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突破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突破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突破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突破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突破卷-政治制度(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0政治制度

专题突破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的内外服制规定,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周天

子控制王畿地区,其他地区分封给贵族建立诸侯国。两者对国家治理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制约君主权力的作用B.都重视权力与血缘相结合

C.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都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体现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推行贵族等级

分封制,周天子控制王畿地区,其他地区分封给贵族建立诸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内外服制

和分封制都是国家治理的形式,都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这两种制度对于君主

权力的约束,排除A项;分封制重视权力与血缘相结合,不是两者共性,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中央

对地方控制出现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秦朝才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南宋禁止官员与富民往来。绍熙年间(1190—1194年),明州(今浙江宁波)富民厉雄欺凌乡民被查。

主管明州地区的官员史弥正为其求情于守臣高夔,被高夔弹劾于朝,光宗下诏罢免史弥正的职务。这一现

象反映岀南宋

A.地方势力尾大不掉B.朝廷极力维护地方稳定

C.官僚阶层腐败横行D.豪强地主威胁中央统治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宋禁止官员与富民往来并严惩富民欺凌乡民事件,其目的在于缓

和社会矛盾,维护地方稳定,B项正确;宋朝通过削弱地方行政、财政以及军事等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

集权,“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一现象反映岀南宋朝延极力维护地方稳定,且仅从

富民厉雄欺凌乡民这一现象,不能反映“官僚阶层腐败横行”,排除C项;这一现象反映出南宋朝延极力维

护地方稳定,而非豪强地主威胁中央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3.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建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在行省体制下,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

领直隶于行省,结果“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

之,比于内地“。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

A.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家思想B.是推广扩大游牧经济的措施

C.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D.实践了民族平等的政治观念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对待边疆地区和内地•样,

收同样的赋税,征同样的徭役,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C项正确;行省制

度的实行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不是推行儒家思想,排除A项;边疆地区“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有利

于扩大农耕经济,不会是为了扩大游牧经济,排除B项;结合所学,元朝采取了民族歧视政策,D项不符

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4.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

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

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掌握权力中枢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宋初皇权膨胀有出于巩固新生政权,创建新制度的需要的因素在里面,宋初

确立r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

力量,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故到“宋真宗时皇权受到士大夫集团的约束”,c项正确;汉武帝

时,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排除A项;隋唐至宋代官员选拔方式都是科举制,宋代选官制度未发

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不能体现皇帝权力的哀落,排除D项。故选

C项。

5.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

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

的作用是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宦官权力

【答案】B

第2页共12页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并结合所学,与皇帝共议国事的应该是宰相,但材料中奏章送至尚书署,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可得出这一做法的作用是制衡丞相势力,削弱相权,强化君主专制,B项正确;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

强中央集权,材料做法主要是削弱相权,排除A项;材料做法主要是削弱相权,不是提高儒学地位,排除

C项;材料不涉及任用外戚权臣,削弱宦官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6.西汉初年,不仅王国内的群臣对诸侯王自称“臣”,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自称“臣汉武帝时期,严禁诸

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汉武帝这一规定意在

A.制衡丞相的权力B.构建以礼入法的体制

C.提高儒臣政治地位D.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可知,汉武帝对朝廷官

吏与诸侯的关系作了严格规定,目的是削弱诸侯与朝廷官吏的联系,从而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D项正确;

汉武帝此举是在打击地方诸侯,不是在削弱丞相,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构建以礼入法的体制”,排除B

项;“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的目的不是提高儒臣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

D项。

7.伊索克拉对雅典公民大会的参会公民发出呼吁:“不要听信那些让你们开心一时却不顾及长远的人,以

及那些口口声声说爱你们,实际却是国家祸害的人。”修昔底德也对此慨叹:“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

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这些言论折射出古代雅典

A.权力争夺严重阻碍民主的发展B.集体民主无法保证决策的理性

C.直接民主的实行缺乏社会基础D.公民大会权力为上层贵族垄断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雅典。据材料“不要

