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O,一个装有N2和CO2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相同的是()
A.物质的量和质量B.原子总数
C.分子总数D.密度
2、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Imol氨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B.7.1克氯气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02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HC1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浓度为2moi/L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Ca2++CO3*=CaCO31来表示的是()
A.Ca(HCO3)2+2NaOH=CaCO31+Na2co3+2H2O
B.Ca(OH)2+K2CO3=CaCO3;+2KOH
C.2KHeO3+Ca(OH)2=CaCO31+K2co3+2H2O
D.Ca(OH)2+CO2=CaCO3i+H2O
4、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A.K2sth是否被氧化(BaCL溶液)B.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D.FeSO4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
5、下列各组数值或物理量中,都不随水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水的沸点;水分子的数目B.水的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C.水的体积;水中所含原子的数目D.水的密度;水的摩尔质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却可以导电
B.ALO3和MgO都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都很高,故可用于耐火材料
C.液氨、氯水、胆矶、干冰依次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b溶液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至红褐色,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IO-〜io-7m之间
C.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D.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A.饱和食盐水B.NaOH溶液C.足量澄清石灰水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9、欲进行下列实验,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检验装置气密性
氨气尾气处理
1上TU
动的3及
NCh被水完全吸收
比较NaHCCh和Na2c03溶解度
10、关于明研可以净水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研中的硫酸根离子与水中的阳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B.明矶中的金属铝离子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明矶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到净水作用
D.明矶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吸附能力强
11、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
B.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1O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D.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
C.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D.一般用药匙或镜子取用固体药品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稳定性:
A分别加热Na2c。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Na2CO3>NaHCO3
生成白色沉淀
B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酸性碳酸强于硅酸
向含r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
C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h>l2
加淀粉溶液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
DFe?+有还原性
H2O2溶液色
A.AB.BC.CD.D
14、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2+
A.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CaO+2H=Ca+H2O
+3+
B.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H2t
C.将铜屑加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2+
D.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3+2H=CO2t+H2O
15、某溶液与金属铝反应能放出氢气,则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2
A.NH4,NO3,CO3,NaB.Na,I,Cl\SO4"
3++2
C.NO3\Fe,CI\A1O2D.Nth、CI>Na.SO3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FeCL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
B.氯气跟水反应:Cl2+&0=H+Cl+HC10
+
C.钠与水的反应:Na+H20=Na+0H-+H2f
2+2
D.氢氧化钢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S04=BaS0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
的电子层排布;5.8g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mL2moi[T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也在C
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上述条件完成
下列问题:
(1)C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O
(2)A元素是,B元素是,D元素是o(填元素符号)
(3)A与D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化学式是,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中是否变质
的简单方法是。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o
18、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丙»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反应③中的氧化剂是(写化学式,下同),反应④中的还原剂是□
(5)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o
19、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制备气体并进行某些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的装置,A是制备气体的装置,C、D、E、
F中盛装的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试回答:
(1)如果A中的固体物质是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要检验生成的
产物,则B、C、D、E、F中应分别加入的试剂为_、_、_、__、E中试剂和C中相同,E中试剂所起的作用
B装置除可检出某产物外,还可起到—作用。
(2)若进行上述实验时在F中得到10.0g固体,则A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一个。
20、钠是一种极活泼的金属,其化合物种类繁多。请回答:
⑴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填"强”或“弱”),钠元素灼烧时火焰呈_____色。
⑵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小球静止不动
D.发出嘶嘶响声
(3)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关Na2O2的性质及用途描述错族的是。
A.作供氧剂
B.有漂白性
C.作干燥剂
D.有较强氧化性
⑸等质量的Na2c。3和NaHCCh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的是(填“Na2c。3”或“NaHCCh")。
(6)NaHCO3溶液与稀HC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1、A是用途最广的金属,B、C是两种常见气体单质,E溶液为常见强酸,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它们相
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叫
4甩
请回答: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一;F的化学名称:
(2)写出第②步C在B中燃烧的反应现象:。
(3)写出第④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4)F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含有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个数相等,因为N2和
CO?两个摩尔质量不等,原子根数不等,所以质量不等,密度也就不相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答案:Co
【点睛】
根据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进行分析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气体分子的原子组成判断原子总数,质量和密度是否相等。
2、C
【解析】
A.氯气为单原子分子,所以hnol氨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故A错误;
B.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lmol氯气参与反应转移NA个电子,7.1克氯气物质的量为O.lmol,转移的
