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第二讲五种伦理理论_第1页
行政伦理学第二讲五种伦理理论_第2页
行政伦理学第二讲五种伦理理论_第3页
行政伦理学第二讲五种伦理理论_第4页
行政伦理学第二讲五种伦理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五种伦理五种伦理理论一、德性论伦理学二、功利主义伦理学三、义务论伦理学四、正义论伦理学五、关心伦理学一、德性论〔virtueethics〕以个人内在德性完成或完善为根本价值〔善与恶、正当与不当〕尺度或评价标准的道德观念体系。广义的德性论是在传统社会占据支配地位的、最有影响力的伦理学理论。中国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的主导伦理体系是人类文明史上两个最为成熟的美德伦理谱系。德性论的代表人物1、中国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2、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近现代:斯宾诺莎、休谟、麦金太尔。〔一〕、中国伦理传统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根本上都属于德性论伦理学的范围;三个大阶段:〔1〕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至清代时期〔3〕清末到“五四〞前时期

中国文化特质如果用一个字描述中国文化?和如果用两个字描述中国文化?

中和如果用三个字描述中国文化?

致中和〔1〕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孔子〔约公元前551一前479〕儒家伦理 〔1〕孔子〔约公元前551一前479〕“仁〞和“礼〞为核心的人道理论,也是最高的道德准那么和道德境界。“仁〞有二重含义:一是爱人,“仁者爱人〞;二是忠恕,“仁,忠恕而已矣〞。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和做人的根本原那么,礼是人行为的根本原那么,仁是内心的德性,礼是外在的标准。〔2〕孟子性善论:四种善端人生来就具有善心:“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扩充“善端〞,开展为四种道德。老子和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为代表。1〕老子的人生哲学主张: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无为而无不为。

2〕庄子认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是十分虚伪的,仁义道德都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应抛弃仁义。在道德修养上,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都是为物所累,而要实现自由,必须超脱一切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消融一切矛盾和差异,通过“心斋〞、“坐忘〞以求精神上的超脱。老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老子的观念1.常、道、反;思想之根基2.无为,无不为:思想之中心3.守柔,不争,小国寡民;思想之应用庄子思想具有九个方面的现代价值: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张扬个性,和谐精神,不为物役,生态智慧,返朴归真,宽容精神,批判精神。3、墨家伦理以墨子〔约公元前468一前376〕为代表,提倡“兼爱〞的伦理原那么。在道德评价上,墨子提出“志功〞统一的主张。在义利关系上,墨家主张把义利统一起来,墨家认为义就是利,“重利〞就是“贵义〞。

法家伦理主要代表是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法家伦理思想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起根本性的作用,甚至认为可以代替道德。〔二〕秦汉至清代时期的伦理思想1、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全面确立和逐渐稳固的时期,形成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主要代表有西汉的董仲舒和东汉的王充。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乱分裂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以儒家为主,儒、道、佛三者逐步融合的局面。核心哲学问题是名教自然之辩。

3、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两个统一的王朝,外表上是儒、道、佛三教并用,实际上最注重儒家,以韩愈为代表。4、宋至明中叶: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稳定社会秩序,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根源,把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开展到最高阶段。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以朱熹和王守仁最为突出。5、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以王夫之、颜元和清代中期的戴震等一批思想家为代表的具有一定启蒙意义的伦理思想。〔三〕清末到“五四〞前时期的

伦理思想3、开展成熟时期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取代了改进派,使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得到进一步开展,并趋于成熟。革命派先后提出“道德革命〞、“三纲革命〞的口号,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乃是“根于心理〞的真道德,论述了“自利利人〞的“合理利己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资产阶级革命人物,其中以章太炎、孙中山最有代表性。〔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

主要特点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与政治的融合。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5、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西方德性论伦理思想西方的德性论伦理思想也有悠久的历史:〔一〕古代希腊伦理思想;〔二〕中世纪伦理思想;〔三〕近现代伦理思想;〔一〕古代希腊