听信那些让你们开心一时却不顾及长远的人,以及那些口口声声说爱你们,实际却是国家祸害的人”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在公民大会中,由于公民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公民易受到演说的左右,成为“悦耳言辞的俘

虏”,“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从而难以保证决策时的理性,说明古代雅典集体民主无法保证决策的理性,

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演说家对民主决策的影响,而未体现出权力争夺,排除A项;直接民主实行的社

会基础是公民,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古代雅典直接民主的社会基础,排除C项;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

邦政治事务的机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排除D项。故选B项。

8.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

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发扬光大。该学者

意在强调美国1787年宪法

A.基本消除了种族矛盾B.实践了近代西方的政治理念

C.构建了完美的新制度D.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787年美国。据材料“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

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发扬光大”可知,该学者认为1787年宪法践行了文艺

复兴、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对政治的理性思考,B项正确;A项说法不仅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而且表述不符史

实,美国社会的种族矛盾至今依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构建了完美的新制度,

而且完美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D项表述错误,阶级社会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排除D项。故选B项。

9.13世纪的英国《大宪章》共63个条款,虽然它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限制国王的权力,以及贵族如何监督

国王及该法律的实施,但几乎每一个条款都涉及封建统治或封建习惯的细节问题。据此可知,该法律文件

A.确立了法律至上原则B.奠定了等级君主制的基础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D.旨在保障贵族的政治特权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3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大宪章》虽然限制王权,但封建社会的特征明显,

说明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C项正确;当时还处于人治时代,并未确立法律之上的原则,排除A项;法

国确立了等级君主制,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大宪章》的封建特征明显,无法体

现其旨在保护贵族特权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0.“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但是它是唯一能持久的宪法;法国有了一个稳定的

政治制度,这还是第一次。”“它使得1789年以来支离破碎的两个法国得以和平共处:一个是革命的法国,

另一个是旧制度的法国。”据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B.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C.与当时法国的国情相适应D.消除了各派的矛盾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875年的法

国。根据材料“它使得1789年以来支离破碎的两个法国得以和平共处:一个是革命的法国,另一个是旧制

第4页共12页

度的法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各派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有利于法国社会的

发展,该宪法适应了当时法国的基本国情,C项正确:A项史实正确,但材料未强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建立的政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信息肯定了这部宪法的积极影响,没有涉及其局限性,排除B

项;这部宪法体现了各派的妥协,但并没有消除各派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

A.苏维埃政权——边区政府——行政区B.边区政府——苏维埃政权——行政区

C.苏维埃政权——行政区——边区政府D.行政区——苏维埃政权——边区政府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

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1931年11月,中华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II根据地逐步扩大。抗

日根据地初期称为“边区”,后期称“解放区”。初期的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

,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解放区。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

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先后建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行政

区。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一行政

区,A项正确;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一行政区,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BCD项。故选A项。

12.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防止袁世凯独裁;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

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宋教仁被刺身亡和二次革命惨遭镇压后,国会被迫选

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这反映民国初期政治的特点是

A.一党专政、实行独裁统治B.通过党派选举之争、实行君主立宪

C.多党合作、建立民主政权D.尝试组织政党内阁、实行议会政治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

责组织责任内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建立后,为防止袁世凯独裁,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将组建

内阁,尝试进行政党内阁、实行议会政治,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当时政党有多个,如同盟会、共

和党和统一共和党,排除A项:民国政府是共和政府,没有君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多党合作,排

除C项。故选D项。

13.据统计,1941年陕甘宁边区18个县的乡市举行选举,当选人员里共产党员平均只占19.8%,国民党员

占4.9%,无党派人士占75.3%。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2/3的数额。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尚未广泛普及B.资本主义势力仍然过于强大

C.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境地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1941年陕甘宁边区18个县的乡市举行选举,当选人员里共产党员平均只

