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4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若组成北斗导航系统的这些卫星在不同高度的转道上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低轨卫星离地高度低于同步卫星。关于这些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大于7.9km/sB.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C.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相同D.低轨卫星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2、1905年爱因斯坦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进一步推广,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下列给出的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当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B.图乙中,从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中可以得到: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C.图丙中,若电子电荷量用表示,已知,由图像可求得普朗克常量的表达式为D.图丁中,由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像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光子的波长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动能减小D.原子核发生β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4、一只小鸟飞停在一棵细树枝上,随树枝上下晃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鸟()A.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C.先失重后超重 D.先超重后失重5、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以及27颗相同高度的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km,同步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km,己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这些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关于北斗导航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轨道卫星的动能一定小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的动能B.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C.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20hD.中轨道卫星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6、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取。则对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可以绕地球任意一纬线做圆周运动B.卫星可以绕地球任意一经线做圆周运动C.卫星在地球表面的运动速度一定不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在距地球高度400km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90分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从水平面上方O点水平抛出一个初速度大小为v0的小球,小球与水平面发生一次碰撞后恰能击中竖直墙壁上与O等高的A点,小球与水平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若只改变初速度大小,使小球仍能击中A点,则初速度大小可能为()A.2v0 B.3v0 C. D.8、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9、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个倾角为37°的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9g.这个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过程中()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0.9mgHB.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0.6mgHC.物体的动能损失了1.5mgH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10、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半径均为r的细圆环同轴放置,O1、O2分别为两细环的圆心,且O1O2=2r,两环分别带有均匀分布的等量异种电荷-Q、+Q(Q>0)。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位于右侧远处,现给粒子一向左的初速度,使其沿轴线运动,穿过两环后运动至左侧远处。在粒子运动的过程中A.从O1到O2,粒子一直做减速运动B.粒子经过O1点时电势能最小C.轴线上O1点右侧存在一点,粒子在该点动能最大D.粒子从右向左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数据是按加速度大小排列的,第8组数据中小车质量和加速度数据漏记组号F/Nm/kga/m•s210.290.860.3420.140.360.3930.290.610.4840.190.360.5350.240.360.6760.290.410.7170.290.360.8180.2990.340.360.94(1)该同学又找到了第8组数据对应的纸带以及小车质量,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来的点未画出。请你帮助该同学求出第8组中的加速度a=___m/s2;(2)如果要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需取表格中___组数据(填组号),做图像;如果要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需取表格中____组数据(填组号),做图像。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法;(3)做出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断a与m成正比。12.(12分)小明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测量导线的电阻率,他们在实验室选取了一段金属丝,经过讨论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1)先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l所示,该段金属丝的长度为___cm。(2)接着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挡“×l”;②____,调整欧姆调零旋钮,____;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3)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3中的四个电路中选择__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__(填“左”或“右”)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后测得该金属丝的电阻为5.2Ω。A.B.C.D.(4)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4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mm。(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A、B为半径R=1m的四分之一光滑绝缘竖直圆弧轨道,在四分之一圆弧区域内存在着E=1×106V/m、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m=1kg、带电荷量q=+1.4×10-5C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的正上方距离A点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BC段为长L=2m、与物体间动摩擦因数μ=0.2的粗糙绝缘水平面.(取g=10m/s2)(1)若H=1m,物体能沿轨道AB到达最低点B,求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通过你的计算判断:是否存在某一H值,能使物体沿轨道AB经过最低点B后最终停在距离B点0.8m处.14.(16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一块玻璃砖的横截面示意图,∠D=90°,DO垂直于AB,垂足为O.一束单色光从O点射入玻璃砖,人射角为i,调节i的大小,当i=45°时,AD面和CD面都恰好没有光线射出.求:①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②四边形ABCD中∠A的大小.15.(12分)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为BC边的中点,位于O点处的点光源在透明介质内向各个方向发射光线,其中从AC边上的D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BC,且OC与OD夹角为15°,从E点射出的光线垂直BC向上。已知BC边长为2L。求:(1)该光在介质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2)DE的长度x。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A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可知轨道半径越大,运行的速度越小,低轨卫星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半径,故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小于7.9km/s,低轨卫星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故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大于同步卫星的环绕速率,故A、C错误;B.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周期相同,相对地球静止,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故B正确;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可得低轨卫星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低轨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B。2、D【解析】

A.图甲中,当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带正电,验电器也带正电,选项A错误;B.图乙中,从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中可以得到: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但是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无关,选项B错误;C.根据,则由图像可得解得选项C错误;D.图丁中,根据,由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像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或,选项D正确。故选D。3、D【解析】

A.根据可知,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根据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则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故A错误;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的结构越稳定,故B错误;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的过程中,电子半径减小,库仑力做正功,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可知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所以核外电子的运动动能增大,故C错误;D.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从原子核中被喷射导致新核的质量数不变,但核电荷数变大,即原子序数增加,故D正确;故选D。4、C【解析】小鸟随树枝从最高点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到最低点,所以小鸟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减速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点晴:解决本题关键理解超重与失重主要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向上,则物体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物体失重.5、B【解析】

