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挖空训练字词积累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5大败,不可斩也;讼狱不决,不可刑也,是罪不在民故也。慢令谨诛,贼也;今生也有时,敛也无时,暴也;不教而责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故先王既陈之以道,上先服之。不可,尚贤以道之犹不可废不能以惮之道三年而百姓从风矣。邪民不从,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诗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氏;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注】,俾民不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此之谓也。今之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堕焉,则从而制之,是以刑弥繁,而邪不胜。(节选自《春秋战国异辞·卷四》,有删改)材料二:夫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为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岂顾不用哉?所谓礼者,贵绝恶于未发,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御天下十余岁而大败,此亡他由也。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六》,有删改)【注】毗:辅佐。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尚贤A以道之犹不C可D废不能以惮之道G三年而百姓从H风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表示反诘,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不同。B.责,文中指要求,与现代汉语“求全责备”中的“责”意思相同。C.恶,罪恶,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中的“恶”意思相同。D.审,慎重、谨慎,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审”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圣先贤向百姓宣布治国原则后,会自己身体力行,会采用种种措施教化百姓,最终才会惩罚仍然不服从的人。B.礼义教化混乱,那么即使设置了很多刑法,百姓也会失去正确方向,社会也会因出现的种种恶行而陷入混乱。C.受人的认知特点的影响,礼义的教化效果不如刑法的约束效果易见,因为礼义只能在不良行为发生前进行制止。D.商周把国家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传承六七百年;秦国把天下安置在法令、刑罚之上,很快就覆灭。二者形成鲜明对比。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讼狱不决,不可刑也,是罪不在民故也。(2)秦王御天下十余岁而大败,此亡他由也。14.结合材料,说一说在治理国家时应如何处理礼与刑的关系。(3分)【参考答案】10.BDF【解析】句意:就重用贤明的人教导民众;还不能做到,就应该罢免没有才能的人来威慑他们。这样教导三年百姓就顺从教化了。句法分析:“以道之”是“尚贤”的目的,A处不能断开,B处断开;“不可”是一个整体,表示行不通,C处不能断开,D处断开;“以惮之”是“废不能”的目的,E处不能断开,F处断开;“三年”作“道”的补语,构成动补结构,G处不能断开;“从风”是一个整体,H处不能断开。11.C【解析】二者意思不相同,C项“羞恶之心”中“恶”是“憎恶”的意思。12.C【解析】“因为礼义只能在不良行为发生前进行制止”错误。13.【答案】(1)诉讼案件没有判决,不可以施加刑罚,这是罪责并不在民众的缘故啊。(“决”,判决、裁决,1分;“刑”,施加刑罚、惩罚,1分;“是”,这,1分。句意1分)(2)秦始皇统治天下只有十多年就完全覆灭了,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御”,统治,1分;“亡”,没有,1分;“由”,原因,1分。句意1分)14.【答案】①先用礼义教导百姓向善向好;②这样之后如有奸邪之人再施以刑罚;③礼义与刑法并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由原文“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不教而贵成功,虐也”“若夫庆赏以劝善”等可知,应先用礼义教导百姓向善向好;由原文“邪民不从,然后埃之以刑”“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等可知,教化之后,仍有奸邪罪恶发生,则施以刑罚;由原文“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可知,治理国家应礼义与刑法并用。【参考译文】材料一:呜呼!君主犯了过失,臣下把他杀掉,难道可以吗?不去教育自己的民众,而只是判决他们的诉讼,这是在屠杀无罪的人啊。军队打了败仗,是不能把他们全部杀掉的;诉讼案件没有判决,不可以施加刑罚,这是罪责并不在民众的缘故啊。法令松弛而严加惩处,这是残害;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季节,而征收赋税却不受时节的限制,这是暴政;不进行教育却要求成功,这是暴虐。这三种行为得到了制止,刑罚才可以施加给人们。《尚书》上说:“即使按照合宜的原则用刑、按照合宜的原则杀人,也不要立即执行,我们只能说自己还没有把事情处理得当。”这就是说要先加以教导啊。所以古代的圣王向民众宣布了治国的原则后,主上先身体力行。不能实行,就重用贤明的人教导民众;还不能做到,就应该罢免没有才能的人来威慑他们。这样教导三年百姓就顺从教化了。奸邪的人还不依从,就用刑罚等待他们,人们就会知道他们的罪过了。《诗经》上说:“太师尹氏,你是周朝的基石。掌握国家的大权,整个天下靠你来维持。你要辅佐天子,使民众不迷失方向。”因此刑罚虽然有厉害的威势却可以不用,设置了刑罚却可以不必实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社会却不是这样:教化混乱,刑罚繁多,民众迷乱糊涂而堕落,就立刻进行制裁,因此虽然刑罚更加繁多,邪恶却不能处罚完。材料二: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礼在某一行为即将发生之前制止它,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易见,而礼的作用难知。用奖赏来勉励善行,用刑罚来惩治罪恶,先王推行这样的政治,坚定如金石;实施这样的法令,准确无误如春夏秋冬四季;有了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载天覆一样无偏无私,怎能认为先王不使用奖赏和刑罚呢?人们所说的礼,可贵之处在于能杜绝罪恶于尚未形成之前,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孔子说:“审理讼案,我与别人一样;然而我一定要使讼案不再发生!”