苏格拉底

(Socrates,469-399B.C.)辩证法对话—dialectics“精神接生婆〞“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柏拉图

〔Plato,c.427-347B.C.〕

1、希腊传统的四美德智慧,这是最高的德目,也是贯穿整个伦理思想的一个德目。人全赖智慧才成为善的和幸福的,因此,智慧对于人来说是最为珍贵的。柏拉图认为智慧是少数人,特别是统治者的美德。勇敢勇敢并非体力过人,作战奋勇向前。勇敢不仅是对敌作战取得胜利,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坚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我们应该不仅把那对敌人取得胜利的人看作是勇敢的人,而且也把那对自己欲望取得胜利的人看作是勇敢的人。〞柏拉图认为这是武士的美德。节制节制是个重要的德目。节制,在柏拉图看来,对社会来讲,是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对个人来讲,是欲望服从理性,理性控制欲望的状态。德谟克利特:节制为快乐效劳,因为对感官享乐的节制,不仅能保持健康,而且使享乐得以持久。节制使人满足于力所能及的事物,不再为达不到的妄想所折磨,所以,“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公正:两层含义第一、公正是服从城邦的利益。“正义要人尽自己的义务,反之,不义那么要人不尽自己的义务而背弃自己的义务。〞民主制城邦是个人幸福的根本保证。第二、公正是符合自然必然性而生活,使得灵魂安宁。柏拉图的善本体善有多种,但是,最重要的是善的本体。也就是“善的范型〞。善本体不仅是道德和道德观念的来源,也是万物的根源,善即真,真即善。亚理士多德

〔Aristotle,c.384-322B.C.〕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亚里士多德〔B.C.384-348〕,柏拉图的弟子。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尼各马可伦理学?。人的本性在于理性。人追求目的,即至善。至善就是幸福。对于人,符合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即最幸福的。道德德性:中道道德德性的原那么,就是中道,就是人的情感和行为的过度与不及之间的恰当之处。适度是善。勇敢是恐惧和鲁莽的中道;节制是放纵和麻木的中道;慷慨是粗俗和卑劣的中道;荣誉是野心和无野心的中道;自豪是虚荣和卑贱的中道;信实是虚夸和讥讽的中道……。快乐论与禁欲主义奥古斯丁〔354-430〕早期思想家:既是基督徒,又是新柏拉图主义者。奥古斯丁认为,真、善、正确必定有一个超自然的起源,附属于变化、时间、空间或物质的任何德性都不能成为真理的根底。上帝超然于一切尘世条件之外,人的完善只有同上帝一起才有可能。人类不具有改正迁善的能力。人不能依靠自由意志拯救自己,人不可能到达道德自足。只有凭借上帝的恩典,人才能得救。摩西十诫:除了耶和华以外不可以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包括事奉这些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字;工作劳碌六天,第七天要安息;要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妻子、牛驴及其私有财产。〔三〕近代