电子数为O.INA,故B错误;
224L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0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一:-------O.lmol,含有分子数为O.INA个,两种气体均为
22.4L/mol
双原子分析,所以含有原子数为0.2N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LHC1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500mL,所以浓度不为2moi/L,故D错误;
故选:Co
3、B
【解析】
A.反应Ca(HCO3)2+2NaOH=CaCO3j+Na2co3+2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
Ca+2HCO3+2OH=CaCO3i+CO3+2H2O,故A不选;
B.反应Ca(OH)2+K2cO3=CaCO31+2KOH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3*=CaCO3b故B选;
C.反应2KHCO3+Ca(OH)2=CaCO3;+K2CO3+2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
Ca+2OH+2HCO3=CaCO3i+CO3+2H2O,故C不选;
2+
D.反应Ca(OH)2+CO2=CaCO3;+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CO2=CaCO3i+H2O,故D不选;
故答案为Bo
【点睛】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注意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4、A
【解析】
A、K2s。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2so4,K2s03、K2s04和Back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溶液不能达到实验
要求,A错误;
B、新制氯水中存在Ck+HzOuHClO+HCl,HC1O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1O的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新
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
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正确;
C、KI会被空气氧化生成12,L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正确;
D、FeSO4会被空气氧化为Fe2(SO4)3,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Ch已被氧化,故KSCN溶液能达到
实验要求,D正确;
故选Ao
5、D
【解析】
水分子的数目与水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水的质量与水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水的体积随水的“物质的量”增大而增
大;沸点是水的物理性质,与水的多少无关;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与水的多少无关;水的密度是水的物理性质,
与水的多少无关;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与水的多少无关;故选D。
6、D
【解析】
A.氯气是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后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故其水溶液能导电,故A正确;
B.AI2O3和MgO是常用的耐火材料,均为离子化合物,熔沸点均很高,故B正确;
C.只由一种物质构成的是纯净物,故液氨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构成的是混合物,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
液,故为混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胆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
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干冰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
D.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小于Inm的是溶液,在l~100nm之间的
为胶体,大于lOOnm的是浊液,故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b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D。
7、A
【解析】分析:A、胶体不带电荷,但是能吸附电荷;
B、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D、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详解:A、胶体不带电荷,但是能吸附电荷,所以用饱和FeCb溶液滴入沸水中至红褐色,得到的Fe(OH)3胶体微
粒能吸附正电荷,A错误;
B、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所以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
KT’m之间,B正确;
C、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所以能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C正确;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D正确。
答案选A。
8、D
【解析】
A.CO2和SCh都与饱和食盐水不反应,不能用于除杂,A项错误;
B.CO2和SO2都可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用于除杂,B项错误;
C.CO2和SCh都与石灰水反应,不能用于除杂,C项错误;
D.SCh可与饱和NaHCCh溶液反应生成CO2,但CCh不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题目难度不大。CO2和SO2都为酸性气体,都可与强碱性溶液反应,SO2具有还原性,除去CO2
中的SO2,可用强氧化性物质或饱和NaHCCh溶液除去。
9、B
【解析】
A.气体受热后,会沿着长颈漏斗颈逸出,不能检验装置气密性,A不正确;
B.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刚接触水面的倒置的漏斗,可进行氨的尾气处理,B正确;
C.从反应3NO2+H2O==2HNO3+NO可知,NCh不能被水完全吸收,C不正确;
D.通过温度变化的多少,不能比较NaHCO3和Na2cth溶解度大小,D不正确;
故选B。
10、C
【解析】
明矶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和钾离子两种阳离子,属于复盐,其化学式为:KA1(SO4)2«12H2O;明矶在水
中电离的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了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
里悬浮的杂质,起到净水的作用,可以用作净水剂,
故合理选项是Co
11、C
【解析】
A、次氯酸是弱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D、氯气溶于水时,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由于次氯酸
具有漂白性,因此后又使其褪色。
【详解】
A、次氯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次氯酸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所以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故A正确;
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1O,故B正确;
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光照冒出的气泡是氧气,故C错误;
D、氯气溶于水时,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由于次氯酸
具有漂白性,因此后又使其褪色,故D正确。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氯气和氯水的性质,注意把握氯气和水反应的特点以及氯水的成分和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难度不大。
12、D
【解析】
A.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错误;
B.用手扇闻的方法闻气体的气味,错误;
C.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酒精灯的灯冒熄灭,错误;
D.一般用药匙或镜子取用固体药品,正确。
答案选D。
13、A
【解析】
A.分别加热Na2cCh和NaHCCh固体,只有NaHCCh分解,试管内壁有水珠,A不正确;
B.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由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生成硅酸白色沉淀,B正确;
c.向含r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先置换生成12,再使淀粉变蓝,从而得出氧化性C12>l2,
c正确;
D.向FeSCh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H2O2后,溶液呈血红色,说明Fe?+能被H2O2氧化为Fe3+,Fe2+
具有还原性,D正确。
故选Ao
14、A
【解析】
+2+
A.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O+2H=Ca+H2O,故A选项正
确。
B.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氢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H+=Fe2++H2f,故B选项错误。
C.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与银,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C选项错误。
D.碳酸钙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与水,碳酸钙为沉淀不能拆写为离子形式,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CO3
2+
+2H=CO2T+H2O+Ca,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方程式左右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等,并且沉淀和弱电解质不能拆解为离子形
式。
15、B
【解析】
