作为,这启示我们: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才能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4.(2020·山东卷)治理高空抛物坠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社区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答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拒绝高空抛物坠物;积极参与民法典学习宣传,增强法治意识;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勇于监督,对违法行为、社区治理、执法工作进行监督。【解析】本题以治理高空抛物坠物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政治生活,设问要求是“说明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社区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根据“高空抛物坠物危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公众强烈呼吁各方彻底整治高空抛物坠物”,可知,作为公民应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拒绝高空抛物坠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对公民个人高空抛物的有关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可得作为公民应积极参与民法典学习宣传,增强法治意识。根据某智库针对社区治理进行的一次网上“微调研”显示情况,可知社区居民应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根据“物业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展”,可知作为社区居民应勇于监督,对违法行为、社区治理、执法工作进行监督。5.(2020·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我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紧急立法,在国家法律和法规框架下授权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防疫管理等方面,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的感悟。(2)从“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说明我国短时间内取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领导,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保证了抗击疫情过程中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解析】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为背景,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共设两个小问进行考查。(1)本题设问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的感悟。设问属于感悟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属于宏观考查。考生解答此题时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整合答案。依据材料“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依据材料“我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可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权。(2)本题设问要求考生从“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说明我国短时间内取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根本政治制度”即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生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说明。依据材料“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紧急立法,在国家法律和法规框架下授权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防疫管理等方面,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可知: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地方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大统一管理地方事务,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抗击疫情过程中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6.(2020·浙江卷)制定一部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供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纂过程中,不少立法的关键问题和重大争议,都是党中央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解决的。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民法典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民法典的出台过程自始至终体现了党的领导:编纂民法典是由党中央决定的;编纂工作的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是由习总书记提出的;立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重大争议是由党中央解决的。【解析】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责任感。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民法典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属于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然后把握材料做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提供指导和遵循”“立法关键问题和重大争议,都是党中央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解决”,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由34个界别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2018年,全国政协召开了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次网络讨论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背景,以人民政协的构成及2018年人民政协的会议材料设置试题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人民政协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描述事物、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设问指向中的“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考生提示,回答本题要用到人民政协的知识,考生可回忆人民政协的知识: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的主题、协商民主的渠道的内容、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梳理,简单结合材料,可以形成答案要点。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三是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四是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五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是贯彻落实上述六项基本原则的结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答案】原则理由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②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坚强政治保证。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①政府负有经济、社会等方面建设的重要职能。②只有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先富帮后富,才能汇聚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磅礴之力。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①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工作机制。②只有提高扶贫成效,才能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①生态保护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②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②只有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②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才能提高扶贫效率,使扶贫脱贫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解析】本题以脱贫攻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党的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的作用、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政府的职能、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是“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这些原则的理由”。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在分析“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党的领导”、“组织基础”,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本质;党的使命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政府”、“社会合力”,结合材料从政府的经济、社会等职能;聚集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先富帮后富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成效”,结合材料从精准扶贫是脱贫目标的工作机制;提高扶贫成效对增强人民的获得感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结合材料从政府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保护生态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可把握关键词“群众主体”、“内生动力”,结合材料从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这一原则时,可结合材料从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对扶贫工作的意义的角度回答。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材料一党的十九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经征求中央财办、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72个中央有关单位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等方面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201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一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答案】(1)坚持党对外商投资法立法工作的领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立法计划、审议通过法律草案,是人民当家作主在立法程序中的体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保证了立法质量;立法先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法律依据。【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整合不同政治生活主体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表现,如政府依法行政、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等。阅读材料分析可得,在我国外商投资法制定的过程中,坚持了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了立法权;政府做到了依法行政,决策程序符合法律规范,体现了科学、民主的立法精神。此外,还可从国家治理有法可依的角度作答。4.(2019·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以来,我国政法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上海金融法院等相继挂牌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法院组织体系和相关审判工作机制。公安部打造全面覆盖、闭环管理的执法全流程记录链条,将全流程记录延伸至执法办案各环节。政法部门不断提供更优质、高效、贴心的法律服务,全国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法领域上述改革措施的意义。