马基雅维里:政治无道德马基雅维里〔NiccoloMachiavelli,1469-1527〕,佛罗伦撒政治思想家,历史家。?君主论?、?佛罗伦撒史?。马基雅维里主义:“目的说明手段正当〞。马基雅维里:政治无道德〔NiccoloMachiavelli,1469-1527〕,佛罗伦撒政治思想家,历史家。?君主论?、?佛罗伦撒史?。马基雅维里主义:“目的说明手段正当〞。马基雅维里理论背景行为正当的根据政治策略:马基雅维里主义霍布斯的利己主义霍布斯的利己主义霍布斯的利己主义霍布斯的利己主义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约翰·洛克〔1632-1740〕,英国著名哲学家。重要著作:?人类理解论?〔1690〕,?论宽容的信札?〔1689〕,?论教育?〔1693〕,?政府论?〔1690-92〕。洛克接受了霍布斯的假设干假设:善必定是引起快乐的东西,而恶必定是引起痛苦的东西,但不同意霍布斯把道德是的善简单地等同于自私自利的实用主义。洛克道德原那么不是自明的,没有天赋的道德、良心,伦理学象其他知识〔例如数学〕一样,可以解证。存在着一种植根于自然之中的人类理性很容易接受的神圣的法。人根据理性生活,这种理性告诉人们不要伤害彼此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洛克人的本性都有追求幸福的趋向。道德上的善恶取决于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怎样才能实现人追求最大幸福的本性呢?靠法律,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的财产和人身平安,法律上许可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善的。反之,那么是恶的。因此,人类形成社会的最初动机“是保护财产〞。为了获得社会的好处,人必须放弃自己的某些个人自由,授权社会组织去行使。从而达成了一种社会契约,人使自己的行为服从多数人的意志。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道德的发端乃为了使野心家极容易而又极平安地从大家那里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统治他们的大多数人。〞“道德是谀谄和自豪感相配合所生出来的有政治作用的孩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集?上卷,第752页,第754页〕“私恶即公利〞。利己心虽然必要而有益,但是一种恶,因为它与人的卑劣的冲动心联系起来了。从效果看,利己心使人快乐和幸福,促进社会开展。利己就如同单个蜜蜂只顾自己,但合拢起来那么“成了极乐世界〞。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休谟:道德情感论大卫·休谟〔1711-1776〕,英国哲学家。著作:?人性论?〔1739-1740〕,?道德原理研究?〔1751〕。?人性论?是研究人性的知识的科学,是一切科学唯一稳固的根底。理性没有主动性,不能引起或产生行为。什么导致或产生行为?休谟:道德情感论道德规那么能够刺激情感,产生或阻止行为,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因此道德只能来自印象或情绪。理性判断的依据是:“是〞或者“不是〞;道德判断的依据是:“应该〞或者“不应该〞。道德是被人感觉的,而不是被判断〔推理〕出来的。休谟:道德情感论道德情感与我们所期待的行动是导致快乐还是痛苦相一致。所以,美德就是“可以给旁观者带来令人愉快的赞成情感的精神活动或品质,恶行那么相反。〞同情感使利己与利他一致起来。既然自私与人性不可别离,为什么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也能给自己快乐。并认为是符合道德的呢?是因为“同情〞这一“人性中一个很强有力的原那么。〞二、功利主义杰里米·边沁〔1748-1832〕,著作:?道德与立法的原理?〔1789〕,?义务学?。〔二〕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杰里米·边沁〔1748-1832〕,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思想渊源:昆布兰(?自然的规律?〔1672〕)提出的“全体人的共同利益〞;沙甫茨伯利和赫起逊:德行=善的量×享受的人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高道德原那么;休谟和斯密:视他人苦乐为自己苦乐。功利主义的根本原那么边沁:?道德与立法的原理?〔1789〕,?义务学?。苦和乐是人类至上的主人。“功利原那么指的就是: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换句话说,就是看该行为增进或者违反当事者的幸福为准。〞〔?从文艺复兴道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第582页〕功利主义边沁:根据苦乐的效用,可以衡量行为的善恶。苦乐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十五种纯粹的苦与乐:穷乏的痛苦、感官的痛苦、怕神的痛苦、畏惧的痛苦;感官的快乐、发财的快乐、权利的快乐、知识的快乐、名誉的快乐等。苦乐的计算的七种方法:强弱度、持续性、确实程度、远近、发动力、纯粹性和范围。总原那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密尔:?功利主义?〔1863〕,?论自由?〔1859〕,?密尔自传?〔1873〕。功利主义的定义:“成认功利或最大幸福原那么是道德的根底,主张行为的正确与其增进幸福的倾向成比例,行为的错误那么与其产生不幸福的倾向成比例。幸福就是指趋乐避苦。〞〔?功利主义?,第8页〕快乐的等级感官的快乐是低等的,精神的快乐是高等的。人性的向善,表现在愿意选择高级而放弃低级的快乐。“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密尔的功利主义人性的社会感情规约个人的行为,促使个人与他人合作,与社会合作。幸福不是单指个人的幸福,而是以全体人的幸福为标准。评价行为的标准,不是它的动机如何,而是行为的效果。动机只影响行为者的品格,而不影响行为本身。密尔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符合了近代商业、经济开展的要求,成为影响力极为深远的重要伦理思想。与经济和商业相同的人性假设:人们不可防止地要追求自己的快乐,每个人对快乐的追求或多或少都是对其他人追求快乐的补充。与经济和商业相同的行为评价标准:计算预期行为的效果量。道德的预设:人们按其最强有力的欲望而行动,道德必须适应这一事实。

