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1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2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3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4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AdvancedSignalProcessing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Sept.9,20131-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AdvancedSignalPro课程简介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小波分析2-课程简介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小波分析2-课程简介-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概述数据融合模型数据融合功能模型数据融合结构模型Agent模型3-课程简介-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概述数据融合模型数据融合功能模型数课程简介-数据融合分布式检测与数据融合Beyas融合规则Neyman-Pearson融合规则K/N融合规则串行结构融合规则异步传输融合规则带反馈并行融合规则模糊先验概率和代价融合规则融合系统的性能评估4-课程简介-数据融合分布式检测与数据融合Beyas融合规则Ne课程简介-数据融合数据融合的数学基础数据融合的应用D-S理论Kalman滤波概率数据关联5-课程简介-数据融合数据融合的数学基础数据融合的应用D-S理论课程简介-小波分析小波分析:WaveletAnalysis(20学时)预备知识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小波框架多分辨率分析正交小波变换Mallat算法WA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6-课程简介-小波分析小波分析:WaveletAnalysi参考资料科学出版社:信息融合(2007)电子工业出版社: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应用(2010)清华大学出版社:多源信息融合(第二版)(2010)相关论文7-参考资料科学出版社:信息融合(2007)7-第一章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述什么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数据融合的作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处理对象8-第一章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述什么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数据融数据融合源于仿生学人和动物:感官具有不同的度量特征,可测量出不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自适应的复杂的),将各种信息转换为对环境有价值的解释数据融合—信息融合9-数据融合源于仿生学9-一、数据融合的定义定义1:(llinas&hall)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优化综合以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相互关系分析:多传感器—基础多源信息—加工对象协调优化和综合处理—核心定义2:(军事领域)是对来自多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多级别、多方面、多层次的处理,从而产生新的有意义的信息定义3:(综合定义)指对来自不同知识源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可靠的结论10-一、数据融合的定义定义1:(llinas&hall)10融合被多领域频繁应用、滥用,由于所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造成了统一定义较为困难思考:定义的作用?11-融合被多领域频繁应用、滥用,由于所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造二、数据融合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新型的传感器不断涌现,如复合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等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形式多源性信息数量的海量异构信息关系的复杂性实时性信息处理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人脑的综合处理能力12-二、数据融合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得到很大

军事需求:随着新型武器(精确制导、远程打击等)的出现→战场范围扩大(五维空间)→必须应用多传感器系统:微波、毫米波、电视、红外、激光、电子支援措施(ESM),以及电子情报技术→提供观测数据→优化综合→实现:实时发现目标

获取目标状态估计提供火力控制、精确制导、电子对识别目标属性抗、作战模式和辅助决策等作战信息分析行为意图态势评估威胁分析13-军事需求:随着新型武器(精确制导、远程打击等)的出现→战场20世纪70年代末,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在军事、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美国的C3I系统(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andintelligence)目前已经发展至C4I系统(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andintelligence)和C4ISR(surveillanceandrecon)14-20世纪70年代末,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云时代和大数据15-云时代和大数据15-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无线传感网络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海量数据(massivedata)-大数据(bigdata),数据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所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大数据的特点(4V)数据体量巨大(volume):从TB跃升到PB级别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包括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价值密度低(value):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处理速度快(velocity):1秒定律,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有本质的不同16-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无线传感网络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三、数据融合的目标目标基于各传感器分离观测信息,通过对信息的优化组合导出更多的有效信息本质目标利用多传感器共同操作的优势,提高整个传感系统的有效性17-三、数据融合的目标目标17-四、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优点

冗余信息(增强了可靠性)、互补信息(扩展了单传感器的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扩展了时间或空间的观测范围增强了系统的可信度增强了系统的分辨能力18-四、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优点冗余信息(增强了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的区别本质上,关键在于数据融合所处理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更加复杂的形式,而且在不同的信息层上出现,包括数据、特征和决策层