铝与强酸、强碱都能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与金属铝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详解】
2
A.在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存在;铝与硝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所以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有Nth'CO3,故不选
A;
B.酸性、碱性条件下,Na+、I-、cr、SO42-都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B;
C.在碱性条件下,Fe3+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条件下,AKV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C;
D.酸性条件下,NO3-与St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D。
16、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是高频考点。掌握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的形式是关键。
详解: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CuZ+,故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拆成
离子形式,故正确;。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0=2岫++20『+上匕故错误;D.氢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
2+2+
成硫酸钢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S04'+20H-+2H=BaS04;+2H20,故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三VHACI2O7NaMgONa2O2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看表面颜色是否变白
C12+2OH=Cr+ClO+H2O
【解析】
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则A为Na元素;5.8gB的氢氧化物恰
58次
好能与100mL2mol/L盐酸完全反应,n(H+)=n(OH),设B的化合价为x,摩尔质量为y,则——xx=0.2,显然x=2,
y+\/x
y=24符合,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B的质子数为12,即B为Mg元素;坨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
火焰,则C为C1元素;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次外层为2,最外层为
6符合,即D为O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Mg,C是CLD是O元素。
(l)C是C1元素,C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可知:C1位于元素周期
表第三周期第WA族,C1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7价,其最高价氧化物为CI2O7;
⑵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Na元素,B是Mg元素,D是O元素;
(3)A、D两种元素形成的稳定氧化物是Na2(h,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过氧化钠为淡黄
色,NazC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H2O发生反应,若变质,最终会变为白色的Na2c03,所以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中是
否变质的简单方法是看表面颜色是否变白;
(4)C是C1元素,其单质CL是有毒气体,可根据CL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性质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2OH=C1+C1O+H2OO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及性质的关系。明确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元
素的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熟悉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即可解答。
2e-
18、AlHCI自来水消毒或制取盐酸白色沉淀一灰绿色沉淀一红褐色沉淀|一1
2Na+2H43=2NaOH+H:t
H2OFeCh+2Fe2+=2Fe3++2C1-
【解析】
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金属单质A为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甲为氢气,氢气与黄绿色气体乙氯气反
应生成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的金属单质是金属单质铝,即B为铝,盐酸E和金属单质C反应,根据后面信息得出
金属C为铁,F为氯化亚铁,G为氯化铁。
【详解】
⑴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为AI、丙HC1;
⑵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自来水消毒或制取盐酸,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一灰绿色沉淀一红
褐色沉淀;
2e-
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一J;
2Na+2Hq=2NaOH+H:t
⑷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铝反应,实质是铝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氢氧化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因此反
应的氧化剂是H2O,反应④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该反应的还原剂是Fe;
2+3+
⑸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Cl2+2Fe=2Fe+2Clo
19、C+2H2s0式浓)/-CO2t+2S02t+2HQ无水CuSO,品红溶液足量的酸性KMnO,溶液品红溶液澄
清石灰水检验SO?是否已被除尽防倒吸2.408X1023
【解析】
(1)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硫使用
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为了防止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用足量的酸性KMnO4溶
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
(2)依据原子个数守恒计算反应碳的物质的量,再依据碳的物质的量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详解】
(1)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04(浓)
▲•CO2T+2SO2T+2H20;因检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用到溶液,会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检验,则应先检验水,则
B中试剂为无水硫酸铜,B装置除可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外,还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硫使用品红溶液,检
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则应先检验二氧化硫,并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检验
二氧化碳,则C中试剂为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D中试剂为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吸收除去二氧化硫,E中
试剂为品红溶液,检验SO?是否已被除尽,F中试剂为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2H2s04(浓)
-A-CO2T+2S(hT+2H20;无水C11SO4;品红溶液;足量的酸性KMnCh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S(h是
否已被除尽;防倒吸;
(2)F中得到的10.0g固体为碳酸钙,10.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O.lmol,由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O.lmol碳与浓硫
酸共热反应生成O.lmol二氧化碳转移0.4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泉州交发集团(第一批)校园招聘7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招聘考试真题2024
-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升级策略
- 厦门市集美区蔡林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4
- 美容师公共关系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
- Unit 3 All about me Lesson 5 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整合试题及答案
- 第二单元 第9课 《互联网接入》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下学期 龙教版 (2018)初中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
- 汽车美容服务的多元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 化妆用品测试试题及答案
- 【MOOC期末】《英美文学里的生态》(北京林业大学)期末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古村落乡村文化旅游古镇旅游外文文献翻译2014年
- 压疮指南解读
-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试行)
- 评估-说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 火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日周月安全检查记录表
- 车间温湿度测量记录表
- 变电所倒闸操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