占19.8%,国民党员占4.9%,无党派人士占75.3%”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

义为重,积极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II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D项正确;材料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战线,非资本主义势力过于强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抗H战争的

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4.传统中国的政权竞争多是通过暴力流血的方式进行的,而民国初年实行议会共和制,以国会为中枢,

并由国会所主导,开启了以非暴力选举方式进行的政治权力角逐。这说明

A.传统政权竞争只存在暴力方式B.议会制度丰富了近代政治文化

C.非暴力成为近代政治发展主流D.议会成为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民国初年实行议会共和制,以国会为中枢,并由国会所主导,开启了以非暴

力选举方式进行的政治权力角逐”可知,民国初年实行的议会共和制,给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提供了一个相

对和平的平台,丰富了近代政治文化,B项正确;材料说明传统中国多是以暴力方式进行,但不是只存在

暴力方式,排除A项;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非暴力并不是主流,排除C项;材料强调议会共和制为和平的

政治权力角逐提供条件,并非强调议会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

15.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相当)、浙江、江西、福建、

广东和广西,在1561—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

在于

A.隆庆开海推动沿海贸易发展

第6页共12页

B.赋役折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D.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及所

学可知,葡萄牙人经营的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贸易网络,西班牙经营

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网络,推动了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对16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

大影响。成为中国赋税制度变革的现实依据利重要动因。从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一世界的互动,如果没有

白银大量流入,赋役折银可能不会实行,D项正确:隆庆开海使得东南沿海民间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地位,

隆庆开海仅仅是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途径之一、排除A项;赋役折银加重了百姓负担侧重于一条鞭法的结

果或影响,排除B项。南方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无史实依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6.《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

法措施的枳极意义是

①承认土地私有②打击旧的贵族③增强军队战斗力④强化社会控制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答案】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军功授爵

制和废除世卿世禄制的内容,据所学可知,军功授爵制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废除世卿世禄制是旧贵族丧

失寄生特权,可见旧贵族的利益遭受损失,②③项正确;①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土地私有信息,④项错在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控制的信息,故本题选择C项。

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面对自汉以来选官的“门望”与“贤才”之争,孝文帝既重事功,也不排斥能力,以皇权调和

了二者的关系……孝文帝常以“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之方,应关朕听”为指导思想,形成对官员考

课的定制,在废除原有部落色彩的“领民”、“酋长”等官职的基础上,将鲜卑官名和内朝融入了中原传

统的官职中,代之以廷尉、九卿等汉族传统官名,加强了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官僚机构

的办事效率,荡涤了鲜卑氏族机构的痕迹,扭转了中央、地方胡汉二重体制,统一和协调了北魏政权封建

官僚体制。

•摘编自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与官员的选举》

(1)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官制改革的特点。(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魏孝文帝的官制改革。(6分)

【答案】(1)特点:功绩与才能并重;皇权主导;考课制度化;汉化。

(2)简评: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缓和社会矛盾;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促进北方民族交融;促进文化交

流;加强文化认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北魏统治;丢失了鲜卑族的民族特色。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孝文帝“既重事功,也不排斥能力“可得出

功绩与才能并重;据材料“以皇权调和了二者的关系“可得出皇权主导;据材料“形成对官员考课的定制''可得

出考课制度化;据材料“将鲜卑官名和内朝融入J'中原传统的官职中,代之以廷尉、九卿等汉族传统官名”

等可得出汉化。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评价应-分为二辩证分析。据材料“大大提高了官僚机

构的办事效率”等信息可得出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据材料“孝文帝既重事功,也不排斥能力”并结合所学

可得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据材料“将鲜卑官名和内朝融入了中原传统的官职中……扭转了中央、地方

胡汉二重体制,统一和协调了北魏政权封建官僚体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

促进北方民族交融,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认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北魏统治;结合所学可得出北魏