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则有可得由于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中轨道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运行的线速度,由于不知中轨道卫星的质量和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的质量,根据动能定义式可知无法确定中轨道卫星的动能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的动能大小关系,故A错误;B.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24h,小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运行周期,根据可知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故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则有:可得:中轨道卫星运行周期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运行周期之比为: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为: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则有:可得:中轨道卫星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故D错误。故选B。6、D【解析】

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绕赤道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一定在地心,绕不在赤道面上的纬线做圆周运动的圆心显然不在地心,选项A错误;B.因为经线在随地球自转,而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没有使其随地球自转的作用力,选项B错误;C.对于正在地球表面做离心运动的卫星,其运动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错误;D.对于近地卫星,有对于卫星有联立解得T=90分钟选项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CD【解析】

设竖直高度为h,小球以v0平抛时与地面碰撞一次,反弹后与A点碰撞,在竖直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在水平方向一直匀速,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原理,可知该过程运动的时间为平抛运动时间的两倍,则有水平方向的位移设当平抛速度为时,经与地面n次碰撞,反弹后仍与A点碰撞,则运动的时间为水平方向的位移不变,则有解得(n=1,2,3…..)故当n=2时;当n=3时;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8、ABD【解析】试题分析: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质点所受合力为0,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这个恒力就是质点的合力.根据这个恒力与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质点动能的变化情况.解:A、如果恒力与运动方向相同,那么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动能一直变大,故A正确.B、如果恒力与运动方向相反,那么质点先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到0,质点在恒力作用下沿着恒力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动能再逐渐增大.故B正确.C、如果恒力方向与原来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将速度沿恒力方向所在直线和垂直恒力方向分解,其中恒力与一个速度方向相同,这个方向速度就会增加,另一个方向速度不变,那么合速度就会增加,不会减小.故C错误.D、如果恒力方向与原来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将速度沿恒力方向所在直线和垂直恒力方向分解,其中恒力与一个速度方向相反,这个方向速度就会减小,另一个方向速度不变,那么合速度就会减小,当恒力方向速度减到0时,另一个方向还有速度,所以速度到最小值时不为0,然后恒力方向速度又会增加,合速度又在增加,即动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对于直线运动,判断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我们就看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对于受恒力作用的曲线运动,我们可以将速度分解到恒力方向和垂直恒力方向,再去研究.9、CD【解析】

AD.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mgH,故重力势能增加了mgH,故A错误,D正确;B.物体上滑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7°+f=ma,解得摩擦力大小:f=0.3mg,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Wf=0.3mg×=0.5mgH,故B错误;C.物体上滑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合外力大小为F合=ma=0.9mg,根据动能定理得:△Ek=−F合=−1.5mgH,故物体的动能减少了1.5mgH,故C正确.故选CD。10、AC【解析】

A.圆环在水平线上产生的场强竖直分量叠加为0,只有水平分量相加,所以圆环在水平线上的场强方向与水平线平行,同理圆环在水平线上的场强方向与水平线平行;根据场强的叠加,带负电粒子从到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合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右,与粒子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减速运动,A正确;BC.圆环在水平线上处场强为0,在向右无穷远处场强为0,同理圆环在水平线上的场强分布也如此,根据场强的叠加说明在右侧和左侧必定存在场强为0的位置,所以粒子从右侧远处运动到过程中,合场强先水平向左减小,带负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右减小,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粒子做加速运动,在右侧某位置合场强为0,粒子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继续向左运动,合场强水平向右且增大,粒子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左,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粒子做减速运动至,B错误,C正确;D.粒子穿过后,对比上述分析可知,粒子所受电场力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综合BC选项分析,D错误。故选A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0.90(0.89~0.92)2、4、5、7、91、3、6、7、8控制变量不可以【解析】

(1)[1]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来的点未画出,故相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根据逐差公式可得,故加速度为代入数据可得.(2)[2]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需要保证质量不变,选取2、4、5、7、9组数据。[3]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力F不变,选取1、3、6、7、8组数据。[4]涉及多个变量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恒定,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这种方法为控制变量法。(3)[5]分析丙图可知,图线为曲线,并不能说明是正比例关系,故应作图线,研究a与成正比关系。12、60.50(60.48~60.52均可)将红、黑表笔短接使指针指向电阻刻度“0”刻线D左0.200【解析】

(1)[1]毫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以读数为:70.50cm-10.00cm=60.50cm;(2)[2][3]②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表盘右侧的“0”刻度线,即表盘中电阻刻度“0”刻线;(3)[4][5]电阻为,电流表的分压相对较为明显,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为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分压式接法,所以选择电路D,滑片P开始应调节至左端,使电压从0开始调节;(4)[6]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所以读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