为君主出谋划策,都不如先消楚选择什么,抛弃什么。商汤、周武王广泛推行德政,他们建立的国家得以延续六七百年;秦始皇统治天下只有十多年就完全覆灭了,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商汤、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而秦始皇决定取舍不慎重。国家政权,是一个大器物;现在人来安置器物,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就安全,放在危险的地方就危险。商汤、周武王把天下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子孙相传数十代,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几乎祸及自身,子孙被灭绝,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如今有人说礼义不如法令,教化不如刑罚,君主为什么不拿商朝、周朝、秦朝盛衰兴亡的事实去观察、分析呢?教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呜呼!上失(过失)之,下杀之,其(难倒)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审理)其狱(案件),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斩也;讼狱(诉讼案件)不决(判决,裁决),不可刑(施加刑罚)也,是(这)罪不在民故(缘故)也。慢令(政令)谨诛(严加惩处),贼(残害)也;今生也有时,敛(征收赋税)也无时(时节),暴也;不教而责(要求)成功,虐也。已(停止)此三者,然后刑可即(靠近,施加)也。书曰:“义(合宜的道德、行为、道理)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无义)曰未有顺事(把事情处理得当,称心的事)。”言先教也。故先王既陈之以道,上先服之。不可,尚(推重)贤以道(教导)之犹不可废(罢免)不能以惮(威慑)之道三年而百姓从风(风纪,教化)矣。邪民不从,然后俟(等待)之以刑(状语后置),则民知罪矣。诗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氐(根本);秉国(执掌朝政)之均,四方是维(维系);天子是毗【注】,俾(让,使)民不迷。”是以(因此)威厉(厉害的威势)而不试(用),刑错(通“措”。置,安放)而不用,此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此之也”)。今之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迷乱,糊涂)而堕焉,则从而制之,是以刑弥繁(更多),而邪不胜(尽,完)。(节选自《春秋战国异辞·卷四》,有删改)材料二:夫人之知,能见(看见)已然(已发生的事),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禁止)于将然之前(状语后置),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状语后置),是故法之所为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赏赐)以劝(勉励)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实行)此之令,信(准确无误)如四时(四季);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岂顾(何必,怎么能)不用哉?所谓礼者,贵绝恶(罪恶)于未发,起教(推行教化)于微眇(微小)(状语后置),使民日迁善(趋向善良)远罪而不自知。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出谋划策)者,莫如先审(清楚,明白)取舍。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御(统治)天下十余岁而大败(完全失败),此亡(通“无”)他由(别的原因)也。汤武之定取舍审(慎重,谨慎)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放)诸(之于)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累(连续不断)子孙数(几)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为什么)不引(引用)殷、周、秦事以观(观察)之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六》,有删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出正闺①,刖跪②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入见,公曰:“寡人以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辞,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景公曰:“朝居严,则曷害于国家哉?”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谓之喑,上无闻则谓之聋;聋喑则非害治国家如何也?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距而不入者哉?”(节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王珪对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及炀帝被杀,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对曰:“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诚亦合死。”太宗曰:“公言是也。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注①正闺:宫中的小门。②刖跪:断足的人。古代受刑的人多服役看守宫门,文中即指守门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治A天下者B非用C一士之言也D固有E受F而不用G恶有距H而不入者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固,文中指坚持,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光伞吾”的“固”意思相同。B.藉,文中指凭借,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藉”意思不同。C.刍荛,指割草砍柴或割草砍柴的人,多用于自谦,文中指粗浅鄙陋的意见。D.矜,文中指夸耀,与李密《陈情表》中“犹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景公行为不当,刖跪规劝,景公感到羞惭而不去上朝,是子知认为刖跪敢于直言是国君的福分,于是景公下令加倍赏赐跪,并免除了他的赋税。B.在晏子看来,国君居于朝廷之上对下威严,臣下就不进言那么君王就听不到,在下位的不说话,在上位的听不到,上聋下哑,会妨害国家治理。