19-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的区别本质上,关键在于数据五、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应用领域(一)、军事领域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missiledefensesystem)C4ISR20-五、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应用领域(一)、军事领域20-飞行目标跟踪21-飞行目标跟踪21-虚拟战场科索沃虚拟战场战场监测士兵机器人22-虚拟战场科索沃虚拟战场战场监测22-惯性导航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元件来感测航行体的运动加速度,经过积分计算,从而解算出导航参数来确定航行体的位置。惯性导航系统可以连续给出载体的航向、姿态、速度、位置等导航参数。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能全天候工作等优点,但其导航需要一段对准时间,存在“漂移”现象,误差随时间积累,长时间工作会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星图导航天文导航系统的航向精度在现有导航设备中是最高的,可为武器系统提供精确的位置、航向和姿态信息23-惯性导航23-(二)民用领域1、机器人传感器包括:摄像机、声纳、陀螺仪、激光测距仪等pioneer、月球车、六足机器人(俄罗斯)、火星探测车制造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导游机器人机械手Robotcup路径规划24-(二)民用领域1、机器人24-机器人舞蹈qiro机器人20个机器人Nao在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完美演出了长达10分钟的全自主集体舞蹈表演,创造了类人机器人历史性一幕,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机器人同时跳“集体舞”。机器人Nao的表演分三个音乐片段,其中包括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著名交响作品Bolero,完美展示了Nao完成稳定、灵活并有节奏的动作的能力。这也是机器人史上第一次在艺术领域达到饱含情感并与观众产生共鸣的高度。由类人机器人领域的世界顶尖公司AldebaranRobotics研发25-机器人舞蹈qiro机器人20个机器人Nao在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星球车勇气号火星车好奇号火星车26-星球车勇气号火星车好奇号火星车26-2、工业过程监控识别引起系统状况超出正常运行范围的故障条件→触发报警器石油勘探火力发电(发电机组监控)转炉炼钢(温度和含碳量)核反应堆27-2、工业过程监控识别引起系统状况超出正常运行范围的故障条件→3、遥感图像融合处理主要对地面目标或实体进行监视、识别与定位,使用的传感器主要为合成孔径雷达,在多源图像进行融合时,要利用像素级配准通过高空间分辨率全色图像和低光谱分辨率图像的融合,得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融合多波段和多时段的遥感图像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等对地面进行监视,以识别地貌、气象模式、矿产、植物生长(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测)、环境条件(省气象局-火灾)和威胁状况(原油泄漏、辐射泄漏等)→对物理现象、事件进行定位、识别和解释。28-3、遥感图像融合处理主要对地面目标或实体进行监视、识别与定位29-29-4、公共安全毒品检测气敏、红外、微波火灾监测烟雾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瓦斯监测远程医疗

X射线、核磁共振、超声波→肿瘤定位智能材料飞机机翼(有限元分析→表面应力计算)微机械手(压电陶瓷制备→温度发生形变:温度控制)刹车系统30-4、公共安全毒品检测30-5、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监测环境水污染监测检测指标水质建模、水质综合评判汽车尾气排放检测31-5、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污染现状31-32-32-6、智能交通空中交通: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在雷达网的监视、引导和管理下进行工作,多雷达融合,通过二次雷达识别各种类型的飞机、确定民航机航班号、飞行状态,且与一次雷达进行配对导航设备:监视和控制设备:修正航线偏离、防止飞机相撞,并调度飞机流量;通信设备、调度人员城市交通:摄像、航拍、地感线圈、微波、雷达、地磁传感器、视频、FCD轨道交通33-6、智能交通空中交通:空中交通管制系统33-34-34-无人驾驶汽车法国公司INRIA花费十年心血,于2009年5月研制出无人驾驶汽车Cycab自动驾驶(GPS定位误差小于1米)德国大众中国自主车大赛35-无人驾驶汽车法国公司INRIA花费十年心血,于2009年5月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7月14日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无人车在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行为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验中,无人车自主超车67次,途遇复杂天气,部分路段有雾,在咸宁还遭逢降雨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司机”不扶方向盘还不时扭头跟车上其他人聊天,全然不看前方的路……当这样一辆车从你身边驶过,你肯定会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然而,这一幕7月14日从长沙到武汉的高速公路上已经真实上演36-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7月14日首次完成了从37-37-车路协同车路协同系统主要包含智能车辆、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车路通信(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车路协同控制和微观仿真等,它显著提高道路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道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延误和环境污染CVIS展望图38-车路协同车路协同系统主要包含智能车辆、车车通信(Vehicl39-39-7、农业40-7、农业40-精准农业无土栽培41-精准农业无土栽培41-食品检测农作物农药残留量检测酶抑制法→通过光谱分析→确定有害物质水产养殖分拣系统8、其他电子鼻(electronicnose)电子舌(electronictongue)42-食品检测42-9、物联网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包括:

1.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2.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信息融合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43-9、物联网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体系结构44-体系结构44-信息融合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45-信息融合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45-五、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MSDF受到了各国学术界、工业界和军届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一)国外美国将MSDF技术列为90年代重点研发的二十项关键技术之一,A类,发展C4I系统,经费投资数亿美元学术方面:87年起,美三军每年召开一次数据融合学术会议,出版SPIE专集IEEE94年首次举办智能系统多传感器融合与集成会议MFI94,MFI96,MFI99,MFI01(德国)IEEE系统和控制论会议IEEE航空航天与电子系统会议IEEE自动控制会议IEEEC3MIS会议46-五、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1998在美国成立了国际信息融合学会ISIF,每年举行一次学术会议专著LLINAS&HALL:multi-sensordatafusionHALL:mathematicaltechniquesinmulti-sensordatafusion学术期刊IEEEsensorsjournalIEEEsystem,manandcyberneticsInformationfusionInformationscienceSensorandactuatorASensorandactuatorB(二)国内47-1998在美国成立了国际信息融合学会ISIF,每年举行一次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的进展经典的理论方法经典推理法、kalman滤波、Bayes推理、证据理论、聚类分析法、参数模板法、物理模型法、熵法、品质因数法、ES等人工智能法

FuzzySets、NeuralNetwork、

RoughSet、SVM和WaveletAnalysis等

48-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的进展经典的理论方法48-(一)数据融合研究存在的问题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尚缺乏一套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尚无通用的体系框架和术语多元假设检验的数据融合算法及其数学基础

49-(一)数据融合研究存在的问题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尚缺乏一套成熟、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对误差和不确定进行建模(ex,同一传感器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检测存在着差异)误差与不确定建模具体包括:(1)融合过程的误差误差的传播50-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对误差和不确定进行建模50-(2)传感信息的误差①通常可用Gauss白噪声表示,实际中,这种假设难以满足②传感过程中存在着错误的信息(3)系统运行的误差①假设多sensor的测量相互独立,而当sensor之间的耦合带来系统误差时,系统无法处理这样的误差(一致性处理)②sensor的标定已知环境下的标定:未知环境下的标定:建立知识库,实现自主标定③系统必须具备从sensor失效后恢复的能力51-(2)传感信息的误差51-(二)研究方向未知环境下的传感器自校准方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据融合体系结构、框架和形式化分析等融合算法的改进以提高融合系统的性能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趋势如何利用有关的先验知识和数据提高数据融合的性能?52-(二)研究方向未知环境下的传感器自校准方法52-(二)研究方向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评估方法数据融合系统的传感器优化布局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算法大数据/海量数据融合的并行处理机制(包括软件与硬件)53-(二)研究方向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评估方法53-第二章: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结构54-第二章: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结构54-为什么要研究数据融合的功能、结构模型?55-为什么要研究数据融合的功能、结构模型?55-为什么说数据融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56-为什么说数据融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56-Waltz&Llinas提出了对数据融合的两点认识(1)数据融合可广泛用于对C3I有核心意义的基本人工处理(2)数据融合有公共的理论基础,它与具体应用无关,所以自成体系他们为数据融合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参考框架,包括:(1)开发数据融合一般处理模型及相应的分类(2)专用词汇57-Waltz&Llinas提出了对数据融合的两点认识57-数据融合模型的分类功能模型结构模型数学模型58-数据融合模型的分类功能模型结构模型数学模型58-功能模型:根据融合需求,定义数据融合系统的组成,数据融合时系统各主要功能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数据融合系统的软、硬件组成结构模型:描述数据融合的系统拓扑结构关系,以及数据流的定义数学模型:数据融合算法的数学表示和综合逻辑59-功能模型:59-第一节数据融合的功能模型一、美国数据融合工作组面向军事领域应用提出(Hall&Waltz)60-第一节数据融合的功能模型一、美国数据融合工作组面向军事领域信息源:包括传感器及相关数据(数据库和先验知识)源数据预处理:进行数据的预筛选和数据分配,以减轻融合中心的计算负担,并为融合中心提供最重要的数据61-信息源:包括传感器及相关数据(数据库和先验知识)61-目标评估:融合目标的位置、速度、身份等参数,以达到对这些参数的精确表达,主要包括数据配准、跟踪和数据关联、辨识(以航迹辨识为例)62-目标评估:融合目标的位置、速度、身份等参数,以达到对这些参数态势评估:检测当前的环境推断出检测目标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判断出检测目标的意图(ex:ATMS+D-S,意图逻辑)63-态势评估:检测当前的环境推断出检测目标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判威胁估计:结合当前的态势判断敌方的威胁和敌我双方的攻击能力等。(应该同时考虑当前的政治环境和对敌策略等因素,较为困难)人机接口、数据库总过程评估监视系统的性能,辨别改善性能所需要的数据,进行传感器资源的合理配置