康德

ImmanuelKant

4/22/1724-2/12/1804康德: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义务论伊曼奴尔·康德〔1724-1840〕,德国哲学家。伦理学著作:?伦理学讲演录?〔1775-1782〕,?道德形而上学探本?〔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道德形而上学?〔1797〕。心存敬畏我们敬畏什么?1、“头上的星空〞2、“内心的道德法那么〞“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那么〞。〔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第164页。〕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康德问题我能知道什么??纯粹理性批判?,求真。人类理性表现为理论理性,为自然立法。我应当做什么??实践理性批判?,求善。人类理性表现为实践理性,人为自己立法。〔道德自律〕?判断力批判?,求美。人类理性表现为批判力,自然向人生成。康德的意志自由人们的道德行为法那么,不应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而应当从人的意志本身去寻找。人的行为是由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的。因此,从人的理性中所产生的准那么是普遍的,必然的,绝对的。因而,普遍的道德律就是绝对命令。康德的三条绝对命令〔1〕第一、“按照你愿意让它成为普遍律令的那个准那么去行动。〞〔?实践理性批判?第30页;?道德形而上学探本?第16页。〕一个人每做一件事的时候,要使促使你做这件事的意志,成为一条人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准那么。 例如:如果我想偷面包,那么,我愿意让“想偷就偷〞的规那么成为普遍的吗?如果不,偷盗对我和所有人都是不道德的。再如:撒谎、自杀、等等。康德的三条绝对命令〔2〕康德的三条绝对命令〔3〕第三、“意志的第三个实践原那么就是:‘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定普遍律的意志’。〞这就是“意志自律〞。普遍的道德律令是由人的意志〔理性〕自身所公布订立的,所以才具有人人遵守的普遍性,也因为意志自律,人才真正成为目的。意志自律使人伟大、自由和有尊严。康德的动机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康德不是注重效果,而是看重动机。因为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行为的结果。人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意志。如果人能够出于义务感而行动,并按照绝对命令,普遍化的行为准那么去行动,而不是受情感的驱使,或外在条件的影响,那么,他们的行为那么肯定是道德的。对康德伦理的质疑:为义务而义务。形式主义的论证。封闭的道德体系。