C.王珪认为,国君听从规谏就会圣明,现在太宗广开言路,他愿意竭尽所能。太宗赞同,下令以后宰相进宫商量国家大事,让谏官跟随,参与政事。D隋炀帝昏,虞世基身为宰相,不敢直言进谏,没有尽到一个臣子应该尽的责任。太宗始终认为,虞世基罪恶深重,应该和隋炀帝一同被处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2)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14.如何“进谏”和“纳谏”?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10.(3分)BDG11.(3分)AA项“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意为“本来”,意思不同;B项“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藉”意为“垫着”;C项解说正确;D项“犹蒙矜育”中的“矜”意为“怜悯、同情”。)12.(3分)D(“太宗始终认为”有误)13.(8分)(1)(4分)明智的人揣测君王权衡时势,调和那缓急处置适宜,向上不敢危害君主,向下不危害自身。(译出大意给2分;“度”“宜”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4分)每当见到有人陈述事情,一定给予和悦的脸色,希望听到直言规劝,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译出大意给2分:“颜色”“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3分)①臣子权衡时势,敢于直言:②君主营造宽松的环境,反省短处,虚心纳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不劝谏就危害君王,坚持劝谏就会危害自身。明智的人揣测君王权衡时势,调和那缓急处置适宜,向上不敢危害君主,向下不危害自身。所以对国家来说国家不受危害,对自身来说自己不会危险。景公大白天披散着头发,驾着六匹马的车,驰出宫中的小门,跪击打景公的马使车子返回,说:“你不是我的国君。”景公羞惭而不上朝,晏子进宫请见,景公说:“我靠您和各位大夫的辅助,能够率领百姓敬守宗庙,现在被削跪羞辱使国家蒙受耻辱,我还能够跟诸侯并列吗?”晏子回答:“您不要厌恶这件事。我听说,下面没有直言规劝的话,上面就有昏庸的君主;百姓有很多不敢直说的话,君主就有骄横的行为。现在国君有错误的行为,而朋跪有直言规劝的话,这是国君的福分,所以我前来庆贺。请赏赐他,来表明国君喜欢善行;礼遇他,来表明国君接受谏言!”于是下令加倍给跪钱财并免征赋税,一时朝野平安无事。景公说:“居于朝廷之上对下威严,那么对国家有什么妨害呢?”晏子回答:“居于朝廷之上对下威严,那么臣下就不说话,臣下不说话,那么君王就听不到。在下位的不说话就叫作哑巴,在上位的听不到就叫作聋子;上聋下哑那么不是妨害治理国家是什么?治理天下,不是听用一个人的话,当然有听了而不采用的,哪里有拒绝而不听的呢?材料二: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进见的百官,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当见到有人陈述事情,一定给予和悦的脸色,希望听到直言规劝,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忠臣。”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君主和臣子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才可以安定。”王珪回答:“木头经过墨线的比量就能锯直,国君听从规谏就会圣明。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粗浅的意见,我处在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意竭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太宗称赞。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商量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入,参与听闻政事。贞观二年,太宗对侍臣说:“贤明的君主反省短处更加贤明,昏庸的君主掩饰短处永远愚昧。隋炀帝喜欢夸耀自己,维护短处拒绝纳谏,果真也实在难被冒犯忤逆。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许算不上大罪。等到炀帝被杀,世基该一同被处死吗?”杜如晦回答:“虞世基身为宰相,处在应当说话的地方,竟然没有一句话进谏,的确也应该被处死。”太宗说:“你说得对。炀帝难道不是因为身边没有忠臣,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罪恶累积灾祸太多,导致灭亡的吗!”教师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不谏则危(危害)君,固(坚持)谏则危身。智者(明智的人)度(揣测)君权时(权衡时机),调(调节,调和)其缓急而处(处置)其宜(适宜),上(向上)不敢危(危害)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危险)。景公正昼(白天)被(通“披”)发乘六马出正闺①,刖跪②击(拍打)其马而反(使……返回)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入见,公曰:“寡人以子大夫之赐(敬辞用于别人施与自己的,这里指辅佐),得率(率领)百姓以守(保住)宗庙,今见戮(通“僇”侮辱)于刖跪以辱(使……受辱)社稷(见……于,表被动),吾犹可以齐(并列,平等)于诸侯乎?(状语后置)”晏子对曰:“君无恶(憎恨)焉(代词,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标准绿化施工合同样本
- 水渠建造合同模板
- 空白用工合同范例
- 租赁工程推土机合同范例
- 二零二四年度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合作合同
- 淄博吊车租赁合同模板
- 私人公司入股合同范例
- 二零二四年度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合同
- 租单间转租合同范例
- 玫瑰买卖合同模板
- 市政污水管网工程监理规划
- 康复工程详解演示文稿
- 五线谱乐谱稿纸
- 银行培训课件:安全防范案例警示教育
- GB/T 626-1989化学试剂硝酸
- GB/T 5668.1-1995旋耕机械
- GB/T 3520-1995石墨细度检验方法
- GB/T 23319.3-2010纺织品洗涤后扭斜的测定第3部分:机织服装和针织服装
- GB/T 20041.1-2015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DB/T 14-2018原地应力测量水压致裂法和套芯解除法技术规范
- 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一等奖《制作树叶贴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