64-威胁估计:结合当前的态势判断敌方的威胁和敌我双方的攻击能力等二、White的三级数据融合模型

该模型为我国学者研究数据融合的基本出发点:一级:数据校准、关联(概率数据关联)、跟踪和识别(辨识)二级:态势评估三级:威胁估计65-二、White的三级数据融合模型该模型为我国学者研究数三、数据融合功能模型(五级)66-三、数据融合功能模型(五级)66-

(1)检测判决融合低级融合,经典信号处理的直接发展,适用于任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2)位置融合(3)属性融合(目标识别)(4)态势评估

(5)威胁估计(2)和(3)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最重要两级;(4)和(5)为决策级融合,是C4ISR的核心,适用于军事领域67-(1)检测判决融合67-(1)检测判决融合(一级处理)是信号级的数据融合,为一分布式检测问题根据所选择的检测准则形成最优门限,以产生最终检测输出传感器向融合中心传送经过某种处理的检测和背景杂波统计量,后在融合中心直接进行分布式恒虚警检测68-(1)检测判决融合(一级处理)68-预滤波根据时间和空间、以及传感器类型分选和归并数据,控制进入第二级处理的信息量采集管理控制融合的数据收集,包括传感器的选择、任务分配(通过预测目标位置)、工作状态优选和监视Ex:计算传感器的指向角,规划观测等69-预滤波69-(2)位置融合(二级处理)包括数据的校准、跟踪、预测、滤波和关联,综合传感器的位置信息,以获取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动态特性、属性信息),建立对象轨迹(航迹)数据库70-(2)位置融合(二级处理)70-(3)属性融合(三级处理)组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获取目标(身份)的联合估计(4)态势的提取与评估(第四级)态势的提取:从不完整的数据建立一般化的态势表示(实现战场解释)评估:通过战场环境的正确分析和表达,进行背景分析、多级推理给出意图、告警、规划与结论,对前三级处理的结果予以合理解释71-(3)属性融合(三级处理)71-(5)威胁估计(第五级)估计敌方杀伤力和危险性,估计我方薄弱环节,并对敌方的意图进行提示和警告(6)辅助功能DBM+人机接口与评估计算72-(5)威胁估计(第五级)72-如何将数据融合功能模型从特殊推广至一般领域?73-如何将数据融合功能模型从特殊推广至一般领域?73-第二节数据融合的结构模型分类(1)检测级融合的结构模型(2)位置级融合的结构模型(3)属性级融合的结构模型(4)基于MAS的融合结构模型(5)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结构模型

74-第二节数据融合的结构模型分类74-1、检测级融合结构模型向融合中心传输检测以及背景杂波统计量(图)(1)分散式:不需要全局推理,各传感器观测共同对象,在优化某种目标函数的同时获取局部判决(2)并行:(3)串行:(4)树状:信息传递流程是从叶结点→根结点(5)带反馈并行全局判决结果分别反馈到各局部传感器作为下一时刻局部决策的输入(先验信息),以改善局部判决的质量75-1、检测级融合结构模型向融合中心传输检测以及背景杂波统计2、位置融合结构模型

获取目标的动态属性,建立对象的动态数据库位置融合的结构模型分为:集中式、分布式、混合式和多级式(1)集中式将传感器数据→融合中心,在融合中心进行数据对准、相关、互联、滤波、预测和综合优点:信息损失量最小缺点:数据互联较困难、系统需具备大容量、计算负担重76-2、位置融合结构模型获取目标的动态属性,建立对象的动态数据位置融合结构模型—集中式77-位置融合结构模型—集中式77-(2)分布式(自主式或分级式)多传感器先产生其局部多目标跟踪航迹,然后在融合中心产生航迹关联与融合,形成全局估计应用于C4ISR系统不仅具有局部独立跟踪能力,而且还具有全局监视和评估特征的能力78-(2)分布式(自主式或分级式)78-79-79-(3)混合式同时传输数据和经局部节点处理后的航迹信息(适用于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适用于机载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4)多级式:上述综合各局部节点可以同时或者分别是集中式、分布式或者混合式的融合中心,接收和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或来自多个跟踪器的航迹,而系统的融合节点要再次对各局部融合节点传来的航迹数据进行关联和融合80-(3)混合式80-3、属性融合结构模型

获得来自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实现对检测对象的联合估计—目标识别分为:决策层、特征层和数据层结构模型(1)决策层融合结构