孝文帝改革一定程度上使北魏丢失了鲜卑族的民族特色。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明清省制经历了从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到后来设置巡抚、总督,以及督抚地方行政化的演进

过程。因之,从明中叶开始,督抚由不参与地方政府祭祀,转变为参与祈雨、祈晴等祈禳活动,进而逐渐

参与并主导地方常祀。乾隆十六年正式确立了督抚的仪式地位,此后,督抚通过编纂行省祀典、主导春秋

常祀与朔望行香,在仪式上进一步确定其与布政使、按察使等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在祭祀层级方面,明

末以降先后出现都城隍、省城隍等名号及与布政司、按察司相对应的神庙,乾隆时期某些省份甚至出现系

统创制省级神祇名号的举措,不过,这些实践并未被升格为礼制。这表明,从行政维度来看,行省的创设

已有数百年之久,但迟至20世纪初,行省在礼仪维度的地位仍非无可争议。

——摘编自刘永华《祀典仪式视野下的明清省制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省制在礼仪维度演进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省制演进在礼仪维度的表现。(7分)

【答案】(1)背景;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后来设置巡抚、总督;清朝沿用并发展了明

朝的督抚制度;明清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任答4点)

(2)表现:督抚参与祈禳活动;确立督抚主导地方常祀的制度;确立督抚的仪式地位,从祀典仪式的维度明

确督抚与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出现布政司、按察司相对应的神庙和省级神祇名号。

第8页共12页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关于明清省制在礼仪维度演进的历

史背景,由材料“明清省制经历了从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到后来设置巡抚、总督,以及督抚地方行政化的

演进过程”可知,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后来设置巡抚、总督;由材料“乾隆十六年正式确立了督抚的仪式地

位,此后,督抚通过编纂行省祀典、主导春秋常祀与朔望行香,在仪式上进一步确定其与布政使、按察使

等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可知,清朝沿用并发展了明朝的督抚制度;据所学可知,明清省制是建立在元朝行

省制度基础之上,同时明清省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关于明清省制演进在礼仪维度的表现,由

材料“督抚由不参与地方政府祭祀,转变为参与祈雨、祈晴等祈禳活动,进而逐渐参与并主导地方常祀“可知,

督抚参与祈禳活动;确立督抚主导地方常祀的制度;由材料“乾隆十六年正式确立了督抚的仪式地位“、“在

仪式上进一步确定其与布政使、按察使等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可知,确立督抚的仪式地位,从祀典仪式

的维度明确督抚与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由材料”明末以降先后出现都城隍、省城隍等名号及与布政司、按

察司相对应的神庙,乾隆时期某些省份甚至出现系统创制省级神祇名号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可知,出现布

政司、按察司相对应的神庙和省级神祇名号。

19.顺应时代的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

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

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

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

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

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材料二神农氏没,皇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

通,通则久。

——摘编自《周易•系辞下》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核心,简要评

价改革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

文)(7分)

【答案】(1)变化: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

核心:废除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

残余。

(2)示例: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

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使得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

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所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使得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的进步。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的俄国。变化:据材料“农奴制

改革前,……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农奴制改革后,……粮食占出口额一半

以上,……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得出以

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据材料“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

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得出进口关税税率降低。核心:结合所学,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核心是废除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评价:从正反两个

方面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

(2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古代到现代的世界。据材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

知《周易》肯定改革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和民族交融。可以此为题,选取中国或世界历史上变法改革活动的相关史实,论述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促进作用。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时期宪法/宪法性文件内容节选确立/实践的政治制度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清末政府《钦定宪法大纲》预备立宪

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南京临时《中华民国临时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议会共和制

政府约法》

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10页共12页

国家实行总统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大

北洋政府《中华民国约法》总统制定官制、宣战、媾和、缔结条约等方面政党内阁制

无须征得国会同意。

一、中华民国于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

《训政纲领》训政体制

权。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

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南京国民

政府

一、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

《陕甘宁边区宪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五、人民对各级政权有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法原则》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