【答案】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②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滥用。③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④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解析】本题以我国政法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材料,从《政治生活》模块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意在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法领域上述改革措施的意义。本题考查《政治生活》模块的依法治国相关知识,从设问指向看属于意义类主观题,意义主观题要先思考题干的措施对那些方面(主体)有意义,政法领域改革对依法治国、法律的完善、政府依法行政、公民的合法权益都有积极意义。考生要具体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可知,“我国政法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动”,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法院组织体系和相关审判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公安部将全流程记录延伸至执法办案各环节”,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滥用,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政法部门不断提供更优质,高效,贴心的法律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这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5.(2019·北京卷)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材料一制定规划,谋定而动。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形式不断涌现,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格局正进一步形成。集中力量,办成大事。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重大项目,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到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答案】(1)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解析】(1)分析设问,本题理论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点无具体限定;从关键词“如何发挥”可判断题型为措施类;指向词“发挥政治优势”,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二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协商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分析材料,“制定规划,谋定而动”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坚持政治领导、依法执政,为国家发展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说明人民群众在代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民主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大事”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而奋斗。6.(2019·江苏卷)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外资企业对自己的权利能否受到保护心存疑虑。几十年过去,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发明专利累计超过177万件,年均增长11.24%。2001年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仅19亿美元,2017年已达286亿美元。2018年,我国全年境内外专利申请432.3万件,比上年增长16.9%。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抄袭、盗版、制假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扩大开放的四大举措之一,我国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这些充分展示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2)有人说:“保护知识产权,既要完善立法,又要严格执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其中的道理。【答案】(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保护知识产权需要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体系。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解析】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保护知识产权,既要完善立法,又要严格执行”蕴含的道理。根据设问指向可以发现本题需要从立法和执法两个环节来分析作答,主要涉及三种国家机关,立法方面:立法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上要做什么?执法方面:司法机关和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上要做什么?考生把这两个问题解答清楚,本题也就能很好的解答了。1.(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但由于违规开发矿产资源、偷排污染物屡禁不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7年2月至3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中央督查组就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根据党纪国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予以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通报强调,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抓紧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2018年3月,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答案】追责问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立责任清单,落实责任制,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强调权责一致,明确主体责任,依法问责,有利于提高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公信力和政府威信。【解析】本题以生态责任问责为切入点,考查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央督察组就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表现,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予以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意在政府要还人民碧水蓝天,积极履行职能建设美丽家园;宪法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2.(2018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38)(节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深化改革,步伐更快,措施更实。“最多跑一次”“网上一次办理”,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数据用得活、服务更暖心”,大数据帮助政府实现精准治理。“农村大病保险”“健康扶贫工程”持续发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持续推进。破解企业办证难题,避免“公章旅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破除企业投资障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建立政府与新业态之间的良性互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跨境电商、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着手建设全国统一的执法信息平台,有效遏制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省、市、县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政府法律顾问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3)结合材料,说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12分)【答案】(3)①政府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履行经济、社会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让群众办事更方便;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进其公共服务均等化;③完善政府监督体系,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遏制不作为、乱作为问题;④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探索政府与新业态之间的良性互动,维护公正公平秩序;⑤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利用大数据帮助政府实现依法治理,完善治理体系。【解析】第(3)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政府的相关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分别从政府职能;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工作原则;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阳光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3.(2018年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2017年11月,党中央发出征求对宪法修改部分内容意见的通知,首轮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修改意见;12月,党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同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2018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同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答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修改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广聚民智,形成修宪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宪法修正案由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解析】本题以宪法修改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方面作出的努力,以此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因此,需要考生细分几个主体展开分析。例如,要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等主体角度,分析两者在修改宪法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体现了,宪法修改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党中央发出征求对宪法修改部分内容意见的通知……”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体现了修改宪法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4.(2018年全国Ⅱ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答案】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此题以党的十九大为背景材料,考查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其次要明确分析的对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结合材料信息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5.(2018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建立覆盖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经中国共产党提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开启了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新篇章。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答案】(10分)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是统一的。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③有利于反腐工作的全覆盖,提高反腐成效;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