四、正义论伦理

罗尔斯:社会正义论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200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正义论?〔1971〕,?政治自由主义?〔1996〕。罗尔斯是当代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正义论思想,引发了人们大量的研究。根据罗尔斯的说法,他一直致力于阐述意志以契约权利理论为根底的社会正义理论,以取代他认为在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罗尔斯产业〞?正义论?〔1971〕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把哲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人类思想史上诸多理论巨匠的学说融会到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之中,形成了所谓“罗尔斯产业〞。什么是正义〔公平〕?怎样做才是正义? “切蛋糕〞结果公平就是正义吗?结果公平与时机平等冲突吗?公正罗尔斯认为,一个社会可以具有许多美德及优点,而公正那么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美德。一个缺乏公正的社会,无论它效率多高,都比不上一个效率较差但较公正的社会。公正可以使社会道德化。而罗尔斯的所探讨的公正问题主要是分配的公正,即是甚么人应该得到甚么,怎样分配资源到不同的人身上才算是公正。正义原那么〔1〕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在与所有人同样的自由体系兼容的情况下,拥有最广泛的平等的根本自由体系。〔最大均等自由原那么〕〔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必须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a〕对社会中最弱势的人最为有利〔差异原那么〕; 〔b〕在公平的平等时机的条件下,职位与工作向所有人开放〔公平时机平等原那么〕。优先次序这两条原那么具有一种优先次序,在第一原那么未被满足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去到第二原那么。对罗尔斯来说,第一原那么绝对优先于第二原那么,个人根本自由不可以因为社会及经济的整体较大利益而遭到限制及剥夺。反对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不能够认真地看待每个个人的差异,为了最大化大部份人的利益,功利主义者视社会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由众多个人所组成的。功利主义合并了人们的不同的欲望,成为一个单一的欲望系统,从而将这个欲望系统最大化。除非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利益,否那么无必要令每个人都分配到他需要要的东西,无必要令每个人都得到满足。但是这就不能够尊重到人们的多元性与独特性。功利主义牺牲一小部份人来令大部份人得到快乐,这种功利主义的手段不能够尊重到每个个人的目标。反对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者有时或者会保卫个人的权利,但是他们要计算权利,符合大部份人的利益才可行的。但是这种计算,对于功利主义只是暂时的、靠不住的。最终都会诉诸于道德的问题,个人的权利永远不能够有保障的。反对极端自由主义者1〕来自市场经济的东西都是公正的。 同样又是错误地成认运气的随机性。只要分得的东西是来源自有效的市场经济,他们就会定义为公平公正;2〕反对任何的再分配。 因为无论得到甚么,人都是受权得到的,只要他们不是欺骗来的,不是偷来的,或者不是阻碍别人的利益而得到的,那就行了。平等尊严尊重所有人的平等尊严。对确立一个公平社会的标准而言,公众需要一个可以共同接受的正当理由。 许多社会问题,例如退休津贴和其他福利的安置、公共行业中市场机制的运用、由欧洲共同体带来的主权与民主的概念转变、以及宽容的依据与限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必须以此方式来处理解决。

〔五〕关心伦理背景:女权运动〔Feminism〕研究对象、思想方法、价值观念、政治观点、伦理态度都独树一帜。“女权主义〞一词,出现于19世纪末。然而女权运动那么在17世纪就已经发端。M·沃斯通克拉夫特:1792年,沃氏?女权辩护?〔VindicationoftheRightsofWoman〕成为女权运动的先声。哲学:有女性吗?

铆工罗西〔美国〕

杰拉尔丁·多伊尔密尔·易卜生·波伏娃1869年,J·密尔?妇女的屈从地位?〔TheSubjectionofWomen〕,那么被认为更具有开创意义。易卜生的戏剧?娜拉?,也是女权主义最好的作品之一。1949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德·波伏娃?第二性?,被认为是当代女权主义的杰作。卡罗尔‧吉利根(CarolGilligan)当代精神分析家、哈佛大学教授吉利根在1982年发表了?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开展?。1999年2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InaDifferentVoice〕当她整理自己的记录女孩子和妇女的声音时感到非常吃惊,发现在庞大的、“人类的〞心理学天空之下,听不到女性的话语。因为女性或是被置于边缘地位,或是被一种偏见来解释,或是被从研究男性中得出的标准来覆盖。?不同的声音?男女性的视角比照女性伦理视角Personal〔个体性〕Partial〔偏袒的〕Private〔私人的〕Natural〔自然的〕Feeling〔情感的〕Compassionate〔同情的〕Concrete〔具体的〕Responsibility〔责任〕Relationship〔关系〕Solidarity〔团结〕男性伦理视角Impersonal〔非个体性〕Impartial〔公平的〕Public〔公共的〕Contractual〔契约的〕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