每个传感器为获得一个独立的属性判决要完成一个转换,Di:第i个传感器的属性判决结果81-3、属性融合结构模型获得来自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实现对检测对(2)特征层融合结构基于联合特征向量作出属性判决说明:①每个传感器观测一个目标②为了产生来自每一个传感器的特征向量要完成特征提取,然后融合这些特征向量③关联:为了将特征向量化分为有意义的群组,必须应用关联过程82-(2)特征层融合结构基于联合特征向量作出属性判决82-(3)数据层融合结构直接融合来自同类传感器的数据,然后进行特征提取和来自融合数据的属性判决①要求传感器为相同或同类的,保证被融合的数据来自相同的目标或对象②为保证被融合的数据对应于相同的目标或客体,关联要基于原始数据完成83-(3)数据层融合结构直接融合来自同类传感器的数据,然后进行特注位置与属性融合是紧密相关的,常常是并行同步处理,可视其为同一级融合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属性融合的区别?84-注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属性融合的区别?84-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层次

普遍被学者所接受的为三层融合结构1、数据层要求传感器是同质的(观测的是同一物理现象);若为异质,只能在特征层、决策层进行融合2、特征层3、决策层(融合精度)

85-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层次普遍被学者所接受的为三层融合结构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设计原则

对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特定工程应用,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性能、系统的计算能力、通信带宽、期望的准确率,以及资金等因素,以确定哪种层次最优注: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融合真正做到较为困难,因为:异质传感器数据建模问题、协同和解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86-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设计原则对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

1、传感器类型、分辨率、准确率(选型)

2、传感器的分布形式

3、系统通信能力和计算能力

4、系统设计目标

5、系统拓扑结构87-1、传感器类型、分辨率、准确率87-四、基于MAS的数据融合结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需求传感器的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可扩展性的特点与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88-四、基于MAS的数据融合结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需求88-什么是agent?它又有哪些特性?

又称为主体、智能体、代理、智能主体和智能agentagent定义

agent是一类在特定环境下能感知环境,并能自治地运行以代表其设计者或使用者实现一系列目标的计算实体89-什么是agent?它又有哪些特性?89-agent特性弱定义最基本的特性应当包括:反应性、自治性、面向目标性和针对环境性。每个agent首先应具备这4条最基本的特性强定义移动性、自适应性、通信能力(包括协商、协作等能力)、理性、生命周期(持续性或时间连续性)、自启动、自利等特性90-agent特性弱定义90-agent信息处理流程91-agent信息处理流程91-MAS(multi-agentsystem)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且又相互作用的agent所构成的系统在MAS系统中,每一agent都是自主的行为实体,封装了状态和行为,相对独立agent间存在着复杂关系结构相关性:C/S、对等、小组、敌对、继承等关系

行为相关性:需要经常进行交互和通信,以相互合作、竞争和协商,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设计目标92-MAS(multi-agentsystem)92-MAS的协作求解问题的能力超过单个agent,这是MAS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以及求解那些数据、能力和控制具有分布特性的问题,提高系统的效率和鲁棒性等要求MAS的特点每个成员agent仅拥有不完全的信息和问题求解能力(因而其观点是有限的),不存在全局控制,数据是分散或分布的,计算过程是异步、并发或并行的MAS(multi-agentsystem)结构集中式/分布式/集中分布式93-MAS的协作求解问题的能力超过单个agent,这是MAS产agent的交互agent通信语言是一种表达agent间交互信息的描述性语言,定义了交互信息的格式(语法)和内涵(语义),支持参与交互的agent对这些消息进行理解和分析,典型的agent语言-KQML语言MAS的研究领域多个agent的协作、协商、合作问题求解、合作学习和冲突消解MAS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94-agent的交互agent通信语言94-如何设计基于MAS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95-如何设计基于MAS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95-第三节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work动态拓扑、移动、自组网→导致复杂的数据融合问题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传送到这些信息的用户96-第三节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96-一、概述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如图)(应用)传感器网络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下获取大量详实而可靠的信息。因此,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卫生、制造业、反恐抗灾等领域传感器网络是信息感知和采集的一场革命97-一、概述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制定了传感器网络研究计划,投资3千4百万美元,支持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美国商务周刊和MIT技术评论,将WSN列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98-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制定了传感器网络研究计划,投二、基本概念传感网络定义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传感器以AdHoc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

解释(1)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是传感器网络的3个基本要素(2)有线或无线网络是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观察者之间的通信方式,用于在传感器与观察者之间建立通信路径(3)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发布感知信息是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99-二、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